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書籍推薦
一〃簡單一些的: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羅素的《西方的智慧》,不折不扣的哲普好書;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感覺好懂;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小說,比較通俗;
(德)威廉·魏施德著《通向哲學的後樓梯》,未看,不知是否好;
《蝙蝠文庫》或《醒客悅讀》,有培根、蒙田、巴斯卡、尼采、叔本華、卡夫卡、克爾凱郭爾、馬可·奧勒留、西塞羅、塞涅卡和羅素、維特根斯坦、莫洛亞、馬克斯·韋伯等,只看了兩三本,不錯,閱讀可以提高領悟能力〃
二〃深入一些的: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兩卷,我用了兩個月去看,筆記做了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建議看的話只要作少量筆記就可以了,主要是有啟發的內容和不懂的內容做些筆記,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也很不錯〃
三〃中國哲學,可以先看看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我還沒看,另外國學大師南懷瑾和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的著作也不錯〃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1.在哲普書或哲學史著作上,你如果找到了感興趣的大師,就應該直接去讀他們的原著,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二手轉述書上〃經過別人眼光折射思想就不鮮活了〃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第二版序中說:"只有從那些哲學思想的首創人那裡,人們才能接受哲學思想〃因此,誰要是嚮往哲學,就得親自到原著那肅穆的聖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師〃"
2.哲學吧友說:哲學價值觀對於一個哲學愛好者來說要比他掌握哲學知識的多寡要重要的多" "在哲學探索上 方向錯就一切都錯 "
3.“對一個思想家,主要應當吸取他的精華,加以消化,而把糟粕排泄掉。問題就看你有沒有堅強的胃。有堅強的胃怕什麼毒素?沒有堅強的胃,無論吃進什麼,都不能消化,反正要得病,怪得了誰呢?”(引自周國平《歲月與性情》)
4.有些書晦澀難懂,比如《純粹理性批判》,可以上網先查術語解釋,或者讀了一遍以後再上網查術語解釋,哪種好,我不知道。
學習哲學還是很有好處的
1〃幸福除了外在方面,內在方面也很重要,學哲學能豐富你的內在,具有幸福的能力。
2〃一個人如果有哲學思考的習慣〃就不易有無聊空虛的時候。
3〃使你從一些事中跳出來,和外在遭際保持距離,保持平靜的心態。 4〃"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蘇格拉底)
5.“智慧的增長可用痛苦的減少來精確衡量。”(尼采)
文德爾班(Windelband, W.):《哲學史教程》(1-2卷),羅達仁譯,商務印書館,1996
羅素(Russel, B.):《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繫》(上、下),何兆武等譯,商務印書館,1982※□
施太格繆勒(Stegmueller, W.):《當代哲學主流》(上、下),王炳文、王路等譯,商務印書館,1986、1992※
希爾貝克(Skirbekk, G.):《哲學史》,正在翻譯中,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江怡主編:《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劉放桐等編著:《新編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2000
汪子嵩主編:《希臘哲學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
趙敦華:《基督教哲學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
陳修齋:《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人民出版社,1986※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的邏輯進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趙修義、童世駿:《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洪謙:《論邏輯經驗主義》,商務印書館,1999
江天驥:《當代西方科學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穆尼茨(Munitz, M. K.):《當代分析哲學》,吳牟人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王路:《走進分析哲學》,三聯書店,1999※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考夫曼(Kaufmann, W.)編著:《存在主義—從陀斯陀也夫斯基到沙特》,陳鼓應、孟祥森等譯,商務印書館,1987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商務印書館,1981※、1982※;
《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共5本:《古希臘羅馬哲學》、《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十八、十九世紀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
洪謙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93※
陳啟偉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俞吾金、吳曉明主編:《20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共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經典著作(A)
柏拉圖(Plato):《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餘靈靈,羅林平譯,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8※
奥古斯丁(Augustinus, Aurelius):《懺悔錄》,周士良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
笛卡爾(Descartes, R.):《談談方法》,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 2000 培根(Bacon, F.):《新工具論》,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
洛克(Locke, J.):《政府論下篇》,葉啟芳,瞿菊農譯.,商務印書館,1964※□◎
休謨(Hume, D.):《人類理解研究》,關文運譯,商務印書 館,1981※ 斯賓諾莎(Spinoza, B.):《知性改進論》,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96※
盧梭(Rousseau, J.):《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李常山譯,商務印書館,1996※□◎
康得(Kant, I.):《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82※□;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歷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1※
費希特(Fichte, J. G.):《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學、沈真譯,商務印書館,1997※
哲學書籍推薦
一〃簡單一些的: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羅素的《西方的智慧》,不折不扣的哲普好書;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感覺好懂;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小說,比較通俗;
(德)威廉·魏施德著《通向哲學的後樓梯》,未看,不知是否好;
《蝙蝠文庫》或《醒客悅讀》,有培根、蒙田、巴斯卡、尼采、叔本華、卡夫卡、克爾凱郭爾、馬可·奧勒留、西塞羅、塞涅卡和羅素、維特根斯坦、莫洛亞、馬克斯·韋伯等,只看了兩三本,不錯,閱讀可以提高領悟能力〃
二〃深入一些的: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兩卷,我用了兩個月去看,筆記做了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建議看的話只要作少量筆記就可以了,主要是有啟發的內容和不懂的內容做些筆記,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也很不錯〃
三〃中國哲學,可以先看看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我還沒看,另外國學大師南懷瑾和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的著作也不錯〃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1.在哲普書或哲學史著作上,你如果找到了感興趣的大師,就應該直接去讀他們的原著,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二手轉述書上〃經過別人眼光折射思想就不鮮活了〃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第二版序中說:"只有從那些哲學思想的首創人那裡,人們才能接受哲學思想〃因此,誰要是嚮往哲學,就得親自到原著那肅穆的聖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師〃"
2.哲學吧友說:哲學價值觀對於一個哲學愛好者來說要比他掌握哲學知識的多寡要重要的多" "在哲學探索上 方向錯就一切都錯 "
3.“對一個思想家,主要應當吸取他的精華,加以消化,而把糟粕排泄掉。問題就看你有沒有堅強的胃。有堅強的胃怕什麼毒素?沒有堅強的胃,無論吃進什麼,都不能消化,反正要得病,怪得了誰呢?”(引自周國平《歲月與性情》)
4.有些書晦澀難懂,比如《純粹理性批判》,可以上網先查術語解釋,或者讀了一遍以後再上網查術語解釋,哪種好,我不知道。
學習哲學還是很有好處的
1〃幸福除了外在方面,內在方面也很重要,學哲學能豐富你的內在,具有幸福的能力。
2〃一個人如果有哲學思考的習慣〃就不易有無聊空虛的時候。
3〃使你從一些事中跳出來,和外在遭際保持距離,保持平靜的心態。 4〃"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蘇格拉底)
5.“智慧的增長可用痛苦的減少來精確衡量。”(尼采)
文德爾班(Windelband, W.):《哲學史教程》(1-2卷),羅達仁譯,商務印書館,1996
羅素(Russel, B.):《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繫》(上、下),何兆武等譯,商務印書館,1982※□
施太格繆勒(Stegmueller, W.):《當代哲學主流》(上、下),王炳文、王路等譯,商務印書館,1986、1992※
希爾貝克(Skirbekk, G.):《哲學史》,正在翻譯中,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江怡主編:《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劉放桐等編著:《新編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2000
汪子嵩主編:《希臘哲學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
趙敦華:《基督教哲學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
陳修齋:《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人民出版社,1986※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的邏輯進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趙修義、童世駿:《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洪謙:《論邏輯經驗主義》,商務印書館,1999
江天驥:《當代西方科學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穆尼茨(Munitz, M. K.):《當代分析哲學》,吳牟人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王路:《走進分析哲學》,三聯書店,1999※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考夫曼(Kaufmann, W.)編著:《存在主義—從陀斯陀也夫斯基到沙特》,陳鼓應、孟祥森等譯,商務印書館,1987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商務印書館,1981※、1982※;
《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共5本:《古希臘羅馬哲學》、《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十八、十九世紀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
洪謙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93※
陳啟偉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俞吾金、吳曉明主編:《20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共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經典著作(A)
柏拉圖(Plato):《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餘靈靈,羅林平譯,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8※
奥古斯丁(Augustinus, Aurelius):《懺悔錄》,周士良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
笛卡爾(Descartes, R.):《談談方法》,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 2000 培根(Bacon, F.):《新工具論》,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
洛克(Locke, J.):《政府論下篇》,葉啟芳,瞿菊農譯.,商務印書館,1964※□◎
休謨(Hume, D.):《人類理解研究》,關文運譯,商務印書 館,1981※ 斯賓諾莎(Spinoza, B.):《知性改進論》,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96※
盧梭(Rousseau, J.):《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李常山譯,商務印書館,1996※□◎
康得(Kant, I.):《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82※□;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歷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1※
費希特(Fichte, J. G.):《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學、沈真譯,商務印書館,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