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拾趣

回文诗拾趣

1. 双篇回复式回文诗,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又如: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2. 本篇回复式回文诗,即后两句为前两句语的倒读文。如: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又如:

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曹鸿年

再如:

秦观写给苏轼的是一首回文诗: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读法: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3.本篇回复式回文诗中又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写景的回文诗,这首诗妙在把十个字用辘

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

辘轳体回文诗四首

鸭戏春水绿护花掩池蛙(春)

鹅白隐翠草清波载香荷(夏)

鸣雁飞碧透空灵御风轻(秋)

鹰伴松雪冷鸦惊若寒星(冬)

读法:

鸭戏春水绿护花,水绿护花掩池蛙,蛙池掩花护绿水,花护绿水春戏鸭。(春)

鹅白隐翠草清波,翠草清波载香荷,荷香载波清草翠,波清草翠隐白鹅。(夏)

鸣雁飞碧透空灵,碧透空灵御风轻,轻风御灵空透碧,灵空透碧飞雁鸣。(秋)

鹰伴松雪冷鸦惊,雪冷鸦惊若寒星,星寒若惊冷鸦雪,惊鸦冷雪松伴鹰。(冬)

回文诗趣谈

回文即回环可诵之文。以回文体写诗,则顺读、倒读都合律成韵,从而极大限度的运用汉字构词和词义组合的可塑性,表现出高度技巧和驾驭汉字的能力。通常所言回文诗,是指如下列各首的“通体回文诗”,此外还有多种奇巧体格。

一.通体回文

指一首诗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韵诗。

如齐·王融《回文诗》正读为:

斜峰绕曲径,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倒读为:

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径曲绕峰斜。(斜古音读xia)

唐·潘孟阳有《春日雪回文》五绝,正读为:

春梅杂落雪,发花几时开?真颜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倒读为:

来同愿里人,饮兴尽颜真。开时几花发?雪落杂梅春。

其诗友张荐作回文诗和之: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音醉欲饮,思见此交亲。

倒读为:

亲交见此思,欲饮醉音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

宋·苏轼才气横溢,在回文诗中也多有戏笔。其《题织回文》: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倒读为: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古代作回文诗词者甚多,许多文学大家如苏轼、王安石乃至理学家如朱熹也不以为是小道而轻弃之。下面再举几首回文诗:

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云枝间石峰,水脉浸山岸。清池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倒读为: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池清。岸山浸水脉,峰石间枝云。

宋·王安石《碧野》: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秋深。意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倒读为:

吟苦累闲身,饮甘留倦意。深秋晚菊黄,旷野平芜碧。

《泊雁》: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燃。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倒读为: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燃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弦低月映楼,阵敛风随柝。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宋·苏轼《题金山寺回文》:

潮随激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为: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天四望遥。晴日晚霞红蔼蔼,晓天江树远迢迢。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激随潮。

陈子高六言绝句:

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帘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

倒读为:

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帘。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

二.就句回文

这是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的回文体式: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如对联:“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来水傍鱼”即是此格。

清人李旸《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眼波横泪横波眼,眉黛愁浓愁黛眉。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明代某僧人《过西湖诗》:

天连泗水水连天,烟锁孤村村锁烟。树绕藤萝萝绕树,川通巫峡峡通川。酒迷醉客客迷酒,

船送行人人送船。此会应难难会此,传今话古古今传。

三.双句回文

此体回文,每二句形成一个回复单元,即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对联中的“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即属此类。此类回文少见于诗而多见于词。 苏轼《菩萨蛮》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便问邮。

柳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碗冰红藕,藕红冰碗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有人以为回文词是“文人慧笔,曲生狡狯”,但身为道学夫子的朱熹竟也染指: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樽酒绿繁荫,荫繁绿酒樽。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用其它词牌作双句回文词的,为符合词谱,就往往要增损字句,截长补短。

如梅窗《阮郎归-七夕》:

皇州新景媚晴春,春晴媚景新。万家明月醉风清,清风醉月明。人游乐,乐游人,游人乐太平。御街神圣喜都民,民都喜圣神。

后一句为前一句的部分回读,但总体上仍属双句回文体。

四.本篇回文

由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文如传为苏轼的《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沏映艳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艳映沏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有些词牌由于句式长短及平仄格律的限制,难以象《西江月》那样句句对应地回文,但用破读法重新断句,仍可回复成为一首完整的符合词谱格式的作品。如清人万树的《南乡子。闺怨》:

衾染泪香红,冷睡吟哀忆恋空,忘尽盟誓深似海,谁同?意蜜心诚独有侬。

侬有独诚心,蜜意同谁海似深,誓盟尽忘空恋忆,哀吟。睡冷红香泪染衾。

五.双篇回文

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式,后一篇为前一篇的倒读,此体式主要指词而言,若在诗即是通体回文,在词,倒读之后虽然句式、字数、标点都仍旧,但字与句已有新的组合,故而与通体回文诗不同。

如清人董宁《卜算子》: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飘絮,点点轻鸥咒。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倒读则为: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咒鸥轻点点,絮飘舞盈盈。尽收中薄云阴,琼飞淡酒月明。

《卜算子》倒读后由仄韵变为平韵,词调亦名《巫山一段云》

双篇回文尚有另一种特殊格式,即后篇每句为前篇每同位句的倒读回文。如近人樊增祥《玉楼春》二首:

其一 其二

蝶衣金瘦花房粉 粉房花瘦金衣蝶

雪燕双雕钗玉冷 冷玉钗雕双燕雪

霜情薄怨素心兰 兰心素怨薄情霜

月恨天如圆靥杏 杏靥圆如天恨月

迭笺秋雁书传锦 锦传书雁秋笺迭

叶坠疏桐金蚀井 井蚀金桐疏坠叶

人中画字写炉灰 灰炉写字画中人

白露秋期归心准 准心归期秋露白

若于中间画一轴线,则二首诗成轴对称图形,观之读之都趣味盎然。

六.环复回文

这是回文体和连环体的综合运用。先连环诵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连环读至开头,从而形成重复倒旋的回文格。如清代永嘉民女吴绛雪所作往复回文四时诗,每首仅十字,往复回读可得二十八字七绝。诗的原文和读法如下: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读为: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读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读为: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为: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七.叠句连环体

这种连环体的回文诗,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或多个字重叠,其结构如鳞片之叠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又称鳞叠连环体。如清人万红树《四时诗-翠蕉连环图诗》多字重叠,用横行排列,酷似鳞片叠压:

《春》 春雨晴来访友家

雨晴来访友家花

晴来访友家花径

来访友家花径斜

《夏》 夏沼风荷翠叶长

沼风荷翠叶长香

风荷翠叶长香满

荷翠叶长香满塘

《秋》 秋月横空奏笛声

月横空奏笛声清

横空奏笛声清怨

空奏笛声清怨生

《冬》 冬阁寒呼客赏梅

阁寒呼客赏梅开

寒呼客赏梅开雪

呼客赏梅开雪醅

也有一字重叠的,称玉环连环体。如无名氏《踏莎行》词:

兰蕙温柔,柔香嫩体,体如玉润宫腰细。细眉淡扫远山横,横波滴滴娇还媚。

媚脸凝脂,脂匀粉腻,腻酥香雪天然美。美人妆罢更临鸾,鸾钗斜插云髻里。

又如清人华广生《白雪遗音-桃花》诗: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野鸟理新毛。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残红分外娇。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把茜窗望江潮。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聊对残霞观冷落,落花渺渺水迢迢,迢迢借问天台路,路过河西有断桥。

痴情才女苏若兰

苏惠,字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自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这边,若兰日夜思君,竟成诗七千九百多首;那边,窦滔天长日久,纳了偏房,夫妻自此反目。若兰独居在家,思君心伤,却又无法表达自己纯洁坚贞的爱情,于是专心致志用五彩丝线织成诗文,即《璇玑图》,长宽八寸,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反复,皆成诗章,一片衷情倾注其中。窦滔接到织锦回文诗,反复吟,不觉泣下,盛礼迎接若兰,夫妻和好如初,恩爱愈重。

璇玑图千古难解

一幅仅八寸的方锦中,用五彩丝织成八百四十一个字,安排非常巧妙,顺读、回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章。它虽不是首开回文诗之先河,但它构思最奇特、最巧妙。在苏若兰之前傅咸、温峤等人写过回文诗,又有苏伯玉之妻写过盘中诗,傅咸、温峤等人的回文诗早已失传,不能枉加评论;而盘中诗只能旋读,不能回读,严格说来,不应算作回文诗。苏若兰吸取了前人回文诗的长处,创造了一种不仅能回读,而且能左右旋转读、纵横反复读的回文诗体。

织锦回文诗许多人看不懂,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正因如此,它虽然是一种杂体诗,但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却占有特殊地位,一千六百多年来,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唐代武则天亲自为它写了序言,推崇备至,谓其「才情之妙,超古迈今」。据武则天《织锦回文记》中说,可读诗二百余首,但读法失传。宋代,因原诗色彩脱落,迷其句读,均不过百首。黄庭坚曰「千诗织就回文锦」,也未能读到千首。到了明孝宗时起宗道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后来康万民读诗达四千二百零六首,干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风县志,言其读诗达九千九百五十八首。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凋旗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回文诗拾趣

1. 双篇回复式回文诗,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又如: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2. 本篇回复式回文诗,即后两句为前两句语的倒读文。如: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又如:

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曹鸿年

再如:

秦观写给苏轼的是一首回文诗: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读法: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3.本篇回复式回文诗中又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写景的回文诗,这首诗妙在把十个字用辘

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

辘轳体回文诗四首

鸭戏春水绿护花掩池蛙(春)

鹅白隐翠草清波载香荷(夏)

鸣雁飞碧透空灵御风轻(秋)

鹰伴松雪冷鸦惊若寒星(冬)

读法:

鸭戏春水绿护花,水绿护花掩池蛙,蛙池掩花护绿水,花护绿水春戏鸭。(春)

鹅白隐翠草清波,翠草清波载香荷,荷香载波清草翠,波清草翠隐白鹅。(夏)

鸣雁飞碧透空灵,碧透空灵御风轻,轻风御灵空透碧,灵空透碧飞雁鸣。(秋)

鹰伴松雪冷鸦惊,雪冷鸦惊若寒星,星寒若惊冷鸦雪,惊鸦冷雪松伴鹰。(冬)

回文诗趣谈

回文即回环可诵之文。以回文体写诗,则顺读、倒读都合律成韵,从而极大限度的运用汉字构词和词义组合的可塑性,表现出高度技巧和驾驭汉字的能力。通常所言回文诗,是指如下列各首的“通体回文诗”,此外还有多种奇巧体格。

一.通体回文

指一首诗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韵诗。

如齐·王融《回文诗》正读为:

斜峰绕曲径,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倒读为:

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径曲绕峰斜。(斜古音读xia)

唐·潘孟阳有《春日雪回文》五绝,正读为:

春梅杂落雪,发花几时开?真颜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倒读为:

来同愿里人,饮兴尽颜真。开时几花发?雪落杂梅春。

其诗友张荐作回文诗和之: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音醉欲饮,思见此交亲。

倒读为:

亲交见此思,欲饮醉音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

宋·苏轼才气横溢,在回文诗中也多有戏笔。其《题织回文》: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倒读为: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古代作回文诗词者甚多,许多文学大家如苏轼、王安石乃至理学家如朱熹也不以为是小道而轻弃之。下面再举几首回文诗:

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云枝间石峰,水脉浸山岸。清池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倒读为: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池清。岸山浸水脉,峰石间枝云。

宋·王安石《碧野》: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秋深。意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倒读为:

吟苦累闲身,饮甘留倦意。深秋晚菊黄,旷野平芜碧。

《泊雁》: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燃。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倒读为: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燃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弦低月映楼,阵敛风随柝。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宋·苏轼《题金山寺回文》:

潮随激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为: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天四望遥。晴日晚霞红蔼蔼,晓天江树远迢迢。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激随潮。

陈子高六言绝句:

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帘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

倒读为:

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帘。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

二.就句回文

这是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的回文体式: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如对联:“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来水傍鱼”即是此格。

清人李旸《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眼波横泪横波眼,眉黛愁浓愁黛眉。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明代某僧人《过西湖诗》:

天连泗水水连天,烟锁孤村村锁烟。树绕藤萝萝绕树,川通巫峡峡通川。酒迷醉客客迷酒,

船送行人人送船。此会应难难会此,传今话古古今传。

三.双句回文

此体回文,每二句形成一个回复单元,即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对联中的“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即属此类。此类回文少见于诗而多见于词。 苏轼《菩萨蛮》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便问邮。

柳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碗冰红藕,藕红冰碗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有人以为回文词是“文人慧笔,曲生狡狯”,但身为道学夫子的朱熹竟也染指: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樽酒绿繁荫,荫繁绿酒樽。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用其它词牌作双句回文词的,为符合词谱,就往往要增损字句,截长补短。

如梅窗《阮郎归-七夕》:

皇州新景媚晴春,春晴媚景新。万家明月醉风清,清风醉月明。人游乐,乐游人,游人乐太平。御街神圣喜都民,民都喜圣神。

后一句为前一句的部分回读,但总体上仍属双句回文体。

四.本篇回文

由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文如传为苏轼的《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沏映艳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艳映沏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有些词牌由于句式长短及平仄格律的限制,难以象《西江月》那样句句对应地回文,但用破读法重新断句,仍可回复成为一首完整的符合词谱格式的作品。如清人万树的《南乡子。闺怨》:

衾染泪香红,冷睡吟哀忆恋空,忘尽盟誓深似海,谁同?意蜜心诚独有侬。

侬有独诚心,蜜意同谁海似深,誓盟尽忘空恋忆,哀吟。睡冷红香泪染衾。

五.双篇回文

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式,后一篇为前一篇的倒读,此体式主要指词而言,若在诗即是通体回文,在词,倒读之后虽然句式、字数、标点都仍旧,但字与句已有新的组合,故而与通体回文诗不同。

如清人董宁《卜算子》: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飘絮,点点轻鸥咒。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倒读则为: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咒鸥轻点点,絮飘舞盈盈。尽收中薄云阴,琼飞淡酒月明。

《卜算子》倒读后由仄韵变为平韵,词调亦名《巫山一段云》

双篇回文尚有另一种特殊格式,即后篇每句为前篇每同位句的倒读回文。如近人樊增祥《玉楼春》二首:

其一 其二

蝶衣金瘦花房粉 粉房花瘦金衣蝶

雪燕双雕钗玉冷 冷玉钗雕双燕雪

霜情薄怨素心兰 兰心素怨薄情霜

月恨天如圆靥杏 杏靥圆如天恨月

迭笺秋雁书传锦 锦传书雁秋笺迭

叶坠疏桐金蚀井 井蚀金桐疏坠叶

人中画字写炉灰 灰炉写字画中人

白露秋期归心准 准心归期秋露白

若于中间画一轴线,则二首诗成轴对称图形,观之读之都趣味盎然。

六.环复回文

这是回文体和连环体的综合运用。先连环诵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连环读至开头,从而形成重复倒旋的回文格。如清代永嘉民女吴绛雪所作往复回文四时诗,每首仅十字,往复回读可得二十八字七绝。诗的原文和读法如下: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读为: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读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读为: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为: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七.叠句连环体

这种连环体的回文诗,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或多个字重叠,其结构如鳞片之叠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又称鳞叠连环体。如清人万红树《四时诗-翠蕉连环图诗》多字重叠,用横行排列,酷似鳞片叠压:

《春》 春雨晴来访友家

雨晴来访友家花

晴来访友家花径

来访友家花径斜

《夏》 夏沼风荷翠叶长

沼风荷翠叶长香

风荷翠叶长香满

荷翠叶长香满塘

《秋》 秋月横空奏笛声

月横空奏笛声清

横空奏笛声清怨

空奏笛声清怨生

《冬》 冬阁寒呼客赏梅

阁寒呼客赏梅开

寒呼客赏梅开雪

呼客赏梅开雪醅

也有一字重叠的,称玉环连环体。如无名氏《踏莎行》词:

兰蕙温柔,柔香嫩体,体如玉润宫腰细。细眉淡扫远山横,横波滴滴娇还媚。

媚脸凝脂,脂匀粉腻,腻酥香雪天然美。美人妆罢更临鸾,鸾钗斜插云髻里。

又如清人华广生《白雪遗音-桃花》诗: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野鸟理新毛。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残红分外娇。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把茜窗望江潮。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聊对残霞观冷落,落花渺渺水迢迢,迢迢借问天台路,路过河西有断桥。

痴情才女苏若兰

苏惠,字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自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这边,若兰日夜思君,竟成诗七千九百多首;那边,窦滔天长日久,纳了偏房,夫妻自此反目。若兰独居在家,思君心伤,却又无法表达自己纯洁坚贞的爱情,于是专心致志用五彩丝线织成诗文,即《璇玑图》,长宽八寸,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反复,皆成诗章,一片衷情倾注其中。窦滔接到织锦回文诗,反复吟,不觉泣下,盛礼迎接若兰,夫妻和好如初,恩爱愈重。

璇玑图千古难解

一幅仅八寸的方锦中,用五彩丝织成八百四十一个字,安排非常巧妙,顺读、回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章。它虽不是首开回文诗之先河,但它构思最奇特、最巧妙。在苏若兰之前傅咸、温峤等人写过回文诗,又有苏伯玉之妻写过盘中诗,傅咸、温峤等人的回文诗早已失传,不能枉加评论;而盘中诗只能旋读,不能回读,严格说来,不应算作回文诗。苏若兰吸取了前人回文诗的长处,创造了一种不仅能回读,而且能左右旋转读、纵横反复读的回文诗体。

织锦回文诗许多人看不懂,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正因如此,它虽然是一种杂体诗,但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却占有特殊地位,一千六百多年来,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唐代武则天亲自为它写了序言,推崇备至,谓其「才情之妙,超古迈今」。据武则天《织锦回文记》中说,可读诗二百余首,但读法失传。宋代,因原诗色彩脱落,迷其句读,均不过百首。黄庭坚曰「千诗织就回文锦」,也未能读到千首。到了明孝宗时起宗道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后来康万民读诗达四千二百零六首,干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风县志,言其读诗达九千九百五十八首。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凋旗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相关内容

  • 紫藤树 第12期 目录
  • 紫藤树 第12期 目录 紫藤树(点击题目链接阅读) 刊头诗(李白)1 读李白<紫藤树>(玉竹摘编)2 紫藤树下 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3 本刊公告一----关于我们4 本刊公告二:郑重声明5 本刊公告三:不设自行编发文章的作者的公告6 <中国诗词>第八期用稿公告7 本期导读 ...

  • 散步拾趣作文
  • 散步拾趣作文 散步拾趣 铜陵市实验小学401班 范若然 周日下午5点左右,我吃过晚饭,和家人一起去散步. 在去笔架山广场的路上,我看到了火烧云.火烧云还真像被火烧了一样.它们在空中一会儿像个湖泊,一会儿像小山,一会儿像飞奔的马,真是太奇妙了. 到了笔架山广场,我发现,在大广场上,滑滑板的和滑轮滑的人 ...

  • [趣经女儿国]拾趣
  • (2012-04-22 10:21:37) 标签: 朱琳 苏州狮子林 拍摄现场 趣经女儿国 徐少华 <西游记> 电视 拍摄花絮 女儿国国王(朱琳 饰) <趣经女儿国>拾趣 <趣经女儿国>一集,1985年10月底到12月初在苏州的狮子林和杭州的西湖风景区以及绍兴东湖 ...

  • 中国饮食文化拾趣:宋太祖与豆油卷
  • 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乡湖北孝感民间传统风味素菜名馔.因孝感向以盛产优质莲藕出名,故当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种藕肴.特别每适年节喜庆,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烹制豆油的美味佳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次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楚)来至 ...

  • 中国饮食文化拾趣:"三"与菜的关系
  • 宋代的<吴氏中馈录>记载了一道菜的做法,是'淡醋一分,酒一分,水一分,盐.甘草调和其味得所,煎滚,下菜苗丝.桔皮丝各少许,白芷一二小片掺菜上,重汤顿,勿令开,至熟食之.'这个菜的名字,叫'三和菜'. 不过,今天想谈的,不是这道菜,而是因为以前写过'三禾宴',最近又写过'三杯鸡',所以想起 ...

  • 婚俗饭拾趣
  • 千斤饭 福建的畲族人在举行婚礼之前,新娘要在娘家吃"千斤饭".首先在桌面放上2把竹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边的哥哥,哥哥接筷后从桌上把竹筷放加到碗上.然后新娘低头弯腰把那碗衔上口,吐在桌上的手帕里,由哥哥带到夫家去.按旧俗说:新娘把这千斤饭带回婆家后,年年能养一只千斤重的大肥猪. ...

  • 四川盆地气候拾趣
  • ■王奉安 四川盆地气候 拾趣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二者结合,往往会产生极具地方特色的气候现象.单是四川地区,就有"巴山夜雨"."雅安天漏"和"蜀犬吠日"几种气候特色. 明,诗人当时正在三峡一带. 入秋后的渝州,日晴夜雨 ...

  • 植树节手抄报资料:中国古代名人爱树拾趣
  • 诸葛亮与桑树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 ...

  • 童年拾趣作文600字
  • [童年拾趣]篇一:童年趣事[600字] 程泽源 童年是一张网,网中有我们的欢乐和悲伤,童年是一本书,书中有我们对生命的向往,童年是一个五味瓶,瓶里有我们的酸甜苦辣.童年,有许多令人欢乐的事,可是,有一件事让我现在还历历在目,那是我在天津广场上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天,我.我侄女.和我妈妈,去天津的大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