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器乐作品中的"音乐语言"?

怎样理解器乐作品中的“音乐语言”?

[1**********] 孙鉴辉

用语言来形容音乐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音乐不能表达概念,但是能表达感情。诗人说,“有什么情感是不能被音乐嗅起或平息的”,足以证明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巨大作用。古典作曲家门德尔松还说过:“音乐用胜过文字的千百种美好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这就可以看出音乐相较于语言,在表达中更为含蓄,也更为细腻深沉。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旋律、和声和节奏。器乐作品中,乐器的选用是曲作的很重要的一方面,乐器能否切合作品的旋律、和声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旋律分为很多种,抒情性的旋律注重旋律线条的流畅性,比较舒展、优美,因此在抒情性的音乐作品中,就要运用音域较广、声音柔美的乐器,钢琴、提琴等就比较受青睐;而在舞蹈性的旋律中,要塑造轻松活泼的感觉,比较注重动感,因此嘹亮、节奏感强的吉他、贝司等等就常被使用,而很少有人用小提琴等乐器。同样,节奏的宽长代表着庄重、深远、辽阔和歌颂,而短促的节奏则可能同欢快、活泼、紧张等情绪相连。不同节奏的乐曲当然使用乐器是不一样的,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明确,带律动性,所用的乐器当然和舒缓的协奏曲不一样。 下面我以大提琴为例,看看器乐作品中的乐器是如何表达作品的音乐语言的。大提琴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乐器,不但从演奏外观上看是如此的高雅和自然,而且从大提琴的音色气质上讲是最接近人声的。

因此深受古今作曲家的喜爱,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以及海顿都对大提琴作曲有独到理解,还吨的C 大调和D 大调两首大提琴协奏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曲。

为何大提琴被作曲大家们格外喜爱?因为它可以表达多样性的音乐语言。首先,大提琴的音域极广,可从大字组的C 到小字四组的E ,是唯一涵盖了几乎所有人声所能达到高度的乐器。大提琴的音量变化幅度又非常大,可以演奏出多种力度的音乐语言,从而增强了音乐戏剧性张力,从音色上说大提琴的四根琴弦就像是四部和声中的四个不同声部,低音区深沉、浑厚,中音区圆融、柔美,高音区宽广、明朗、激昂,既能表现那种阳光、宽广、刚劲的明朗风格,又充满了细腻、深沉、含蓄的忧郁气质。因此它对音乐语言的表达是多样的。

那么它又是如何在器乐作品中表达音乐语言的?刚刚提到,旋律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语言要素,对于那种需要细腻、深沉的歌唱性旋律,抒情性乐器中的佼佼者大提琴自然是合适的选择。其次,大提琴乐器本身具有十分包容和磁性的音色,与其他器乐的声音非常融合,因而成为和声声部不可或缺的色彩支持;再次,大提琴作为一种低音乐器,尤其在交响和室内乐中扮演了重要的低音角色,往往起到了引导节奏律动,变换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大提琴音乐语言的重要特点。

德沃夏克的《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中的杰作。作曲家立足于鲜明的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融入了美国黑人音乐元素。选用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德沃夏克正是看重大提琴音色浑厚、

温婉柔和、表现力丰富的音乐语言特点,最终的效果让这首协奏曲很好的表达了一种爱国和浪漫的内容。这就是合理运用乐器音乐语言特点的典范。

其它器乐作品大多类似,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乐器的音乐语言特点是核心和关键,钢琴优雅、律动,音色清脆,音域宽广,因此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总是给人以静谧、轻盈、优美的感觉,由此可见乐器的音乐语言特点对器乐作品的整体表达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怎样理解器乐作品中的“音乐语言”?

[1**********] 孙鉴辉

用语言来形容音乐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音乐不能表达概念,但是能表达感情。诗人说,“有什么情感是不能被音乐嗅起或平息的”,足以证明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巨大作用。古典作曲家门德尔松还说过:“音乐用胜过文字的千百种美好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这就可以看出音乐相较于语言,在表达中更为含蓄,也更为细腻深沉。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旋律、和声和节奏。器乐作品中,乐器的选用是曲作的很重要的一方面,乐器能否切合作品的旋律、和声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旋律分为很多种,抒情性的旋律注重旋律线条的流畅性,比较舒展、优美,因此在抒情性的音乐作品中,就要运用音域较广、声音柔美的乐器,钢琴、提琴等就比较受青睐;而在舞蹈性的旋律中,要塑造轻松活泼的感觉,比较注重动感,因此嘹亮、节奏感强的吉他、贝司等等就常被使用,而很少有人用小提琴等乐器。同样,节奏的宽长代表着庄重、深远、辽阔和歌颂,而短促的节奏则可能同欢快、活泼、紧张等情绪相连。不同节奏的乐曲当然使用乐器是不一样的,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明确,带律动性,所用的乐器当然和舒缓的协奏曲不一样。 下面我以大提琴为例,看看器乐作品中的乐器是如何表达作品的音乐语言的。大提琴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乐器,不但从演奏外观上看是如此的高雅和自然,而且从大提琴的音色气质上讲是最接近人声的。

因此深受古今作曲家的喜爱,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以及海顿都对大提琴作曲有独到理解,还吨的C 大调和D 大调两首大提琴协奏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曲。

为何大提琴被作曲大家们格外喜爱?因为它可以表达多样性的音乐语言。首先,大提琴的音域极广,可从大字组的C 到小字四组的E ,是唯一涵盖了几乎所有人声所能达到高度的乐器。大提琴的音量变化幅度又非常大,可以演奏出多种力度的音乐语言,从而增强了音乐戏剧性张力,从音色上说大提琴的四根琴弦就像是四部和声中的四个不同声部,低音区深沉、浑厚,中音区圆融、柔美,高音区宽广、明朗、激昂,既能表现那种阳光、宽广、刚劲的明朗风格,又充满了细腻、深沉、含蓄的忧郁气质。因此它对音乐语言的表达是多样的。

那么它又是如何在器乐作品中表达音乐语言的?刚刚提到,旋律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语言要素,对于那种需要细腻、深沉的歌唱性旋律,抒情性乐器中的佼佼者大提琴自然是合适的选择。其次,大提琴乐器本身具有十分包容和磁性的音色,与其他器乐的声音非常融合,因而成为和声声部不可或缺的色彩支持;再次,大提琴作为一种低音乐器,尤其在交响和室内乐中扮演了重要的低音角色,往往起到了引导节奏律动,变换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大提琴音乐语言的重要特点。

德沃夏克的《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中的杰作。作曲家立足于鲜明的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融入了美国黑人音乐元素。选用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德沃夏克正是看重大提琴音色浑厚、

温婉柔和、表现力丰富的音乐语言特点,最终的效果让这首协奏曲很好的表达了一种爱国和浪漫的内容。这就是合理运用乐器音乐语言特点的典范。

其它器乐作品大多类似,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乐器的音乐语言特点是核心和关键,钢琴优雅、律动,音色清脆,音域宽广,因此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总是给人以静谧、轻盈、优美的感觉,由此可见乐器的音乐语言特点对器乐作品的整体表达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相关内容

  • 音乐课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 音乐课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音乐具有不准确特点,音乐有情感特点,音乐有弥漫性特点,音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的的特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应当避免从概念学习入手,摆脱过去音乐教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要把普通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迁移到音乐教学中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感 ...

  • 公共艺术教案
  •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 .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 ...

  • 高中音乐鉴赏19-世界乐器-教学设计
  • 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课--世界乐器 课 题:世界乐器 教 材:选自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绚丽的世界音乐---器乐篇 班 级:高中一年级 设 计:Bin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鉴赏课 一.教学目标: 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乐器表现形式,并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同时增强 ...

  •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案
  •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歌唱祖国> 2.欣赏教学<神圣的战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体验进行曲风格的特点,感受祖国的美好. 2.欣赏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教师讲解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并拓展欣赏<神圣 ...

  • 第七章 表情艺术
  •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1.表情艺术的内涵: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音响.人体) 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表情艺术类型特征: (1)音乐艺术.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 ...

  •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悬赏分:0 | ...

  • 舍林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解密"
  • 摘要:阿诺德・舍林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存在着"密码",其大部分音乐作品与文学名著有着密切的联系.舍林应用了象征美学.音乐释义学等理论为贝多芬的若干音乐作品进行了系统性的解释.本文以舍林对贝多芬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的分析为例,对舍林的贝多芬解释进行评析. 关键词:音乐艺 ...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 ...

  • 小学音乐[龙腾虎跃]教案(精选范文)
  • 五年级音乐欣赏课 课题:<龙腾虎跃> 授课人:王 莹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课题:<龙腾虎跃>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执教的<龙腾虎跃>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教材上册第六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