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课件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激励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几步不断完善

(1)、古代会计阶段A 西周——专门官职——“司会” 会计部门——“官厅会计” B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近代会计阶段A 外国 15世纪 意大利 卢卡。帕乔利 《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标志着近代会计开端 会计发展史的里程碑

B 、中国 清末明初 山西 适合民间 龙门账(进缴存该)

标志我国复式记账的开始

(3)、现代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侧重对内)与财务会计(侧重对外)的分离

现代会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二、概念、特征

(一)概念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经济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为次要)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体系分为五个方面

(1) 预测、决策方法;

(2)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方法又包括七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检查方法

(4)会计分析方法

(5)会计控制方法、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

贯穿于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成反应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实、记录、计量、报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也成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功能。

真实性是保证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合法性是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是只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主体内部制度 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

(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善性

会计监督贯穿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换质量的保证,两种职能密切相连、相辅相成

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换言之,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

(1) 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

入的资金

(2) 资金的运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 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

所有者分配利润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实、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其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二是讲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

活动区分开来。

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经行清算、解散、倒闭。 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期相同的期间。

《会计法》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按年度划分,一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采用货币作为用意计量单位。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 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的基础要求为: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莫邪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目前,我过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 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的会计要素按照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收入、费用、利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要素)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动态要素)

(一)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基本特征:

(1) 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持

有资产的最终目的)

(2)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

但是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够受企业控制(融资租入的资产)

(3)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产必须是现

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4) 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即使能够可靠的计量

3、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非为流动资产(在一年内能够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变现期在一年以上的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

非流动资产包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负债

1、 又称为债权人权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2、 基本特征

(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导致负债的事项必须是已经发生的

(3)、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4)、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3、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将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在一年内能够偿还的债务)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

所有者权益

1、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基本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债务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一般可以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和参与经营管理

3、分类

按照来源不同,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工资。未分配利润

收入

1、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日程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主要经营产品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租金收入,使用费收入,利息收入,销售原材料收入

与经营无关,由偶然因素形成的——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的收入,上级拨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3) 收入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

债减少

(6)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

1、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物管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有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

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

成。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项

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应当确认为损失——营业外支出

包括:捐赠支出,赞助支出,赔款罚款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非正常损失

(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4)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5)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6)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

1、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

(二)重置成本

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的一项资产所需要

支付的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额

(四)现值

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惊醒折现后的价值

(五)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赵武清偿的金额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 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1)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 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 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 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 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详细见P29)

(二) 按会计科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同于关系不

同分类

1、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具有统驭控制的作用

2、 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具体更详细会计信息的科目,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 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2、 相关性原则

3、 实用性原则: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中核算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涉及的交易或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科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 会计等式的含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权益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二、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扔保持平衡

2、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扔保持平衡

3、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扔保持平衡。

4、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负债内部或者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者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等式右边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将上述四种经济业务类型具体化,可表现为九种情况: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三、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收入—费用=利润

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存在内在的联系,把它们结合起来,会计等式可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

一、 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

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一)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

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不能全年、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二) 复式记账法: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对

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账户中经行互相联系的登记,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第一、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

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第二、 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

三、 复式记账原理

四、 复式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一、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是指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试记账方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借贷两字,失去了本身的含义,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而已。

三、 借贷结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的增加 负债的增加 成本的增加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的增加 收入的增加 负债的减少 资产的减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成本的减少

收入的减少 费用的减少

四、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经济业务无论怎样变化,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 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 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 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律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至少会同时导致两个账

户发生变化,

第二, 经济业务发生后,所计入的账户必须至少包含一个

借方账户一个贷方账户

第三, 不管借方、贷方各涉及多少个账户,但是借方的金

额与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

五、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为了检查一定期间内所发生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应进行账户的试算平衡,所谓失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的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 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P32试算平衡表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注意:

1、 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

2、 如果借贷不相等,有可能是账户记录出现错误

3、 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1)漏记(2)重记(3)记错账户

(4)颠

倒方向(5)偶然多记少记相抵

第四节 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表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1) 简单会计分录 一借一贷

(2) 复合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 一贷多借

三、会计分录的步骤

1、找科目2、归要素3、辩增减4、用规则5、写分录

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

行登记

一、 关系

(一) 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 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2、 登记账簿的依据相同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

1、 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总——总括;明——详细)

2、 作用不同 (总——统驭控制;明——补充说明)

二、 平行登记

(一) 依据相同

(二) 方向相同

(三) 期间相同

(四) 金额相同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 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 意义

合法的取得、正确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本环节。

(一) 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二) 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三) 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三、 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其编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

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材料或商品的请购单,经济合同,派工单等,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而只能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

二、 种类

(一) 按来源分类

1、 外来原始凭证 从其他单位取得 如发票、银行收款单(由经办人员填制,对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一般应由当地的税务和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套印“税务监制章”或“财务专用章”)

2、 自制原始凭证 本单位内部填制 如收料单 领料单 工资结算单、收款收据 成本计算表(由单位内部经办会计事项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或完胜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完成)

(二) 按其填制手续及内容分类

1、 一次凭证,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有效。所有的外来原始凭证和大部分的自制原始凭证都属于一次凭证(自制一次凭证一般不需要大写金额)

2、 累计凭证,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如,限额领料单、费用限额卡。(多

次使用)

3、 汇总凭证,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如,发出材料汇总表,收入材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为了简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

不能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在一起,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三) 按格式分类

1、通用凭证,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2、专用凭证,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四) 按照经济业务的类别分类

1、 款项收付业务凭证。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增减等业务的原始凭证。有外来,有自制,多为一次。

2、 出入库业务凭证。记录材料、产成品出入库等情况的原始凭证。可是一次,也可累计

3、 成本费用业务凭证,记录产品生产费的发生和分配情况的原始凭证,大多为自制

4、 购销业务凭证,记录材料物品采购或劳务供应、商品或劳务销售情况的原始凭证,前者为外来,后者为自制

5、 固定资产业务凭证,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报废和盘盈盘亏业务的原始凭证,有外来有自制

6、 转账业务凭证,会计期间终了,为结平收入和支出等账户,计算并结转成本、利润等,由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账簿记录整理制作的原始凭证,属于自制

三、 基本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名称

2、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 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 经济业务的内容

5、 填制单位的签章

6、 有关人员的签章

7、 原始凭证的附件

四、 填制要求

(一) 记录要真实

(二) 内容要完整

(三) 手续要完备 签章的问题

(四) 书写要清楚、规范 大小写金额

(五) 编号要连续 原始凭证写坏作废时,加盖作废戳记,

妥善保管,不得撕毁

(六) 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凭证有错误,由出具单位更

改,并盖章;金额有错误,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更改。

(七) 填制要及时

五、 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对通用凭证,该应审核凭证本身的真实性)

(二)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三)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四) 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五) 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六) 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1) 对于审核合格的,应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2) 对于真实、合法、合理的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

误的,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者重开后,在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3) 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跨级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

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种类

1、按经济业务内容分类

通用凭证:会计主体在凭证设置上至设置一种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凭证

(1)收款凭证 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收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根据有关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加盖“收讫”戳记

(2)付款凭证 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由出纳人员填制,并加盖“付讫”

(3)转账凭证 记录簿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会计凭证。转账凭证一般由其他会计人员(非出纳人员)填制完成

2、按编制方法不同

(1)复式凭证 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

(2)单式凭证 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

不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3、是否经过汇总

(1)非汇总凭证 只记录某一笔经济业务

(2)汇总凭证 记录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多笔经济业务

三、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9、有关人员的签章

四、编制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

4、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5、除结转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填制记账凭证式出现错误,应按正确方法更改

7、记账凭证填制完毕,有空行,在金额栏划线注销

六、记账凭证的审核

1、内容是否正确

2、项目是否齐全

3、科目是否正确

4、金额是否正确

5、书写是否正确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 会计凭证的传递

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案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一) 凭证传递程序

根据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明确传递程序

(二) 凭证传递时间

一切会计凭证的传递和处理,都应在报告期内完成,不允许跨期

(三) 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中的衔接手续,做到完备严密,简单易行

二、 会计凭证的保管(详见p96)

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

(一) 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二) 会计凭证封面记载内容应齐全

(三) 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

(四) 原始凭证的单独装订要求

(五) 规定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一、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一) 会计账簿的概念

是指由一定格式帐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 会计账簿的意义

1、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二、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三、 会计账簿的分类

(一) 按用途分类

1、 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包括(1)普通日记账 在实务中很少采用,只设置借贷两个金额栏,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采用,采用普通日记账可不再做记账凭证。

(2)特种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A 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逐笔逐日的登记,逐日结出余额,做到日清月结,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一般为三栏式也可采用多栏式帐页

B 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可以是三栏也可是多栏。每日结余,做到日清,每月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2、 分类账簿分为

A 总分类账簿

按总分类科目登记,一般为订本式,采用三栏式帐页,可逐笔登记,可据科目汇总表登记,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每个企业都应设置总分类账。

B 明细分类账簿

资本、债权、债务采用三栏式,逐笔逐日登记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一般可采用多栏式,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

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明细账一般可采用数量金额式,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登记,但是固定资产明细账要逐日逐笔登记

3、 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簿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簿,应收票据贴现备查簿)

登记备查账簿,一是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二是账簿的主要栏目部记录金额,注重用文字表述。

(二) 按帐页格式分类

1、 两栏式

2、 三栏式:日记账、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都可以采用

3、 多栏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一般可采用

4、 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明细账一般可采用

(三) 按外型特征分类

1、 订本式:适用于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 活页账

3、 卡片账:单位一般只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卡片账形式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

一、 基本内容

1、 封面——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

2、 扉页——科目索引表、账簿启用登记表

3、 帐页——账户名称、日期栏、凭证种类编号栏、摘要栏、金额栏、余额栏、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二、 会计账簿的启用

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订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账帐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定

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帐页顺序编订页码。另

加目录。

三、 记账规则

1、 准确完整

2、 注明记账符号

3、 书写留空 一般应占格距的1/2

4、 正常记账使用蓝黑墨水

5、 注意红色墨水的使用(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

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帐

页中,登记减少数

(3)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

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

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

计记录

6、顺序连续登记

7、结出余额

8、过次承前

9、不准刮擦涂改(文字错改一个,数字错改一行)

10、原则上每年都应更换新账簿

第四节 对账

对账是指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的工作,对账一般是在

月末、季末、年末所有经济

业务登记入账后,结账前进

行的。

一、 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与原始凭证、记账凭

证之间的核对

二、 账账核对——(1)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

核对

(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

账簿核对

(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三、 账实核对

1、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2、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

是否相符

3、 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

有数额是否相符

4、 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

面记录是否相符

第五节 错账更正方法

一、 划线更正法——凭证无错,登帐错误

二、 红字更正法——科目用错或者多记金额

三、 补充登记法——少计金额

第六节 结账

一、 程序

1、 结账前,保证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已入账

2、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调整收入、费用分录并登帐

3、 编制结转分录。将本期发生的收入费用、成本等按核

算要求结转入账

4、 计算本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发生额合计及期

末余额,办理结转

5、 月结,在最后一笔业务下划单红线

6、 年结,在最后一笔业务下划双红线

7、 无业务发生,不划线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一、 意义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组合的方式,包括会计凭

证盒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

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

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1、 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

2、 有利于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

3、 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

三、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常用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

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银行日记账

报表

明细账

优点:程序简单

缺点:工作量大

适用:规模小,经济业务少,记账凭证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账

总账

报表

明细账

优点:减轻工作量

缺点:对经济业务类型有限制

适用:规模大,经济业务多,转账业务少的单位

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

报表

细账

优点:减轻工作量。做到试算平衡

缺点:看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 适用:范围最广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概述

一、概念——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

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帐存数与实存数

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意义

1、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

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

2、可以查明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原因,楼市经济责任,从

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

效能。加速资金周转

3、可以发现问题,几时采取措施弥补经营管理中的漏洞,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自然损溢

2、计量、计算不准确

3、登记不及时

4、损坏、丢失、被盗

5、重记、漏记、错记

6、自然灾害

7、未达账项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范围

1、全面清查——是对本单位所有的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

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改变隶属关系前;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企业股份改制前;开展全面资产评估前;清产核资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编制年度报表前

2、局部清查——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经销盘点与核对 现金——每天一次

银行存款——每月一次

债权债务——每年1~2次

存货——有计划有重点的抽查

贵重物品——每月一次

(二)按清查时间

1、定期清查——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

间对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

2、不定期清查——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物资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多数是局部清查,也有全面清查

四-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1、建立财产清查小组

2、组织学习

3、确定清查对象

4、制定清查方案

5、先数量后质量

6、填制盘存清单

7、填制清查结果报告单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一)库存现在的清查

1、通过实地盘点法

2、经常性的清查——出纳人员,每日清点,与现金日记账余额相对

3、定期不定期清查——由清查小组清点,出纳必须在场,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小组人员从旁监督,不允许有白条抵库现象。清查后,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采用对账单法

2、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一致的原因

(1)一方或者双方记账有误

(2)未达账项A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B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是原始凭证

公式:企业账面余额+企业未收—企业未付=银行对账单余额+银行未收—银行未付(p186)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能够逐一清点的

(2)技术推算法——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煤炭、砂石)

清查过程中,财产保管人员必须在现场,填制盘存单,实存账存盘点表——原始凭证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

1、发函询证法

2、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寄往各有关单位,一式两份,一联留对方,一联回单,对方核对后在回单上加公章退回,不相符情况,需注明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要求

1、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2、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3、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4、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1、审批前。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编制会计凭证,计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

2、审批后。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差异处理,调整账项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

1、盘亏 1、查明原因前、盘盈等待

处理的金额

2、查明原因后,盘盈 2、查明原因后,盘亏的转出数

处理前的转出数

处理后

理前

1、现金盘盈 借 库存现金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管理费用

2、现金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管理费用——超出责任人赔偿

贷 库存现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3、存货盘盈 借 原材料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待处理财产损

贷 管理费用 ——收发计量错误

4、存货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

借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贷 原材借 金 借 溢 溢 料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费(增——进项转出)

5、库存商品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6、固定资产盘盈 借 固定资产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库存商品

7、固定资产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企业承担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8、往来款项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营业

外收入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借 坏账准备 固定资计折旧 产

贷 应收账款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表

一、概念及其目标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二)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汲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二、构成和分类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财务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3、中期财务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加变动情况。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业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组成部分)

(附注——各报表中累世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为未能说明的列示项目)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1、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

A 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

B 动态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按编报会计主体分类

A 个别会计报表——子公司单个报表

B 合并会计报表——母公司合并报表

3、按期间不同

A 中期会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B 年度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三、编制要求

1、真实可靠

2、相关可比

3、全面完整

4、编报及时

5、便于理解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概念——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二、意义——反映资产的构成,分析资金的分布。反映负债总额及其结构没反应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三、格式——主要有报告式和账户式

账户式分为左方和右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照求偿权顺序排列

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四、编制基本方法(期末余额)

1、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或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明细账余额分析填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

3、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

4、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综合填制——存货

第三节 利润表

一、概念和意义

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会计等式为依据

2、意义——把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

3、格式——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

4、多步式利润表

第一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

第二步: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二、编制基本方法(本期金额)

1、根据总账科目的发生额直接填列

2、根据几个账户科目的发生额计算填列——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根据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4、根据科目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的净额分析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5、根据相关项目的对比关系计算填列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编制的基础是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

2、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4、现金流量的分类

A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5、结构——正表和补充资料

6、编制

正表——采用直接法

补充资料——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净利润调整为以收付是限制为基础计算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激励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几步不断完善

(1)、古代会计阶段A 西周——专门官职——“司会” 会计部门——“官厅会计” B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近代会计阶段A 外国 15世纪 意大利 卢卡。帕乔利 《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标志着近代会计开端 会计发展史的里程碑

B 、中国 清末明初 山西 适合民间 龙门账(进缴存该)

标志我国复式记账的开始

(3)、现代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侧重对内)与财务会计(侧重对外)的分离

现代会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二、概念、特征

(一)概念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经济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为次要)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体系分为五个方面

(1) 预测、决策方法;

(2)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方法又包括七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检查方法

(4)会计分析方法

(5)会计控制方法、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

贯穿于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成反应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实、记录、计量、报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也成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功能。

真实性是保证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合法性是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是只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主体内部制度 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

(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善性

会计监督贯穿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换质量的保证,两种职能密切相连、相辅相成

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换言之,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

(1) 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

入的资金

(2) 资金的运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 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

所有者分配利润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实、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其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二是讲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

活动区分开来。

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经行清算、解散、倒闭。 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期相同的期间。

《会计法》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按年度划分,一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采用货币作为用意计量单位。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 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的基础要求为: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莫邪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目前,我过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 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的会计要素按照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收入、费用、利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要素)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动态要素)

(一)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基本特征:

(1) 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持

有资产的最终目的)

(2)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

但是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够受企业控制(融资租入的资产)

(3)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产必须是现

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4) 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即使能够可靠的计量

3、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非为流动资产(在一年内能够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变现期在一年以上的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

非流动资产包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负债

1、 又称为债权人权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2、 基本特征

(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导致负债的事项必须是已经发生的

(3)、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4)、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3、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将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在一年内能够偿还的债务)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

所有者权益

1、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基本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债务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一般可以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和参与经营管理

3、分类

按照来源不同,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工资。未分配利润

收入

1、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日程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主要经营产品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租金收入,使用费收入,利息收入,销售原材料收入

与经营无关,由偶然因素形成的——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的收入,上级拨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3) 收入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

债减少

(6)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

1、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物管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有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

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

成。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项

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应当确认为损失——营业外支出

包括:捐赠支出,赞助支出,赔款罚款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非正常损失

(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4)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5)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6)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

1、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

(二)重置成本

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的一项资产所需要

支付的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额

(四)现值

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惊醒折现后的价值

(五)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赵武清偿的金额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 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1)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 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 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 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 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详细见P29)

(二) 按会计科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同于关系不

同分类

1、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具有统驭控制的作用

2、 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具体更详细会计信息的科目,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 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2、 相关性原则

3、 实用性原则: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中核算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涉及的交易或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科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 会计等式的含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权益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二、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扔保持平衡

2、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扔保持平衡

3、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扔保持平衡。

4、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负债内部或者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者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等式右边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将上述四种经济业务类型具体化,可表现为九种情况: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三、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收入—费用=利润

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存在内在的联系,把它们结合起来,会计等式可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

一、 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

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一)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

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不能全年、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二) 复式记账法: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对

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账户中经行互相联系的登记,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第一、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

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第二、 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

三、 复式记账原理

四、 复式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一、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是指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试记账方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借贷两字,失去了本身的含义,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而已。

三、 借贷结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的增加 负债的增加 成本的增加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的增加 收入的增加 负债的减少 资产的减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成本的减少

收入的减少 费用的减少

四、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经济业务无论怎样变化,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 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 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 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律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至少会同时导致两个账

户发生变化,

第二, 经济业务发生后,所计入的账户必须至少包含一个

借方账户一个贷方账户

第三, 不管借方、贷方各涉及多少个账户,但是借方的金

额与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

五、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为了检查一定期间内所发生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应进行账户的试算平衡,所谓失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的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 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P32试算平衡表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注意:

1、 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

2、 如果借贷不相等,有可能是账户记录出现错误

3、 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1)漏记(2)重记(3)记错账户

(4)颠

倒方向(5)偶然多记少记相抵

第四节 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表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1) 简单会计分录 一借一贷

(2) 复合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 一贷多借

三、会计分录的步骤

1、找科目2、归要素3、辩增减4、用规则5、写分录

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

行登记

一、 关系

(一) 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 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2、 登记账簿的依据相同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

1、 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总——总括;明——详细)

2、 作用不同 (总——统驭控制;明——补充说明)

二、 平行登记

(一) 依据相同

(二) 方向相同

(三) 期间相同

(四) 金额相同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 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 意义

合法的取得、正确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本环节。

(一) 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二) 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三) 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三、 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其编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 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

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材料或商品的请购单,经济合同,派工单等,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而只能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

二、 种类

(一) 按来源分类

1、 外来原始凭证 从其他单位取得 如发票、银行收款单(由经办人员填制,对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一般应由当地的税务和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套印“税务监制章”或“财务专用章”)

2、 自制原始凭证 本单位内部填制 如收料单 领料单 工资结算单、收款收据 成本计算表(由单位内部经办会计事项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或完胜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完成)

(二) 按其填制手续及内容分类

1、 一次凭证,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有效。所有的外来原始凭证和大部分的自制原始凭证都属于一次凭证(自制一次凭证一般不需要大写金额)

2、 累计凭证,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如,限额领料单、费用限额卡。(多

次使用)

3、 汇总凭证,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如,发出材料汇总表,收入材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为了简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

不能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在一起,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三) 按格式分类

1、通用凭证,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2、专用凭证,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四) 按照经济业务的类别分类

1、 款项收付业务凭证。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增减等业务的原始凭证。有外来,有自制,多为一次。

2、 出入库业务凭证。记录材料、产成品出入库等情况的原始凭证。可是一次,也可累计

3、 成本费用业务凭证,记录产品生产费的发生和分配情况的原始凭证,大多为自制

4、 购销业务凭证,记录材料物品采购或劳务供应、商品或劳务销售情况的原始凭证,前者为外来,后者为自制

5、 固定资产业务凭证,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报废和盘盈盘亏业务的原始凭证,有外来有自制

6、 转账业务凭证,会计期间终了,为结平收入和支出等账户,计算并结转成本、利润等,由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账簿记录整理制作的原始凭证,属于自制

三、 基本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名称

2、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 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 经济业务的内容

5、 填制单位的签章

6、 有关人员的签章

7、 原始凭证的附件

四、 填制要求

(一) 记录要真实

(二) 内容要完整

(三) 手续要完备 签章的问题

(四) 书写要清楚、规范 大小写金额

(五) 编号要连续 原始凭证写坏作废时,加盖作废戳记,

妥善保管,不得撕毁

(六) 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凭证有错误,由出具单位更

改,并盖章;金额有错误,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更改。

(七) 填制要及时

五、 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对通用凭证,该应审核凭证本身的真实性)

(二)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三)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四) 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五) 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六) 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1) 对于审核合格的,应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2) 对于真实、合法、合理的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

误的,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者重开后,在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3) 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跨级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

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种类

1、按经济业务内容分类

通用凭证:会计主体在凭证设置上至设置一种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凭证

(1)收款凭证 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收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根据有关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加盖“收讫”戳记

(2)付款凭证 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由出纳人员填制,并加盖“付讫”

(3)转账凭证 记录簿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会计凭证。转账凭证一般由其他会计人员(非出纳人员)填制完成

2、按编制方法不同

(1)复式凭证 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

(2)单式凭证 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

不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3、是否经过汇总

(1)非汇总凭证 只记录某一笔经济业务

(2)汇总凭证 记录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多笔经济业务

三、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9、有关人员的签章

四、编制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

4、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5、除结转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填制记账凭证式出现错误,应按正确方法更改

7、记账凭证填制完毕,有空行,在金额栏划线注销

六、记账凭证的审核

1、内容是否正确

2、项目是否齐全

3、科目是否正确

4、金额是否正确

5、书写是否正确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 会计凭证的传递

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案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一) 凭证传递程序

根据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明确传递程序

(二) 凭证传递时间

一切会计凭证的传递和处理,都应在报告期内完成,不允许跨期

(三) 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中的衔接手续,做到完备严密,简单易行

二、 会计凭证的保管(详见p96)

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

(一) 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二) 会计凭证封面记载内容应齐全

(三) 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

(四) 原始凭证的单独装订要求

(五) 规定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一、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一) 会计账簿的概念

是指由一定格式帐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 会计账簿的意义

1、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 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二、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三、 会计账簿的分类

(一) 按用途分类

1、 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包括(1)普通日记账 在实务中很少采用,只设置借贷两个金额栏,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采用,采用普通日记账可不再做记账凭证。

(2)特种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A 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逐笔逐日的登记,逐日结出余额,做到日清月结,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一般为三栏式也可采用多栏式帐页

B 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可以是三栏也可是多栏。每日结余,做到日清,每月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2、 分类账簿分为

A 总分类账簿

按总分类科目登记,一般为订本式,采用三栏式帐页,可逐笔登记,可据科目汇总表登记,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每个企业都应设置总分类账。

B 明细分类账簿

资本、债权、债务采用三栏式,逐笔逐日登记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一般可采用多栏式,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

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明细账一般可采用数量金额式,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登记,但是固定资产明细账要逐日逐笔登记

3、 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簿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簿,应收票据贴现备查簿)

登记备查账簿,一是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二是账簿的主要栏目部记录金额,注重用文字表述。

(二) 按帐页格式分类

1、 两栏式

2、 三栏式:日记账、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都可以采用

3、 多栏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一般可采用

4、 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明细账一般可采用

(三) 按外型特征分类

1、 订本式:适用于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 活页账

3、 卡片账:单位一般只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卡片账形式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

一、 基本内容

1、 封面——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

2、 扉页——科目索引表、账簿启用登记表

3、 帐页——账户名称、日期栏、凭证种类编号栏、摘要栏、金额栏、余额栏、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二、 会计账簿的启用

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订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账帐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定

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帐页顺序编订页码。另

加目录。

三、 记账规则

1、 准确完整

2、 注明记账符号

3、 书写留空 一般应占格距的1/2

4、 正常记账使用蓝黑墨水

5、 注意红色墨水的使用(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

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帐

页中,登记减少数

(3)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

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

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

计记录

6、顺序连续登记

7、结出余额

8、过次承前

9、不准刮擦涂改(文字错改一个,数字错改一行)

10、原则上每年都应更换新账簿

第四节 对账

对账是指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的工作,对账一般是在

月末、季末、年末所有经济

业务登记入账后,结账前进

行的。

一、 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与原始凭证、记账凭

证之间的核对

二、 账账核对——(1)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

核对

(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

账簿核对

(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三、 账实核对

1、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2、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

是否相符

3、 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

有数额是否相符

4、 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

面记录是否相符

第五节 错账更正方法

一、 划线更正法——凭证无错,登帐错误

二、 红字更正法——科目用错或者多记金额

三、 补充登记法——少计金额

第六节 结账

一、 程序

1、 结账前,保证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已入账

2、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调整收入、费用分录并登帐

3、 编制结转分录。将本期发生的收入费用、成本等按核

算要求结转入账

4、 计算本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发生额合计及期

末余额,办理结转

5、 月结,在最后一笔业务下划单红线

6、 年结,在最后一笔业务下划双红线

7、 无业务发生,不划线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一、 意义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组合的方式,包括会计凭

证盒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

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

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1、 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

2、 有利于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

3、 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

三、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常用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

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银行日记账

报表

明细账

优点:程序简单

缺点:工作量大

适用:规模小,经济业务少,记账凭证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账

总账

报表

明细账

优点:减轻工作量

缺点:对经济业务类型有限制

适用:规模大,经济业务多,转账业务少的单位

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

报表

细账

优点:减轻工作量。做到试算平衡

缺点:看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 适用:范围最广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概述

一、概念——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

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帐存数与实存数

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意义

1、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

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

2、可以查明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原因,楼市经济责任,从

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

效能。加速资金周转

3、可以发现问题,几时采取措施弥补经营管理中的漏洞,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自然损溢

2、计量、计算不准确

3、登记不及时

4、损坏、丢失、被盗

5、重记、漏记、错记

6、自然灾害

7、未达账项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范围

1、全面清查——是对本单位所有的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

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改变隶属关系前;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企业股份改制前;开展全面资产评估前;清产核资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编制年度报表前

2、局部清查——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经销盘点与核对 现金——每天一次

银行存款——每月一次

债权债务——每年1~2次

存货——有计划有重点的抽查

贵重物品——每月一次

(二)按清查时间

1、定期清查——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

间对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

2、不定期清查——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物资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多数是局部清查,也有全面清查

四-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1、建立财产清查小组

2、组织学习

3、确定清查对象

4、制定清查方案

5、先数量后质量

6、填制盘存清单

7、填制清查结果报告单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一)库存现在的清查

1、通过实地盘点法

2、经常性的清查——出纳人员,每日清点,与现金日记账余额相对

3、定期不定期清查——由清查小组清点,出纳必须在场,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小组人员从旁监督,不允许有白条抵库现象。清查后,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采用对账单法

2、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一致的原因

(1)一方或者双方记账有误

(2)未达账项A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B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是原始凭证

公式:企业账面余额+企业未收—企业未付=银行对账单余额+银行未收—银行未付(p186)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能够逐一清点的

(2)技术推算法——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煤炭、砂石)

清查过程中,财产保管人员必须在现场,填制盘存单,实存账存盘点表——原始凭证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

1、发函询证法

2、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寄往各有关单位,一式两份,一联留对方,一联回单,对方核对后在回单上加公章退回,不相符情况,需注明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要求

1、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2、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3、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4、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1、审批前。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编制会计凭证,计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

2、审批后。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差异处理,调整账项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

1、盘亏 1、查明原因前、盘盈等待

处理的金额

2、查明原因后,盘盈 2、查明原因后,盘亏的转出数

处理前的转出数

处理后

理前

1、现金盘盈 借 库存现金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管理费用

2、现金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管理费用——超出责任人赔偿

贷 库存现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3、存货盘盈 借 原材料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待处理财产损

贷 管理费用 ——收发计量错误

4、存货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

借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贷 原材借 金 借 溢 溢 料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费(增——进项转出)

5、库存商品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6、固定资产盘盈 借 固定资产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库存商品

7、固定资产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企业承担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8、往来款项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营业

外收入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借 坏账准备 固定资计折旧 产

贷 应收账款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表

一、概念及其目标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二)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汲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二、构成和分类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财务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3、中期财务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加变动情况。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业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组成部分)

(附注——各报表中累世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为未能说明的列示项目)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1、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

A 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

B 动态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按编报会计主体分类

A 个别会计报表——子公司单个报表

B 合并会计报表——母公司合并报表

3、按期间不同

A 中期会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B 年度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三、编制要求

1、真实可靠

2、相关可比

3、全面完整

4、编报及时

5、便于理解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概念——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二、意义——反映资产的构成,分析资金的分布。反映负债总额及其结构没反应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三、格式——主要有报告式和账户式

账户式分为左方和右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照求偿权顺序排列

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四、编制基本方法(期末余额)

1、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或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明细账余额分析填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

3、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

4、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综合填制——存货

第三节 利润表

一、概念和意义

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会计等式为依据

2、意义——把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

3、格式——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

4、多步式利润表

第一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

第二步: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二、编制基本方法(本期金额)

1、根据总账科目的发生额直接填列

2、根据几个账户科目的发生额计算填列——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根据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4、根据科目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的净额分析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5、根据相关项目的对比关系计算填列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编制的基础是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

2、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4、现金流量的分类

A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5、结构——正表和补充资料

6、编制

正表——采用直接法

补充资料——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净利润调整为以收付是限制为基础计算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相关内容

  • 会计师~考试
  • 2010年注会考试时间为9月11,12,18号,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现场确认期间(5月24日-6月10日)将继续开通网络报名! 注会每日课件更新与精华资料推荐 注册会计师报考指南: 注册会计师报考指南 (注会报名条件,在校大学生能不能报注会?) 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 2010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与补报 ...

  • 错账更正方法
  • 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简析 " 错账的更正方法" 是<基础会计>教材" 会计账簿" 这一章最后一节的内容, 主要介绍了画线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和红字冲销法等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 该内容条理清晰, 操作性强. 是会计人员在 ...

  • 2013年 经济类专业[会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 2013年秋季学期经济类专业<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指导 一.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并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学科.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知识和会计基本方法,是学好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 ...

  • 会计电算化说课稿
  • <会计电算化>课程说课稿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薛中年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来自于工业校区的老师,我的名字叫薛中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1994年到学校任教,主要教授<统计学原理>和<会计电算化>课程.我业余爱好计算机网络编程,希望有机会与大家交流. 我本 ...

  • 审计学基础
  • 审计学基础 教 学 大 纲 (2008年1月修订) 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二○○八年一月 院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 ...

  •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和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可能涉及到课程所包含的任何一部分内容.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体 ...

  •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和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可能涉及到课程所包含的任何一部分内容.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地说: ( ...

  • 注会[会计]科目特点以及报考建议
  • 来源:搜狐教育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了,经常看到很多学员在财考网社区询问有关注会报考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实际上不管是报考还是学习首先都应该搞清楚注会各个科目的特点和联系,谨慎选择好报考科目,合理安排好学习计划.为此,网校管理员认真研究并总结出了下面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 ...

  • 2013年注册会计师注会CPA会计讲义课件视频
  • 合并财务报表 第六节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 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教材例25-12]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向A公司销售商品2 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1 400万元:A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A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品 ...

  • CPA复习方法
  • 首先介绍一下楼主的情况,小楼89年生人,毕业三年有余,在事务所工作两年左右,大学专业是管理学,学校非985.211类名校,期间学过一些会计学基础,我是在2013年辞职4个月一次性通过会计.财管.税法.战略四门科目,但是用这个标题写完全是用来吸引注意力的,不然没人来看这么无聊的文章啦.论坛里这类的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