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编稿老师:赵福涛 责任编辑:周丽萍

【考点提示】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 分配制度

1. 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__________;

(2)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__________中,在对__________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为尺度分配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__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__________的尊重,对__________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__________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__________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_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有助于__________,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保障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________,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__________更加注重实现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__________。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a.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_。 b.公平是__________。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_________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

③既要__________,又要提倡__________;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

答案:

(一)分配制度

1.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

(1)公有制经济、社会总产品、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

(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①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民权利;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②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2)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3)①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③再分配。

2.

(1)①存在矛盾

②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②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

④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知识经纬

【要点精析】

(一)、重难点知识聚焦: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

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效率)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例题讲解】

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 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正确答案为B。②错误,购买股票债券获得收入不一定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股票有可能是赚取差价,债券是获得利息收入。④错误,资本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的。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含义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各个领域。本课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表现及意义

①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保障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提高两个比重意义: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b、具体措施: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实现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

a、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例题讲解】

(多项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

A.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B.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C.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解析:正确答案为ABCD。劳动者权益中有获得劳动收入的权利,所以A、B正确。企业的初次分配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分,在国家企业获得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提高劳动者收入,所以 C正确。D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正确。

5.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

①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意义: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利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疑点突破

1、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原则: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配方式也是按劳分配

【例题讲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解析:正确答案为B。

2、区分三个原因: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因

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例题讲解】

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人,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正确答案为C。国有独资企业的工资奖金收入为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资本所有权进行的分配,所以选C.

4、三个区别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①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

②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①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②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5、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①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新措施: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

比重

②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三)、思维拓展:十七大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链接

新思想、新观点: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报告摘录】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读】

1.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意味着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将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中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表明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大财政投入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倾斜过程中,将更多关注困难群体。

新思想、新观点:财产性收入

【报告摘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解读】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考点链接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有利于百姓的收入多元化,增加百

姓财富,使更多的百姓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③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是居民家庭投资的主要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是要让城乡居民“有财可理”,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使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有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财产;二是完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城乡居民“学会理财”,实现财产性收益的最大化。

例题讲解: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答: 公平可理解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不同方面。在经济学上,“机会公平”强调市场主体间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结果公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平等,有利于防止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稳定。

请判断下面表格中的措施是侧重于促进“机会公平”还是“结果公平”,在相应栏目中划勾(每项措施只能划一个“∨”),并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理由。

审题过程:

本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考题形式,以表格的形式做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归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做好本题,第一要正确理解公平的含义,第二要简明扼要的答出具体措施的经济学依据。“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强调收入分配的平等,因此应该属于结果公平,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经济意义,就构成了理由栏的答案,它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依此类推,我们不难做出相应的判断,给出其理由。

答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

编稿老师:赵福涛 责任编辑:周丽萍

【考点提示】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 分配制度

1. 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__________;

(2)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__________中,在对__________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为尺度分配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__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__________的尊重,对__________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__________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__________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_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有助于__________,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保障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________,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__________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__________更加注重实现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__________。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a.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_。 b.公平是__________。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_________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

③既要__________,又要提倡__________;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

答案:

(一)分配制度

1.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

(1)公有制经济、社会总产品、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

(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①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民权利;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②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2)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3)①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③再分配。

2.

(1)①存在矛盾

②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②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

④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知识经纬

【要点精析】

(一)、重难点知识聚焦: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

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效率)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例题讲解】

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 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正确答案为B。②错误,购买股票债券获得收入不一定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股票有可能是赚取差价,债券是获得利息收入。④错误,资本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的。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含义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各个领域。本课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表现及意义

①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保障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提高两个比重意义: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b、具体措施: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实现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

a、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例题讲解】

(多项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

A.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B.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C.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解析:正确答案为ABCD。劳动者权益中有获得劳动收入的权利,所以A、B正确。企业的初次分配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分,在国家企业获得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提高劳动者收入,所以 C正确。D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正确。

5.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

①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意义: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利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疑点突破

1、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原则: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配方式也是按劳分配

【例题讲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解析:正确答案为B。

2、区分三个原因: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因

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例题讲解】

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人,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正确答案为C。国有独资企业的工资奖金收入为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资本所有权进行的分配,所以选C.

4、三个区别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①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

②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①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②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5、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①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新措施: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

比重

②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三)、思维拓展:十七大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链接

新思想、新观点: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报告摘录】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读】

1.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意味着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将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中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表明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大财政投入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倾斜过程中,将更多关注困难群体。

新思想、新观点:财产性收入

【报告摘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解读】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考点链接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有利于百姓的收入多元化,增加百

姓财富,使更多的百姓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③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是居民家庭投资的主要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是要让城乡居民“有财可理”,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使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有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财产;二是完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城乡居民“学会理财”,实现财产性收益的最大化。

例题讲解: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答: 公平可理解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不同方面。在经济学上,“机会公平”强调市场主体间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结果公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平等,有利于防止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稳定。

请判断下面表格中的措施是侧重于促进“机会公平”还是“结果公平”,在相应栏目中划勾(每项措施只能划一个“∨”),并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理由。

审题过程:

本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考题形式,以表格的形式做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归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做好本题,第一要正确理解公平的含义,第二要简明扼要的答出具体措施的经济学依据。“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强调收入分配的平等,因此应该属于结果公平,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经济意义,就构成了理由栏的答案,它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依此类推,我们不难做出相应的判断,给出其理由。

答案:


相关内容

  •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探析
  • 改革论坛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探析 □ (郑州大学 吕俊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在这场大变革中,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历经一系列变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作者:孙居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年04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充分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贡献力量,保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 ...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 分配制度确立的原因: 1. 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决定分配 2.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 ...

  • 从基尼系数变化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取向
  • 2011年5月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INNER May.201I 第32卷第3期 MONGOI从SOCIAL SCIENCESV01.32№.3 从基尼系数变化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取向 潘孝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 ...

  • 收入与分配教学设计
  • 2014-2015学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教学设计 学校: 泸源中学 学科: 政治 主备人: 寸祖梅 备课组长: 徐志雄 集体备课: 2015 年 10 月 30 日 教学: 11 月18 日至 12 ...

  •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
  • 个人收入与分配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高中政治 人教版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高中一年级 60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 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公平的意义教学目标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资料
  •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内涵 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叫"原始收入",经过再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叫"派生收入"或"最终收入". (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 回首30年: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路线图日益清晰
  • 回首30年: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路线图日益清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1-02 发表评论>> <回首30年>系列专稿之三 青连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确 ...

  • 结合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来分析个人收入差异问题
  • "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这句话越来越被人们传诵,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一.居民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出现混乱.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如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生产要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