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电压表

院 、 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zxxxx

指导教师: 肖冬瑞 职称 讲师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

班 级: 电气本xxx

完成时间: 2016年x 月

湖南工学院《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 要

在日常维修、教学和科研中、电压表是不可缺少的。本课题目的就是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活性好的数字电压表。

该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该设计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A/D转换主要由芯片ADC0809来完成,它负责把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在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则由芯片AT89S52来完成,其负责把ADC0809传送来的数字量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产生相应的显示码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此外, 它还控制着ADC0809芯片工作。此数字电压表可以测量0-5V 的模拟直流输入电压值,并通过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阳数码管显示出来,误差不超过0.02V 。

该设计的数字电压表, 其硬件电路所用元件较少、成本低、调节简单;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其灵活性较高,经过理论研究、原理设计和整机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并且由于该数字电压表系统构造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 数字电压表;单片机;A/D转换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 ...........................................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2 硬件电路设计..................................................... 3

2.1 A/D转换介绍 ................................................ 3

2.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 3

2.1.2 ADC0809芯片 ......................................... 3

2.2 单片机系统 ................................................. 4

2.2.1 AT89S52简单功能介绍 ................................ 4

2.2.2 AT89S52芯片 ........................................ 5

2.3 其他逻辑电路 ............................................... 5

2.3.1 74LS74电路 ......................................... 5

2.3.2 或非门,非门电路 .................................... 6

2.4 数码管显示电路 ............................................. 7

2.4.1 LED简介 ............................................ 7

2.4.2 LED显示原理 ........................................ 8

2.5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 8

2.5.1 时钟电路 ............................................ 8

2.5.2 复位电路 ............................................ 9

2.6 锁存电路 ................................................... 9

2.7 硬件电路的最终确立 ........................................ 10

3 程序设计........................................................ 11

3.1 程序设计方案 .............................................. 11

3.2 程序介绍 .................................................. 11

3.2.1 初始化程序 ......................................... 11

3.2.2 A/D转换程序 ....................................... 11

3.2.3 中断法程序 ......................................... 12

4 仿真及误差分析.................................................. 13

4.1 Proteus仿真图............................................. 13

4.1.1 原理图说明 . ........................................ 13

4.2 误差分析 .................................................. 14

4.2.1 设计结果显示....................................... 14

4.2.2 误差分析...........................................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 录............................................................. 19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 19

附录B 元件清单 ............................................. 20

附录C 实物图 ............................................... 21

附录D 程序清单 ............................................. 2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

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meter)简称DVM ,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由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 进行实时通信。目前,由各种单片A/D 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数字电压表作为数字化仪表的基础与核心,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和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电压表扩展而成的各种通用及专用仪表(含数字万用表),也将电量及非电量测量技术提高到崭新水平。本设计重点是A/D 转换器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1.2 课题研究意义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以数字电压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如:温度计,湿度计,酸度计,重量,厚度仪等),几乎覆盖了电子电工测量,工业测量,自动化仪表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数字电压还有着传统指针电压表无可比拟的优点:读数直观、准确,显示范围宽、分辨力高,转入阻抗高,功耗小、抗干扰强等。因此 对数字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数字电压表设计通常以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为核心器件,并辅以少量中规模集成电路及显示器件构成,这种设计方法灵活性差,系统功能固定,难以更新扩展,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工业要求。而应用单片机为核心单元的数字电压表,其灵活性高、系统功能扩展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在这些背景下,设计一种以单片机为基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活性好的数字电压表是很有意义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字电压表作为电压表的一个分支,在近五十年间得到巨大发展,构成数字电压表的核心器件已从早期的中小规模电路跨入到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阶段。数字电压表涉及的范围也从传统的测量扩展至自动控制、传感、通信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电压表的设计思路主要分为:用电流计和电阻构成的电压表;用中小规

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压表;用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构成的电压表。这几中电压表设计方式各有优势和缺点,分别适用于几种特定的应用环境,同时,也为很多新颖的电压表的设计所借鉴和依据。

近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电压表也必经历从单一测量向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多功能过度的这一历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将出现智能化技术。因此,把电压表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电压表就将成为21世纪的新课题。目前,数字化仪器与微处理器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就其技术背景而言,一个内藏微处理器的仪表意味着计算机技术向仪器仪表的移植,它所具有的软件功能使仪器 呈现出有某种延伸,强化的作用。这相对于过去传统的、纯硬件的仪器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这已为70年代以来仪表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概括起来,具有微处理器的仪表具有以下特点:①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及运算的数据处理功能是仪表最突出的特点;②在仪器的测量过程中综合了软件控制及数据处理功能,使一机多用或仪器的多功能化易于实现,成为这类仪器的又一特点;③以其软件为主体的智能仪器不仅在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呈现很大的灵活性。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A/D转换介绍

现实世界的物理量都是模拟量,能把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A/D转换器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接口电路,按照各种A/D芯片的转化原理可分为逐次逼近型,双重积分型等等。逐次逼近式A/D转换的转换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比如ADC0809、ADC0808等,它们通常具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及地址译码、锁存电路等,它们可以与单片机系统连接,将数字量送到单片机进行分析和显示。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因而在实际中广泛使用。本次设计采用ADC0809芯片。

2.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是由一个比较器、A/D转换器、存储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它利用内部的寄存器从高位到低位一次开始逐位试探比较。转换过程如下:开始时,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时,先将最高位置1,把数据送入A/D转换器转换,转换结果与输入的模拟量比较,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小,则1保留,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大,则1不保留,然后从第二位依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最低位,最后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输入模拟量对应的二进制数字量。

2.1.2 ADC0809芯片

ADC08089是采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原理,可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芯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与译码电路,转换时间为100us 左右。ADC0809的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2所示。

图1 ADC0809芯片引脚图及连线图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用于输入和控制被转换的模拟电压。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对应ALE 上跳沿,A,B,C 地址状态送入地址锁存器中。

START :转换启动信号。上跳沿时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启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 保持低电平。

EOC: EOC为转换结束信号。EOC=0,正在进行转换;EOC=1,转换结束。使用中既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以作中断请求信号使用。

D7-D0:数字量输出端。为三态缓冲输出形式,可以与单片机直接相连。D0为低位,D7为高位。

A,B,C:地址线,模拟通道的选择信号。A 为低位地址,C 为高位地址,用于选择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一 通道选择表

C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A 0 1 0 1 0 1 0 1 选择的通道 IN0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OE :OE 为输出允许端,高电平能使D0-D7引脚上输出转换后的数字量。 VREF+、VREF-:参考电压。参考电压用来与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作为逐次逼近式的基准,(典型的VREF+为+5V、VREF-为0V )。

Vcc 、GND: Vcc 为主电源输入端,GND 为接地端,一般REF+与Vcc 连接在一起,REF-与GND 连接在一起.

CLK:时钟输入端。

2.2 单片机系统

2.2.1 AT89S52简单功能介绍

AT89S52的主要功能如下:

(1)晶片内部具有时钟振荡器;

(2)有8位CPU 和系统可编程Flash;

(3)内部程序存储器即ROM 为8KB ;

(4)内部数据存储器即RAM 为256字节;

(5)32个可编程的I/O口线;

(6)8个中断向量源;

(7)三个定时器/计数器;

2.2.2 ATS9S52芯片

AT89S52芯片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2

图2 AT89S52芯片引脚图及连接图

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引脚有:

P0,P1,P2,P3:四个8位并行口,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ALE:地址锁存信号, 此外ALE 以1/6晶振频率输出,可作为外部脉冲使用; RST:复位信号;

XTAL1,XTAL2:内部时钟时,外接电容和石英晶体;外部时钟时,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INT1:外部中断申请引脚;

/EA: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由内而外访问程序存储器;

2.3 其他逻辑电路

2.3.1 74LS74电路

74LS74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3

图3 74LS74引脚图

本次设计所用脉冲为500KHZ, 硬件电路中晶振的频率为12MHZ ,经ALE 分频得2MHZ ,因此用74LS74产生一个四分频电路,即产生500KHZ 的脉冲信号,分频电路连线图如图5

图4 74LS74分频电路

2.3.2 或非门,非门电路

(1)74LS02或非门

74LS02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5

图5 74LS02功能引脚图及连线图

(2)74LS04非门

74LS04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6

图6 74LS04功能引脚图及连线图

两种电路输出幅度大,带负载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本次设计采用这两个电路进行ADC0809与单片机的连接,

ADC0809的EOC 引脚通过非门与单片机的外

部中断P3.3连接,以提供外部中断请求信号;单片机的写信号/WR和P2.0口通过或非门与ADC0809的ALE 引脚相连,读信号/RD和P2.0通过或非门与ADC0809的OE 端相连。

2.4 数码管显示电路

2.4.1 LED简介

LED是Light Emi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的缩写,发光二极管能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器件。由条形发光二极管组成的“8”字形的LED 显示器。也称数码管。

本次设计所用的为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其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7

图7 四位一体数码管引脚图及连线图

2.4.2 LED显示原理

段码:段码就是为数码管显示提供的各段状态组合,即字形代码。7段数码管的段码为7位,用一个字节显示即可。段码的值与数码管公共引脚的接法有关,共阳如表二显示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灭

共阳极段码 C0H F9H A4H B0H 99H 92H 82H F8H 80H 90H 88H 83H C6H A1H 86H 8EH FFH

2.5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2.5.1 时钟电路

本设计系统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单片机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外部电路简,只需要一个晶振和 2个电容即可,如图8所示:

图8 晶振电路连线图

电路中的器件选择可以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也可以参考一些典型电路的参数,电路中,电容器C1和C2对震荡频率有微调作用,通常的取值范围是30±10pF ,在这个系统中选择了33pF ;石英晶振选择范围最高可选24MHz ,它决定了单片机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震荡频率,在本系统中选择的是12MHz ,因而时钟信号的震荡频率为12MHz 。 2.5.2 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 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其复位电路图如图9所示:

图9 复位电路连线图

2.6 锁存电路

锁存器是一种对脉冲电平敏感的存储单元电路,它们可以在特定输入脉冲电平作用下改变状态。锁存,就是把信号暂存以维持某种电平状态。锁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存,其次完成高速的控制其与慢速的外设的不同步问题,再其次是解决驱动的问题,最后是解决一个I/O 口既能输出也能输入的问题。本课题设计采用的锁存器为74HC573,实现锁存功能。其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10所示。

3. 实物图见附录 C 2. 元件清单见附录 B 1. 电路原理图见附录 A

2.7 硬件电路的最终确立

图10 74HC573引脚图及连线图

3 程序设计

3.1 程序设计方案

此次程序设计采用的是延时法。主程序设计的总方案见图11设计框图。

图11 方案设计框图

3.2 程序介绍

3.2.1 初始化程序

如上文介绍本次设计选择通道IN0,8路模拟选择通道A,B,C 分别接3位低位地址Q0,Q1,Q2即P0.0,P0.1,P0.2,而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 由P2.0控制,则8路模拟通道的地址为FEF8H--FEFFH 。 3.2.2 A/D转换程序

转换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A/D转换框图

3.2.3 延时法程序

软件延时法是指用软件延时等待一次A/D转换结束。延时时间取决于计算和调试而获得的ADC 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延时法程序设计流程框图如图13所示 延时法程序清单见附录

D

图13 延时程序流程框图

4 仿真及误差分析

4.1 Proteus仿真图

图14 Proteus仿真原理图

4.1.1 原理图说明

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模拟电压信号通过变阻器RV1分压后由ADC0809的IN0通道进入,经过模/数转换后,产生相应的数字量经过其输出通道D0-D7传送给AT89S52芯片的P1口,AT89S52负责把接收到的数字量经过数据处理,产生正确的7段数码管的显示段码传送给四位LED ,同时它还通过其四位I/O口P2.1、P2.2、P2.3、P2.4产生位选信号控制数码管的亮灭。此外,AT89S52还控制ADC0809的工作。接到ADC0809的CLOCK,P2.0发正脉冲启动A/D转换。 补充说明:Proteus 里面没有ADC0809的封装模式,因此选用ADC0808代替,两者没有本质区别,ADC0808是ADC0809的简化版,主要的不同点是0808的转换输出D0-D7与常用的输出端高低位是相反的,即0809的最低位是D0,0808的最低位为out7。类似的,软件里面没有AT89S52的封装,则选用的AT89C52实现其功能。

4.2 误差分析

4.2.1 设计结果显示

仿真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5 启动显示P

图16 输入0V 显示0V

图17 输入2.75V 显示2.73 V

图18 输入3.85V 显示3.83

图19 输入4.55V 显示4.53V

硬件实物结果如图20和图21所示

图20 系统复位后显示“P ”

图21 实物数码管显示电压

4.2.2 误差分析

数码管显示与电压表电压对比如表三

表三 数码管显示电压与实测电压对比

数码管显示电压 0.00 2.73 5.83 4.53

电压表所测电压 0.00 2.75 3.85 4.55

误差 0.00 0.02 0.02 0.02

由于单片机AT89S52为8位处理器,当输入电压为5.00V 时,ADC0808输出数据值为255(FFH ),因此单片机最高的数值分辨率为0.0196V(5/255)。这就决定了电压表的最高分辨率只能到0.0196V ,从上表可看到,测试电压一般有0.02V 的误差。

该系统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对数字电压表的测量结果表明,数字电压表基本满足设计的要求。具体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完成了A/D转换电路、复位电路、振荡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的硬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更加有利于对模块电路的调试,同时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程设计基本完成。但设计依旧有不足之处。在电路中用Proteus 软件实现了仿真,在这过程中,使我对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的使用都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这次设计让我能更加了Proteus 和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从系统的需要,方案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原理图的设计和电路图的仿真的设计流程,积累了不少经验。

总之这次课题设计的设计和仿真基本达到设计功能要求。在以后的实践当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路理论设计知识,并且联系实际生活,争取能在电路设计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课程设计,使我们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同时使我们学习了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方法,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能力,而且通过整体的掌握对布局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们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耐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这是我们都想看到的也是我们进行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所在。虽然这次毕业设计内容不多、过程繁琐但我们收获很多,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对A/D转换芯片ADC0809有了进一步熟悉,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对它的工作原理、启动设置、转换结束判断及输出等都基本掌握,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对实物的连接与布局有了新的看法,对我们以后将要进行的设计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知识匮乏,经验不足,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些微的改善。在上课时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是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的楷模。

在此,我要对在设计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

参考文献

[1] 李广弟,朱月秀. 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25~89

[2] 李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32~98

[3]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152 [4] 曹才开,罗雪莲.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5.56~153

[5] 李光飞,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14.56~180

[6] 马忠梅,单片机的C 语言windows 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2013.52~125

[7] 石文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89~123

[8] 何毅,赵龙,王海峰.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仿真设计[J],山西:电

子技术,2002,28(3):249~252

[9] 田淑青.C 语言程序设计[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69 [10] 曹汉房编著,数字技术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3~120 [11] 阎石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2~352 [12] 沈嗣昌编著,数字设计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3~167 [13] 刘亦松等编著,数字电路逻辑设计[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6):23~101

[14] 李元编著,数字电路设计[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5~116 [15] 陈在熏等编著,数字电子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8~68 [16] Behzad Razavi.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M].2001 [17] George Lee,Karina Ng,Edmond Kwang.Design of ring oscillator based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Project Final Report[R]. 2005 [18] Feng Gao,Liang Fei Liu, Wei Zhao.LabEW-Based Intelligent Digital

Voltmeter Desig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14 (945) [19] Lee Jri.High-Speed Circuit Designs for Transmittersin Broad-band

Data Link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 2006 [20] Wei Zhao.LabVIEW-Based Intelligent Digital Voltmeter Desig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14 (945)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附 录

附录B 元件清单

表四 数字电压表元器件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元件型号

AT89S52芯片及底座 ADC0809芯片及底座 74LS74芯片 74LS02芯片 74LS04芯片 74HC573芯片 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 六角开关,四角开关 22uF 电解电容 33pF 电容 12M 晶振 1K 电阻 1K 滑动变阻器 发光二极管 排针 双面板

数量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各1个 1个 2个 1个 2个 1个 1个 2排 1块

附录C 实物图

附录D 程序清单

项目名称:数字电压表 设 计 者:xxx

时 间:2016年x 月

项目功能:设计一个能够测量直流电压的数字电压表

*******************************************************************

ORG START: LJMP 0000H //初始化 MAINP //跳转主程序 ORG

LJMP

MAINP: MOV P2, #00H // SETB P2.4 //P2.4 MOV P1, #0CH //

LCALL MAIN: MOV SP, #2FH // MOV DPTR, #0FEF8H SETB SETB

MOVX @DPTR, A //HERE: LJMP INOT1: MOVX A, @DPTR MOV DIV MOV MOV MOV DIV MOV MOV MOV MOV MOV MOVC MOV

MOV

将00H 送入P2 口置1 将0CH 送入P1 长跳转延时

将2FH 送入堆栈 将A 内容读到外部

将AB 相除 将A 中商给R0 将B 中余数给A 将AB 相除 将A 中的商给R1 将B 中余数给A 查表 将A 送入P1

0013H INOT1

DELAY2 // EA EX1 HERE

B,

#51

A // B // #5

A // B // A

#TAB // R0 @A+DPTR #04H

A // AB // R0, A, B,

AB // R1, A,

R2, DPTR, A, A,

P2, P1,

LCALL DELAY MOV MOVC MOV MOV MOV MOVC MOV MOV

A, A,

R1 //将R1送入A @A+DPTR

#08H //将08H 送入P2 A //将A 送入P1

P2, P1, A, A,

LCALL DELAY

R2

@A+DPTR

#10H //将10H 送入P2 A

P2, P1,

LCALL DELAY

MOV DPTR, #0FEF8H

MOVX @DPTR, A //将A 送入DPTR RETI

DELAY: ;100US: ;误差 0us MOV R6, #01H DL0: MOV R5, #2FH

DJNZ R5, $ //减1转移 DJNZ R6, DL0

RET //返回 DELAY2:;2S误差 0us

MOV R7, #7FH //将7FH 送入R7 DL7: MOV R6, #0EBH //将0EBH 送入R6 DL6: MOV R5, #20H //将20H 送入R5 DJNZ R5, $ //减1转移 DJNZ R6, DL6 DJNZ R7, DL7 NOP RET 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

END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电压表

院 、 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zxxxx

指导教师: 肖冬瑞 职称 讲师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

班 级: 电气本xxx

完成时间: 2016年x 月

湖南工学院《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 要

在日常维修、教学和科研中、电压表是不可缺少的。本课题目的就是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活性好的数字电压表。

该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该设计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A/D转换主要由芯片ADC0809来完成,它负责把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在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则由芯片AT89S52来完成,其负责把ADC0809传送来的数字量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产生相应的显示码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此外, 它还控制着ADC0809芯片工作。此数字电压表可以测量0-5V 的模拟直流输入电压值,并通过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阳数码管显示出来,误差不超过0.02V 。

该设计的数字电压表, 其硬件电路所用元件较少、成本低、调节简单;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其灵活性较高,经过理论研究、原理设计和整机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并且由于该数字电压表系统构造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 数字电压表;单片机;A/D转换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 ...........................................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2 硬件电路设计..................................................... 3

2.1 A/D转换介绍 ................................................ 3

2.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 3

2.1.2 ADC0809芯片 ......................................... 3

2.2 单片机系统 ................................................. 4

2.2.1 AT89S52简单功能介绍 ................................ 4

2.2.2 AT89S52芯片 ........................................ 5

2.3 其他逻辑电路 ............................................... 5

2.3.1 74LS74电路 ......................................... 5

2.3.2 或非门,非门电路 .................................... 6

2.4 数码管显示电路 ............................................. 7

2.4.1 LED简介 ............................................ 7

2.4.2 LED显示原理 ........................................ 8

2.5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 8

2.5.1 时钟电路 ............................................ 8

2.5.2 复位电路 ............................................ 9

2.6 锁存电路 ................................................... 9

2.7 硬件电路的最终确立 ........................................ 10

3 程序设计........................................................ 11

3.1 程序设计方案 .............................................. 11

3.2 程序介绍 .................................................. 11

3.2.1 初始化程序 ......................................... 11

3.2.2 A/D转换程序 ....................................... 11

3.2.3 中断法程序 ......................................... 12

4 仿真及误差分析.................................................. 13

4.1 Proteus仿真图............................................. 13

4.1.1 原理图说明 . ........................................ 13

4.2 误差分析 .................................................. 14

4.2.1 设计结果显示....................................... 14

4.2.2 误差分析...........................................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 录............................................................. 19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 19

附录B 元件清单 ............................................. 20

附录C 实物图 ............................................... 21

附录D 程序清单 ............................................. 2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

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meter)简称DVM ,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由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 进行实时通信。目前,由各种单片A/D 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数字电压表作为数字化仪表的基础与核心,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和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电压表扩展而成的各种通用及专用仪表(含数字万用表),也将电量及非电量测量技术提高到崭新水平。本设计重点是A/D 转换器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1.2 课题研究意义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以数字电压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如:温度计,湿度计,酸度计,重量,厚度仪等),几乎覆盖了电子电工测量,工业测量,自动化仪表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数字电压还有着传统指针电压表无可比拟的优点:读数直观、准确,显示范围宽、分辨力高,转入阻抗高,功耗小、抗干扰强等。因此 对数字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数字电压表设计通常以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为核心器件,并辅以少量中规模集成电路及显示器件构成,这种设计方法灵活性差,系统功能固定,难以更新扩展,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工业要求。而应用单片机为核心单元的数字电压表,其灵活性高、系统功能扩展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在这些背景下,设计一种以单片机为基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活性好的数字电压表是很有意义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字电压表作为电压表的一个分支,在近五十年间得到巨大发展,构成数字电压表的核心器件已从早期的中小规模电路跨入到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阶段。数字电压表涉及的范围也从传统的测量扩展至自动控制、传感、通信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电压表的设计思路主要分为:用电流计和电阻构成的电压表;用中小规

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压表;用大规模ASIC(专用集成电路) 构成的电压表。这几中电压表设计方式各有优势和缺点,分别适用于几种特定的应用环境,同时,也为很多新颖的电压表的设计所借鉴和依据。

近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电压表也必经历从单一测量向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多功能过度的这一历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将出现智能化技术。因此,把电压表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电压表就将成为21世纪的新课题。目前,数字化仪器与微处理器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就其技术背景而言,一个内藏微处理器的仪表意味着计算机技术向仪器仪表的移植,它所具有的软件功能使仪器 呈现出有某种延伸,强化的作用。这相对于过去传统的、纯硬件的仪器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这已为70年代以来仪表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概括起来,具有微处理器的仪表具有以下特点:①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及运算的数据处理功能是仪表最突出的特点;②在仪器的测量过程中综合了软件控制及数据处理功能,使一机多用或仪器的多功能化易于实现,成为这类仪器的又一特点;③以其软件为主体的智能仪器不仅在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呈现很大的灵活性。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A/D转换介绍

现实世界的物理量都是模拟量,能把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A/D转换器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接口电路,按照各种A/D芯片的转化原理可分为逐次逼近型,双重积分型等等。逐次逼近式A/D转换的转换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比如ADC0809、ADC0808等,它们通常具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及地址译码、锁存电路等,它们可以与单片机系统连接,将数字量送到单片机进行分析和显示。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因而在实际中广泛使用。本次设计采用ADC0809芯片。

2.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是由一个比较器、A/D转换器、存储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它利用内部的寄存器从高位到低位一次开始逐位试探比较。转换过程如下:开始时,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时,先将最高位置1,把数据送入A/D转换器转换,转换结果与输入的模拟量比较,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小,则1保留,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大,则1不保留,然后从第二位依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最低位,最后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输入模拟量对应的二进制数字量。

2.1.2 ADC0809芯片

ADC08089是采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原理,可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芯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与译码电路,转换时间为100us 左右。ADC0809的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2所示。

图1 ADC0809芯片引脚图及连线图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用于输入和控制被转换的模拟电压。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对应ALE 上跳沿,A,B,C 地址状态送入地址锁存器中。

START :转换启动信号。上跳沿时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启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 保持低电平。

EOC: EOC为转换结束信号。EOC=0,正在进行转换;EOC=1,转换结束。使用中既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以作中断请求信号使用。

D7-D0:数字量输出端。为三态缓冲输出形式,可以与单片机直接相连。D0为低位,D7为高位。

A,B,C:地址线,模拟通道的选择信号。A 为低位地址,C 为高位地址,用于选择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一 通道选择表

C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A 0 1 0 1 0 1 0 1 选择的通道 IN0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OE :OE 为输出允许端,高电平能使D0-D7引脚上输出转换后的数字量。 VREF+、VREF-:参考电压。参考电压用来与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作为逐次逼近式的基准,(典型的VREF+为+5V、VREF-为0V )。

Vcc 、GND: Vcc 为主电源输入端,GND 为接地端,一般REF+与Vcc 连接在一起,REF-与GND 连接在一起.

CLK:时钟输入端。

2.2 单片机系统

2.2.1 AT89S52简单功能介绍

AT89S52的主要功能如下:

(1)晶片内部具有时钟振荡器;

(2)有8位CPU 和系统可编程Flash;

(3)内部程序存储器即ROM 为8KB ;

(4)内部数据存储器即RAM 为256字节;

(5)32个可编程的I/O口线;

(6)8个中断向量源;

(7)三个定时器/计数器;

2.2.2 ATS9S52芯片

AT89S52芯片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2

图2 AT89S52芯片引脚图及连接图

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引脚有:

P0,P1,P2,P3:四个8位并行口,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ALE:地址锁存信号, 此外ALE 以1/6晶振频率输出,可作为外部脉冲使用; RST:复位信号;

XTAL1,XTAL2:内部时钟时,外接电容和石英晶体;外部时钟时,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INT1:外部中断申请引脚;

/EA: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由内而外访问程序存储器;

2.3 其他逻辑电路

2.3.1 74LS74电路

74LS74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3

图3 74LS74引脚图

本次设计所用脉冲为500KHZ, 硬件电路中晶振的频率为12MHZ ,经ALE 分频得2MHZ ,因此用74LS74产生一个四分频电路,即产生500KHZ 的脉冲信号,分频电路连线图如图5

图4 74LS74分频电路

2.3.2 或非门,非门电路

(1)74LS02或非门

74LS02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5

图5 74LS02功能引脚图及连线图

(2)74LS04非门

74LS04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6

图6 74LS04功能引脚图及连线图

两种电路输出幅度大,带负载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本次设计采用这两个电路进行ADC0809与单片机的连接,

ADC0809的EOC 引脚通过非门与单片机的外

部中断P3.3连接,以提供外部中断请求信号;单片机的写信号/WR和P2.0口通过或非门与ADC0809的ALE 引脚相连,读信号/RD和P2.0通过或非门与ADC0809的OE 端相连。

2.4 数码管显示电路

2.4.1 LED简介

LED是Light Emi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的缩写,发光二极管能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器件。由条形发光二极管组成的“8”字形的LED 显示器。也称数码管。

本次设计所用的为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其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7

图7 四位一体数码管引脚图及连线图

2.4.2 LED显示原理

段码:段码就是为数码管显示提供的各段状态组合,即字形代码。7段数码管的段码为7位,用一个字节显示即可。段码的值与数码管公共引脚的接法有关,共阳如表二显示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灭

共阳极段码 C0H F9H A4H B0H 99H 92H 82H F8H 80H 90H 88H 83H C6H A1H 86H 8EH FFH

2.5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2.5.1 时钟电路

本设计系统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单片机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外部电路简,只需要一个晶振和 2个电容即可,如图8所示:

图8 晶振电路连线图

电路中的器件选择可以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也可以参考一些典型电路的参数,电路中,电容器C1和C2对震荡频率有微调作用,通常的取值范围是30±10pF ,在这个系统中选择了33pF ;石英晶振选择范围最高可选24MHz ,它决定了单片机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震荡频率,在本系统中选择的是12MHz ,因而时钟信号的震荡频率为12MHz 。 2.5.2 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 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其复位电路图如图9所示:

图9 复位电路连线图

2.6 锁存电路

锁存器是一种对脉冲电平敏感的存储单元电路,它们可以在特定输入脉冲电平作用下改变状态。锁存,就是把信号暂存以维持某种电平状态。锁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存,其次完成高速的控制其与慢速的外设的不同步问题,再其次是解决驱动的问题,最后是解决一个I/O 口既能输出也能输入的问题。本课题设计采用的锁存器为74HC573,实现锁存功能。其引脚图及连线图如图10所示。

3. 实物图见附录 C 2. 元件清单见附录 B 1. 电路原理图见附录 A

2.7 硬件电路的最终确立

图10 74HC573引脚图及连线图

3 程序设计

3.1 程序设计方案

此次程序设计采用的是延时法。主程序设计的总方案见图11设计框图。

图11 方案设计框图

3.2 程序介绍

3.2.1 初始化程序

如上文介绍本次设计选择通道IN0,8路模拟选择通道A,B,C 分别接3位低位地址Q0,Q1,Q2即P0.0,P0.1,P0.2,而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 由P2.0控制,则8路模拟通道的地址为FEF8H--FEFFH 。 3.2.2 A/D转换程序

转换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A/D转换框图

3.2.3 延时法程序

软件延时法是指用软件延时等待一次A/D转换结束。延时时间取决于计算和调试而获得的ADC 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延时法程序设计流程框图如图13所示 延时法程序清单见附录

D

图13 延时程序流程框图

4 仿真及误差分析

4.1 Proteus仿真图

图14 Proteus仿真原理图

4.1.1 原理图说明

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模拟电压信号通过变阻器RV1分压后由ADC0809的IN0通道进入,经过模/数转换后,产生相应的数字量经过其输出通道D0-D7传送给AT89S52芯片的P1口,AT89S52负责把接收到的数字量经过数据处理,产生正确的7段数码管的显示段码传送给四位LED ,同时它还通过其四位I/O口P2.1、P2.2、P2.3、P2.4产生位选信号控制数码管的亮灭。此外,AT89S52还控制ADC0809的工作。接到ADC0809的CLOCK,P2.0发正脉冲启动A/D转换。 补充说明:Proteus 里面没有ADC0809的封装模式,因此选用ADC0808代替,两者没有本质区别,ADC0808是ADC0809的简化版,主要的不同点是0808的转换输出D0-D7与常用的输出端高低位是相反的,即0809的最低位是D0,0808的最低位为out7。类似的,软件里面没有AT89S52的封装,则选用的AT89C52实现其功能。

4.2 误差分析

4.2.1 设计结果显示

仿真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5 启动显示P

图16 输入0V 显示0V

图17 输入2.75V 显示2.73 V

图18 输入3.85V 显示3.83

图19 输入4.55V 显示4.53V

硬件实物结果如图20和图21所示

图20 系统复位后显示“P ”

图21 实物数码管显示电压

4.2.2 误差分析

数码管显示与电压表电压对比如表三

表三 数码管显示电压与实测电压对比

数码管显示电压 0.00 2.73 5.83 4.53

电压表所测电压 0.00 2.75 3.85 4.55

误差 0.00 0.02 0.02 0.02

由于单片机AT89S52为8位处理器,当输入电压为5.00V 时,ADC0808输出数据值为255(FFH ),因此单片机最高的数值分辨率为0.0196V(5/255)。这就决定了电压表的最高分辨率只能到0.0196V ,从上表可看到,测试电压一般有0.02V 的误差。

该系统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对数字电压表的测量结果表明,数字电压表基本满足设计的要求。具体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完成了A/D转换电路、复位电路、振荡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的硬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更加有利于对模块电路的调试,同时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程设计基本完成。但设计依旧有不足之处。在电路中用Proteus 软件实现了仿真,在这过程中,使我对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的使用都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这次设计让我能更加了Proteus 和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从系统的需要,方案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原理图的设计和电路图的仿真的设计流程,积累了不少经验。

总之这次课题设计的设计和仿真基本达到设计功能要求。在以后的实践当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路理论设计知识,并且联系实际生活,争取能在电路设计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课程设计,使我们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同时使我们学习了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方法,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能力,而且通过整体的掌握对布局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们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耐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这是我们都想看到的也是我们进行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所在。虽然这次毕业设计内容不多、过程繁琐但我们收获很多,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对A/D转换芯片ADC0809有了进一步熟悉,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对它的工作原理、启动设置、转换结束判断及输出等都基本掌握,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对实物的连接与布局有了新的看法,对我们以后将要进行的设计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知识匮乏,经验不足,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些微的改善。在上课时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是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的楷模。

在此,我要对在设计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

参考文献

[1] 李广弟,朱月秀. 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25~89

[2] 李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32~98

[3]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152 [4] 曹才开,罗雪莲.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5.56~153

[5] 李光飞,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14.56~180

[6] 马忠梅,单片机的C 语言windows 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2013.52~125

[7] 石文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89~123

[8] 何毅,赵龙,王海峰.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仿真设计[J],山西:电

子技术,2002,28(3):249~252

[9] 田淑青.C 语言程序设计[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69 [10] 曹汉房编著,数字技术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3~120 [11] 阎石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2~352 [12] 沈嗣昌编著,数字设计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3~167 [13] 刘亦松等编著,数字电路逻辑设计[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6):23~101

[14] 李元编著,数字电路设计[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5~116 [15] 陈在熏等编著,数字电子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8~68 [16] Behzad Razavi.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M].2001 [17] George Lee,Karina Ng,Edmond Kwang.Design of ring oscillator based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Project Final Report[R]. 2005 [18] Feng Gao,Liang Fei Liu, Wei Zhao.LabEW-Based Intelligent Digital

Voltmeter Desig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14 (945) [19] Lee Jri.High-Speed Circuit Designs for Transmittersin Broad-band

Data Link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 2006 [20] Wei Zhao.LabVIEW-Based Intelligent Digital Voltmeter Desig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14 (945)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附 录

附录B 元件清单

表四 数字电压表元器件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元件型号

AT89S52芯片及底座 ADC0809芯片及底座 74LS74芯片 74LS02芯片 74LS04芯片 74HC573芯片 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 六角开关,四角开关 22uF 电解电容 33pF 电容 12M 晶振 1K 电阻 1K 滑动变阻器 发光二极管 排针 双面板

数量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各1个 1个 2个 1个 2个 1个 1个 2排 1块

附录C 实物图

附录D 程序清单

项目名称:数字电压表 设 计 者:xxx

时 间:2016年x 月

项目功能:设计一个能够测量直流电压的数字电压表

*******************************************************************

ORG START: LJMP 0000H //初始化 MAINP //跳转主程序 ORG

LJMP

MAINP: MOV P2, #00H // SETB P2.4 //P2.4 MOV P1, #0CH //

LCALL MAIN: MOV SP, #2FH // MOV DPTR, #0FEF8H SETB SETB

MOVX @DPTR, A //HERE: LJMP INOT1: MOVX A, @DPTR MOV DIV MOV MOV MOV DIV MOV MOV MOV MOV MOV MOVC MOV

MOV

将00H 送入P2 口置1 将0CH 送入P1 长跳转延时

将2FH 送入堆栈 将A 内容读到外部

将AB 相除 将A 中商给R0 将B 中余数给A 将AB 相除 将A 中的商给R1 将B 中余数给A 查表 将A 送入P1

0013H INOT1

DELAY2 // EA EX1 HERE

B,

#51

A // B // #5

A // B // A

#TAB // R0 @A+DPTR #04H

A // AB // R0, A, B,

AB // R1, A,

R2, DPTR, A, A,

P2, P1,

LCALL DELAY MOV MOVC MOV MOV MOV MOVC MOV MOV

A, A,

R1 //将R1送入A @A+DPTR

#08H //将08H 送入P2 A //将A 送入P1

P2, P1, A, A,

LCALL DELAY

R2

@A+DPTR

#10H //将10H 送入P2 A

P2, P1,

LCALL DELAY

MOV DPTR, #0FEF8H

MOVX @DPTR, A //将A 送入DPTR RETI

DELAY: ;100US: ;误差 0us MOV R6, #01H DL0: MOV R5, #2FH

DJNZ R5, $ //减1转移 DJNZ R6, DL0

RET //返回 DELAY2:;2S误差 0us

MOV R7, #7FH //将7FH 送入R7 DL7: MOV R6, #0EBH //将0EBH 送入R6 DL6: MOV R5, #20H //将20H 送入R5 DJNZ R5, $ //减1转移 DJNZ R6, DL6 DJNZ R7, DL7 NOP RET 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

END


相关内容

  • 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题: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指导老师: 杨老师 程老师 学 院: 信 息 学 院 姓名学号: „„„„ 班 级: 电 信12-2BF 目 录 一.设计课题.................................................................. ...

  • 数字电压表设计
  • 东北石油大学 课 程 设 计 2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硬件课程设计 题目 数字电压表设计 专业 计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等 一.主要内容: 利用EL 教学实验箱.微机和Quartus Ⅱ软件系统,使用VHDL 语言输入方法设计数字钟.可以利用层次设计方法和 ...

  • 电子电路EDA实训报告
  • 电子电路EDA实训报告 电气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1305 雷心宇 1306050506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EDA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设计重点掌握一种EDA 软件--Multisim软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应用,训练学生综合 ...

  • 数字钟课程设计报告
  • 湖北理工学院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名 称: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0(2)班 指导 ...

  • 单片机电压采集与显示课程设计
  • 目 录 摘要 引言 一 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要求 1.1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二 电路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 2.0课程设计的方案 2.1 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 2.2 AT89C51单片机 2.3 4个共阳7段数码管显示器 2.4 系统整体工作原理 2.4.1硬件原理 2.4.2 ...

  •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
  •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 温度测试与控制电路 摘要: 温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某一系统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能自动的控制.调节该系统的温度.本设计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LM35温度传感器, LM35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 ...

  • 模电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学 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10-2班 姓 名: 孔晓悦 王丽娜 赵鑫 学 号:10082207 10082208 10082216 20 12年 5月 29日 目 录 1.课程设计目的 .................... ...

  • 简易滤纸式烟度计设计
  • 目录 一.传感器课程设计任务计划书................................................................................ 1 1.1.实习性质及目的 ...................................... ...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福建工程学院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智能双路数字电压表 电子信息类 1 目录 1.设计任务„„„„„„„„„„„„„„„„„„„„„„„„„„ 2 1.1设计题目„„„„„„„„„„„„„„„„„„„„„„„„2 1.2设计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