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减法1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皂市镇明德小学 邢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朗读、感悟,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

3、对学生进行动补关系的句子训练。

4、培养学生初步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 坚持到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师谈话:孩子们,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减去一天是多少天?再减去一天是多少天?像这样每天减一次,减到 0 为止,猜猜看,要减多少次?有一只小鹿就在做这样的减法,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童话故事《小鹿的减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故事中一共讲了两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

二、读文理解

(一)初读感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师: 小鹿和獐子想做什么事?汇报: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板书:小鹿 造桥 獐子 铺路] 2、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全班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小鹿和獐子有这样的愿望,然而,最开始他们做这件事情没有? 师:你是从那个词语看出来的? 师:“退却”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退缩、不想干了。 师: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退却了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师:一年的时间是365 天,那么久,所以他们都——退却了 (课件出示: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 师:你觉得 365 天长不长?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一年的时间很长吗?

4、齐读这句话。

(二)了解故事的结果

1、后来,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2、指名读。 (三)重点感悟 ,理解小鹿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1、师谈话:孩子们,小鹿为什么会成功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7自然段,用“——”画出小鹿的做法和小鹿说的话,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出示课件)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齐读 抽读 比赛读

句子训练(出示课件)( )累得( )。

3. 小鹿说的话 (1)小鹿抹抹汗说:“不,不到一年了,只剩下三百六十四天了!”(2)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课件出示)齐读,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我们应该怎样用怎样的语气读它说的话?指名读。

4、图文结合,理解对话。

师谈话:看到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小鹿时,獐子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想象说话 预设;小鹿,你别干了! 小鹿,你太傻呢.你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啊!

师谈话:课文中的獐子又是怎样说的呢?

体会重点词: 整整一年 师谈话:从整整一年,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长,不可能完成) 师谈话:獐子认为要一年,而小鹿却认为只剩 下... ... 师模仿故事中的獐子的语气问:可是我看不出3 64天和365天有多大的区别呀? 生接(区别大着呢!从今天起,我要坚持做减法 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 重点指导这一句, 师启发; 坚持做, 就是要一直做下去, 怎样做呢? 生接 , 第一天, 小鹿... 第二天, ... 小鹿又.... ... 第 三天,小鹿继续.... ...

5、分角色读对话。 (读出小鹿的坚定,读出獐子的不解。 )

6、师:小鹿辛苦的造桥,整整干了一年,大家想像一下,在这一年中,小鹿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也许会在夏天中暑

也许会在搭桥的过程中掉到河里„„„„

师:可是每一次遇到困难,小鹿都坚定的告诉自己:

生接: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7、师小结;正是因为小鹿做减法,做一天少一天,最后成功了,而獐子一天没做,所以永远都是 多少天?它失败了。

8、面对我们熟悉的这两个好朋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小鹿,我想对你说————————

獐子,我想对你说————————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文中的小鹿一天天地做着减法,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门前造了一座结实的桥。其实这样的减法我们的生活也能用到,你能说出一两个来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用到“小鹿的减法”?(当___时,我减去一__,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学生们说得很好,联系到了读一本厚厚的书、做作业、练习做操等等,

2、是呀,生活中,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坚持到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跟小鹿一样学着做做——减法,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因为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3、送给大家几句话,希望大家共勉。

四、作业小超市

1、将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一下感受。

2、读读《滴水穿石》的故事,用一段文字记录下你的感受。 板书:

18、小鹿的减法

小鹿 造桥 成功

獐子 铺路 退却

《小鹿的减法》教学反思

皂市镇明德小学 邢霞

《小鹿的减法》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现在,我就本节课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练习朗读。教育性强适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评价自己,同时也适合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为了让这节课起到良好的效果,开课我以图画引课,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在学文的的时候,先是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从总体有个了解,课文是写小鹿造桥成功,獐子铺路失败。而后带着小鹿为什么成功这个问题细读课文,从课文中让学生发现答案。

2. 重拾教师基本功简笔画,在介绍故事背景,处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将所述内容用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桥、獐子铺路的原因。既简单又省时,比反复枯燥的讲解要巧妙的多。让故事形象更具直观性!

3. 创设情境,让朗读指导不再枯燥、呆板,让教学难点自然突破。课文的第2—7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找到小鹿造桥的句子,画一画,并重点指导朗读:“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太阳升起”“月亮出来”表示时间的词语读稍慢些,为了强调时间长、任务重、强度大,要突出“一直”“累得”“汗淋淋”,作为重音,读重些,并训练学生说话:____累得_____。这里是一个亮点,学生说得句子完成,并且频频使用成语。在突破难点时,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会、去感受,明白小鹿的减法,说出发自内心的话语,感情到了,语言有了,小鹿的坚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出来,小鹿做减法的意义就会在情境中慢慢理解—“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愿望就会实现!” 不过,这节课的个性化阅读还不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体

会,有的孩子认为小鹿很有决心,有的认为小路很辛苦„„教师却“一刀切”地要求学生读出小鹿的辛苦和不怕困难的意味,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皂市镇明德小学 邢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朗读、感悟,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

3、对学生进行动补关系的句子训练。

4、培养学生初步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 坚持到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师谈话:孩子们,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减去一天是多少天?再减去一天是多少天?像这样每天减一次,减到 0 为止,猜猜看,要减多少次?有一只小鹿就在做这样的减法,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童话故事《小鹿的减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故事中一共讲了两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

二、读文理解

(一)初读感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师: 小鹿和獐子想做什么事?汇报: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板书:小鹿 造桥 獐子 铺路] 2、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全班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小鹿和獐子有这样的愿望,然而,最开始他们做这件事情没有? 师:你是从那个词语看出来的? 师:“退却”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退缩、不想干了。 师: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退却了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师:一年的时间是365 天,那么久,所以他们都——退却了 (课件出示: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 师:你觉得 365 天长不长?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一年的时间很长吗?

4、齐读这句话。

(二)了解故事的结果

1、后来,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2、指名读。 (三)重点感悟 ,理解小鹿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1、师谈话:孩子们,小鹿为什么会成功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7自然段,用“——”画出小鹿的做法和小鹿说的话,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出示课件)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齐读 抽读 比赛读

句子训练(出示课件)( )累得( )。

3. 小鹿说的话 (1)小鹿抹抹汗说:“不,不到一年了,只剩下三百六十四天了!”(2)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课件出示)齐读,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我们应该怎样用怎样的语气读它说的话?指名读。

4、图文结合,理解对话。

师谈话:看到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小鹿时,獐子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想象说话 预设;小鹿,你别干了! 小鹿,你太傻呢.你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啊!

师谈话:课文中的獐子又是怎样说的呢?

体会重点词: 整整一年 师谈话:从整整一年,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长,不可能完成) 师谈话:獐子认为要一年,而小鹿却认为只剩 下... ... 师模仿故事中的獐子的语气问:可是我看不出3 64天和365天有多大的区别呀? 生接(区别大着呢!从今天起,我要坚持做减法 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 重点指导这一句, 师启发; 坚持做, 就是要一直做下去, 怎样做呢? 生接 , 第一天, 小鹿... 第二天, ... 小鹿又.... ... 第 三天,小鹿继续.... ...

5、分角色读对话。 (读出小鹿的坚定,读出獐子的不解。 )

6、师:小鹿辛苦的造桥,整整干了一年,大家想像一下,在这一年中,小鹿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也许会在夏天中暑

也许会在搭桥的过程中掉到河里„„„„

师:可是每一次遇到困难,小鹿都坚定的告诉自己:

生接: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7、师小结;正是因为小鹿做减法,做一天少一天,最后成功了,而獐子一天没做,所以永远都是 多少天?它失败了。

8、面对我们熟悉的这两个好朋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小鹿,我想对你说————————

獐子,我想对你说————————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文中的小鹿一天天地做着减法,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门前造了一座结实的桥。其实这样的减法我们的生活也能用到,你能说出一两个来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用到“小鹿的减法”?(当___时,我减去一__,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学生们说得很好,联系到了读一本厚厚的书、做作业、练习做操等等,

2、是呀,生活中,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坚持到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跟小鹿一样学着做做——减法,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因为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3、送给大家几句话,希望大家共勉。

四、作业小超市

1、将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一下感受。

2、读读《滴水穿石》的故事,用一段文字记录下你的感受。 板书:

18、小鹿的减法

小鹿 造桥 成功

獐子 铺路 退却

《小鹿的减法》教学反思

皂市镇明德小学 邢霞

《小鹿的减法》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现在,我就本节课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练习朗读。教育性强适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评价自己,同时也适合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为了让这节课起到良好的效果,开课我以图画引课,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在学文的的时候,先是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从总体有个了解,课文是写小鹿造桥成功,獐子铺路失败。而后带着小鹿为什么成功这个问题细读课文,从课文中让学生发现答案。

2. 重拾教师基本功简笔画,在介绍故事背景,处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将所述内容用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桥、獐子铺路的原因。既简单又省时,比反复枯燥的讲解要巧妙的多。让故事形象更具直观性!

3. 创设情境,让朗读指导不再枯燥、呆板,让教学难点自然突破。课文的第2—7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找到小鹿造桥的句子,画一画,并重点指导朗读:“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太阳升起”“月亮出来”表示时间的词语读稍慢些,为了强调时间长、任务重、强度大,要突出“一直”“累得”“汗淋淋”,作为重音,读重些,并训练学生说话:____累得_____。这里是一个亮点,学生说得句子完成,并且频频使用成语。在突破难点时,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会、去感受,明白小鹿的减法,说出发自内心的话语,感情到了,语言有了,小鹿的坚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出来,小鹿做减法的意义就会在情境中慢慢理解—“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愿望就会实现!” 不过,这节课的个性化阅读还不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体

会,有的孩子认为小鹿很有决心,有的认为小路很辛苦„„教师却“一刀切”地要求学生读出小鹿的辛苦和不怕困难的意味,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


相关内容

  •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
  • <小鹿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常宁市宜阳小学 吴丽娜 内容简析 这是语文出版社S 版第四册第18课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到河对岸去,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造桥:獐子想到山脚下,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铺路.小鹿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獐子却在困难面前退却了,所以它永远不会 ...

  •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小鹿的减法]说课稿
  • <小鹿的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鹿的减法>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坚持不懈"为主题设置安排的.<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中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 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 郑祥旦 编著 先学后教网 www.xxhjw.com 家长用书 阅读指导 有一套 数 学 (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 上册 郑祥旦 编著 更多资料请访问 先学后教网 www.xxhjw.com 先学后教网 www.xxhjw.com 目 录 第一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第2课时 分米 ...

  • 丰收的果园
  •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材简析: <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结束后安排的一次场景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介绍(续)
  • 摘 要:2012年秋季始,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新编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应尽快掌握该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9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奥数题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奥数题练习集 1. 丁丁面向东走了6布,右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 7. 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个电熨斗的5倍,电视机 比电熨斗贵960元,电视机和电熨斗各多少元? 向前走6步,现在丁丁面向什么方向?如果想尽快回到原地可以这样走? 2. 小明从家去学校的路线是这样的:先向东走30 米, ...

  •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 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 2. 3. 4.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行有关的计算. 现算法多样化. 的乐趣. ...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题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综合练习(作业1) 班级: 姓名: 1.图书角原有图书45本,后来小冬又带来了9本,当天被小朋友们借去18本.现在图书角有图书( )本. 2.仓库里有一些水泥,用去36包,又运来50包,现在仓库里有水泥84包.仓库里原来有水泥( )包. 3.建筑要地要运50根木料,第一车和第二同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