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手机依赖症

作者:王萍

大众心理学 2011年12期

  新学期开学后,为了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管理,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在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禁止学生在校园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决定。同时,学校在教学和住宿区域安装了插卡电话,组织学生全部办理了“校讯通”业务,为学生对外联系提供了方便。3月10日,玉门市第三中学举行“校园学生告别手机”签字仪式,近3000名初中学生在横幅上签字,并进行了宣誓。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持有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不少学生在课间、午休、放学时都在摆弄手中功能较多的手机。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手机依赖症是随着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健康表现,表现为以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手机依赖症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一旦离开手机,情绪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烦躁不安等。

  (2)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短信或来电太少时,会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

  (3)时不时地会拿出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经常把别人的电话铃声当成自己手机在响。

  (4)一段时间不用手机就觉得手发痒等等。

  前不久,浙江某中学校学生会对同学使用手机的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家人联系占18.55%,和同学发短信占82.17%,玩游戏占29.13%,上网占18.99%,闲聊占54.1%。这次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但基本反映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主要用途和家长们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手机,是把双刃剑,其好处有:父母亲人寻找方便、上网游戏、听音乐等可以放松身心、查字典、上网查阅资料方便、重要时刻可以照相记录、备忘录可以提醒自己学习等;不利之处在于:上网游戏、听音乐影响学习,手机铃声扰乱课堂秩序,短信息谈情说爱,手机样式、价格容易引起学生攀比,通讯费昂贵让部分家长负担不起等。

  这样看来,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手机的弊大于利。中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吸引,使用手机多少会影响其学习,如果过分沉溺其中,还不利于与他人交往;现在有些手机短信内容不健康,中学生缺乏辨别力,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有的学生从互联网上或其他途径收到涉黄短信后,就转发给同学取乐,传来传去,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学生手机依赖症形成的原因有许多,比如缺乏家庭温暖、逃避现实、成绩不如意、自我效能感低落、自制力不足无法摆脱诱惑等等。它并非严重的病症,只是长期频繁使用手机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只要我们正视它,及早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缓解、解除这种过分依赖的症状。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自我教导训练法

  自我教导训练是由麦肯伯恩提出的一种重建认知模式的自我训练方案,属于认知一行为疗法范畴。它是通过寻找和处理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程序。在干预时,要求来访者树立如下观念:过分依赖手机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只要有信心,很快就能摆脱依赖。坚信自己肯定可以戒掉手机依赖症,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自我对话、自我教导,自信心不断增强,为摆脱手机过分依赖奠定心理基础。

  2、行为契约法

  制定一份契约(方案),其中包括在规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程度标准以及相应的后继强化及惩罚措施。在干预前,根据来访者的需求和家庭状况,让学生、家长与老师共同签订一个契约,具体内容可以是:(1)若连续一周内不使用手机,全班通报表扬。(2)若连续一个月内不使用手机,可以得到一份他喜欢的小礼品。(3)若从此摆脱手机依赖,可以获得一份他喜欢的大礼物。(4)若上课使用手机,每发现一次,长跑1千米或打扫教室卫生一次。(5)若上课使用手机一周超过5次,没收手机。全班同学与教师都可以监督和执行。

  3、提前干预法

  即事先安排一些措施,影响目标行为的出现。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干预手机依赖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去想有关手机的事,或干脆通过强行关机的办法来治疗。为了能有效干预过分依赖手机,对来访者采取提前干预法,如手机不要带到教室、强行关机、手机暂时寄存在老师那里等等。

  4、自信训练法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也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自信训练能有效改变自我评价过低的状况,树立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都需要给予其更多关注,在关怀、宽容、鼓励的情境中,使其慢慢恢复自信,提高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5、情感介入法

  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缺失是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手机的很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早日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也需要父母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同伴的支持与友情,也能为其摆脱过度依赖手机起到推动作用。同学之间在作业、生活、监督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能在日常点滴中给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带来很大改变。

  从本质上说,中学生能否在校使用手机是个管理问题,一味地“堵”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学校和老师应积极面对,加强引导,提高中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给孩子分析使用手机的利弊,争取把孩子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降到最低。

作者:王萍

大众心理学 2011年12期

  新学期开学后,为了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管理,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在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禁止学生在校园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决定。同时,学校在教学和住宿区域安装了插卡电话,组织学生全部办理了“校讯通”业务,为学生对外联系提供了方便。3月10日,玉门市第三中学举行“校园学生告别手机”签字仪式,近3000名初中学生在横幅上签字,并进行了宣誓。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持有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不少学生在课间、午休、放学时都在摆弄手中功能较多的手机。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手机依赖症是随着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健康表现,表现为以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手机依赖症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一旦离开手机,情绪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烦躁不安等。

  (2)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短信或来电太少时,会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

  (3)时不时地会拿出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经常把别人的电话铃声当成自己手机在响。

  (4)一段时间不用手机就觉得手发痒等等。

  前不久,浙江某中学校学生会对同学使用手机的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家人联系占18.55%,和同学发短信占82.17%,玩游戏占29.13%,上网占18.99%,闲聊占54.1%。这次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但基本反映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主要用途和家长们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手机,是把双刃剑,其好处有:父母亲人寻找方便、上网游戏、听音乐等可以放松身心、查字典、上网查阅资料方便、重要时刻可以照相记录、备忘录可以提醒自己学习等;不利之处在于:上网游戏、听音乐影响学习,手机铃声扰乱课堂秩序,短信息谈情说爱,手机样式、价格容易引起学生攀比,通讯费昂贵让部分家长负担不起等。

  这样看来,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手机的弊大于利。中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吸引,使用手机多少会影响其学习,如果过分沉溺其中,还不利于与他人交往;现在有些手机短信内容不健康,中学生缺乏辨别力,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有的学生从互联网上或其他途径收到涉黄短信后,就转发给同学取乐,传来传去,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学生手机依赖症形成的原因有许多,比如缺乏家庭温暖、逃避现实、成绩不如意、自我效能感低落、自制力不足无法摆脱诱惑等等。它并非严重的病症,只是长期频繁使用手机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只要我们正视它,及早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缓解、解除这种过分依赖的症状。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自我教导训练法

  自我教导训练是由麦肯伯恩提出的一种重建认知模式的自我训练方案,属于认知一行为疗法范畴。它是通过寻找和处理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程序。在干预时,要求来访者树立如下观念:过分依赖手机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只要有信心,很快就能摆脱依赖。坚信自己肯定可以戒掉手机依赖症,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自我对话、自我教导,自信心不断增强,为摆脱手机过分依赖奠定心理基础。

  2、行为契约法

  制定一份契约(方案),其中包括在规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程度标准以及相应的后继强化及惩罚措施。在干预前,根据来访者的需求和家庭状况,让学生、家长与老师共同签订一个契约,具体内容可以是:(1)若连续一周内不使用手机,全班通报表扬。(2)若连续一个月内不使用手机,可以得到一份他喜欢的小礼品。(3)若从此摆脱手机依赖,可以获得一份他喜欢的大礼物。(4)若上课使用手机,每发现一次,长跑1千米或打扫教室卫生一次。(5)若上课使用手机一周超过5次,没收手机。全班同学与教师都可以监督和执行。

  3、提前干预法

  即事先安排一些措施,影响目标行为的出现。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干预手机依赖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去想有关手机的事,或干脆通过强行关机的办法来治疗。为了能有效干预过分依赖手机,对来访者采取提前干预法,如手机不要带到教室、强行关机、手机暂时寄存在老师那里等等。

  4、自信训练法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也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自信训练能有效改变自我评价过低的状况,树立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都需要给予其更多关注,在关怀、宽容、鼓励的情境中,使其慢慢恢复自信,提高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5、情感介入法

  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缺失是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手机的很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早日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也需要父母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同伴的支持与友情,也能为其摆脱过度依赖手机起到推动作用。同学之间在作业、生活、监督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能在日常点滴中给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带来很大改变。

  从本质上说,中学生能否在校使用手机是个管理问题,一味地“堵”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学校和老师应积极面对,加强引导,提高中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给孩子分析使用手机的利弊,争取把孩子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降到最低。


相关内容

  •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
  • 弊端一:干扰课堂秩序 老师正在讲课,手机铃突然响起:甚至有人故意把手机铃调为下课铃声„„每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全班学生总会不约而同地转移注意力.呼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无奈地说:"有的学生虽然不捣乱,但思想处于游离状态,总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短信或发短信,心思都集中不到课堂上.每当遇到自习课或'无聊 ...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2008-03-28 09:49, 海口市琼山中学, 13243 字, 0/93, 原创 | 引用 一 海口市琼山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年级:高一 班级:318班 第:2小组 二 课题来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这句话可以看出:当今现实社会中,科 ...

  •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 敦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标签 (县市. 学校):敦 煌 市 第 二 中 学 (年级. 班级):九年 级 (1) 班 (作品. 类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姓名.年级组):张森 初 中 组 (作品. 类型): (辅 导 教 师):于 兴 元 (报 送 时 间):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 ...

  •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问卷调查 调查小组:商务1302班 成 员: 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2014年5月 目录 一. 调查主题 二. 案列重现 三. 调查背景 四. 调查目的 五. 调查人员 六. 调查方法 七. 调查对象 八. 调查人员安排 九. 调查问卷 十. 调查统计 十一. ...

  • 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
  • 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 市场调查 姓名:林生青 姓名:孙冬明 姓名:赵洋洋 目录 一.概述„„„„„„„„„„„„„„„„„„„„„„4 二.调查背景„„„„„„„„„„„„„„„„„„„„4 三.调查方案的内容„„„„„„„„„„„„„„„„„5 (一) 调查目的„„„„„„„„„„ ...

  • 手机对中学生的十大危害文档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在人们进入信息化社会时,手机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现在学校内使用手机有越演越烈之势.要想管理好学生带手机的问题,学校与家长要形成合力,要了解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并共同管理好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学生带手机,我们归纳起来是"一利十弊".一利是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 ...

  •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影响问题的
  •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影响问题的 调查研究姓 学名 系院. 系 专 业 教育学指导教师(职称/学历)2015 年 7月 5 日论文(设计)题目学科分类(二 级)二级 b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1摘要: 要研究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 ...

  •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市场调研报告
  •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市场调查报告论文 <浅析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小组成员:贺天硕 100320164 物流1006班 赵阳 100320184 物流1006班 杨静 ...

  •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 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 调查程序: 1. 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 进行网络聊天调查。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