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
——以其《自祭文》为例
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在他看来,能以自己的本心活着已然是最幸福的事,他的一生也就没有了遗憾。
生死有命!他的心中是没有生死轮回和鬼神观念的。正如他在《自祭文》中提到:“茫茫大块,悠悠高吴,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是在世间阴阳二气的调和下自然生成的,并不是所谓的鬼神创造,人因时而生,因事而去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另外,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以人或鬼神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所谓的“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他在简短的300余字的文章中告诫了后人一个受益终身的道理——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珍惜现在。不要愚昧的认为还有来世,人死后是“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来也
空空,去也空空„„这种思想与当时东晋社会上盛行的炼丹服药、追求长生、崇尚神仙的风气无疑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别人认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死前如此,对于死后何如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殷切地叮嘱亲戚朋友为自己薄葬,不必大动干戈。当时的一些大臣或权势之人的奢侈造墓行径陶渊明是不齿的。陶渊明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的回归,追求的是灵魂的安宁。不起坟、不植树,灵魂与旷野山林同在,真正做到毕生追求的与山林同在。至于生前和身后的赞誉和谩骂也就不顾及那么多了,所谓“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活着就够艰难的了,死又算的了什么呢!全文洋溢着一位智者和通达者才有的乐观主义情怀,它不依附于任何外在,只求自然本心,而这样的思想则是真是属于陶渊明的!是无法复制,不可比拟的!
或许在现今人看来并不是十分认同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和刚健的品格却成为后世文人的一个典范。我一直坚信“人不可一日无志”,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无限地接近自己的胸中之志恐怕是人之立世之本了吧。至于陶渊明对生死的看法,那就见仁见智了,我想陶渊明也不会介意世人的毁誉之词的!
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
王娜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
——以其《自祭文》为例
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在他看来,能以自己的本心活着已然是最幸福的事,他的一生也就没有了遗憾。
生死有命!他的心中是没有生死轮回和鬼神观念的。正如他在《自祭文》中提到:“茫茫大块,悠悠高吴,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是在世间阴阳二气的调和下自然生成的,并不是所谓的鬼神创造,人因时而生,因事而去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另外,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以人或鬼神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所谓的“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他在简短的300余字的文章中告诫了后人一个受益终身的道理——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珍惜现在。不要愚昧的认为还有来世,人死后是“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来也
空空,去也空空„„这种思想与当时东晋社会上盛行的炼丹服药、追求长生、崇尚神仙的风气无疑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别人认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死前如此,对于死后何如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殷切地叮嘱亲戚朋友为自己薄葬,不必大动干戈。当时的一些大臣或权势之人的奢侈造墓行径陶渊明是不齿的。陶渊明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的回归,追求的是灵魂的安宁。不起坟、不植树,灵魂与旷野山林同在,真正做到毕生追求的与山林同在。至于生前和身后的赞誉和谩骂也就不顾及那么多了,所谓“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活着就够艰难的了,死又算的了什么呢!全文洋溢着一位智者和通达者才有的乐观主义情怀,它不依附于任何外在,只求自然本心,而这样的思想则是真是属于陶渊明的!是无法复制,不可比拟的!
或许在现今人看来并不是十分认同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和刚健的品格却成为后世文人的一个典范。我一直坚信“人不可一日无志”,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无限地接近自己的胸中之志恐怕是人之立世之本了吧。至于陶渊明对生死的看法,那就见仁见智了,我想陶渊明也不会介意世人的毁誉之词的!
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