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常见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常见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理论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素材,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下面将其常考题型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常见问题类型包括:根据公式求算反应速率或反应经历的时间或物质浓度、比较反应速率快慢、判断不同物质反应速率的相互关系等。

例1 将气体A 、B 置于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 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 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

⑴用生成物C 的浓度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⑵用生成物A 的浓度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⑶反应前A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 。 ⑷10s 末,生成物D 的浓度为 。

解析: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 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由反应方程式及“三段式”得各物质在不同阶段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3A(g) +

B(g) 2C(g) + 2D(g)

起始量(mol) 3 1 0 0

变化量(mol) 1.2 0.4 0.8 0.8

10s 末量(mol) 1.8 0.6 0.8 0.8

然后依次为据,求解各个问题。

⑴υ(C)=△c (C)/△t=0.8 mol/(2 L×10 s)=0.04 mol/(L•s) 。

⑵用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1.2 mol/(2 L×10 s)=0.06mol/(L•s) 。 ⑶反应前A 的物质的量为1.2 mol+1.8 mol=3 mol,则反应前A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 mol/2 L=1.5mol/L。同理可求反应前B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2 L=0.5mol/L。

⑷反应生成D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其浓度=0.8 mol/2 L=0.4mol/L。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是外因因素的分析,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及其它因素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措施选择、图像分析、条件的选择或判断等类型的问题。

例2 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⑴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段收集的氢气最多。这段反应速率最快的原因是 。

A .蒸馏水 B .氯化钠固体 C .氯化钠溶液 D .浓盐酸 E .降低温度 ⑷EF 段产生H 2的反应速率为 mL•min1。 –

解析:⑴根据纵坐标的高低判断收集气体的多少,纵坐标越高,收集的气体越大,所以是EF 段;根据图象斜率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是EF 段。

⑵影响EF 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温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影响FG 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所以浓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只要使反应物浓度变小即可。加蒸馏水,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 项正确;加氯化钠固体,盐酸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 项错误;加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C 项正确;加浓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 项错误;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E 项正确。

⑷观察图像中的数据,知υ=△V/△t=14 mL/2 min=7.0 mL•min1。 –

答案:⑴EF (2分),EF (2分),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段反应温度高,速率快 ⑵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⑶ACE ⑷7.0

考点三、化学平衡的建立 涉及知识点包括:可逆反应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特征的分析、图像分析、平衡时物质浓度的可能性分析等。

例3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接触氧化的反应式为:2SO 2+O2500 ℃2SO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 .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 .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进行着。答案为B 。

考点四、反应速率的限度 常考知识点主要有:判断可逆反应达到限度的标志、图像分析、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简单计算,如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某组分的体积分数等。

例4 能够说明H 2(g)+I2(g)2HI(g)(HI为无色气体)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 –I 键形成

B .v (正) (H2)=v (逆) (HI)时的状态

C .恒温恒容时,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催化剂

D .恒温恒容时,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解析:A 项表示的断键方向是同一方向且反应速率也不等;B 项中的速率应是v (正) (H2)= 2v (逆) (HI)时为平衡状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均保持不变,故C 项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D 项中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I 2的量(或浓度) 不变,此时为平衡状态。答案为D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常见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理论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素材,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下面将其常考题型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常见问题类型包括:根据公式求算反应速率或反应经历的时间或物质浓度、比较反应速率快慢、判断不同物质反应速率的相互关系等。

例1 将气体A 、B 置于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 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 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

⑴用生成物C 的浓度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⑵用生成物A 的浓度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⑶反应前A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 。 ⑷10s 末,生成物D 的浓度为 。

解析: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 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由反应方程式及“三段式”得各物质在不同阶段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3A(g) +

B(g) 2C(g) + 2D(g)

起始量(mol) 3 1 0 0

变化量(mol) 1.2 0.4 0.8 0.8

10s 末量(mol) 1.8 0.6 0.8 0.8

然后依次为据,求解各个问题。

⑴υ(C)=△c (C)/△t=0.8 mol/(2 L×10 s)=0.04 mol/(L•s) 。

⑵用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1.2 mol/(2 L×10 s)=0.06mol/(L•s) 。 ⑶反应前A 的物质的量为1.2 mol+1.8 mol=3 mol,则反应前A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 mol/2 L=1.5mol/L。同理可求反应前B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2 L=0.5mol/L。

⑷反应生成D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其浓度=0.8 mol/2 L=0.4mol/L。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是外因因素的分析,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及其它因素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措施选择、图像分析、条件的选择或判断等类型的问题。

例2 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⑴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段收集的氢气最多。这段反应速率最快的原因是 。

A .蒸馏水 B .氯化钠固体 C .氯化钠溶液 D .浓盐酸 E .降低温度 ⑷EF 段产生H 2的反应速率为 mL•min1。 –

解析:⑴根据纵坐标的高低判断收集气体的多少,纵坐标越高,收集的气体越大,所以是EF 段;根据图象斜率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是EF 段。

⑵影响EF 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温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影响FG 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所以浓度的改变是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只要使反应物浓度变小即可。加蒸馏水,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 项正确;加氯化钠固体,盐酸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 项错误;加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C 项正确;加浓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 项错误;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E 项正确。

⑷观察图像中的数据,知υ=△V/△t=14 mL/2 min=7.0 mL•min1。 –

答案:⑴EF (2分),EF (2分),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段反应温度高,速率快 ⑵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⑶ACE ⑷7.0

考点三、化学平衡的建立 涉及知识点包括:可逆反应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特征的分析、图像分析、平衡时物质浓度的可能性分析等。

例3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接触氧化的反应式为:2SO 2+O2500 ℃2SO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 .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 .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进行着。答案为B 。

考点四、反应速率的限度 常考知识点主要有:判断可逆反应达到限度的标志、图像分析、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简单计算,如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某组分的体积分数等。

例4 能够说明H 2(g)+I2(g)2HI(g)(HI为无色气体)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 –I 键形成

B .v (正) (H2)=v (逆) (HI)时的状态

C .恒温恒容时,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催化剂

D .恒温恒容时,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解析:A 项表示的断键方向是同一方向且反应速率也不等;B 项中的速率应是v (正) (H2)= 2v (逆) (HI)时为平衡状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均保持不变,故C 项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D 项中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I 2的量(或浓度) 不变,此时为平衡状态。答案为D 。


相关内容

  •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 一.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化学复习课时为5课时,一轮复习的时间为:2010年9月初--2011年3月初.具体可分为:10年9月初--10年10月下旬,复习必修1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初--10年11月中旬,复习选修3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下旬--2011年元月中旬 ...

  • 化学平衡2
  •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学生阅读课本45页科学史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这一谜底了.你想知道吗? 二.复习预习 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的反应. 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 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 三.知识 ...

  • 18_2.3 我们周围的空气(三)制取氧气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 表示)直接加热 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 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后,再加热.下列关于a .b ...

  •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分析
  • 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考点:常见仪器的使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探究组成,性质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以选择和非选择的形式考查 分值约12到15分. 实验仪器的选择 基本操作的正确与否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 ...

  •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5•绵阳)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 2015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
  •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答案]D [解析] A .稀硝酸与过量的Fe 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 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 所以加入KSCN 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 .Cu 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 ...

  •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
  •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 1.本考试大纲详解以<2016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为依据.分为4个一级主题,15个二级主题和92个具体考试内容.括号中的字母表示学习目标水平的要求,加*号的考试要求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 2.关于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 (1)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 ...

  • 2009高考试题
  •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7. 将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N O 2 B. N 2O 3 C. N 2O D. N 2O 4 8.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 ...

  • 2014化工流程题知识点总结
  • 高考新题型<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