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气体相关监测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气体相关监测方案

概述

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建部近期提出了加大力度抓紧建设综合管廊的要求和意见(详见2015年8月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布亦为综合管廊建设及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项目的启动提供了有利支撑。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逐步推进,综合管廊投入实施后所产生的管理运营维护问题亦成为了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单位的焦点,以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将为权属单位提供针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

案。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基于GIS 的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是城市综合管廊核心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够及时对管廊内环境及各种主管线运行的数据进行显示、分析、更新、维护、统计,为地下综合管廊内环境情况、各种主管线的运行情况提供准确的运维信息,为管廊的动态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二、系统架构系统通过部署实时数据库产品,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内各类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智能视频监控、数据实时监测、报警与定位等功能,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应急处置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

系统将所有需采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通过软件接口获实时数据。实现管道分段控制,一旦发生泄漏,及时发出声光报警,启动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远程自动/手动控制分段控制泄漏管段,关断相关阀门,最大程度减少各类损失。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基于GIS 空间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及各种综合管线的管理。

2).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地下综合管廊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各种主管线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地下综合管廊及综合管线运行管理数据、自动控制及采样数据、政府及各专业公司相关管理数据。

三、主/支管廊管理子系统功能简述

1)快速检索定位:根据主/支管廊名称、专业图名称、道路名称等完成检索定位。

2)管廊查询:可对任意位置的主/支管廊进行属性查询、条件组合查询、图形到属性和属性到图形的查询等。

3)专业图纸调用:系统具有地下综合管廊图库,可根据需求显示建筑图,如地形图、平面图、纵剖面图、立面图等,并能够将建筑图与图库中的其他图形数据叠加处理显示。

4)图形和报表输出:系统可以制作各种表报及绘制直方图或饼图。

四、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防范及报警子系统功能简述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各专业主管廊重要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2)门禁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各出入口及主要设备机房的门禁管理。

3)出入口监控系统: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各出入口及检修口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各种非法入侵。

4)天燃气/有毒气体浓度报警。

5)消防报警。

三、硬件清单序号

1

2材料名称甲烷探测器硫化氢探测器数量单位备注

345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器6不锈钢箱体789485转232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缆10光纤补头1112排风机电源电缆13监控软件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气体相关监测方案

概述

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建部近期提出了加大力度抓紧建设综合管廊的要求和意见(详见2015年8月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布亦为综合管廊建设及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项目的启动提供了有利支撑。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逐步推进,综合管廊投入实施后所产生的管理运营维护问题亦成为了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单位的焦点,以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将为权属单位提供针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

案。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基于GIS 的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是城市综合管廊核心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够及时对管廊内环境及各种主管线运行的数据进行显示、分析、更新、维护、统计,为地下综合管廊内环境情况、各种主管线的运行情况提供准确的运维信息,为管廊的动态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二、系统架构系统通过部署实时数据库产品,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内各类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智能视频监控、数据实时监测、报警与定位等功能,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应急处置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

系统将所有需采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通过软件接口获实时数据。实现管道分段控制,一旦发生泄漏,及时发出声光报警,启动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远程自动/手动控制分段控制泄漏管段,关断相关阀门,最大程度减少各类损失。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基于GIS 空间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及各种综合管线的管理。

2).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地下综合管廊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各种主管线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地下综合管廊及综合管线运行管理数据、自动控制及采样数据、政府及各专业公司相关管理数据。

三、主/支管廊管理子系统功能简述

1)快速检索定位:根据主/支管廊名称、专业图名称、道路名称等完成检索定位。

2)管廊查询:可对任意位置的主/支管廊进行属性查询、条件组合查询、图形到属性和属性到图形的查询等。

3)专业图纸调用:系统具有地下综合管廊图库,可根据需求显示建筑图,如地形图、平面图、纵剖面图、立面图等,并能够将建筑图与图库中的其他图形数据叠加处理显示。

4)图形和报表输出:系统可以制作各种表报及绘制直方图或饼图。

四、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防范及报警子系统功能简述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各专业主管廊重要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2)门禁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各出入口及主要设备机房的门禁管理。

3)出入口监控系统: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各出入口及检修口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各种非法入侵。

4)天燃气/有毒气体浓度报警。

5)消防报警。

三、硬件清单序号

1

2材料名称甲烷探测器硫化氢探测器数量单位备注

345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器6不锈钢箱体789485转232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缆10光纤补头1112排风机电源电缆13监控软件


相关内容

  • 卫生填埋场课程设计
  • 目录 概述......................................................................................................................................1 1. 工艺选择.. ...

  • 某50万人口城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 2015-2016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刘海小胖 指导老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目录 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 1.1生活垃圾 „„„„„„„„„„„ ...

  •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 第30卷第2期 2007年2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 Vol.30No.2 Feb.200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孙亚敏, 唐 萍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合肥 230061) 摘 要:文章分析 ...

  •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方法
  • 环境保护工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方法 张 军,王 瑀,安 琳 100044)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原来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从城市中心迁出,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这 ...

  •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师 资 料 概论 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 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 ...

  • 中山市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方案
  •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现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焚烧需要垃圾有一定的热值,并且对垃圾成分有很高的要求,处理费用相对较高:回收利用更是一种费用高并且对于分类和后期处理有很高要求的一种方法:填埋是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用的比较多的方法,因为它对 ...

  • 垃圾填埋场设计
  • 一.工程概况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 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一,垃圾 ...

  • 201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大纲[最新版本]
  • 201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正确理解.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

  •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八年十月·北京 目 录 前 言 一.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 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五.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六.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七.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