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方针
(一)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城市规划法》第4条第1款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这一规定是针对我国目前不尽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大城市的弊端而提出的。该方针对规定我国城市化的进,促进我国比较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起着重要的定向作用。所谓“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依据《城市规划法》第4条第2、3、4款的规定: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为小城市。统计上又规定非农业人口在100万~200万的为特大城市,在2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二)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地少人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东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很难制定出整齐划一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这就要求各地的城市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既要防止贪大求快、贪多求全的盲目攀比,追求脱离实际的所谓高标准、高速度,又要避免不顾大局和不顾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当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有适当的余地和适度的弹性,符合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久、稳定、协调的要求。
(三)要与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相协调,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具有跃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围绕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重视城币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合理规划、切实保护好各类生态用地。大中城市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结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开展,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片林、草坪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广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绿}匕和美化。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
本文转自:园林吧 http://www.yuanlin8.com/zonghe/text/2657.html
城市规划的方针
(一)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城市规划法》第4条第1款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这一规定是针对我国目前不尽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大城市的弊端而提出的。该方针对规定我国城市化的进,促进我国比较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起着重要的定向作用。所谓“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依据《城市规划法》第4条第2、3、4款的规定: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为小城市。统计上又规定非农业人口在100万~200万的为特大城市,在2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二)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地少人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东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很难制定出整齐划一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这就要求各地的城市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既要防止贪大求快、贪多求全的盲目攀比,追求脱离实际的所谓高标准、高速度,又要避免不顾大局和不顾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当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有适当的余地和适度的弹性,符合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久、稳定、协调的要求。
(三)要与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相协调,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具有跃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围绕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重视城币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合理规划、切实保护好各类生态用地。大中城市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结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开展,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片林、草坪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广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绿}匕和美化。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
本文转自:园林吧 http://www.yuanlin8.com/zonghe/text/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