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定义

英汉委婉语的定义

来源:《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作者:刘瑞琴,张红

摘要: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中的使用历史由来已久。委婉语产生的主要的心理基础是“忌讳”和“文明礼貌”。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避免引起不快、减轻交际压力、对某些概念火事物总是避免直接提及;谈论到某些话题或使用某些词语时,大都采用不同程度的“回避”,以避免引起不快,不满或有可能损害感情或关系的语言。为了达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人们就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使用一些模糊或听起来顺耳、令人愉快、彬彬有礼的词语。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委婉表达法{euphemizing}.委婉语表达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策略,是交际双方表达情意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艺术。委婉表达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又应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交际活动中,可以说,委婉表达法与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密不可分。由此,在不同文化中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euphemism}.英汉委婉语的产生也是如此。 关键词:委婉语 回避 迂回曲折。

1.英语委婉语{euphemism}的定义

英语中的委婉{euphemism}一词,是从希腊语借用而来的。在古希腊语中,emus为“好” “听起来好”的意思,phase为“说话”的意思。两部分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好听的话或 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将euphemism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意思是“用一种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New Edition}中对euphemism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use of other, less exact but milder or less blun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word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 “Pass away” is a euphemism for “die”.“Queer” is a modern euphemism for “homosexual”.这段解释的意思是说,委婉语使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较委婉、温柔和或者不那么直率的词语取代另一些事实上就是那么真切的词语,如用pass away{去了}代替die{死},queer{奇异的}代替homosexual{同性恋的}。英语euphemism 就是用一种比较温和悦耳、婉转含蓄的说法,去代替比较粗鲁刺耳、令人不快、伤心或不宜直言的说法;或者是把话说得转弯抹角,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些。例如:

And ,it being low water,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正是退潮的时候,他跟水一道去了。---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是he was drowned的委婉说法。关于“死亡”,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说法:pass away, to be no more, to be gone, to go west, to fall asleep, to lose one’s life, to breathe one’s last, to meet one’s Maker, to go to glory等等,正像汉语中也有“作古”“去世”“逝世”“与世长辞”“不在了”“归西”“长眠”“停止呼吸”“升天”“会见祖先去了”等不同的说法。

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the words:“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and in Parliament——you regret he“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

在私底下,我就会干脆把他叫做撒谎者。在报刊上你却要用这样的字眼:“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而在议会里—你就要表示遗憾,因为“竟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

Galsworthy Silver Spoon

在此例中,故意把“撒谎”说成是“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或“尽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这种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当众刺激某些头面任务,以保全他们的面子,此外,“He and Truth are not on very intimate terms{他和真理的关系不甚密切}。”也是“He is a liar{t他是骗子}”的委婉说法。

2.汉语委婉语的定义

汉语对委婉语有多种称呼:唐钺先生在《修辞格》中称之为“微辞”,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分设“婉转”和“避讳”,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委婉”,后来多被称之为“婉曲”。《辞海》对“婉言”所下的定义是:“修辞上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委婉”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讲的更清楚:“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从以上对委婉{婉言、婉曲}辞格的定义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研究学者认为“委婉”涉及到禁忌问题,要照顾交际对方的心理或顾忌语言效果;大部分学者认识到委婉的表义特点是不直言其事,不直说本意;有的学者强调用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那些明说出来会使人感到不悦、不敬、羞涩、粗鲁甚至难堪的表达方式。例如:

村里街坊领居,老一辈子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叫她“喜旺嫂子”。至于喜旺本人,前些年在任强提起她,就直说“俺那个屋里人”,近几年双双有了孩子,他改叫做“俺小菊她妈”。--李準《李双双小传》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女性的称呼,如果直呼其名似乎有失礼貌,于是就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既亲切又恰当。这种称呼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婉转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瑞琴.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2]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关成勇.Analysis of Chinese Euphemism[J].海外英语

[4]黄永媛.中英委婉语对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报)。2011(1)

[5]徐鹏.英语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吴平.英汉修辞手段比较[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7]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556

[8] Enrigh , D.J. Fair of Speech: The Use of Euphemism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9]Hug Rawson.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M].Crown pulishers,1981

[10]Ayto ,J.(1993).Euphemism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limited

英汉委婉语的定义

来源:《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作者:刘瑞琴,张红

摘要: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中的使用历史由来已久。委婉语产生的主要的心理基础是“忌讳”和“文明礼貌”。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避免引起不快、减轻交际压力、对某些概念火事物总是避免直接提及;谈论到某些话题或使用某些词语时,大都采用不同程度的“回避”,以避免引起不快,不满或有可能损害感情或关系的语言。为了达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人们就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使用一些模糊或听起来顺耳、令人愉快、彬彬有礼的词语。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委婉表达法{euphemizing}.委婉语表达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策略,是交际双方表达情意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艺术。委婉表达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又应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交际活动中,可以说,委婉表达法与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密不可分。由此,在不同文化中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euphemism}.英汉委婉语的产生也是如此。 关键词:委婉语 回避 迂回曲折。

1.英语委婉语{euphemism}的定义

英语中的委婉{euphemism}一词,是从希腊语借用而来的。在古希腊语中,emus为“好” “听起来好”的意思,phase为“说话”的意思。两部分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好听的话或 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将euphemism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意思是“用一种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New Edition}中对euphemism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use of other, less exact but milder or less blun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word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 “Pass away” is a euphemism for “die”.“Queer” is a modern euphemism for “homosexual”.这段解释的意思是说,委婉语使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较委婉、温柔和或者不那么直率的词语取代另一些事实上就是那么真切的词语,如用pass away{去了}代替die{死},queer{奇异的}代替homosexual{同性恋的}。英语euphemism 就是用一种比较温和悦耳、婉转含蓄的说法,去代替比较粗鲁刺耳、令人不快、伤心或不宜直言的说法;或者是把话说得转弯抹角,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些。例如:

And ,it being low water,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正是退潮的时候,他跟水一道去了。---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是he was drowned的委婉说法。关于“死亡”,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说法:pass away, to be no more, to be gone, to go west, to fall asleep, to lose one’s life, to breathe one’s last, to meet one’s Maker, to go to glory等等,正像汉语中也有“作古”“去世”“逝世”“与世长辞”“不在了”“归西”“长眠”“停止呼吸”“升天”“会见祖先去了”等不同的说法。

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the words:“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and in Parliament——you regret he“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

在私底下,我就会干脆把他叫做撒谎者。在报刊上你却要用这样的字眼:“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而在议会里—你就要表示遗憾,因为“竟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

Galsworthy Silver Spoon

在此例中,故意把“撒谎”说成是“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或“尽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这种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当众刺激某些头面任务,以保全他们的面子,此外,“He and Truth are not on very intimate terms{他和真理的关系不甚密切}。”也是“He is a liar{t他是骗子}”的委婉说法。

2.汉语委婉语的定义

汉语对委婉语有多种称呼:唐钺先生在《修辞格》中称之为“微辞”,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分设“婉转”和“避讳”,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委婉”,后来多被称之为“婉曲”。《辞海》对“婉言”所下的定义是:“修辞上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委婉”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讲的更清楚:“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从以上对委婉{婉言、婉曲}辞格的定义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研究学者认为“委婉”涉及到禁忌问题,要照顾交际对方的心理或顾忌语言效果;大部分学者认识到委婉的表义特点是不直言其事,不直说本意;有的学者强调用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那些明说出来会使人感到不悦、不敬、羞涩、粗鲁甚至难堪的表达方式。例如:

村里街坊领居,老一辈子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叫她“喜旺嫂子”。至于喜旺本人,前些年在任强提起她,就直说“俺那个屋里人”,近几年双双有了孩子,他改叫做“俺小菊她妈”。--李準《李双双小传》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女性的称呼,如果直呼其名似乎有失礼貌,于是就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既亲切又恰当。这种称呼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婉转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瑞琴.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2]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关成勇.Analysis of Chinese Euphemism[J].海外英语

[4]黄永媛.中英委婉语对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报)。2011(1)

[5]徐鹏.英语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吴平.英汉修辞手段比较[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7]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556

[8] Enrigh , D.J. Fair of Speech: The Use of Euphemism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9]Hug Rawson.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M].Crown pulishers,1981

[10]Ayto ,J.(1993).Euphemism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limited


相关内容

  • 英汉广告中的委婉语研究
  • 摘要: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委婉语显得愈发重要.本文旨在论证通过对比英汉广告中的委婉语,分析委婉语在英汉广告中的具体体现及特点,同时探究文化差异对委婉语的影响及其生成原因.英汉广告中委婉语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要追溯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上.本文通过对中英委婉语的研究得出,委婉语不仅有助人们更深层次 ...

  • 英语专业关于委婉语定义的毕业论文
  • 引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方法,委婉语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有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因素.现如今,随着英汉文化的交流, 委婉语的运用无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还是生活中这个小环境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

  • 从中西委婉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届 题目课题类型学生姓名 专业理论研究课题来源学号自选年级班职称指导教师 填写日期:2012年03月12日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

  • 修辞学浅述
  • 摘 要: 本文浅述了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有代表性的三种西方修辞理论,阐述了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修辞学 西方修辞理论 关系 1.什么是修辞学 修辞学(rhetoric)最初的含义是说服的艺术,其理论源自于古希腊时期 ...

  •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
  •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探讨 来源:[本站] 浏览:[ 996] 一.委婉语概述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 ...

  • 汉语类论文题目
  • 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论文题目 1. 论汉字的性质 2.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 许慎六书说论评 4.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 论现代 ...

  •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 ...

  •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美国黑人英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2 论<梅丽迪安>中主人公梅丽迪安的觉醒 3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 4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5 ...

  • 越南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 越 南 外 贸 竞 争 力 的 现 状 分 析 [ 摘 要] 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日益密切 , 作为 东盟一个 WT O的新 成员一个和我国比邻的发展中国家--越南经济的发展更是引起世界 瞩 目.本文从外贸竞争力的视角对越 南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还原一个 真 实的越 南. [ 关键词] 越 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