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石头"的大学是学问之地吗?

2013年08月31日12:22    作者:

今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副院长亲自到泰山脚下的黄前镇买走了一块巨石。之后,这位副院长在微博中贴出这块泰山石的照片,写道:“法大泰山,安放教学楼前”。有同事问这位副院长:“是你搞来的?”副院长回答:“按专业术语应该是‘请来’,泰山原石,不刻字!”他说其中的寓意说:“唯有法大、法泰,国始安!”据知情者透露,这块石头重几十吨,价格约为14万元,用大拖车从泰安运到北京,运费1万元。(中国新闻周刊8月27日)

一所大学,而且还是政法类大学,居然也会去“请石头”,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可这对于熟悉大学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近年来,很多大学在建新校区、改建老校区,在“建设”、“美化”校园过程中,看“风水”,“请石头”之类的是少不了的。人们自然会质疑,这不是有违现代大学精神吗?大学不把精力花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却搞这些无用的东西,不是甘堕落吗?云云。发出这些质疑,是因为大家把当大学,认为大学追求科学、民主,是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地方,不应该迷信。但问题是,当下我国的大学,并非具有现代大学特性的大学,而更像是一级政府机构。——学校领导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内部有庞大的行政机构,包括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也有“处级”行政级别。所以,分析大学很多不被常人理解的行为,更要从大学的这一行政属性出发。

以政府机构色彩来看中国政法大学请石头这一做法,这就和政府机构、官员热衷“风水”、“大师”毫无二致,据媒体报道,泰山石、石狮、风水球等装饰性石材用品,已成为中国政府机关及其修建的楼堂馆所的“标准配置”,很自然的,作为正厅级的中国政法大学,去泰山“请石头”是积极“入世”的做法,否则就OUT了,说不定很多大学校领导到该校参观,看到这块被“请来”的石头,马上会作为经验取回去,派人也去泰山脚下“请石头”去。

说请回石头,寓意“法泰”,这是“假公济私”,实为追求官运亨通,法大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做到这一校训,难道可通过“请石头”来保佑?于学校而言,要坚持学校的独立、自主,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就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如果连基本的现代大学制度都不具备,学校对校内的学术不端都不能按正常的学术程序处理,何来“明法”,何来“法泰”呢?

再说,就“请石头”一事,这是学院行政领导自己的决定,还是学院教授委员会或者院务委员会的决策呢?毕竟,这耗费了一笔不少的资金,对于资金的使用,事先要通过院务委员会进行预算,事后要财务信息公开,接受师生监督。如果就由学院领导拍板决策,这把民主决策、信息公开置于何地?而把好财务关、加强高校信息公开是教育部的明文要求。如果“请石头”的钱,是校友捐赠,那么,也应该就是否接受捐赠,把捐赠用于“请石头”是否合理,把“请来”的石头安置在何处公开听取意见,不然,这个领导“请”,那个领导“请”,校园也就搞得乌烟瘴气。

要大学有大学的精气神,就要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回到校园,这靠的不是“看风水”,也不是“请石头”,而是踏踏实实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也只有有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校领导的行政权才会受到制约,办学也才能遵循教育规律,大学才能成为学问之地。

2013年08月31日12:22    作者:

今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副院长亲自到泰山脚下的黄前镇买走了一块巨石。之后,这位副院长在微博中贴出这块泰山石的照片,写道:“法大泰山,安放教学楼前”。有同事问这位副院长:“是你搞来的?”副院长回答:“按专业术语应该是‘请来’,泰山原石,不刻字!”他说其中的寓意说:“唯有法大、法泰,国始安!”据知情者透露,这块石头重几十吨,价格约为14万元,用大拖车从泰安运到北京,运费1万元。(中国新闻周刊8月27日)

一所大学,而且还是政法类大学,居然也会去“请石头”,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可这对于熟悉大学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近年来,很多大学在建新校区、改建老校区,在“建设”、“美化”校园过程中,看“风水”,“请石头”之类的是少不了的。人们自然会质疑,这不是有违现代大学精神吗?大学不把精力花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却搞这些无用的东西,不是甘堕落吗?云云。发出这些质疑,是因为大家把当大学,认为大学追求科学、民主,是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地方,不应该迷信。但问题是,当下我国的大学,并非具有现代大学特性的大学,而更像是一级政府机构。——学校领导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内部有庞大的行政机构,包括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也有“处级”行政级别。所以,分析大学很多不被常人理解的行为,更要从大学的这一行政属性出发。

以政府机构色彩来看中国政法大学请石头这一做法,这就和政府机构、官员热衷“风水”、“大师”毫无二致,据媒体报道,泰山石、石狮、风水球等装饰性石材用品,已成为中国政府机关及其修建的楼堂馆所的“标准配置”,很自然的,作为正厅级的中国政法大学,去泰山“请石头”是积极“入世”的做法,否则就OUT了,说不定很多大学校领导到该校参观,看到这块被“请来”的石头,马上会作为经验取回去,派人也去泰山脚下“请石头”去。

说请回石头,寓意“法泰”,这是“假公济私”,实为追求官运亨通,法大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做到这一校训,难道可通过“请石头”来保佑?于学校而言,要坚持学校的独立、自主,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就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如果连基本的现代大学制度都不具备,学校对校内的学术不端都不能按正常的学术程序处理,何来“明法”,何来“法泰”呢?

再说,就“请石头”一事,这是学院行政领导自己的决定,还是学院教授委员会或者院务委员会的决策呢?毕竟,这耗费了一笔不少的资金,对于资金的使用,事先要通过院务委员会进行预算,事后要财务信息公开,接受师生监督。如果就由学院领导拍板决策,这把民主决策、信息公开置于何地?而把好财务关、加强高校信息公开是教育部的明文要求。如果“请石头”的钱,是校友捐赠,那么,也应该就是否接受捐赠,把捐赠用于“请石头”是否合理,把“请来”的石头安置在何处公开听取意见,不然,这个领导“请”,那个领导“请”,校园也就搞得乌烟瘴气。

要大学有大学的精气神,就要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回到校园,这靠的不是“看风水”,也不是“请石头”,而是踏踏实实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也只有有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校领导的行政权才会受到制约,办学也才能遵循教育规律,大学才能成为学问之地。


相关内容

  • 幼学琼林地舆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 [原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①.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②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吴皋③. 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④. 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 ...

  • 明代史学家刘吉的传说
  • 明代史学家刘吉的传说 刘吉,字祐之,博野县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先后任庶吉士.经筵官.待读学士,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威武殿大学士.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孝宗继位后,入内阁.参与编修了<寰宇实录>.<英宗实录&g ...

  • 如何惩罚孩子?关于"惩罚"的这9大学问你都懂?
  •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其实惩罚是一门艺术,别误会了,我们并不鼓励父母使用体罚对待孩子,但是合适的处罚方式,的的确确很考验我们的智慧.来看看全球各国的父母们究竟是如何惩罚孩子的?你都做对了吗? ◎ 让孩子体验后果--冷处理 新西兰 Bernny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

  • 机构操盘手培训手册(四十):股票操作学
  • 机构操盘手培训手册(四十):股票操作学(2009-09-17 19:13:24) 分类:操盘技巧 审时度势,掌握进退之道,能曲能伸,方为职业主力操盘手的成功要决!好比习武之人,纵有盖世之武功,然一人难抵万夫之勇,充其量不过能成为一个平凡的将领罢了.要想成为天下名将,除了武功高强之外,非精通兵法不可! ...

  • 2015高考必备
  • [2015高考必备] 全国重点名校2014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二期) 13. 作文 1. (2014·河南淇县一中第4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 [幼学琼林]原文.译文2
  • 地舆 [原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乃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系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号吴皋. 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 ...

  • 乾州古城满目联   作者  潘民华
  • 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民间有云:"乾州的城,凤凰的兵".自古以来,乾州就是南长城上与凤凰古城齐名的双子城.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有天星河.万溶江从中穿过,形成三陆横陈,状如乾卦,两河中间古时称州,因曰乾州.乾州古城具有4200多年的历史,五帝时期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要点 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旅湘文学的湘潭版本
  • 旅湘文学的湘潭版本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做官为最高理想,将做官奉为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主要途径,即所谓"学而优则仕".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官也是如此.首先,到哪儿当官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幸运者可能在京城为官,不走运者会外派到岭南等化外之地为官.其次,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也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