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唐代中叶,地理学家贾耽《道里记》有“海行至鸭渌江口”之说,史学家杜佑《通典》解释说“鸭渌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之后,“鸭渌江”基本成为正规称谓,出现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实录、正史记载、诗词歌赋之中,可到了明代,官方记载的“鸭渌江”却突然变成了“鸭绿江”,“渌”字的三点水不知何故被蒸发,这究竟是人们的误读还是另有玄机呢?

目前,很多研究者认为,鸭渌江之所以被误读为鸭绿江,其始作俑者应该是杜佑,他的“水色似鸭头”几个字让人们想起了鸭头的绿色,所以渌自然就应该变成绿了。可《宋史》中的“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主隆绪伐高丽,渡鸭渌江,高丽败保铜州”、《元史》中“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以及《辽史》中的“冬十月戊申,钩鱼于鸭渌江”等记载让人坚信,唐代以后,官方并没有听信杜佑的一家之言,依然保留了“鸭渌江”三个字的原始风貌,鸭渌江的“渌”字一点水也没有少。

明代的鸭渌江是否涛声依旧?看《明史》记载,的确渌变绿,少了三点水,但这似乎不可信,因为《明史》是清朝官方组织编纂的,并不能说明“渌”字的三点水是在明朝消失的。而要弄清三点水何时时蒸发,必须从建文元年(1399)官修的《明太祖实录》中寻找答案。

洪武三十年(1397)春正月,《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朱元璋的一份诏书,这道诏书要求天下保护耕地,不许放牧,并将军民屯种田地的禁牧区进行了划片。朱元璋在《敕》中提到东边的界线时,就用了“又东至鸭绿江”的字眼,其他关于“鸭渌江”的记载也都无缘无故地变成了“鸭绿江”。既然是《实录》所记,不排除鸭绿江名字的诡异奇变是由朱元璋一手策划的。那么,这一说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旁证呢?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因“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而引起朱元璋的极大反感,三月,朱元璋先是扣留了朝鲜国王李成桂派来“奏请印信”的艺文春秋馆大学士郑总等人,接着要求必须把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否则不放郑总。撰写人员押到京师后,朱元璋当廷“讯其所以”,并下令“勿遣其还”。

这几个被朱元璋扣留的朝鲜儒生中,有一个李朝初期著名的朱子学家权近,他用汉语与朱元璋交谈,解释表笺失误时态度谦虚而实在,他说:“小国事大,不可不用表笺。臣等生长海外,学不通,方使我王忠诚不能明白以

达,是实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朱元璋听罢情况说明,才“怒稍解”,勅权近留文渊阁,命游观三日,令其赋诗二十四篇,用来欣赏,朱元璋读后非常满意,随及赐御制诗三篇以赠。

这三首诗中,其中就有朱元璋的御制诗《鸭绿江》,诗中曰:“鸭绿江清界古风,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课,礼仪威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永世无波戍不攻”。这首诗在明代吕毖的《明朝小史》中有记载。可以看出,是朱元璋亲手将鸭渌江的渌改成了绿。那么,前朝几代的皇帝都没有改变的东西,朱元璋为什么要拿鸭渌江的渌说事儿呢?

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别人没有相信唐代杜佑的“水色似鸭头”,朱元璋岂会无知地轻易相信。从史料记载看,朱元璋没有到过鸭绿江,江水的颜色是不是就是鸭头绿,他也说不清,如果说朱元璋相信杜佑的话,似乎不通。看来,朱元璋拿鸭渌江的三点水说事,一定另有玄机。

洪武年间,鸭绿江两岸是北元、高丽与大明王朝的争夺之地。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打败北元将领纳哈出,收回元朝统辖的辽东地区。当时,高丽王辛祸却要求将这一区域划归高丽,朱元璋坚决拒绝,指出: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辛祸不服,于洪武二十一年侵入辽东,双方关系恶化。后来,李成桂发动兵变,废黜辛祸,虽然改善了与明朝的关系,但这一段历史却给朱元璋的心头撒上了一把盐。

鸭绿江两岸的动荡,让朱元璋心生介蒂,他想到了天意。开国创业之初,朱元璋非常信奉火德,为了应兆天命,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与火结下良缘。据明代刘辰《国初事迹》记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火,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用红色”。按照五行相克的学说,水克火,看来,朱元璋应该是非常讨厌水的。

鸭绿江两岸之所以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朱元璋一定想到了前人史料中提到的鸭渌江的“渌”字,这里的三点水,应该是个罪魁祸首。以此分析令人相信,朱元璋应该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强行将鸭渌江中的渌的三点水去掉,换成绿色和平的绿,这么一变,其中的天机不言而喻:祈祷上天保佑鸭绿江两岸的和平。

不管怎样,鸭绿江在明代的官方称谓中闪亮登场,将原来“渌”中的三点水一笔勾消,这个不为人知的天机连同唐代杜佑的误解,让后人对鸭绿江的称谓有了无尽的误读。

其实,鸭渌江是满语Yalu ula的音译,满语含意是“边界之江”。据此看,“渌”字与“绿”字相比,渌在读音上尊重了满语的原音,更加符合历史原貌,而绿的读音并非读lu,杜佑和朱元璋虽然附合了“绿”字其他含义,但显得可笑而无知,并且远远偏离了鸭绿江的历史本源。追根溯源,中朝两国的这条界河,她的正规名字应该是鸭渌江,这里的三点水似乎一点也不能少。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唐代中叶,地理学家贾耽《道里记》有“海行至鸭渌江口”之说,史学家杜佑《通典》解释说“鸭渌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之后,“鸭渌江”基本成为正规称谓,出现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实录、正史记载、诗词歌赋之中,可到了明代,官方记载的“鸭渌江”却突然变成了“鸭绿江”,“渌”字的三点水不知何故被蒸发,这究竟是人们的误读还是另有玄机呢?

目前,很多研究者认为,鸭渌江之所以被误读为鸭绿江,其始作俑者应该是杜佑,他的“水色似鸭头”几个字让人们想起了鸭头的绿色,所以渌自然就应该变成绿了。可《宋史》中的“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主隆绪伐高丽,渡鸭渌江,高丽败保铜州”、《元史》中“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以及《辽史》中的“冬十月戊申,钩鱼于鸭渌江”等记载让人坚信,唐代以后,官方并没有听信杜佑的一家之言,依然保留了“鸭渌江”三个字的原始风貌,鸭渌江的“渌”字一点水也没有少。

明代的鸭渌江是否涛声依旧?看《明史》记载,的确渌变绿,少了三点水,但这似乎不可信,因为《明史》是清朝官方组织编纂的,并不能说明“渌”字的三点水是在明朝消失的。而要弄清三点水何时时蒸发,必须从建文元年(1399)官修的《明太祖实录》中寻找答案。

洪武三十年(1397)春正月,《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朱元璋的一份诏书,这道诏书要求天下保护耕地,不许放牧,并将军民屯种田地的禁牧区进行了划片。朱元璋在《敕》中提到东边的界线时,就用了“又东至鸭绿江”的字眼,其他关于“鸭渌江”的记载也都无缘无故地变成了“鸭绿江”。既然是《实录》所记,不排除鸭绿江名字的诡异奇变是由朱元璋一手策划的。那么,这一说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旁证呢?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因“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而引起朱元璋的极大反感,三月,朱元璋先是扣留了朝鲜国王李成桂派来“奏请印信”的艺文春秋馆大学士郑总等人,接着要求必须把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否则不放郑总。撰写人员押到京师后,朱元璋当廷“讯其所以”,并下令“勿遣其还”。

这几个被朱元璋扣留的朝鲜儒生中,有一个李朝初期著名的朱子学家权近,他用汉语与朱元璋交谈,解释表笺失误时态度谦虚而实在,他说:“小国事大,不可不用表笺。臣等生长海外,学不通,方使我王忠诚不能明白以

达,是实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朱元璋听罢情况说明,才“怒稍解”,勅权近留文渊阁,命游观三日,令其赋诗二十四篇,用来欣赏,朱元璋读后非常满意,随及赐御制诗三篇以赠。

这三首诗中,其中就有朱元璋的御制诗《鸭绿江》,诗中曰:“鸭绿江清界古风,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课,礼仪威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永世无波戍不攻”。这首诗在明代吕毖的《明朝小史》中有记载。可以看出,是朱元璋亲手将鸭渌江的渌改成了绿。那么,前朝几代的皇帝都没有改变的东西,朱元璋为什么要拿鸭渌江的渌说事儿呢?

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别人没有相信唐代杜佑的“水色似鸭头”,朱元璋岂会无知地轻易相信。从史料记载看,朱元璋没有到过鸭绿江,江水的颜色是不是就是鸭头绿,他也说不清,如果说朱元璋相信杜佑的话,似乎不通。看来,朱元璋拿鸭渌江的三点水说事,一定另有玄机。

洪武年间,鸭绿江两岸是北元、高丽与大明王朝的争夺之地。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打败北元将领纳哈出,收回元朝统辖的辽东地区。当时,高丽王辛祸却要求将这一区域划归高丽,朱元璋坚决拒绝,指出: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辛祸不服,于洪武二十一年侵入辽东,双方关系恶化。后来,李成桂发动兵变,废黜辛祸,虽然改善了与明朝的关系,但这一段历史却给朱元璋的心头撒上了一把盐。

鸭绿江两岸的动荡,让朱元璋心生介蒂,他想到了天意。开国创业之初,朱元璋非常信奉火德,为了应兆天命,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与火结下良缘。据明代刘辰《国初事迹》记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火,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用红色”。按照五行相克的学说,水克火,看来,朱元璋应该是非常讨厌水的。

鸭绿江两岸之所以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朱元璋一定想到了前人史料中提到的鸭渌江的“渌”字,这里的三点水,应该是个罪魁祸首。以此分析令人相信,朱元璋应该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强行将鸭渌江中的渌的三点水去掉,换成绿色和平的绿,这么一变,其中的天机不言而喻:祈祷上天保佑鸭绿江两岸的和平。

不管怎样,鸭绿江在明代的官方称谓中闪亮登场,将原来“渌”中的三点水一笔勾消,这个不为人知的天机连同唐代杜佑的误解,让后人对鸭绿江的称谓有了无尽的误读。

其实,鸭渌江是满语Yalu ula的音译,满语含意是“边界之江”。据此看,“渌”字与“绿”字相比,渌在读音上尊重了满语的原音,更加符合历史原貌,而绿的读音并非读lu,杜佑和朱元璋虽然附合了“绿”字其他含义,但显得可笑而无知,并且远远偏离了鸭绿江的历史本源。追根溯源,中朝两国的这条界河,她的正规名字应该是鸭渌江,这里的三点水似乎一点也不能少。


相关内容

  • 那些男子,惊艳了时光.(续)
  • 你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喜欢也好.厌恶也罢. 他们就在历史中.不生不灭. --前言 [袁天罡 李淳风] 一本<推背图>,暗藏多少天机.冥冥之中,也许一切真的都有定数. 他们仿佛穿梭于时光中,高深莫测,洞察一切. 书中所写都非常隐晦,难以推测.但是等到事情一发生,又觉得如此清楚. 比如第二 ...

  • 明朝的疆域极盛时
  • 明朝的疆域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毛佩琦教授 中 ...

  • 故事 | 邮票背后暗藏的历史谜团
  • 近日,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低迷了十多年的邮市突然暴涨. 但如今大多数人集邮只关注邮票本身,却很少去探寻这些邮票背后的故事.其实,把集邮当作学问来做,不仅能让我们搞清楚哪些是真正值得收藏.投资的好品种,探寻到有趣的故事,还有机会揭开一些历史上的谜团. 中国邮史第一大悬案真相 中国最昂贵的邮票" ...

  • 正说[五德终始] |历史天空 - 雅虎论坛
  • 正说<五德终始> 黄炎培先生1945年访问延安时曾对毛泽东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quo ...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及谥号,都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 2.和皇太极为清朝建立各作了哪些贡献?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16年建立后金(1115年女真族曾经建立过与南宋对峙的金朝).1636年,皇 ...

  • 历史七下重点
  •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汉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定都为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

  • 中国历代版图(完美版)
  •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 夏 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夏 朝 地 图 商 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 ...

  •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 中国的长城作为坚固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永远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但作为伟大的建筑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 今天我们登上了长城,在中国的旅游界界流行着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各位都是英雄好汉 ...

  • 世界遗产导游词作文
  • 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