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大部分同学们对学习物理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有

少部分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较上学期有了较大的进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

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

侧面去寻求答案。

学习基础: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

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

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

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

成绩。

二、 教材分析:

同学们已进入了初中最后一年的冲刺阶段,这一学年既要学习九年级的课程,

还要备战中考,怎样才能学好九年级物理呢?

1. 重视现象观察 关注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

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

做好物理实验,要通过观察和实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明确物理特点 注重理解运用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或者是经过推理

得来的。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而且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

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

认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形成科学思维 构建物理模型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

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

概括为主;构建物理模型以抽象、对比为主。分析法、综合法、模型法和比较法

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分析法和综合法并用。

4. 掌握学习规律 关注中考走向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及时复习,全过程回顾,并与已有的相近知

识进行对比,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要关注中考信

息,研究历年各地中考试题,把握中考走向,搜索适量大中城市中考试题和模拟

题做适当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三、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

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

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

提高;

4、争取使学生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进进步;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

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

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

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

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

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

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

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

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

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

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

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

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

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

自已终身的乐趣。

五、教学进度

日期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课题: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序号:14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

2、知道保险丝的作用。

3、知道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导学方法:观察法 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当电路中 时,根据公式 的变形公

式 ,可知道会引起电流过大,容易烧坏 ,甚至引起火灾。

2、保险丝的作用是,当 时, ,起到保护

作用。保险丝的制作材料是 。保险丝被熔断后,不能更

换 ,当然更不能用 、 。

3、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带有保险装置的 代替,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 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课堂导学

1、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可以得到I=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一定

的,为 ,所以用电功率P 越大,电路中的电流I 就越大。

(2)家庭电路的用电功率过大,一种可能是添置了新的 ,当家里

新增大功率用电器时,要注意不要让总电流超过家里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

最大值。还有一种可能是 ,因为总功率与各个用电器功率

之间的关系满足:P= ,因此,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过多。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大功率的用电器也在

增加,因此,很多老用户就要进行电路设备增容,增容主要是更

换 、 和

(4)你家里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 ”字样,家里有800瓦的电饭煲一个,200

瓦的电视一台,140瓦的电冰箱一台,200瓦的电脑一台,那么,家里还能不能

再安装一个900瓦的电热水器?

(5) 结合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使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①、 ; ②、 。

(6)、安全用电我们要做到

2、保险丝的作用

(1)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 时, ,起到保护作

用。保险丝的制作材料是 ,其特点

是 、 。保险丝被熔断后,不能更

换 ,当然更不能用 、 。

(2)、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带有保险装置的 代替,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 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当

电路被保险装置切断后,不要急于 或使 ,要

先找到 , 再恢复供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后练习

1、某学校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安,学校已经安装了40瓦的电

灯50盏,60瓦的电灯20盏,学校还想安装一些电灯,问:最多还可以安装60

瓦的电灯多少盏?

2、在家庭照明电路中,如果同时使用图8.5-1所示的家用电器,总功率大

约是多少?

干线电流大约是多少?(自己在课本上查找所需数据)

课后反思

课题:生活用电常识 序号:15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

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2、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

3、了解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

导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家庭电路的组成有: 、 、 、 及灯

座。

2、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 , 叫 。另一条

叫 ,

俗称 。

3、用 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它由笔尖金属体、 、 、笔尾金属体组成。

4、给带有金属外壳用电器供电要用 和 。可防止用电器因漏电

而造成触电事故。为防止万一漏电造成事故,电路中大多装有 。

5、家庭电路中两种触电类型是: 以及 。

6、如果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 ,或用绝缘的物体挑开电线。

课堂导学

1、家庭电路组成:

如右图1,家庭电路是由(起电源作用

的) 、 、 、 、 、 、 组成。

其中电能表

用来 。总开关用来 。保险盒内的保险丝可以在 时,自动 ,新型的保险装置是 。所有的

灯座和插座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分别给电灯和其他用电器供电。

2、火线和零线

(1).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已经与 相连,叫做零线,它与地面间的电

压为 ;

(2).另一条线叫做端线,俗称 线,它与地面间有 电压。

(3).要分辨是零线还是火线就要利用一种工具—— (如下图2),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4. 两种类型的触电

(1)触电原因: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 连通造成

的。

(2)触电形式:①双线触电: (如图3).

②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

(如图4)。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图2 图3 图4

5.触电的急救

(1)迅速 。(2)用 挑开电源线,迅速使触电

人脱离电源。

(3)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先 ,再泼水救火。

(4)必要时应该对触电者进行 。

课堂练习:

1.小明把台灯插头插人插座,当他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

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座短路 B.插座短路 C.插头短路 D.开关短路

2.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

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他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

中两个孔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

A.进户线火线上的保险丝烧断 B.进户线零线断了 C .电路发生了短路 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

4.

学校集体宿舍中的保险丝是按规格安装的,但经常被烧断,从而造成断电,发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哪一个( )

A. 有一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B.开关里的两个键相碰了

C. 有的宿舍经常使用大功率电炉 D.某个宿舍的电路发生了断路

课后练习:

1、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

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④灯丝烧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 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

B .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连到火线和零线上

C .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头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D .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这表明电路中有短路

3.如图6所示,把带有开关的电灯、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中。

课后反思: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2、知道磁体的类型、磁性材料的分类。

3、认识此现象的应用:记录信息、磁动力。

4、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5、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6、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级。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磁体上 的两端,叫做磁极。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下来后会一端指南,这个磁极叫 ,又叫 ;另一端会指北,叫 。又叫 。 2

是: 。

3、 ,这种现象叫磁化。 课堂导学 1、磁现象

〔演示实验〕:拿一块磁铁,分别让它去接触铁片、钢片、铜片、硬币、塑料片、纸片,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片、钢片、硬币。介绍磁铁还可以吸引金属钴。 (1)、叫磁性;

叫做磁体。 介绍不同形状的磁体。

〔演示实验〕:将一些大头针均匀撒在讲台上,用一块磁铁去接触或靠近大头针,发现:磁体上 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较多。

(2)、磁极: 。磁体有个磁极。 〔演示实验〕: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会 。多做几次,也是如此。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3)、叫南极,又叫。 叫北极,又叫 。

〔演示实验〕:将一根条形磁铁甲用细线悬挂起来,另一根条形磁铁乙的N 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 极和S 极,再用乙的S 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 极和S 极,观察现象可得去结论:

(4)、、。 2、磁化

〔演示实验〕:拿一根铁棒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

然后在铁棒的上方放一根条磁铁,在让它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大头针被 。

,叫做磁化。介绍一些磁化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甲、乙两根钢棒,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某一端时,有吸引作用;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部时没有吸引作用。关于这两根钢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棒没有磁性,乙棒有磁性; B.甲棒有磁性,乙棒没有磁性

C .甲、乙两棒都有磁性; D .甲、乙两棒都没有磁性。

2、下面情况中,能断定钢棒原来就有磁性的是 [ ]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吸引; B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排斥; C .将钢棒放在磁铁附近,钢棒会被磁化; D .将钢棒靠近铝物质,两者既不吸引又不排斥。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检验一根钢棒是不是磁体。 方法一: 方法二:

导学目标知识点: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 。

2、在物理学中,把 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3、用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 。 4、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叫 。 课堂导学 1、 磁场

(1)

是 。

(2)、。 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磁场,就是根据磁场的基本性质认识磁场的。

〔演示实验〕: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地方,观察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发现指向不同。说明: 。

(3)、物理学中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演示实验〕:用磁分子模型演示课本图9.2-2实验。

,叫做磁感线。 各种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条形磁体磁场分布 蹄形磁体磁场分布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出发,回到 。 3、地磁场

重做上一节小磁针指南北的实验,指出:

,叫做地磁场。它的形状与相似。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大致者沈括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标出下列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方向,并画出A 、B 、C 、D 几个点的小磁针的指向。

2、有两根大头针被磁铁一端吸起,悬在磁铁下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

( )

3、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

这四根磁针静止时N 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 极) ( )

A .磁针甲 B .磁针乙 C .磁针丙 D .磁针丁

课后反思

第二节 电生磁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认识电流的磁场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3、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规律。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他做了许多实验终于证实 。

2、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 有关,这种现象叫做 。

3、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它的极性跟 有关,可以用 来判定。判定方法是: 。 课堂导学

1、 电流的磁效应

演示实验:(演示奥斯特实验)。

表明: 。这个实验最早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我们将这个实验称为 。

重做奥斯特实验,改变电流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出现的现象。

现象表明: ,这种现象叫做 。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做成,也叫 ,各条导线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探究实验:做课本图9.3-4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探究实验:做课本图9.3-5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 有关。 3、安培定则

由上述探究实验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跟 有关。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跟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 来

判定,方法是: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在所示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极和S 极

2、如图所示,螺线管的左端是N 极,应如何绕

.

3. 如图所示的图中,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 闭合后则 ( )

A .两线圈左右分开;B .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 .两线圈静止不动;D .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4、许达同学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管外磁场的分布情况时,在螺线管外部的a 、b 、c 处摆放了三个小磁针,如图2-2所示,当他闭合开关,等到小磁

针静止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磁针a 、b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c 的右端是N 极 B. 小磁针a 、c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b 的右端是N 极 C. 小磁针b 、c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a 的右端是N 极 D. 小磁针a 、c 的右端是N 极、小磁针b 的左端是N 极

5.如图所示,两通电螺线管在靠近时相互排斥,请在B 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课后反思:

第三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课前导学

1、我们把插入 的 叫电磁铁。它 时有磁性, 无磁性。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和 及有无 有关。 课堂导学 1、 电磁铁

演示实验:取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一些大头针,将螺线管通电,靠近大头针,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表明:螺线管通电时 ,断电时 。我们把

2、 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强

演示实验:将刚才的实验电路图中加一个滑动变阻器,闭合电路,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表明: 。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问:怎样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答: 。

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有关。 设计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注意变量的控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 、 、

。带有越多,磁性就越强。

简单解释电磁铁强弱的几个因素。

介绍电磁铁的几个具体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内部带铁心的螺线管叫 ,电磁铁的优点很多,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

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由 来控制;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由 来控制,使用起来很方便.在电流一定时,螺线管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

2.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右图9-19所示,弹簧下端吊的是铁块,当他将开关闭合以后,弹簧的长度_______;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弹簧的长度将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他只是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了一下,发生变化的是 。

3.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下图9-26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重复了多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 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相同时, 磁性越强。

(3)分析第 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电流相同时, 磁性越强。

4.下列办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是( ) A.改变通过线圈中电流的强弱 B.改变线圈的匝数

C .改变通过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D.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5、“研究电磁铁”的探究实验中,给你的器材是: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

课后反思:

课题: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序号:20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主要结构。 2、认识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它可以利用 、

来控制 、 。

2、扬声器是把 转换成 的一种装置。 课堂导学

1、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的构造: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它由低压 电路和高压 电路两部分电路构成。构造由如下图的A 、B 、C 、D 组成。

电磁继电器构造图 扬声器的构造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闭合低压控制电路开关时,电磁铁A 就有 ,衔铁B 在 的作用下向 运动,使动触点D 跟下面的静触点接触,使 连通,电动机工作。当 低压控制电路开关时,电磁铁A 就,衔铁B 在的作用下向运动,使动触点D 跟下面的静触点继电器就完成了用 、 来控制 、

的任务。电磁继电器还可以实现 操作和 。分别介绍相关的实例。

(3)、学会阅读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 2、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

(1)、扬声器的构造:扬声器是把 电信号转换成 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构造由如上图的

、 、 构成。

(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当线圈中有图中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吸引向右运动,当线圈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 向 运动。由于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是 ,它的方向 ,线圈就不断的 ,带动纸盆也 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大部分同学们对学习物理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有

少部分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较上学期有了较大的进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

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

侧面去寻求答案。

学习基础: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

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

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

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

成绩。

二、 教材分析:

同学们已进入了初中最后一年的冲刺阶段,这一学年既要学习九年级的课程,

还要备战中考,怎样才能学好九年级物理呢?

1. 重视现象观察 关注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

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

做好物理实验,要通过观察和实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明确物理特点 注重理解运用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或者是经过推理

得来的。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而且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

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

认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形成科学思维 构建物理模型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

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

概括为主;构建物理模型以抽象、对比为主。分析法、综合法、模型法和比较法

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分析法和综合法并用。

4. 掌握学习规律 关注中考走向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及时复习,全过程回顾,并与已有的相近知

识进行对比,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要关注中考信

息,研究历年各地中考试题,把握中考走向,搜索适量大中城市中考试题和模拟

题做适当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三、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

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

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

提高;

4、争取使学生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进进步;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

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

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

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

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

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

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

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

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

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

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

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

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

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

自已终身的乐趣。

五、教学进度

日期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课题: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序号:14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

2、知道保险丝的作用。

3、知道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导学方法:观察法 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当电路中 时,根据公式 的变形公

式 ,可知道会引起电流过大,容易烧坏 ,甚至引起火灾。

2、保险丝的作用是,当 时, ,起到保护

作用。保险丝的制作材料是 。保险丝被熔断后,不能更

换 ,当然更不能用 、 。

3、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带有保险装置的 代替,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 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课堂导学

1、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可以得到I=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一定

的,为 ,所以用电功率P 越大,电路中的电流I 就越大。

(2)家庭电路的用电功率过大,一种可能是添置了新的 ,当家里

新增大功率用电器时,要注意不要让总电流超过家里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

最大值。还有一种可能是 ,因为总功率与各个用电器功率

之间的关系满足:P= ,因此,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过多。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大功率的用电器也在

增加,因此,很多老用户就要进行电路设备增容,增容主要是更

换 、 和

(4)你家里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 ”字样,家里有800瓦的电饭煲一个,200

瓦的电视一台,140瓦的电冰箱一台,200瓦的电脑一台,那么,家里还能不能

再安装一个900瓦的电热水器?

(5) 结合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使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①、 ; ②、 。

(6)、安全用电我们要做到

2、保险丝的作用

(1)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 时, ,起到保护作

用。保险丝的制作材料是 ,其特点

是 、 。保险丝被熔断后,不能更

换 ,当然更不能用 、 。

(2)、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带有保险装置的 代替,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 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当

电路被保险装置切断后,不要急于 或使 ,要

先找到 , 再恢复供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后练习

1、某学校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安,学校已经安装了40瓦的电

灯50盏,60瓦的电灯20盏,学校还想安装一些电灯,问:最多还可以安装60

瓦的电灯多少盏?

2、在家庭照明电路中,如果同时使用图8.5-1所示的家用电器,总功率大

约是多少?

干线电流大约是多少?(自己在课本上查找所需数据)

课后反思

课题:生活用电常识 序号:15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

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2、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

3、了解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

导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家庭电路的组成有: 、 、 、 及灯

座。

2、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 , 叫 。另一条

叫 ,

俗称 。

3、用 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它由笔尖金属体、 、 、笔尾金属体组成。

4、给带有金属外壳用电器供电要用 和 。可防止用电器因漏电

而造成触电事故。为防止万一漏电造成事故,电路中大多装有 。

5、家庭电路中两种触电类型是: 以及 。

6、如果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 ,或用绝缘的物体挑开电线。

课堂导学

1、家庭电路组成:

如右图1,家庭电路是由(起电源作用

的) 、 、 、 、 、 、 组成。

其中电能表

用来 。总开关用来 。保险盒内的保险丝可以在 时,自动 ,新型的保险装置是 。所有的

灯座和插座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分别给电灯和其他用电器供电。

2、火线和零线

(1).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已经与 相连,叫做零线,它与地面间的电

压为 ;

(2).另一条线叫做端线,俗称 线,它与地面间有 电压。

(3).要分辨是零线还是火线就要利用一种工具—— (如下图2),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4. 两种类型的触电

(1)触电原因: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 连通造成

的。

(2)触电形式:①双线触电: (如图3).

②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

(如图4)。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图2 图3 图4

5.触电的急救

(1)迅速 。(2)用 挑开电源线,迅速使触电

人脱离电源。

(3)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先 ,再泼水救火。

(4)必要时应该对触电者进行 。

课堂练习:

1.小明把台灯插头插人插座,当他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

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座短路 B.插座短路 C.插头短路 D.开关短路

2.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

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他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

中两个孔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

A.进户线火线上的保险丝烧断 B.进户线零线断了 C .电路发生了短路 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

4.

学校集体宿舍中的保险丝是按规格安装的,但经常被烧断,从而造成断电,发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哪一个( )

A. 有一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B.开关里的两个键相碰了

C. 有的宿舍经常使用大功率电炉 D.某个宿舍的电路发生了断路

课后练习:

1、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

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④灯丝烧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 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

B .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连到火线和零线上

C .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头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D .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这表明电路中有短路

3.如图6所示,把带有开关的电灯、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中。

课后反思: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2、知道磁体的类型、磁性材料的分类。

3、认识此现象的应用:记录信息、磁动力。

4、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5、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6、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级。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磁体上 的两端,叫做磁极。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下来后会一端指南,这个磁极叫 ,又叫 ;另一端会指北,叫 。又叫 。 2

是: 。

3、 ,这种现象叫磁化。 课堂导学 1、磁现象

〔演示实验〕:拿一块磁铁,分别让它去接触铁片、钢片、铜片、硬币、塑料片、纸片,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片、钢片、硬币。介绍磁铁还可以吸引金属钴。 (1)、叫磁性;

叫做磁体。 介绍不同形状的磁体。

〔演示实验〕:将一些大头针均匀撒在讲台上,用一块磁铁去接触或靠近大头针,发现:磁体上 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较多。

(2)、磁极: 。磁体有个磁极。 〔演示实验〕: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会 。多做几次,也是如此。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3)、叫南极,又叫。 叫北极,又叫 。

〔演示实验〕:将一根条形磁铁甲用细线悬挂起来,另一根条形磁铁乙的N 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 极和S 极,再用乙的S 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 极和S 极,观察现象可得去结论:

(4)、、。 2、磁化

〔演示实验〕:拿一根铁棒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

然后在铁棒的上方放一根条磁铁,在让它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大头针被 。

,叫做磁化。介绍一些磁化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甲、乙两根钢棒,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某一端时,有吸引作用;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部时没有吸引作用。关于这两根钢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棒没有磁性,乙棒有磁性; B.甲棒有磁性,乙棒没有磁性

C .甲、乙两棒都有磁性; D .甲、乙两棒都没有磁性。

2、下面情况中,能断定钢棒原来就有磁性的是 [ ]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吸引; B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排斥; C .将钢棒放在磁铁附近,钢棒会被磁化; D .将钢棒靠近铝物质,两者既不吸引又不排斥。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检验一根钢棒是不是磁体。 方法一: 方法二:

导学目标知识点: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 。

2、在物理学中,把 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3、用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 。 4、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叫 。 课堂导学 1、 磁场

(1)

是 。

(2)、。 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磁场,就是根据磁场的基本性质认识磁场的。

〔演示实验〕: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地方,观察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发现指向不同。说明: 。

(3)、物理学中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演示实验〕:用磁分子模型演示课本图9.2-2实验。

,叫做磁感线。 各种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条形磁体磁场分布 蹄形磁体磁场分布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出发,回到 。 3、地磁场

重做上一节小磁针指南北的实验,指出:

,叫做地磁场。它的形状与相似。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大致者沈括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标出下列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方向,并画出A 、B 、C 、D 几个点的小磁针的指向。

2、有两根大头针被磁铁一端吸起,悬在磁铁下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

( )

3、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

这四根磁针静止时N 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 极) ( )

A .磁针甲 B .磁针乙 C .磁针丙 D .磁针丁

课后反思

第二节 电生磁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认识电流的磁场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3、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规律。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他做了许多实验终于证实 。

2、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 有关,这种现象叫做 。

3、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它的极性跟 有关,可以用 来判定。判定方法是: 。 课堂导学

1、 电流的磁效应

演示实验:(演示奥斯特实验)。

表明: 。这个实验最早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我们将这个实验称为 。

重做奥斯特实验,改变电流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出现的现象。

现象表明: ,这种现象叫做 。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做成,也叫 ,各条导线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探究实验:做课本图9.3-4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探究实验:做课本图9.3-5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 有关。 3、安培定则

由上述探究实验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跟 有关。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跟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 来

判定,方法是: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在所示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极和S 极

2、如图所示,螺线管的左端是N 极,应如何绕

.

3. 如图所示的图中,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 闭合后则 ( )

A .两线圈左右分开;B .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 .两线圈静止不动;D .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4、许达同学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管外磁场的分布情况时,在螺线管外部的a 、b 、c 处摆放了三个小磁针,如图2-2所示,当他闭合开关,等到小磁

针静止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磁针a 、b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c 的右端是N 极 B. 小磁针a 、c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b 的右端是N 极 C. 小磁针b 、c 的左端是N 极、小磁针a 的右端是N 极 D. 小磁针a 、c 的右端是N 极、小磁针b 的左端是N 极

5.如图所示,两通电螺线管在靠近时相互排斥,请在B 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课后反思:

第三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课前导学

1、我们把插入 的 叫电磁铁。它 时有磁性, 无磁性。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和 及有无 有关。 课堂导学 1、 电磁铁

演示实验:取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一些大头针,将螺线管通电,靠近大头针,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表明:螺线管通电时 ,断电时 。我们把

2、 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强

演示实验:将刚才的实验电路图中加一个滑动变阻器,闭合电路,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表明: 。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问:怎样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答: 。

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有关。 设计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注意变量的控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 、 、

。带有越多,磁性就越强。

简单解释电磁铁强弱的几个因素。

介绍电磁铁的几个具体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内部带铁心的螺线管叫 ,电磁铁的优点很多,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

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由 来控制;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由 来控制,使用起来很方便.在电流一定时,螺线管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

2.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右图9-19所示,弹簧下端吊的是铁块,当他将开关闭合以后,弹簧的长度_______;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弹簧的长度将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他只是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了一下,发生变化的是 。

3.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下图9-26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重复了多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 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相同时, 磁性越强。

(3)分析第 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电流相同时, 磁性越强。

4.下列办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是( ) A.改变通过线圈中电流的强弱 B.改变线圈的匝数

C .改变通过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D.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5、“研究电磁铁”的探究实验中,给你的器材是: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

课后反思:

课题: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序号:20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主要结构。 2、认识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导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它可以利用 、

来控制 、 。

2、扬声器是把 转换成 的一种装置。 课堂导学

1、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的构造: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它由低压 电路和高压 电路两部分电路构成。构造由如下图的A 、B 、C 、D 组成。

电磁继电器构造图 扬声器的构造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闭合低压控制电路开关时,电磁铁A 就有 ,衔铁B 在 的作用下向 运动,使动触点D 跟下面的静触点接触,使 连通,电动机工作。当 低压控制电路开关时,电磁铁A 就,衔铁B 在的作用下向运动,使动触点D 跟下面的静触点继电器就完成了用 、 来控制 、

的任务。电磁继电器还可以实现 操作和 。分别介绍相关的实例。

(3)、学会阅读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 2、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

(1)、扬声器的构造:扬声器是把 电信号转换成 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构造由如上图的

、 、 构成。

(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当线圈中有图中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吸引向右运动,当线圈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 向 运动。由于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是 ,它的方向 ,线圈就不断的 ,带动纸盆也 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相关内容

  • [视频课件]初中各学科教案课件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
  • 压 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 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实验探究能力. 2.继续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强,培养学生乐于探索 的精神:培养学 ...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附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合集.rar (61.56 KB) 人教版七年级下教案合集.rar (277.75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rar (293.41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rar (221.12 KB)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 2017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公开课教案
  •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邓稼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教学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2.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3.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人教一年级上册 人教一年级下册 人教二年级上册 人教二年级下册 人教三年级上册 人教三年级下册 人教四年级上册 人教四年级下册 人教五年级上册 人教五年级下册 人教六年级上册 人教六年级下册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首页| 苏教教案 | 人教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