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课程设计方案修改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基本理念是: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 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强调了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④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因此,为了实现新的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与专长,积极提倡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1、学校学生的状况

我校所招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牧区初中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及各初中场地、器材、教师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球类项目上学生的基础整体较差。因此,学生在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过程中盲目性较大。

2、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我校体育组由七位体育教师组成,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全部都在一线工作。七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分别能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8个选项教学课,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尚可,基本能开设新课程选项教学。

3、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我校运动场地设施总体情况较好。有一个400米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室外篮球场4个,有一个待建的室内体育馆。但是,体育器材严重缺乏。

4、选项教学的基础

我校以前并未开设过选项教学,所以在选项教学的组织程序、管理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缺少经验,新课程的实施要从零做起。新课程要求合理整合师资资源,每人负责一专项教学,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和管理上要精心设计。

二、新课程实施的目标

通过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目标:

1、提高参与意识。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的意识。能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会利用掌握的技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

2、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认识运动的价值,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全面发展速度、灵敏、耐力、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跑、跳、掷、滚、越等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运动伤害事故,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御的能力。明确个人健康、群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

4、形成健全的人格。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利用

体育活动解除心理的烦闷,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运动过程中具有勇敢、顽强、果断、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运动中能与同伴和谐相处,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具有与他人协作、配合的意识,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新课程实施的内容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三年中逐步完成新旧课程的接轨工作。

(一)必修必选内容与必修任选内容:

1、必修必选内容:

有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成。其中体操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个学习内容,应由学生任选其一。

2、必修任选内容:

根据学校体育师资资源和运动场地设施的情况,将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8个运动项目作为必修任选内容,供学生选择。

(二)高中三年的课表

1、高一年级体育课程表

高一年级课程表

10个班级(按30人×6班教学形式)

课次

星期二

星期四

1

2

3

1-3班

4

4-6班

5

7-10班

6

1-3班

7

4-6班

8

7-10班

高二年级课程表

高二年级课程表

10个班级(按30人×6班教学形式)

课次

星期三

星期五

1

2

3

4

1-3班

5

4-6班

1-3班

6

7-10班

4-6班

7

7-10班

8

选项方法(试行)

学生必修与必修选择内容的确定办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实行选修学分制,选修学分制有二个主要特点,一是教学内容选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二是采用学分制管理,每个学生学完1个模块内容(18节课)后,经考核成绩合格得到1个学分。在高中三年学习中,学生要修满11个学分才算合格,其中必修必选3个学分,必修任选8个学分,每个学分原

则上要完成1个模块18学时的教学内容。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调查志愿表如下。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志愿表

高年级第学期班级姓名性别

序号

项目

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

1

篮球

2

排球

3

足球

4

乒乓球

5

羽毛球

6

健美操

7

田径

8

武术

序号

必修

备注

1

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田径、体操分别安排在高一学年、高二第一学期三个学期完成,每个项目每学期6学时,一学期共18学时合1个学分。

2

3

体操或名族传统体育

说明:

(1)高一、高二年级教学按选项班进行,10个班级体育课分成3个组合6节课完成。组合一:(1)—(3)班,组合二:(4)—(6)班,组合三:(7)—(10)班,各选项班人员将在组合内产生。

(2)每个学生可以从六个任选项目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将最喜欢的两项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并在志愿栏打上“√”。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志愿编排选项教学班,首先满足第一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满足时,将按第二志愿编班。(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3)原则上选项班额控制在30—35人,不足20人不编班。

(4)每一选项班将实行男女生一起上课的形式。

(5)篮球等项目如报名人数多,同时开设二个以上的教学班,将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分层教学。

说明:

1、教师打破分年级教学的界线,按教学需要进行统一调配。

2、教师的意向与学生的志愿相结合,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一般每一个教师同一年级的选项教学内容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

3、教师的意向与工作量相结合。

教学评价:

学分管理

1、在实施前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与学分的关系,1个学分等于学习1个模块内容(修满18学时)+成绩合格。高中三年共有多少个体育学分,如何得到每1个学分?

2、指导学生进行学分选择,保证每个学生高中三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修满11个学分,其中2个学分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分(田径和体育健康教育专题),1个学分是(体操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修学分,其余8个必修任选学分是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内容。

3、学生修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11个学分且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4、学生学分认定的权力在任课教师。

四、体育教师课时安排

高一高二由6位教师上课,每人6班12课时,高三由一位专职教师上课。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组

2012年4月

所需器材

数量

篮球

60(个)

足球

60(个)

排球

30(个)

乒乓球拍

15(副)

羽毛球拍

30(副)

录音机

1(台)

起跑器

8(副)

标枪

10(根)

铁饼

10(个)

铅球

4kg 、5kg 各10(个)

球筐

6(个)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基本理念是: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 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强调了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④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因此,为了实现新的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与专长,积极提倡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1、学校学生的状况

我校所招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牧区初中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及各初中场地、器材、教师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球类项目上学生的基础整体较差。因此,学生在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过程中盲目性较大。

2、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我校体育组由七位体育教师组成,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全部都在一线工作。七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分别能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8个选项教学课,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尚可,基本能开设新课程选项教学。

3、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我校运动场地设施总体情况较好。有一个400米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室外篮球场4个,有一个待建的室内体育馆。但是,体育器材严重缺乏。

4、选项教学的基础

我校以前并未开设过选项教学,所以在选项教学的组织程序、管理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缺少经验,新课程的实施要从零做起。新课程要求合理整合师资资源,每人负责一专项教学,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和管理上要精心设计。

二、新课程实施的目标

通过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目标:

1、提高参与意识。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的意识。能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会利用掌握的技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

2、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认识运动的价值,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全面发展速度、灵敏、耐力、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跑、跳、掷、滚、越等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运动伤害事故,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御的能力。明确个人健康、群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

4、形成健全的人格。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利用

体育活动解除心理的烦闷,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运动过程中具有勇敢、顽强、果断、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运动中能与同伴和谐相处,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具有与他人协作、配合的意识,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新课程实施的内容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三年中逐步完成新旧课程的接轨工作。

(一)必修必选内容与必修任选内容:

1、必修必选内容:

有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成。其中体操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个学习内容,应由学生任选其一。

2、必修任选内容:

根据学校体育师资资源和运动场地设施的情况,将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8个运动项目作为必修任选内容,供学生选择。

(二)高中三年的课表

1、高一年级体育课程表

高一年级课程表

10个班级(按30人×6班教学形式)

课次

星期二

星期四

1

2

3

1-3班

4

4-6班

5

7-10班

6

1-3班

7

4-6班

8

7-10班

高二年级课程表

高二年级课程表

10个班级(按30人×6班教学形式)

课次

星期三

星期五

1

2

3

4

1-3班

5

4-6班

1-3班

6

7-10班

4-6班

7

7-10班

8

选项方法(试行)

学生必修与必修选择内容的确定办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实行选修学分制,选修学分制有二个主要特点,一是教学内容选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二是采用学分制管理,每个学生学完1个模块内容(18节课)后,经考核成绩合格得到1个学分。在高中三年学习中,学生要修满11个学分才算合格,其中必修必选3个学分,必修任选8个学分,每个学分原

则上要完成1个模块18学时的教学内容。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调查志愿表如下。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志愿表

高年级第学期班级姓名性别

序号

项目

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

1

篮球

2

排球

3

足球

4

乒乓球

5

羽毛球

6

健美操

7

田径

8

武术

序号

必修

备注

1

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田径、体操分别安排在高一学年、高二第一学期三个学期完成,每个项目每学期6学时,一学期共18学时合1个学分。

2

3

体操或名族传统体育

说明:

(1)高一、高二年级教学按选项班进行,10个班级体育课分成3个组合6节课完成。组合一:(1)—(3)班,组合二:(4)—(6)班,组合三:(7)—(10)班,各选项班人员将在组合内产生。

(2)每个学生可以从六个任选项目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将最喜欢的两项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并在志愿栏打上“√”。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志愿编排选项教学班,首先满足第一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满足时,将按第二志愿编班。(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3)原则上选项班额控制在30—35人,不足20人不编班。

(4)每一选项班将实行男女生一起上课的形式。

(5)篮球等项目如报名人数多,同时开设二个以上的教学班,将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分层教学。

说明:

1、教师打破分年级教学的界线,按教学需要进行统一调配。

2、教师的意向与学生的志愿相结合,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一般每一个教师同一年级的选项教学内容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

3、教师的意向与工作量相结合。

教学评价:

学分管理

1、在实施前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与学分的关系,1个学分等于学习1个模块内容(修满18学时)+成绩合格。高中三年共有多少个体育学分,如何得到每1个学分?

2、指导学生进行学分选择,保证每个学生高中三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修满11个学分,其中2个学分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分(田径和体育健康教育专题),1个学分是(体操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修学分,其余8个必修任选学分是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内容。

3、学生修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11个学分且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4、学生学分认定的权力在任课教师。

四、体育教师课时安排

高一高二由6位教师上课,每人6班12课时,高三由一位专职教师上课。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体育组

2012年4月

所需器材

数量

篮球

60(个)

足球

60(个)

排球

30(个)

乒乓球拍

15(副)

羽毛球拍

30(副)

录音机

1(台)

起跑器

8(副)

标枪

10(根)

铁饼

10(个)

铅球

4kg 、5kg 各10(个)

球筐

6(个)


相关内容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季浏教授 从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至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 ...

  •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二篇 第一章 体育课程
  • 课次8.9 教学内容:体育课程 教学目标:了解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掌握编制体育课程的基本程序,掌握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方法途径 教学手段:讲授与讨论 第二篇 第一章 体育课程 第一节 体育课程概述 一.对课程概念的几点把握 (一)是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体验,学习理解系统的科学文化 ...

  • 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
  • 2011年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蔡少军) 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11版)为小学和初中共用,其中初中语文部分有以下特点: 一.明确了语文课程基础任务在于语文文字能力的培养 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 ...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章
  • 第五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 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类型的几种观点① ㈠ 凯利的分类 凯利(Kelly)依据课程开发的动因,将校本课程开发分为两类:第一"学校内部自发"的开发,即学校的课程开发是由校内成员自行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开发课程:第二,"回 ...

  • 新课程体育教学设计的改革
  • 新课程体育教学设计的改革 一.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 既具有设计的一 般性质, 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从宏观方面来讲,是指解决各个水平阶段的 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等重要问题的过程:从微观方面 来讲, ...

  • 道德课堂诊断书
  • 前一段,各学区都对学区内学校进行了道德课堂诊断活动,现将我校自我诊断报告摘录如下: 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道德课堂建设 自我诊断报告 一.学校"灵魂"展示 1."理解教育"为郑州74中的教育品牌.学校以"理解教育"为基础和背景,确定了学校的立校 ...

  • 数字化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软件
  • 数字化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软件南博中小学管理系统概述 系统结合众多中小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系统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综合教 ...

  • 大课间体育活动论文修改
  • 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 ――兼谈大课间体育活动 上关乡中心小学 马强 摘 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新课程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学校和体育教师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 ...

  • 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征求...
  • 附件二 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 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2稿)说明 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课题组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从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来,国家就十分重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从2004年秋季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