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圈套借刀杀人之人生计谋故事

设圈套借刀杀人之人生计谋故事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自己不出面,却利用或挑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神不知鬼 不觉,既杀得巧妙,又杀得轻松,而且杀人不见血。 南北朝时,高欢在尔朱兆手下为将,打算发动反叛。 他首先想了一个办法,笼络军心民心,假造了一封尔朱兆的信,宣称打算把六个镇的人 分配给尔朱氏的契胡部落当部下,当地人产生了优愁和仇恨情绪。 然后,高欢假造尔朱兆在并州发出的兵符,说是要在当地征兵去付伐稽胡族人,征集调 遣了上万人,将要让他们出发。这时他又故意让孙腾、尉景假装请求让该走的士兵呆上五天 再走,五天之后,又假装请求让士兵们再留五天。 先后逗留了十天后,高欢亲自送他们到郊外,流着眼泪同他们握手告别,将士们都放声 大哭,哭声震天动地。 高欢忧心忡忡地说: “我和你们都是失去了家乡客居在外的人,从道理上讲就象一家人 一样, 没承想上边征调你们,落到这样地步。现在我们直接向西走, 去并州打仗,将会战死; 误了军期,也要处死;分配给契胡当部下,也将死,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说: “只有造反了。 ” 高欢又说: “造反是紧急的办法,必须推举一个人作为主事的。 ” 大家愿意推举高欢。高欢说: “你们都是是各地违法乱纪的狂徒,即使有百万之众,要 是没有法规,最终也要失败。从今以后你们必须改变先前的作风,不能欺负汉人,不能触犯 军令。要不答应这些条件,我决不答应挑头,因为我不能因此被天下之人取笑。 ” 一些将领磕头请求,表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只听从高欢的指挥。于是,高欢在第二天 就宰牛犒赏全军,攻下了邶城。 在高欢手中, 借刀杀人的计策可以成为挑动叛乱的工具, 而到了秦朝时赵高和唐代宰相 李林甫那儿,又成了离间政敌与皇帝关系,巩固自己地位的重要途径。 秦始皇死后,赵高为了能独断专权,就力劝秦二世处于深宫之中一心游乐。李斯许久不 能见到皇帝,深感忧虑,就一直寻找机会晋见皇帝。赵高看到这种情形,就想借机除掉他。 赵高就找到李斯,忧心忡忡地说道: “函谷关以东盗贼纷起,而皇上却从那里抽调更多 的人去服徭役, 修建阿房宫。 我想向皇上进言, 但位卑言轻。 您身为丞相, 为什么不进谏呢?” 李斯说: “皇上处在深宫,我想谒见他却没有机会。 ” 赵高说: “这样吧,等皇上有空闲时我通知您。 ” 从此,赵高每逢二世举行宴乐,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就派人告诉李斯说:可以进宫上 奏国事了。李斯马上进宫进谏,二每次都十分恼怒,赵高乘机说丞相李斯有怨恨之心,想谋 反,秦二世就把李斯关进了监狱。 不久,李斯这位曾与赵高合谋,假借始皇之命害死扶苏的丞相,终于又被赵高借二世之 刀杀掉了。 唐朝时,严挺子与李林甫不睦,被放到外地做官。 这一天,玄宗突然想起了他,于是问李林甫: “我记得有一个很能干的官员叫做严挺子, 他现在在哪里?” 当天晚上,李林甫出宫后,立刻召唤严挺子的弟弟说; “陛下对令兄很关心,照说,他 最好在这个时候谒见皇上,但是,他正在地方政府做事,一时办不到,你不妨通知令兄,当 作他患了中风,向皇上奏请回京疗养……” 严挺子接到弟弟的联络后,即刻上奏请求皇帝调他回京养病。玄宗接到奏文后,问李林甫如何处理,李林甫答说: “严挺子已经年迈,而且中了风,请陛下把他调任闲职,叫他专 心养病好了。 ” 李林甫使用这条计策, 借严挺子弟弟之手扼杀了严挺子的前途, 把可能威胁自己的政敌 复起的机会,消灭于无形,的确无愧于千古巨奸的称号。

设圈套借刀杀人之人生计谋故事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自己不出面,却利用或挑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神不知鬼 不觉,既杀得巧妙,又杀得轻松,而且杀人不见血。 南北朝时,高欢在尔朱兆手下为将,打算发动反叛。 他首先想了一个办法,笼络军心民心,假造了一封尔朱兆的信,宣称打算把六个镇的人 分配给尔朱氏的契胡部落当部下,当地人产生了优愁和仇恨情绪。 然后,高欢假造尔朱兆在并州发出的兵符,说是要在当地征兵去付伐稽胡族人,征集调 遣了上万人,将要让他们出发。这时他又故意让孙腾、尉景假装请求让该走的士兵呆上五天 再走,五天之后,又假装请求让士兵们再留五天。 先后逗留了十天后,高欢亲自送他们到郊外,流着眼泪同他们握手告别,将士们都放声 大哭,哭声震天动地。 高欢忧心忡忡地说: “我和你们都是失去了家乡客居在外的人,从道理上讲就象一家人 一样, 没承想上边征调你们,落到这样地步。现在我们直接向西走, 去并州打仗,将会战死; 误了军期,也要处死;分配给契胡当部下,也将死,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说: “只有造反了。 ” 高欢又说: “造反是紧急的办法,必须推举一个人作为主事的。 ” 大家愿意推举高欢。高欢说: “你们都是是各地违法乱纪的狂徒,即使有百万之众,要 是没有法规,最终也要失败。从今以后你们必须改变先前的作风,不能欺负汉人,不能触犯 军令。要不答应这些条件,我决不答应挑头,因为我不能因此被天下之人取笑。 ” 一些将领磕头请求,表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只听从高欢的指挥。于是,高欢在第二天 就宰牛犒赏全军,攻下了邶城。 在高欢手中, 借刀杀人的计策可以成为挑动叛乱的工具, 而到了秦朝时赵高和唐代宰相 李林甫那儿,又成了离间政敌与皇帝关系,巩固自己地位的重要途径。 秦始皇死后,赵高为了能独断专权,就力劝秦二世处于深宫之中一心游乐。李斯许久不 能见到皇帝,深感忧虑,就一直寻找机会晋见皇帝。赵高看到这种情形,就想借机除掉他。 赵高就找到李斯,忧心忡忡地说道: “函谷关以东盗贼纷起,而皇上却从那里抽调更多 的人去服徭役, 修建阿房宫。 我想向皇上进言, 但位卑言轻。 您身为丞相, 为什么不进谏呢?” 李斯说: “皇上处在深宫,我想谒见他却没有机会。 ” 赵高说: “这样吧,等皇上有空闲时我通知您。 ” 从此,赵高每逢二世举行宴乐,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就派人告诉李斯说:可以进宫上 奏国事了。李斯马上进宫进谏,二每次都十分恼怒,赵高乘机说丞相李斯有怨恨之心,想谋 反,秦二世就把李斯关进了监狱。 不久,李斯这位曾与赵高合谋,假借始皇之命害死扶苏的丞相,终于又被赵高借二世之 刀杀掉了。 唐朝时,严挺子与李林甫不睦,被放到外地做官。 这一天,玄宗突然想起了他,于是问李林甫: “我记得有一个很能干的官员叫做严挺子, 他现在在哪里?” 当天晚上,李林甫出宫后,立刻召唤严挺子的弟弟说; “陛下对令兄很关心,照说,他 最好在这个时候谒见皇上,但是,他正在地方政府做事,一时办不到,你不妨通知令兄,当 作他患了中风,向皇上奏请回京疗养……” 严挺子接到弟弟的联络后,即刻上奏请求皇帝调他回京养病。玄宗接到奏文后,问李林甫如何处理,李林甫答说: “严挺子已经年迈,而且中了风,请陛下把他调任闲职,叫他专 心养病好了。 ” 李林甫使用这条计策, 借严挺子弟弟之手扼杀了严挺子的前途, 把可能威胁自己的政敌 复起的机会,消灭于无形,的确无愧于千古巨奸的称号。


相关内容

  • [新解三十六计]讲稿
  • <新解三十六计>讲稿 乔 良 乔良教授,空军少将,即是军事家又是作家,他于1999年出版的著作<超限战>提出了现代战争的非本土化,非军事目标,非军事人员等最新的战争理念,两年之后,书中的预言在美国变成了现实.乔良成为世界军事家们关注的焦点,<超限战>一书,也成为美 ...

  • 五语上12[伊索寓言]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2.理解<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的原因,以及<蝉和狐狸>中的蝉 ...

  • 成事的坚持精神
  • 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1) 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 对肉身与识心,不可不执著,不可太执著,不可不重视,不可太重视.识心须通过肉身来保持,本心须通过识心去认证,故不可不重视不执著:但肉身与识心毕竟不是本心,故不必太重视太执著. --<无相大光明论> 常听人说:贵在坚持!一旦认准目标就不能放弃 ...

  • [鸿门宴]:有一种结局叫两败俱伤
  • (2012-03-03 21:57:29) 标签: 影视指南 分类: 影音专栏 看鸿门大殿,范增与张良,楚汉军师对弈,局中局,迷中迷,危机四伏.杀机重重,剧情扑朔迷离的--想那<鸿门宴>上,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韩信.萧何.樊哙等人,尽是旷古英雄--一场鸿门大宴,竟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赢者 ...

  •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 伊索寓言二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分析寓言故事的形象. 2.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3.了解伊索寓言与中国寓言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伊索寓言与中国寓言的异同点. 资源整合: <我读书我快乐>.<狐狸和乌鸦>.<伊索寓 ...

  • 语文第二十一课群英会蒋干中计
  • 群英会蒋干中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 ...

  • 同学邓洪卫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学 邓洪卫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 ...

  •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

  • 浅析[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教学教案
  • 浅析<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 罗伏龙 通过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草船借箭>一课的一大特色.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注意分析人物的对话,对加深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很有益处的. 这篇课文写周瑜的"忌"和诸葛亮的"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