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简介.大事年表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着《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早年时期的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主持史书的编写工作,监管国家典籍,另外天文历法也是其职责,类似钦天监),司马谈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在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宫刑”。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着《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早年时期的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主持史书的编写工作,监管国家典籍,另外天文历法也是其职责,类似钦天监),司马谈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在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宫刑”。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相关内容

  • 朝代历史(8)--魏晋南北朝历史简介
  • \ 朝代历史(8)--魏晋南北朝历史简介 2012-03-30 08:56阅读: 魏晋南北朝简介: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 ...

  • [史记]读书报告
  • 史记读书报告 <史记>的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g ...

  • 司马衷,司马衷简介
  • 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朝 人物简介: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 ,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 ...

  • 阳石公主,阳石公主简介
  • 汉武帝刘彻之女汉朝 人物简介: 阳石公主(?-前91年)汉武帝女,食邑为阳石.<史记>和<汉书>皆记载她为帝女,未云生母. 唐初颜师古注释<汉书>云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为皇后卫子夫另外两女,唐中期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石邑公主.诸邑公主为卫后另外两女.二人 ...

  • 中国史学史
  • 中 国 史 学 史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 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 ...

  • 苏武传公开课(优秀实用教案)
  •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

  •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
  • 1<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商末,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软禁期间,剔除<彖辞易>与〈象辞易〉之繁琐,创作<易占&g ...

  • 中专语文知识点
  • 1.<我的母亲>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

  • 从_史记_看司马迁的生死观1
  • 第23卷1期 南平师专学报 Vol.23No.1 2004年1月 JOURNALOFNANPINGTEACHERSCOLLEGE Jan.2004 简论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 李福燕 (福建省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 要 <史记>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巨著,而司马迁能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