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案例分析的公式汇总

案例分析的公式汇总

1. 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 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4.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m(1+f)0.5 (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

5. 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 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 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 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9. 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10. 流动资金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年计息次数 11.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 -1

12. 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应收(预付) 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 /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 /年周转次数

13.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4. 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5.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6.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7.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8.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9.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20. 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 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1. 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2. 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n 年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 年 23. 投资利润(利税) 率=年平均利润(利税) 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4. 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5. 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6. 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27. 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28. 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9. 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30. 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锐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1. 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还清贷款前,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O,盈余公积金=O

还清贷款的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O)

32.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33. 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34.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35.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36.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贷款:建设期分年包括本息

自有资金: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投产期流动资金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

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计最后一年

资金运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

流动资金投资: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期 比例分配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流动资金达产 比例分配计算:投产期第一年631.67*0 9=442.17 达产70% 投产期第二年631.67(O.9-0.7)=631.67*0.02=1 26 33 达产 90%投产期第三年:631.67(1-O 9)=631.67*0.01=63.17 达产 100% ]

37. 资产负债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累计盈余(资金来源与运用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在建工程:

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本息。

建设期第二年:包括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投产期第一年:固定资产总额(包括)-无形资产-折费

第一年后:上一年固定资产净值-折旧费 无形资产净值: 逐年扣减无形资产余值负债:流动负债:背景材料 贷款负债:取自还本付息表(分年本息)

资本金:建设期第一年:

第一年:投入的自有资金

第二年:包括第一年的自有资金总额 投产期第一年:自有资金总额+第一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二年:上一年余额+第二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上一年余额+第三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后:以后各年上年余额照抄

累计盈余公积金:损益表中盈余公积金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累计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未分配利润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公式大全(2) 三、涨价预备费:

PF =I t [(1+f)(1+f)(1+f)-1]

PF :涨价预备费;

I t :建设期中第t 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及基本预备费;

f :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

四、建设期贷款利息:

q j =(Pj-1+1/2Aj )*i

q j :建设期第j 年应计利息;

P j-1:建设期第(j -1)年末贷款累计金额与利息累计金额之和;

A j :建设期第j 年贷款金额;

i :年利率;

五、拟定定额时间计算公式: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作业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六、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七、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八、措施费的计算公式:

A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环境保护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B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的*文明施工费费率

文明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C 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率

安全施工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D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它临时设施所占比例]

周转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米造价)/(使用年限*365*利用率)*工期]+一次性拆除费 一次性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米造价*(1-残值率)]+一次性拆除费

E 夜间施工增加费=(1-合同工期/定额工期)*(直接工程费总的人工费合计/平均日夜施工费开支)*每工日夜施工费开支

F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二次搬运费费率=年平均二次搬运费开支额/(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的比例) m 0.5n-1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一次进出场及安拆费*年度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 G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自有模板及支架的计算:

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消费*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

摊消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租赁模板及支架费的计算:

租赁费=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支、拆、运输费

H 脚手架费:

自有脚手架费的计算:

脚手架搭拆=脚手架摊消量*脚手架价格+搭、拆、运输费

脚手架摊消量=单位一次使用量*(1-残值率)/(耐用期/一次使用期)

租赁脚手架费的计算:

租赁费=脚手架每日租金*搭设周期+搭、拆、运输费

I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J 施工排水、降水费=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排水降水使用材料、人工

九、机械台班单价

A 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时间价值系数/耐用总台班

B 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周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

C 台班经常修理费=[(各级保养一次费用*寿命期各级保养总次数)+临时故障排除费]/耐用总台班+替换设备和工具附具台班摊消费+例保辅料费

D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一次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年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

E 台班人工费=[人工消耗量*(1+年制度工作日*年台班工作台班)*人工单价]/年工作台班

十、投资估算的方法

A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 2=(C 1/ Q1)Q 2f

C 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 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 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 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B 生产能力指数法:

C 2= C1(Q 2/ Q1)f

x:生产能力指数

C :系数估算法

十一、设备系数法:C =E (1+f1P 1+f2P 2+f3P 3+……)+I

C:拟建项目投资额

E:拟建项目设备费

P: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费及其它工程费等与设备费的比例

f: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 x*

十二、主体专业系数法:C =E (1+f1P 1+f2P 2+f3P 3+……)+I

P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与设备投资的比重

十三、 朗格系数法:C=E(1+∑Ki )*Kc

C 总建设费用

E 主要设备费

K i 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

Kc 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十一、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帐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

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它制造费

在产品=

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

现金需要量=(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它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应付帐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应付帐款周转次数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年流动资金额=年产量*单位产品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率

十二、财务净现值(FNPV )

FNPV=∑(CI -CO )t (1+ic )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CI -CO )t *(1+FIRR)=0

FIRR=i 1+NPV1/(NPV1-NPV 2) (i 2-i 1)

-t -t 静态投资回收期:

∑(CI-CO )t =0

上一年累计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 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

∑(CI-CO )t (1+ic )=0

上一年累计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 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投资收益率=年净收益/项目全部投资*100%

投资利润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t

投资利税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及附加)/投资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金

借款偿还期=偿清债务年份数-1+(偿清债务当年应付的本息/当年可用于偿清的资金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十三、建筑系数=建筑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

土地利用系数=(建筑占地面积+厂区道路占地面积+工程管网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 建筑毛密度=居住和公共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居住建筑净密度=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人口毛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绿化比率=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

十四、静态投资效益评价法

投资回收期法:

⊿Pt =K 2-K 1/C1-C 2

K 投资额

C 年经营成本

⊿Pt 差额投资回收期

⊿Pt =(K 2/Q2-K 1/Q1)/(C 1/Q1-C 2/Q2)

Q 各设计方案的年业务量

计算费用法

总计算费用法 TC=K+Pc C

K 项目总投资 C年经营成本 P基准投资回收期

年计算费用法 AC=C+Rc K

R 基准投资效果系数

十五、工程预付款扣除:

T=P-M/N

T 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时的累计完成工作量金额

M 工程预付款限额

N 主要材料占比重

P 承包工程价款总额

十六、投资偏差分析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计划单价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进度偏差=拟完成几乎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投资计划值

案例分析的公式汇总

1. 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 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4.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m(1+f)0.5 (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

5. 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 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 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 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9. 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10. 流动资金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年计息次数 11.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 -1

12. 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应收(预付) 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 /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 /年周转次数

13.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4. 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5.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6.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7.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8.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9.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20. 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 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1. 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2. 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n 年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 年 23. 投资利润(利税) 率=年平均利润(利税) 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4. 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5. 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6. 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27. 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28. 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9. 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30. 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锐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1. 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还清贷款前,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O,盈余公积金=O

还清贷款的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O)

32.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33. 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34.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35.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36.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贷款:建设期分年包括本息

自有资金: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投产期流动资金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

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计最后一年

资金运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

流动资金投资: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期 比例分配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流动资金达产 比例分配计算:投产期第一年631.67*0 9=442.17 达产70% 投产期第二年631.67(O.9-0.7)=631.67*0.02=1 26 33 达产 90%投产期第三年:631.67(1-O 9)=631.67*0.01=63.17 达产 100% ]

37. 资产负债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累计盈余(资金来源与运用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在建工程:

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本息。

建设期第二年:包括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投产期第一年:固定资产总额(包括)-无形资产-折费

第一年后:上一年固定资产净值-折旧费 无形资产净值: 逐年扣减无形资产余值负债:流动负债:背景材料 贷款负债:取自还本付息表(分年本息)

资本金:建设期第一年:

第一年:投入的自有资金

第二年:包括第一年的自有资金总额 投产期第一年:自有资金总额+第一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二年:上一年余额+第二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上一年余额+第三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后:以后各年上年余额照抄

累计盈余公积金:损益表中盈余公积金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累计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未分配利润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公式大全(2) 三、涨价预备费:

PF =I t [(1+f)(1+f)(1+f)-1]

PF :涨价预备费;

I t :建设期中第t 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及基本预备费;

f :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

四、建设期贷款利息:

q j =(Pj-1+1/2Aj )*i

q j :建设期第j 年应计利息;

P j-1:建设期第(j -1)年末贷款累计金额与利息累计金额之和;

A j :建设期第j 年贷款金额;

i :年利率;

五、拟定定额时间计算公式: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作业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六、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七、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八、措施费的计算公式:

A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环境保护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B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的*文明施工费费率

文明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C 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率

安全施工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列)

D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它临时设施所占比例]

周转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米造价)/(使用年限*365*利用率)*工期]+一次性拆除费 一次性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米造价*(1-残值率)]+一次性拆除费

E 夜间施工增加费=(1-合同工期/定额工期)*(直接工程费总的人工费合计/平均日夜施工费开支)*每工日夜施工费开支

F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二次搬运费费率=年平均二次搬运费开支额/(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的比例) m 0.5n-1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一次进出场及安拆费*年度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 G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自有模板及支架的计算:

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消费*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

摊消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租赁模板及支架费的计算:

租赁费=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支、拆、运输费

H 脚手架费:

自有脚手架费的计算:

脚手架搭拆=脚手架摊消量*脚手架价格+搭、拆、运输费

脚手架摊消量=单位一次使用量*(1-残值率)/(耐用期/一次使用期)

租赁脚手架费的计算:

租赁费=脚手架每日租金*搭设周期+搭、拆、运输费

I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J 施工排水、降水费=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排水降水使用材料、人工

九、机械台班单价

A 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时间价值系数/耐用总台班

B 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周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

C 台班经常修理费=[(各级保养一次费用*寿命期各级保养总次数)+临时故障排除费]/耐用总台班+替换设备和工具附具台班摊消费+例保辅料费

D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一次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年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

E 台班人工费=[人工消耗量*(1+年制度工作日*年台班工作台班)*人工单价]/年工作台班

十、投资估算的方法

A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 2=(C 1/ Q1)Q 2f

C 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 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 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 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B 生产能力指数法:

C 2= C1(Q 2/ Q1)f

x:生产能力指数

C :系数估算法

十一、设备系数法:C =E (1+f1P 1+f2P 2+f3P 3+……)+I

C:拟建项目投资额

E:拟建项目设备费

P: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费及其它工程费等与设备费的比例

f: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 x*

十二、主体专业系数法:C =E (1+f1P 1+f2P 2+f3P 3+……)+I

P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与设备投资的比重

十三、 朗格系数法:C=E(1+∑Ki )*Kc

C 总建设费用

E 主要设备费

K i 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

Kc 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十一、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帐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

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它制造费

在产品=

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

现金需要量=(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它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应付帐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应付帐款周转次数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年流动资金额=年产量*单位产品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率

十二、财务净现值(FNPV )

FNPV=∑(CI -CO )t (1+ic )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CI -CO )t *(1+FIRR)=0

FIRR=i 1+NPV1/(NPV1-NPV 2) (i 2-i 1)

-t -t 静态投资回收期:

∑(CI-CO )t =0

上一年累计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 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

∑(CI-CO )t (1+ic )=0

上一年累计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 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投资收益率=年净收益/项目全部投资*100%

投资利润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t

投资利税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及附加)/投资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金

借款偿还期=偿清债务年份数-1+(偿清债务当年应付的本息/当年可用于偿清的资金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十三、建筑系数=建筑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

土地利用系数=(建筑占地面积+厂区道路占地面积+工程管网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 建筑毛密度=居住和公共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居住建筑净密度=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人口毛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占地面积

绿化比率=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

十四、静态投资效益评价法

投资回收期法:

⊿Pt =K 2-K 1/C1-C 2

K 投资额

C 年经营成本

⊿Pt 差额投资回收期

⊿Pt =(K 2/Q2-K 1/Q1)/(C 1/Q1-C 2/Q2)

Q 各设计方案的年业务量

计算费用法

总计算费用法 TC=K+Pc C

K 项目总投资 C年经营成本 P基准投资回收期

年计算费用法 AC=C+Rc K

R 基准投资效果系数

十五、工程预付款扣除:

T=P-M/N

T 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时的累计完成工作量金额

M 工程预付款限额

N 主要材料占比重

P 承包工程价款总额

十六、投资偏差分析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计划单价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进度偏差=拟完成几乎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投资计划值


相关内容

  • 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一
  • 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是通过( )以记账凭证为接口连接起来的. A.报表生成与汇总模块B.工资核算模块C.账务处理模块D.成本核算模块 答案:C解析: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 ...

  • 2012-2014年度企业问卷调查表-信息化
  • "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2012-2014年度企业问卷调查表 省(区/市) 企业名称(公章): 是否集团企业: (是/否) 法人代表: 组织机构代码: 工商登记号: 企业行业代码(请根据附录填写"大类"二位代码): 地址/邮编: 联 系 人: 是否CI ...

  • 2014高中地理复习:地理计算题经典题型汇总(区时.地方时计算不好的同学多看看)
  • 来自:要学习网 阅读原文 1.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而使得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上要比西边的地区时间要早,故东早西晚是计算区时和地方时的关键思想,计算原理公式是:东加西减.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要了解区时和地方时的差值比.区时--两地每相差一个时区,区 ...

  • 第八节 源泉扣缴
  • 企业所得税法立体解读(十六) 第八节 源泉扣缴 一.扣缴义务人 分"法定"和"指定"两类 ①法定: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支付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支付形式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权益兑价支 ...

  • 2014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 2014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学校下发的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对象 在编在岗及聘用教职工,以及2014年6月30日以后退休的教职工. 二.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优秀等次的人数,根据教职 ...

  • 2016年污水源热泵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污水源热泵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 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81521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2014中级经济基础 计算公式汇总
  •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一.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 . A. 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例题2·单选题](2011年)某商品的价格 ...

  • 2014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生物计算公式大汇总
  • 来自:要学习网 [L]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L] [L][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L] [L]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 ...

  • 2014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列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 索引号:[1**********]-2014-04-0010 产生日期:2014-06-05 承办部门: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跨地区经营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