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陶冶性情
—课题《儿童经典诵读》--诵读《弟子规》
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四年级
摘要:我们学校是把阅读教学作为我们教本教研课程,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与经典为伴》,以圣览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今天我们以诵读《弟子规》为例,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具有高尚的情操,加强了品行修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作者信息:
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我们学校是把阅读教学作为我们校本教研课程,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与经典为伴》,以圣览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我们四年级班从一年级到现在不断地背诵古诗文,通过诵读进行反思,使其在诵读中有一个自我完善的教育。
活动理念: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儿童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赋予潜能在轻松愉悦中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因此,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活动目标:
一、诵读《弟子规》培养学习阅读国学的兴趣。
二、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具有高尚的情操,加强品行修养。
活动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你是否记起那荡气回肠的宋词呢?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你是否记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呢?当你惊叹岳飞的叱诧风云时,你是否忆起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呢?„„这些古典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今天我们走进国学《弟子规》,它将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设置这一环节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二、配乐欣赏(《弟子规》)
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记忆,进入国学的殿堂,我从头到尾播放《弟子规》使其进入佳,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国学也能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艺术素养。
三、自由诵读
(一)诵读的要求
背的时候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
(二)诵读的形式
1、自己背
2、同桌背
3、四个一组共同背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背诵形式。
4、不熟的加强记忆。
5、教师统一诵读形式。
(全班同学开始诵读,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两句共12字。)
四、介绍背诵方法
《弟子规》背起三两句来轻松自如,但要把全部内容背下来就非常困难,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下来呢?
(一)背默相结合。
(二)平时玩时把《弟子规》编成拍手游戏,也拍也背(人数不限)。
(三)听《弟子规》的录音磁带。
(四)同爸爸、妈妈比赛背。
(五)对照着生活背。把《弟子规》的内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背,或者同小故事结合。
(六)及时复习背诵法。
(七)理解字词后背诵。
教师总结:同学们运用了多种记忆方法,充分调动了眼、耳、手、口、脑五个感官的积极性,使记忆效果大大增强。
五、整体感知
(一)《弟子规》是什么意思?
(学生有学生规矩)
(二)《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总序。
2、孝顺父母篇。
3、团结兄弟篇。
4、尊敬长辈篇。
5、为人处世篇。
6、读书求学篇。
(三)自己根据内容划分。
(这必须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才能划准)
六、展示形式
过渡,现在你们不但能滚瓜烂熟地把《弟子规》背诵来,而且也能准确地理解它的内涵,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展示给别的班级呢?
(一)配乐诵读。
(二)古筝配乐诵读。
(三)用快板以三句半的形式展示出来。
(四)唱出来(自谱曲子)。
(五)编成故事讲出来(古文与现代文相结合)。
(六)画成连环画。
(七)编成小品的形式演出来。
(八)编舞蹈。
(九)编成相声。
诗意:1、选材时可以选择某一篇或某几句。
2、在背诵《弟子规》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辛酸苦辣的事情也可以作为表演的素材。
3、在排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真有趣,真奇妙,真是多才多艺。
七、探索质疑
(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现在怎么不这样做呢?
1、找同学们回答。
(1)这是五四运动后就废止了。
(2)现在没有这么严了。
2、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1)上网查的。
(2)《弟子规》书上有。
(3)爸爸告诉我的。
(二)《弟子规》怎么没有标点符号?
(三)《弟子规》有些字的读音与现在不一样?
(四)为什么《弟子规》能够流传下来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八、感悟启发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呢?„„
第一次背,我还是像一只无头苍蝇茫无目的的乱背一通。白背,什么用也没有,还不如不背,背了半天什么也不知道,一点真理也悟不出来,跟没背一样。
第二次、第三次,就比第一次好了很多。总是去想一些发音和意思,越背越顺,越有味,都快爱上它了,就连简单的古诗,我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这么爱不释手。
到了第五第六次,我已经走火入魔了,不但会想发音和意思,还会去想像画面思考。比如背到身有伤,怡亲优。德有伤,怡亲休时,我就想到了古人在生活时互相关照时的样子,也想到了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样子,又想到我的所作所为,真是太后悔了。„„
„„排练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先一遍又一遍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在谈话中也不时蹦出几句《弟子规》中的内容。接着是到处查找古人说的话,写的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名人轶事,拼凑起组成精典的过渡语,把满脑子的优美词句一个不落地翻出来,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然后绞尽脑汁排出队型,订好漂亮的服装,利用上课时间,放学时问排练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第一次彩排。
随着彩排结束,问题又接踵而至。本来就只有几百个字的《弟子规》,居然被我们背错了10多个字。于是只有再一遍地查字典,纠正错字。还有就是背得太过死板,我们就又充当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岑文本给老师出谋划策。什么变换队型,拍手,跺脚,能想出来的法子都想了遍。最后终于以定打快板,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漫漫的排练之路„„。
„„弟子规,圣人训。朗朗的书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激动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几天前排练的点点滴滴又一次在脑海中闪过。
这是《弟子规》是背起来难,但等到实际用得时候,却是受益非浅啊!当沈老师批评王硕的时候,我听着老师批他,把他错误的地方指出来的时候,立马想到《弟子规》中所说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赶快大脑想想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与缺点,有的话立马改掉这种毛病,没有的话要时时刻刻提防着毛病的出现,这就是《弟子规》给我们最大的教导。
在用到《弟子规》的时候,才发现这《弟子规》没有白背,能教育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人反省自己,并从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还会感到背完《弟子规》是多么的幸福,原来的痛苦一概抛到九霄云外了。正所谓,在痛苦中的但幸福着!
九、教学体会
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独裁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个别没有《弟子规》的同学或自觉性不强的孩子背诵起来相当困难,我只好降低要
求,他们能背一句是一句,我想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熏陶,性情得到陶冶。
经典诵读,陶冶性情
—课题《儿童经典诵读》--诵读《弟子规》
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四年级
摘要:我们学校是把阅读教学作为我们教本教研课程,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与经典为伴》,以圣览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今天我们以诵读《弟子规》为例,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具有高尚的情操,加强了品行修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作者信息:
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我们学校是把阅读教学作为我们校本教研课程,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与经典为伴》,以圣览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我们四年级班从一年级到现在不断地背诵古诗文,通过诵读进行反思,使其在诵读中有一个自我完善的教育。
活动理念: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儿童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赋予潜能在轻松愉悦中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因此,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活动目标:
一、诵读《弟子规》培养学习阅读国学的兴趣。
二、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具有高尚的情操,加强品行修养。
活动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你是否记起那荡气回肠的宋词呢?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你是否记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呢?当你惊叹岳飞的叱诧风云时,你是否忆起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呢?„„这些古典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今天我们走进国学《弟子规》,它将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设置这一环节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二、配乐欣赏(《弟子规》)
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记忆,进入国学的殿堂,我从头到尾播放《弟子规》使其进入佳,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国学也能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艺术素养。
三、自由诵读
(一)诵读的要求
背的时候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
(二)诵读的形式
1、自己背
2、同桌背
3、四个一组共同背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背诵形式。
4、不熟的加强记忆。
5、教师统一诵读形式。
(全班同学开始诵读,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两句共12字。)
四、介绍背诵方法
《弟子规》背起三两句来轻松自如,但要把全部内容背下来就非常困难,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下来呢?
(一)背默相结合。
(二)平时玩时把《弟子规》编成拍手游戏,也拍也背(人数不限)。
(三)听《弟子规》的录音磁带。
(四)同爸爸、妈妈比赛背。
(五)对照着生活背。把《弟子规》的内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背,或者同小故事结合。
(六)及时复习背诵法。
(七)理解字词后背诵。
教师总结:同学们运用了多种记忆方法,充分调动了眼、耳、手、口、脑五个感官的积极性,使记忆效果大大增强。
五、整体感知
(一)《弟子规》是什么意思?
(学生有学生规矩)
(二)《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总序。
2、孝顺父母篇。
3、团结兄弟篇。
4、尊敬长辈篇。
5、为人处世篇。
6、读书求学篇。
(三)自己根据内容划分。
(这必须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才能划准)
六、展示形式
过渡,现在你们不但能滚瓜烂熟地把《弟子规》背诵来,而且也能准确地理解它的内涵,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展示给别的班级呢?
(一)配乐诵读。
(二)古筝配乐诵读。
(三)用快板以三句半的形式展示出来。
(四)唱出来(自谱曲子)。
(五)编成故事讲出来(古文与现代文相结合)。
(六)画成连环画。
(七)编成小品的形式演出来。
(八)编舞蹈。
(九)编成相声。
诗意:1、选材时可以选择某一篇或某几句。
2、在背诵《弟子规》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辛酸苦辣的事情也可以作为表演的素材。
3、在排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真有趣,真奇妙,真是多才多艺。
七、探索质疑
(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现在怎么不这样做呢?
1、找同学们回答。
(1)这是五四运动后就废止了。
(2)现在没有这么严了。
2、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1)上网查的。
(2)《弟子规》书上有。
(3)爸爸告诉我的。
(二)《弟子规》怎么没有标点符号?
(三)《弟子规》有些字的读音与现在不一样?
(四)为什么《弟子规》能够流传下来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八、感悟启发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呢?„„
第一次背,我还是像一只无头苍蝇茫无目的的乱背一通。白背,什么用也没有,还不如不背,背了半天什么也不知道,一点真理也悟不出来,跟没背一样。
第二次、第三次,就比第一次好了很多。总是去想一些发音和意思,越背越顺,越有味,都快爱上它了,就连简单的古诗,我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这么爱不释手。
到了第五第六次,我已经走火入魔了,不但会想发音和意思,还会去想像画面思考。比如背到身有伤,怡亲优。德有伤,怡亲休时,我就想到了古人在生活时互相关照时的样子,也想到了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样子,又想到我的所作所为,真是太后悔了。„„
„„排练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先一遍又一遍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在谈话中也不时蹦出几句《弟子规》中的内容。接着是到处查找古人说的话,写的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名人轶事,拼凑起组成精典的过渡语,把满脑子的优美词句一个不落地翻出来,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然后绞尽脑汁排出队型,订好漂亮的服装,利用上课时间,放学时问排练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第一次彩排。
随着彩排结束,问题又接踵而至。本来就只有几百个字的《弟子规》,居然被我们背错了10多个字。于是只有再一遍地查字典,纠正错字。还有就是背得太过死板,我们就又充当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岑文本给老师出谋划策。什么变换队型,拍手,跺脚,能想出来的法子都想了遍。最后终于以定打快板,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漫漫的排练之路„„。
„„弟子规,圣人训。朗朗的书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激动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几天前排练的点点滴滴又一次在脑海中闪过。
这是《弟子规》是背起来难,但等到实际用得时候,却是受益非浅啊!当沈老师批评王硕的时候,我听着老师批他,把他错误的地方指出来的时候,立马想到《弟子规》中所说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赶快大脑想想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与缺点,有的话立马改掉这种毛病,没有的话要时时刻刻提防着毛病的出现,这就是《弟子规》给我们最大的教导。
在用到《弟子规》的时候,才发现这《弟子规》没有白背,能教育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人反省自己,并从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还会感到背完《弟子规》是多么的幸福,原来的痛苦一概抛到九霄云外了。正所谓,在痛苦中的但幸福着!
九、教学体会
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独裁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个别没有《弟子规》的同学或自觉性不强的孩子背诵起来相当困难,我只好降低要
求,他们能背一句是一句,我想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熏陶,性情得到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