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孝,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作者:骆为荣 来源2012年8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华文化,亘古亘今,始终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原动力当属“孝道”——

“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本根性的理念。“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老在上,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华文化属“重德求善”的文化类型。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人伦几乎渗透各子系统,各学科门类多以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如国体和政体的理念,就是从伦理中引申出来的,由“亲亲”导向“尊尊”,由“孝亲敬祖”导向“忠君爱国”,忠孝一体,进而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以孝治天下”。历史上诸王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现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将“孝敬长辈”列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孝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处处凸显其本根性,“孝亲,事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中华文化因之而永续不断。

“孝道”与“报恩”精神

孝的意义在报恩,因感激孕育生命,“生吾之生”, 敬重、珍惜、关爱生命,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报本返始”,并推己及人,转恩兼爱,充量扩大。敬孝爱家兼及爱国尽忠,协和天下万邦,达天地万物,至“天人合一”之境即和谐的最高境界。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所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王阳明所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就是人从感激“生吾之生”的恩情,所推演出来的宇

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一生直接、间接受恩于他者,无量无限。中国人特别看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于父母、家庭、社会、国家,多存报恩之心,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立身达人”。人生降世,赤条条而来,空无所有,一切所有,初皆父母、他人、社会与自然界的“施与”,而知恩、感恩、报恩,此为人的本性,可能泯没,而毕竟不能断绝。“知恩图报”,仍然是当今的一种普世伦理。 报恩之事,初在报其所直接感受他人之恩德,故报父母之恩必为报恩之始点,尽孝以感激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依中国文化传统之说,人养子是为承宗祀,以尽孝,此为报父母恩之一方式。另外继志述事,子承父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亦是报父母恩之事。二者,都是大孝。做到二者,同时亦能实现民族文化历史之悠久。

报恩之义,联系过去与现在,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文明之稳定、承继与发展,也有利于“重德求善”民族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延续。

“孝道”与求“久”思想

国外有学者说,中国人以孝行天下,长期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多子多孙,因此历代虽迭遭天灾人祸,但是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文化遂不断灭。此说,讲了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不断灭之直接原因在于“孝道”——这有一定道理,但未深入到中国学术

思想中原有种种自觉的人生观念,以使中华文化生命长久的求“久”之思想。

求“久”的思想,在中国极早的年代中已经提出。在周代的延续其宗祀求“江山”稳固长久中得以彰显,而“久”之哲学观念的正式提出,则在经典之《易经》、《中庸》中,所谓“可大可久”及“悠久成物”之观念;《老子》中,尤重“天长地久”之观念。

敬祖行孝,为存宗祀而生子孙,求生命之传承不绝;为承续祖宗遗志而立身行道,求文化之保存与延续,皆是重视生命的价值,求民族文化长久的求“久”思想。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衰的真谛所在,也是敬祖行孝显示的中华民族“上通千古,下通万世”的心量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精神理想。

“孝道”与“重史”意识

“孝道”,倡行“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由此“追孝于前”的意识,必然滋生出尊重祖宗之训、尊重传统学术文化之历史意识,即重传统、重历史之“重史”意识。

孔子“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说,今人多不以为然,若连着孔子“信而好古”和“追迹三代”之说来看,孔子此说在强调承继父母祖宗的生命精神和孝道维系传统的特殊含义。不轻易改变前辈的立身做人行事之规就是“孝”,揭示孝之精神在于强化历史的线性延续。孔子“好古”而走向“重史”,而求知于历史。孔子“追迹三代”,乃为保卫华夏文化之传统,续亡继绝,承前启后。

尊重祖宗之训,当然即是尊重历史的“古训”,是“重史”意识之表征,也是把历史视作现实的借镜,以史为鉴,使上下、前后、古今相通,文脉相连,历史传统文化固不断裂。此种意识亦为民族凝聚之力量,使后辈更易了解和接受前辈的文化精神,消除“代沟”。 “重史”,“古之帝王皆设史官”,故昔日中国史官特别发达。历代史官多重史实,重历史文化之传承,重保存有价值之文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勇于秉笔直书,太史公司马迁即为典范,千古流芳。此亦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由“孝道”推演出来的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重史”之意识,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因此而有别于西方文化。敬祖、尊天,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文化精神之主动脉。

孝是“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流行之泉源与根本”。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把倡行已久的“孝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正本清源,与时进退,“有益于人道人心”,关系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民族的统一与兴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我做起”,努力“立身行道”,让中华民族“孝道”这一优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系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于洁秋)

孝,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作者:骆为荣 来源2012年8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华文化,亘古亘今,始终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原动力当属“孝道”——

“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本根性的理念。“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老在上,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华文化属“重德求善”的文化类型。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人伦几乎渗透各子系统,各学科门类多以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如国体和政体的理念,就是从伦理中引申出来的,由“亲亲”导向“尊尊”,由“孝亲敬祖”导向“忠君爱国”,忠孝一体,进而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以孝治天下”。历史上诸王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现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将“孝敬长辈”列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孝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处处凸显其本根性,“孝亲,事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中华文化因之而永续不断。

“孝道”与“报恩”精神

孝的意义在报恩,因感激孕育生命,“生吾之生”, 敬重、珍惜、关爱生命,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报本返始”,并推己及人,转恩兼爱,充量扩大。敬孝爱家兼及爱国尽忠,协和天下万邦,达天地万物,至“天人合一”之境即和谐的最高境界。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所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王阳明所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就是人从感激“生吾之生”的恩情,所推演出来的宇

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一生直接、间接受恩于他者,无量无限。中国人特别看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于父母、家庭、社会、国家,多存报恩之心,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立身达人”。人生降世,赤条条而来,空无所有,一切所有,初皆父母、他人、社会与自然界的“施与”,而知恩、感恩、报恩,此为人的本性,可能泯没,而毕竟不能断绝。“知恩图报”,仍然是当今的一种普世伦理。 报恩之事,初在报其所直接感受他人之恩德,故报父母之恩必为报恩之始点,尽孝以感激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依中国文化传统之说,人养子是为承宗祀,以尽孝,此为报父母恩之一方式。另外继志述事,子承父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亦是报父母恩之事。二者,都是大孝。做到二者,同时亦能实现民族文化历史之悠久。

报恩之义,联系过去与现在,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文明之稳定、承继与发展,也有利于“重德求善”民族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延续。

“孝道”与求“久”思想

国外有学者说,中国人以孝行天下,长期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多子多孙,因此历代虽迭遭天灾人祸,但是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文化遂不断灭。此说,讲了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不断灭之直接原因在于“孝道”——这有一定道理,但未深入到中国学术

思想中原有种种自觉的人生观念,以使中华文化生命长久的求“久”之思想。

求“久”的思想,在中国极早的年代中已经提出。在周代的延续其宗祀求“江山”稳固长久中得以彰显,而“久”之哲学观念的正式提出,则在经典之《易经》、《中庸》中,所谓“可大可久”及“悠久成物”之观念;《老子》中,尤重“天长地久”之观念。

敬祖行孝,为存宗祀而生子孙,求生命之传承不绝;为承续祖宗遗志而立身行道,求文化之保存与延续,皆是重视生命的价值,求民族文化长久的求“久”思想。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衰的真谛所在,也是敬祖行孝显示的中华民族“上通千古,下通万世”的心量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精神理想。

“孝道”与“重史”意识

“孝道”,倡行“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由此“追孝于前”的意识,必然滋生出尊重祖宗之训、尊重传统学术文化之历史意识,即重传统、重历史之“重史”意识。

孔子“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说,今人多不以为然,若连着孔子“信而好古”和“追迹三代”之说来看,孔子此说在强调承继父母祖宗的生命精神和孝道维系传统的特殊含义。不轻易改变前辈的立身做人行事之规就是“孝”,揭示孝之精神在于强化历史的线性延续。孔子“好古”而走向“重史”,而求知于历史。孔子“追迹三代”,乃为保卫华夏文化之传统,续亡继绝,承前启后。

尊重祖宗之训,当然即是尊重历史的“古训”,是“重史”意识之表征,也是把历史视作现实的借镜,以史为鉴,使上下、前后、古今相通,文脉相连,历史传统文化固不断裂。此种意识亦为民族凝聚之力量,使后辈更易了解和接受前辈的文化精神,消除“代沟”。 “重史”,“古之帝王皆设史官”,故昔日中国史官特别发达。历代史官多重史实,重历史文化之传承,重保存有价值之文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勇于秉笔直书,太史公司马迁即为典范,千古流芳。此亦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由“孝道”推演出来的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重史”之意识,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因此而有别于西方文化。敬祖、尊天,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文化精神之主动脉。

孝是“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流行之泉源与根本”。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把倡行已久的“孝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正本清源,与时进退,“有益于人道人心”,关系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民族的统一与兴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我做起”,努力“立身行道”,让中华民族“孝道”这一优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系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于洁秋)


相关内容

  • 初中生积累成语的三条途径
  • 浅议农村初中学生积累成语的方法 澧县梦溪镇中学 龚德海 我在农村初中从事语文教学10余年,从学生课堂答问.考试试卷和习作情况反馈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成语积累量少得可怜!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成语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 ...

  • 湘江真正的源头在哪里
  • 湘江真正的源头在哪里? 陈义勇.邓辉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100871) 关于湘江的源头, 各种权威工具书都非常肯定地说它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附近的海洋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湘江"辞条说:"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的龙门界, 名为海洋 ...

  • 成都综合性公园调研及分析
  • 湿地公园的设计研究 --成都市活水公园与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 一.湿地景观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 ...

  • "中华源",原来如此精彩!
  • ■前言 河南旅游盛宴,让百姓更幸福,更有获得感 5月19日,"中华源"国际文化旅游推广周在河南旅游服务中心隆重启幕.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选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省向海内外游客发布了"中华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四条线路分别为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中国古都文化 ...

  •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关键词] 王崧舟 诗意语文 [摘 要]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想和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实践和反思.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学生是 ...

  • 民俗文化是作文教学的源泉
  • 内容提要: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而把丰富的民风民俗之种播撒于肥活的民族土壤中,融入良好的培植方法尤为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让作文教学发挥这一优势的同时,还要正确的了解民风民俗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才不会致使在这一方盲目的教学. 关键词:民俗文化 作文教学 民俗文化是指由民间共同 ...

  • 给童年蓄一池清水
  • 名人小档案: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一个在学业上成绩斐然的人,一定时时处处都有知识的源头活水,这些源头活水从何而来?从他童年时心灵深处积蓄的一池清水里淙淙流出.而这一池清水,谁 ...

  •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 摘要:山东省济宁市在推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中,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提高公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以城区的"市民大舞台"和乡村的"百姓大舞台"为载体.努力让城乡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关键词: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启示 中图分类号 ...

  • 长江.黄河源头地理位置有新说
  •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5年7月19日电(记者张进林 陈国洲)我国最著名的两大江河--长江和黄河的真正源头到底在哪里?7月14日,<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这一考察成果对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提出了新说,新确定的长江源头为当曲.黄河源头为卡日曲. 被誉为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