"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堂教学反思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堂教学反思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如果因为课时紧张将本节课省略,这是很不应该的。教师应该尊重新教材的编排规律和特点,将新教材的所有功能发挥出来。本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应该有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做得不好,极有可能将本节课上成一节科普课,使学生忽视本节课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这是一节能够完全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课堂教学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针对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制定了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该认识金属及其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选择金属的冶炼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如何正确使用金属及如何爱护金属资源。过程与方法方面应该通过有目的的资料搜索,从而提高获得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的学习,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了解金属对人类进步的重要性以及人类进步对金属材料的影响,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于使用铝制饮料罐的调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其中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大量的图片,不仅展示了金属材料在中国使用的历史,还有现代中国使用金属材料造就的辉煌。通过提出相关的讨论,学生自己小结出合金的定义和特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冶炼方法。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本不用多说什么,只要起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小结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知识的接受过程在教学主线(金属的使用历史)的指引下显得很自然。

经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金属的基础知识,学生这时候就完全有能力面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作为教师,我仍然只是充当组织者,在宣布了辩论会的规则之后,学生自行组成正方小组和反方小组,进行有序而有效的辩论。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

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课堂纪律。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和独立学习习惯,还要养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的习惯。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使用是本节课的主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主要平台。学生利用课后的业余时间访问自己能够接触的人,课堂上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讨论,整合收集来的资料,亮明观点,组成辩论的正方和反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帮助全班的同学理清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相关的体验和多种学习方式的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以及与学生的关系,探索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得到能力训练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中学)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堂教学反思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如果因为课时紧张将本节课省略,这是很不应该的。教师应该尊重新教材的编排规律和特点,将新教材的所有功能发挥出来。本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应该有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做得不好,极有可能将本节课上成一节科普课,使学生忽视本节课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这是一节能够完全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课堂教学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针对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制定了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该认识金属及其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选择金属的冶炼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如何正确使用金属及如何爱护金属资源。过程与方法方面应该通过有目的的资料搜索,从而提高获得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的学习,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了解金属对人类进步的重要性以及人类进步对金属材料的影响,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于使用铝制饮料罐的调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其中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大量的图片,不仅展示了金属材料在中国使用的历史,还有现代中国使用金属材料造就的辉煌。通过提出相关的讨论,学生自己小结出合金的定义和特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冶炼方法。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本不用多说什么,只要起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小结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知识的接受过程在教学主线(金属的使用历史)的指引下显得很自然。

经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金属的基础知识,学生这时候就完全有能力面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作为教师,我仍然只是充当组织者,在宣布了辩论会的规则之后,学生自行组成正方小组和反方小组,进行有序而有效的辩论。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

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课堂纪律。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和独立学习习惯,还要养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的习惯。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使用是本节课的主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主要平台。学生利用课后的业余时间访问自己能够接触的人,课堂上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讨论,整合收集来的资料,亮明观点,组成辩论的正方和反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帮助全班的同学理清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相关的体验和多种学习方式的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以及与学生的关系,探索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得到能力训练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中学)


相关内容

  • 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4课时
  •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用途: 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学习难点: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用途与物理性质的联系 回顾已知 1.例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 2.例举 ...

  •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
  •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课题1,本课题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

  •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 ...

  • 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
  • <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 古城中学 唐龙生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单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面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本单元重点介绍有机合成材料,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学 ...

  •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
  •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 教学目标: 1. 知道摩擦能使物体带电:电荷有正电和负电两种:同时电互相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探究静电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摩擦能使物体带电:电荷有正电和负电两 ...

  • 课题一 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
  • 2011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科讲学稿(039) 教师:杨敏婷 课题1 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 学习目的: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料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 ...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 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 ...

  • 仙人掌王国(1)
  • <仙人掌王国>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1.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指名回顾第三自然段主要内容.(墨西哥仙人掌种类繁多,用途也很广泛.) (2)这句话是过渡句,前半句概括了上一段的内容,后半句提示了这一点的内容.那么,课文写了仙人掌的哪些用途?完成表格.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 ...

  •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金华中学 路璐 第一课时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