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不带手机,你能习惯吗?图/Ahmed Aqtai
文/丁正如意
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超过7成青年人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微信/QQ等社交软件。
15分钟至少看一次手机是什么概念?一天有1440分钟,15分钟看一次,就是96次,而且只是“至少”。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移动互联网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与此同时,互联网继续向低龄人群渗透。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0岁以下低龄人群在我国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是3.2%,与2015年底相比,上升了0.5%。在学历结构上,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也从13.7%提升至15.9%。
风靡网络的“小学生梗”并非无稽之谈,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问题备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关注。
青少年一代,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图/Unsplash
“网瘾”这个词,不具有现实意义
早在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已经显示,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经约占全体网民数量的四分之一,达到25.6%。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指出:“国家的未来在青少年,网络的未来也在青少年。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网络;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未成年人了解资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平台。大多数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放松休息、娱乐游戏。然而,未成年人上网的健康问题确实存在,无法忽视。
首先,各类不良信息仍然在网络上滋生蔓延,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其次,未成年人处于从幼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好奇心强,精力旺盛,且自制力弱,容易沉迷。极端的网络沉迷,往往被称为“网瘾”,人人闻之色变,以至于杨永信之流的电击治疗曾经大行其道。实际上,关于“网瘾”,我们知之甚少。什么是“网瘾”?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网瘾”?至今尚无确切的界定标准。
作为“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网瘾本身不具有现实意义。它更多指向一种冲突,是孩子和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长期冲突中的一环。每一次的冲突,都与“成绩退步”“不听话”“不做作业”等问题相关,并在双方的心头积累,打成死结。需要治疗的“网瘾”和日常语境下的“网瘾”,截然不同。
所谓的“网瘾”,没有界定标准。图/Andri
不要关上那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手机依赖症的“患者”。然而,这真的是网络的错吗? 我们因为网络享尽便利、玩得嗨起,却把人性弱点导致的不良后果全赖在网络头上。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只占好处,不背黑锅。
如果仍然认为小孩子玩网络游戏不是什么好事,那你就要拍拍身上的落灰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周玩电子游戏在5个小时或以上的小学生,其在智力和社交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作为该项目研究员之一的凯瑟琳·凯斯表示,电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与同龄人实现“抱团”:“根据我们的数据,电子游戏完全有益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功能、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比如现在最流行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知乎网友Woolgather颇为惊讶地说:“我弟弟说他因为王者荣耀背了《蜀道难》”,而后有人解释,“讲真,里面李白很帅,有人喜欢这个英雄就会顺势想了解他的真实事迹。”
手游《王者荣耀》。图/手游网
比如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我的世界(Minecraft)》。知乎上有家长问:六岁孩子迷上玩《我的世界》怎么办?然而据该家长描述,这位六岁半的儿童,已经能够“自己上网找教程和制作视频看,一边学一边玩”,且动手能力让人震惊。因为玩《我的世界》,小孩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系统工程、逻辑思维。知乎网友“脸滚键盘君”的回答是:“Minecraft 每一个玩法都是现实世界各个学科的模拟。你要做的只是陪伴他一起领略这个世界就够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网络。网络对青少年而言,更像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可怕的是“过度”。而过度与否,往往受到家长态度的影响。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大多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失落,不受大家关注、不被父母理解、缺少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于是,他们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放飞自我,获取自身的存在感。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对记者提到,“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负面案例,越沉迷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很少跟他沟通,反而他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寻求满足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当家长把iPad塞到小孩手中,是希望通过平板电脑加强亲子互动关系,还是因为自己对孩子失去耐心,想依赖iPad“代劳”?当孩子着迷于手机游戏,家长的恼火和呵斥,是担心孩子依赖网络,还是希望孩子听话、所有行为都满足家长的意愿?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反思。图/second nature
如何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
面对未成年人的用网过度,社会是否能够首先承认,互联网被当做了替罪羔羊?家长能否勇于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而且逃避了相应的责任?
使用网络的人群和时长不断增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网络是一扇开阔的窗户,它可以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世界,也能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更能培养孩子包容豁然的人生态度。
越是切断,越是失去;越是禁忌,越是诱惑。不问原因,想禁就禁——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你没有耐性而已。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既是家长的问题,也是互联网供应商、设计者、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今年2月,腾讯公司开发的“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正式推出,这是当前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该平台推出的功能主要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一键禁止登录”等。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公开信表示,腾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更好地沟通,更多了解孩子,也更加安心地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游戏。
马化腾。
2017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他提到:“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共同行动,相互配合,一起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我们更多地希望不是把责任推给哪一方,而是我们提供一个机制,让大家能够一起来互动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看到,腾讯作为顶级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这些举措未必能短时间内见效,但至少能让外部看到互联网公司正在思考、解决这一影响到亿万人群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天空之下,无人能避免“雾霾”。腾讯的举措只是漫长工作的第一步,唯有持续“战斗”,唯有家长、学校、政府、互联网公司的通力配合,互联网才能给未成年人带来最美好的回忆。
编辑:冯柒
出门不带手机,你能习惯吗?图/Ahmed Aqtai
文/丁正如意
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超过7成青年人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微信/QQ等社交软件。
15分钟至少看一次手机是什么概念?一天有1440分钟,15分钟看一次,就是96次,而且只是“至少”。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移动互联网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与此同时,互联网继续向低龄人群渗透。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0岁以下低龄人群在我国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是3.2%,与2015年底相比,上升了0.5%。在学历结构上,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也从13.7%提升至15.9%。
风靡网络的“小学生梗”并非无稽之谈,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问题备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关注。
青少年一代,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图/Unsplash
“网瘾”这个词,不具有现实意义
早在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已经显示,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经约占全体网民数量的四分之一,达到25.6%。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指出:“国家的未来在青少年,网络的未来也在青少年。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网络;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未成年人了解资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平台。大多数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放松休息、娱乐游戏。然而,未成年人上网的健康问题确实存在,无法忽视。
首先,各类不良信息仍然在网络上滋生蔓延,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其次,未成年人处于从幼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好奇心强,精力旺盛,且自制力弱,容易沉迷。极端的网络沉迷,往往被称为“网瘾”,人人闻之色变,以至于杨永信之流的电击治疗曾经大行其道。实际上,关于“网瘾”,我们知之甚少。什么是“网瘾”?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网瘾”?至今尚无确切的界定标准。
作为“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网瘾本身不具有现实意义。它更多指向一种冲突,是孩子和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长期冲突中的一环。每一次的冲突,都与“成绩退步”“不听话”“不做作业”等问题相关,并在双方的心头积累,打成死结。需要治疗的“网瘾”和日常语境下的“网瘾”,截然不同。
所谓的“网瘾”,没有界定标准。图/Andri
不要关上那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手机依赖症的“患者”。然而,这真的是网络的错吗? 我们因为网络享尽便利、玩得嗨起,却把人性弱点导致的不良后果全赖在网络头上。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只占好处,不背黑锅。
如果仍然认为小孩子玩网络游戏不是什么好事,那你就要拍拍身上的落灰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周玩电子游戏在5个小时或以上的小学生,其在智力和社交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作为该项目研究员之一的凯瑟琳·凯斯表示,电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与同龄人实现“抱团”:“根据我们的数据,电子游戏完全有益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功能、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比如现在最流行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知乎网友Woolgather颇为惊讶地说:“我弟弟说他因为王者荣耀背了《蜀道难》”,而后有人解释,“讲真,里面李白很帅,有人喜欢这个英雄就会顺势想了解他的真实事迹。”
手游《王者荣耀》。图/手游网
比如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我的世界(Minecraft)》。知乎上有家长问:六岁孩子迷上玩《我的世界》怎么办?然而据该家长描述,这位六岁半的儿童,已经能够“自己上网找教程和制作视频看,一边学一边玩”,且动手能力让人震惊。因为玩《我的世界》,小孩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系统工程、逻辑思维。知乎网友“脸滚键盘君”的回答是:“Minecraft 每一个玩法都是现实世界各个学科的模拟。你要做的只是陪伴他一起领略这个世界就够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网络。网络对青少年而言,更像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可怕的是“过度”。而过度与否,往往受到家长态度的影响。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大多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失落,不受大家关注、不被父母理解、缺少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于是,他们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放飞自我,获取自身的存在感。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对记者提到,“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负面案例,越沉迷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很少跟他沟通,反而他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寻求满足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当家长把iPad塞到小孩手中,是希望通过平板电脑加强亲子互动关系,还是因为自己对孩子失去耐心,想依赖iPad“代劳”?当孩子着迷于手机游戏,家长的恼火和呵斥,是担心孩子依赖网络,还是希望孩子听话、所有行为都满足家长的意愿?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反思。图/second nature
如何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
面对未成年人的用网过度,社会是否能够首先承认,互联网被当做了替罪羔羊?家长能否勇于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而且逃避了相应的责任?
使用网络的人群和时长不断增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网络是一扇开阔的窗户,它可以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世界,也能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更能培养孩子包容豁然的人生态度。
越是切断,越是失去;越是禁忌,越是诱惑。不问原因,想禁就禁——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你没有耐性而已。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既是家长的问题,也是互联网供应商、设计者、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今年2月,腾讯公司开发的“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正式推出,这是当前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该平台推出的功能主要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一键禁止登录”等。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公开信表示,腾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更好地沟通,更多了解孩子,也更加安心地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游戏。
马化腾。
2017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他提到:“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共同行动,相互配合,一起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我们更多地希望不是把责任推给哪一方,而是我们提供一个机制,让大家能够一起来互动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看到,腾讯作为顶级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这些举措未必能短时间内见效,但至少能让外部看到互联网公司正在思考、解决这一影响到亿万人群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天空之下,无人能避免“雾霾”。腾讯的举措只是漫长工作的第一步,唯有持续“战斗”,唯有家长、学校、政府、互联网公司的通力配合,互联网才能给未成年人带来最美好的回忆。
编辑:冯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