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杨绛:令人敬仰的一生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更是中国著名作家、文学家、《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与钱钟书相伴一生、相濡以沫,令人尊敬。

著名女作家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 del 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杨绛先生译本

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 Rene Le Sage:)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新婚的钱钟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开学无期。杨绛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在即,不能坐等,就想到燕京大学借读,借读手续由她的同学孙令衔请费孝通帮忙办理。2月下旬,杨绛等5人北上。路上走了3天,到北平已是2月27日晚。他们发现火车站上有个人探头探脑,原来是费孝通,他已是第3次来接站,前两次都扑空。入学考试结束后,杨绛便急着到清华大学去看望老朋友,同伴孙令衔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

杨绛初见钱锺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儒雅气质,“蔚然而深秀”。而杨绛更有一番神韵。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彼此竟相互难忘。 然而,孙令衔莫名其妙地告诉钱锺书,说杨绛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订婚。钱锺书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锺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的杨绛

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锺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钱钟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

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钱锺书和费孝通作为代表团成员,不仅一路同行,旅馆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间,两人关系处得不错。钱锺书想想好笑,淘气地借《围城》里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的话,跟费孝通开玩笑:“我们是‘同情人’(指爱上同一个人)。”

钱锺书去世后,费孝通拜访杨绛,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一天,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费孝通此前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这回,杨绛的态度还是没变:“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也很无奈,只得接受现实,跟杨绛做普通朋友。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多年后,杨绛在文中幽默地回忆道:

“(《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锺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随后,钱锺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其实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杨绛《我们仨》

写作中的杨绛先生

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当然,我现在是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会感到孤独,越热闹越孤独,因为我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可是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亲戚朋友对我都很好,我和阿姨相处得也很好。而且我看很多书,就像到处旅行一样。

钱钟书和杨绛

文坛大家  恩爱伉俪

“剩了我一个”杨绛2003年岁尾摄于三里河寓所

杨绛在一百岁时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人生极致,莫过于此。

杨绛笔迹

幼年杨绛

丁小琪简介:

丁小琪,原名曹华,女,南阳人,著名网络诗人。声乐教师,双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有作品数百首被多家民刊编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报月刊》《绿风》《诗潮》《诗林》《诗选刊》《红豆》《文艺生活》等有影响力的专业文学刊物,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因《的士司机和老婆的对话》而红遍网络。

丁小琪的诗歌沉稳而自醒,干净明晰,直接而又充满暗示,诗人的智慧和意义的消解在她的诗歌中同时呈现,散发着狡黠和叛逆的气息,微言大义,使人的触觉变得尖锐而敏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像平静湍急的暗流,充满阅读的快感,她口语式的陈述,犀利、诙谐、幽默、让人读来忍俊不止,时常会捧腹大笑,丁小琪的诗歌彰显着强烈的后现代时尚感。

作者:丁小琪

丁小琪微信号:[1**********]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更是中国著名作家、文学家、《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与钱钟书相伴一生、相濡以沫,令人尊敬。

著名女作家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 del 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杨绛先生译本

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 Rene Le Sage:)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新婚的钱钟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开学无期。杨绛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在即,不能坐等,就想到燕京大学借读,借读手续由她的同学孙令衔请费孝通帮忙办理。2月下旬,杨绛等5人北上。路上走了3天,到北平已是2月27日晚。他们发现火车站上有个人探头探脑,原来是费孝通,他已是第3次来接站,前两次都扑空。入学考试结束后,杨绛便急着到清华大学去看望老朋友,同伴孙令衔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

杨绛初见钱锺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儒雅气质,“蔚然而深秀”。而杨绛更有一番神韵。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彼此竟相互难忘。 然而,孙令衔莫名其妙地告诉钱锺书,说杨绛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订婚。钱锺书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锺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的杨绛

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锺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钱钟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

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钱锺书和费孝通作为代表团成员,不仅一路同行,旅馆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间,两人关系处得不错。钱锺书想想好笑,淘气地借《围城》里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的话,跟费孝通开玩笑:“我们是‘同情人’(指爱上同一个人)。”

钱锺书去世后,费孝通拜访杨绛,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一天,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费孝通此前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这回,杨绛的态度还是没变:“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也很无奈,只得接受现实,跟杨绛做普通朋友。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多年后,杨绛在文中幽默地回忆道:

“(《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锺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随后,钱锺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其实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杨绛《我们仨》

写作中的杨绛先生

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当然,我现在是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会感到孤独,越热闹越孤独,因为我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可是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亲戚朋友对我都很好,我和阿姨相处得也很好。而且我看很多书,就像到处旅行一样。

钱钟书和杨绛

文坛大家  恩爱伉俪

“剩了我一个”杨绛2003年岁尾摄于三里河寓所

杨绛在一百岁时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人生极致,莫过于此。

杨绛笔迹

幼年杨绛

丁小琪简介:

丁小琪,原名曹华,女,南阳人,著名网络诗人。声乐教师,双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有作品数百首被多家民刊编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报月刊》《绿风》《诗潮》《诗林》《诗选刊》《红豆》《文艺生活》等有影响力的专业文学刊物,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因《的士司机和老婆的对话》而红遍网络。

丁小琪的诗歌沉稳而自醒,干净明晰,直接而又充满暗示,诗人的智慧和意义的消解在她的诗歌中同时呈现,散发着狡黠和叛逆的气息,微言大义,使人的触觉变得尖锐而敏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像平静湍急的暗流,充满阅读的快感,她口语式的陈述,犀利、诙谐、幽默、让人读来忍俊不止,时常会捧腹大笑,丁小琪的诗歌彰显着强烈的后现代时尚感。

作者:丁小琪

丁小琪微信号:[1**********]


相关内容

  •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阅读答案
  •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 ...

  • 103岁杨绛完成4万余字[洗澡]续作
  • 杨先生精神矍铄 7月17日,是备受尊敬的文学家杨绛先生的103岁生日.自她进入百岁高龄后,每年生日都能引来读者诚挚的关心.14日,记者从跟杨先生合作多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责编处获悉,杨先生虽然今年年初曾因身体微恙两次短暂入院治疗,但总体没有大的问题,健康状况目前算是正常的.此外,103岁的杨先生依然笔 ...

  •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先生说:"人 ...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29)杨绛:百年美丽人生_胡高清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29)杨绛:百年美丽人生 2014-05-24 07:00阅读: X 杨绛与钱钟书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29)杨绛:百年美丽人生 [人物档案]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 ...

  • 我们的杨绛之三
  • 我们的杨绛 2011年07月17日 11:20: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杨绛是从我们校园走出去的人 闻道廊是十中的圣廊,像一条历史的时空隧道,缓缓地从西向东,溯流而上,李政道.彭子冈.何泽慧.杨绛.费孝通.竺可桢.蔡元培等校友.校董,然后是王谢长达.王季玉的 ...

  • 杨绛先生语录
  • 读朋友转这段文,感概颇多,有的人看似平淡的一生,其实活的纯粹,是很多人穷其一生追求而不可得的.  令人尊敬的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堪称神仙眷侣,风骨铮铮,一辈子真的活的是自己. 转:[读书不多,想的也不多]平静而博学的杨绛 生动而深湛的灵魂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 ...

  • 杨绛先生谈人生.读书.创作.翻译
  • 2016年5月25日凌晨,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 杨绛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记者从中国社科院为她准备的生平介绍中读到了她对做人.读书.创作.翻译的看法: 杨绛论做人:"在我的一生中,我也一直努力做一个不媚上.不欺下,谨守忠恕之道的正直诚恳的人" ...

  • 人物素材杨绛
  • 人物素材--杨绛 杨绛的一生是传奇的.钱钟书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高考人物素材:杨绛,希望对你们有用!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 ...

  •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共六个大题 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9题涂在答题卡1-9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0-15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0-15题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27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