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

  [摘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的探析,对教育信息化热点议题的梳理,对《地平线报告》所预测技术的引介,文章分别探讨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在前述探讨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对教育信息化产业格局的认识,阐释了《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置,以期与广大读者和作者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智慧教育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地平线报告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05-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1.001   引言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美国教育部自1996年起相继颁布了四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指明了目标、任务和策略。英国教育与通讯技术局2008年颁布了《治理技术:下一代学习(2008-2014)》,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学习的一系列目标举措。日本文部科学省2010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愿景:迈向21世纪的学习与学校》报告,确立日本未来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宣布到2015年电子教材全面取代纸质课本。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今后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追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如何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下文将从编辑的视角进行探讨。   一、从相关政策文本探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   相关的政策文本是教育决策机构对未来教育信息化的项层设计,它既是一国教育信息化领军研究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也是该国教育信息化实践者的工作指南。因此解读相关政策文本是把握教育信息化实践趋势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信息技术发源地的美国,其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韩国是亚洲各国中教育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有鉴于此,本文重点考察了2010年美国教育部推出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1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推出的《智慧教育战略》和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1.变革美国的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一个技术驱动的学习模式,并从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1)在学习方面:学习者在校内外能借助技术获得卓有成效、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经历,并成为全球化的网络社会中成为积极的、有创造力的、知识渊博的、有道德的参与者;(2)在评估方面:各级各类教育系统都能够借助技术开展科学的评估,并通过数据来帮助学习者获得持续的发展;(3)在教学方面:专业的教育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来自个人或团队的支持,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4)在设施方面:所有师生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得使用综合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学习;(5)在生产力方面:通过应用技术重塑教育系统结构流程,提高人力、资金与时间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学习效益。   2.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智慧教育战略   《智慧教育战略》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韩国教育的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体包括如下六项行动:(1)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数字教材用于满足个性化的、定制性的以及即时的学习要求,被视为智慧教育的主要目标;(2)振兴网络学习与建立在线评估系统:通过政策介入将网络课程批准为正式课程的形式,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评价系统逐步取代纸质评价;(3)促进教育内容为公共目的的利用,加强信息技术伦理教育,以解决信息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社会弊病:一方面适应时代变迁中教育模式的转变,方便教育内容被便捷地使用,同时构建并经营教育内容管理中心使创作者的权力得以保护,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无用的、不健康的负面信息面前是脆弱的,教育部门要实施相关的信息技术伦理教育;(4)加强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能力:强化教师能力并改变教师的角色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教师的智慧能力,需开发培训课程,培训方式也需多样化;(5)构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服务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技术构筑综合的教育服务环境来推进智慧教育,无线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需要逐步构筑以确保海量教育信息的安全;(6)提升项目推进体系:智慧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整个教育体系,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推进智慧教育的组织,该组织和教育科学技术部中多个部门有关联,同时,该组织需要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私营部门建立合作。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为实现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三基本两显著”的总体目标,完成发展任务,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和领域共性的重大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特别提出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各项行动内容如下:(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具体包括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具体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3)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具体包括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具体包括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5)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具体包括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   透过美韩中三国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我们可以看出各国教育信息化规划主要着眼于借助技术构建21世纪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模式,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可以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实践将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1)数字资源的开发、共享与教学应用;(2)基础数据管理,便于评估、决策与干预;(3)基础设施与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建设;(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5)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能力的提升。   二、从热点议题透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动态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的追踪和与行业内资深研究者的交流,我们初步认为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有如下热点议题:   1.“Connectivism”与“新建构主义”   联通主义(也被译为连接主义、连通主义或关联主义等)是乔治·西蒙斯教授2004年提出的一种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2006年西蒙斯出版了Knowing Knowledge一书,从学习观和知识观两方面系统介绍了联通主义。联通主义认为信息时代的知识不再是中心明确、层次清晰的静态结构,而是动杰生成、生态发展、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学习则是学习者持续地建立自己知识网络的过程。   新建构主义是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2011年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面向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面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体系是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联想三者构成的一个类似榕树的结构。教育是一个知识“嫁接”过程,学会“自嫁接”是网络时代学习者的首要任务。   2.“Flipped Classroom”与“太极学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由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在北美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潮流。翻转课堂是对“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作业”的教学模式的颠覆。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开展协作探究和进行互动交流等。   桑新民教授等人2012年提出了“太极学堂”的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受“太极学堂”的启发,本文作者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融合,构建出一个太极环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将另文再述。   3.“TPACK”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rler在Lee S.Shulman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教师知识的角度看,TPACK是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将技术有效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框架——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是三个基本的要素,它们互相交互将形成四种新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其中TPACK是核心。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理解TPACK,我们可以认为有效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技术应用到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中,而是内容、方法与技术三者要有机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能否与各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深入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思考,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4.“CSCL”与“协同学习”   作为学习科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主要关注信息化环境中人们是如何在一起进行学习的。CSCL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Timothy Koschmann对CSCL基本概念的探讨、Scardamalia&Bereiter提出的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理论、Gerry Stahl提出的小组认知(Group Cognition)理论等。2006年专门面向CSCL领域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期刊(Intem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创办,显示出这一领域日趋成熟。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理论。祝智庭教授等人认为协同学习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等有着上下位概念的不同和本质差异。协同学习是对现有学习技术系统框架的突破:在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之间建立有机的、协同发展的联系;在交互层面,提供内容与学习者的深度互动;在通信结构层面,提供信息聚合机制;在信息加工层面,提供群体思维操作和合作建构机制。简而言之,可将协同学习的基本原理归纳为“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   5.“First Prine-ples ofInstruction”与“TEL五定律”   2001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戴维·梅瑞尔(M.DavidMerrill)教授提出了首要教学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Instruction)。该原理包括问题为中心、激活旧知识、展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和贯通一体化五项基本原则。只有做到让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基础、为学习者呈现新知识、帮助学习者应用新知识以及使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融于一体时,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习,成为效果好、效率高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体系。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及其团队在一篇文章中将有效学习活动定义为学习者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有效学习活动的五个条件为: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及意愿为动力、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最引人关注的是文章最后围绕技术促进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这一主题,提出了需要满足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管理系统、设计者心理、学习者心理五个定律,也被称为TEL五定律。   回顾前述的理论热点,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主要聚焦于信息化环境中的教与学,这验证和说明了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相比教学信息化而言,当前教育信息化在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以高等教育为例,南京大学梁林梅教授曾指出大部分学者更多地关注“大学教学信息化”这一特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而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等问题,在大学管理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国际交流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及其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研究和关注不够,难以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之全貌,更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及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   三、从《地平线报告》看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前沿   当论及未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及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自2004年以来,NMC所发布的一系列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预测和描述未来将在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实践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关键挑战。   地平线报告2012年基础教育版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基础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移动装置和应用(Mobile Devices&Apps)与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ing)、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和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Environments)、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和自然用户界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s)。   地平线报告2012年高等教育版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移动应用(MobileApps)与平板电脑、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学习分析(LearningAnalytics)、基于姿势的计算(Gesture-Based Computin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2012年12月,NMC在其官方网站上预告了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核心内容,即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和平板电脑、大数据和学习分析(Big Data and LearningAnalytics)和基于游戏的学习、三维打印(3D Printing)和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技术将会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四、《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选题策划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创刊于1991年,2001年获批正式刊号,成为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2006年《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标志着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地认可。秉承“立足教育技术,推动学术创新,促进工作交流,服务行业发展”的宗旨,《现代教育技术》杂志面向教育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为理论研究提供学术园地,为实践探索提供交流平台。   在内容选题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将特别关注如下选题:教育信息化新理论,特别是立足本土的理论创新;教育信息化新技术,特别是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信息化新实践,特别是技术与学科和课程的整合。为此杂志将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增设“教育信息化前沿”专栏和“传媒教育技术”栏目,并将原来的“网络与远程教育”栏目更名为“网络与开放教育”。   在学术活动方面,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和《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4月在南昌大学举行。围绕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等议题杂志还将组织一系列沙龙活动。   此外,为了适应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趋势,杂志增设了DOI标识,采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http://xdjyjs.cbpt.cnki.net)并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教育技术资讯”。   结语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使命。高校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是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各级各类院校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教育技术相关厂商企业是推动教育技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将携手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各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编辑:小西

  [摘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的探析,对教育信息化热点议题的梳理,对《地平线报告》所预测技术的引介,文章分别探讨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在前述探讨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对教育信息化产业格局的认识,阐释了《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置,以期与广大读者和作者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智慧教育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地平线报告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05-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1.001   引言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美国教育部自1996年起相继颁布了四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指明了目标、任务和策略。英国教育与通讯技术局2008年颁布了《治理技术:下一代学习(2008-2014)》,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学习的一系列目标举措。日本文部科学省2010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愿景:迈向21世纪的学习与学校》报告,确立日本未来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宣布到2015年电子教材全面取代纸质课本。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今后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追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如何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下文将从编辑的视角进行探讨。   一、从相关政策文本探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趋势   相关的政策文本是教育决策机构对未来教育信息化的项层设计,它既是一国教育信息化领军研究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也是该国教育信息化实践者的工作指南。因此解读相关政策文本是把握教育信息化实践趋势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信息技术发源地的美国,其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韩国是亚洲各国中教育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有鉴于此,本文重点考察了2010年美国教育部推出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1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推出的《智慧教育战略》和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1.变革美国的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一个技术驱动的学习模式,并从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1)在学习方面:学习者在校内外能借助技术获得卓有成效、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经历,并成为全球化的网络社会中成为积极的、有创造力的、知识渊博的、有道德的参与者;(2)在评估方面:各级各类教育系统都能够借助技术开展科学的评估,并通过数据来帮助学习者获得持续的发展;(3)在教学方面:专业的教育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来自个人或团队的支持,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4)在设施方面:所有师生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得使用综合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学习;(5)在生产力方面:通过应用技术重塑教育系统结构流程,提高人力、资金与时间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学习效益。   2.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智慧教育战略   《智慧教育战略》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韩国教育的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体包括如下六项行动:(1)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数字教材用于满足个性化的、定制性的以及即时的学习要求,被视为智慧教育的主要目标;(2)振兴网络学习与建立在线评估系统:通过政策介入将网络课程批准为正式课程的形式,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评价系统逐步取代纸质评价;(3)促进教育内容为公共目的的利用,加强信息技术伦理教育,以解决信息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社会弊病:一方面适应时代变迁中教育模式的转变,方便教育内容被便捷地使用,同时构建并经营教育内容管理中心使创作者的权力得以保护,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无用的、不健康的负面信息面前是脆弱的,教育部门要实施相关的信息技术伦理教育;(4)加强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能力:强化教师能力并改变教师的角色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教师的智慧能力,需开发培训课程,培训方式也需多样化;(5)构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服务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技术构筑综合的教育服务环境来推进智慧教育,无线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需要逐步构筑以确保海量教育信息的安全;(6)提升项目推进体系:智慧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整个教育体系,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推进智慧教育的组织,该组织和教育科学技术部中多个部门有关联,同时,该组织需要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私营部门建立合作。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为实现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三基本两显著”的总体目标,完成发展任务,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和领域共性的重大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特别提出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各项行动内容如下:(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具体包括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具体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3)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具体包括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具体包括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5)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具体包括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   透过美韩中三国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我们可以看出各国教育信息化规划主要着眼于借助技术构建21世纪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模式,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可以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实践将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1)数字资源的开发、共享与教学应用;(2)基础数据管理,便于评估、决策与干预;(3)基础设施与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建设;(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5)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能力的提升。   二、从热点议题透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动态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的追踪和与行业内资深研究者的交流,我们初步认为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有如下热点议题:   1.“Connectivism”与“新建构主义”   联通主义(也被译为连接主义、连通主义或关联主义等)是乔治·西蒙斯教授2004年提出的一种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2006年西蒙斯出版了Knowing Knowledge一书,从学习观和知识观两方面系统介绍了联通主义。联通主义认为信息时代的知识不再是中心明确、层次清晰的静态结构,而是动杰生成、生态发展、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学习则是学习者持续地建立自己知识网络的过程。   新建构主义是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2011年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面向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面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体系是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联想三者构成的一个类似榕树的结构。教育是一个知识“嫁接”过程,学会“自嫁接”是网络时代学习者的首要任务。   2.“Flipped Classroom”与“太极学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由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在北美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潮流。翻转课堂是对“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作业”的教学模式的颠覆。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开展协作探究和进行互动交流等。   桑新民教授等人2012年提出了“太极学堂”的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受“太极学堂”的启发,本文作者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融合,构建出一个太极环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将另文再述。   3.“TPACK”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rler在Lee S.Shulman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教师知识的角度看,TPACK是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将技术有效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框架——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是三个基本的要素,它们互相交互将形成四种新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其中TPACK是核心。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理解TPACK,我们可以认为有效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技术应用到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中,而是内容、方法与技术三者要有机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能否与各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深入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思考,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4.“CSCL”与“协同学习”   作为学习科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主要关注信息化环境中人们是如何在一起进行学习的。CSCL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Timothy Koschmann对CSCL基本概念的探讨、Scardamalia&Bereiter提出的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理论、Gerry Stahl提出的小组认知(Group Cognition)理论等。2006年专门面向CSCL领域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期刊(Intem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创办,显示出这一领域日趋成熟。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理论。祝智庭教授等人认为协同学习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等有着上下位概念的不同和本质差异。协同学习是对现有学习技术系统框架的突破:在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之间建立有机的、协同发展的联系;在交互层面,提供内容与学习者的深度互动;在通信结构层面,提供信息聚合机制;在信息加工层面,提供群体思维操作和合作建构机制。简而言之,可将协同学习的基本原理归纳为“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   5.“First Prine-ples ofInstruction”与“TEL五定律”   2001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戴维·梅瑞尔(M.DavidMerrill)教授提出了首要教学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Instruction)。该原理包括问题为中心、激活旧知识、展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和贯通一体化五项基本原则。只有做到让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基础、为学习者呈现新知识、帮助学习者应用新知识以及使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融于一体时,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习,成为效果好、效率高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体系。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及其团队在一篇文章中将有效学习活动定义为学习者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有效学习活动的五个条件为: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及意愿为动力、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最引人关注的是文章最后围绕技术促进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这一主题,提出了需要满足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管理系统、设计者心理、学习者心理五个定律,也被称为TEL五定律。   回顾前述的理论热点,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主要聚焦于信息化环境中的教与学,这验证和说明了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相比教学信息化而言,当前教育信息化在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以高等教育为例,南京大学梁林梅教授曾指出大部分学者更多地关注“大学教学信息化”这一特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而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等问题,在大学管理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国际交流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及其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研究和关注不够,难以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之全貌,更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及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   三、从《地平线报告》看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前沿   当论及未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及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自2004年以来,NMC所发布的一系列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预测和描述未来将在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实践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关键挑战。   地平线报告2012年基础教育版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基础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移动装置和应用(Mobile Devices&Apps)与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ing)、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和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Environments)、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和自然用户界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s)。   地平线报告2012年高等教育版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移动应用(MobileApps)与平板电脑、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学习分析(LearningAnalytics)、基于姿势的计算(Gesture-Based Computin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2012年12月,NMC在其官方网站上预告了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核心内容,即预测在未来一年内、未来两到三年、未来四到五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分别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和平板电脑、大数据和学习分析(Big Data and LearningAnalytics)和基于游戏的学习、三维打印(3D Printing)和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技术将会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四、《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选题策划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创刊于1991年,2001年获批正式刊号,成为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2006年《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标志着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地认可。秉承“立足教育技术,推动学术创新,促进工作交流,服务行业发展”的宗旨,《现代教育技术》杂志面向教育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为理论研究提供学术园地,为实践探索提供交流平台。   在内容选题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3年将特别关注如下选题:教育信息化新理论,特别是立足本土的理论创新;教育信息化新技术,特别是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信息化新实践,特别是技术与学科和课程的整合。为此杂志将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增设“教育信息化前沿”专栏和“传媒教育技术”栏目,并将原来的“网络与远程教育”栏目更名为“网络与开放教育”。   在学术活动方面,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和《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4月在南昌大学举行。围绕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等议题杂志还将组织一系列沙龙活动。   此外,为了适应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趋势,杂志增设了DOI标识,采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http://xdjyjs.cbpt.cnki.net)并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教育技术资讯”。   结语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使命。高校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是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各级各类院校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教育技术相关厂商企业是推动教育技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将携手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各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编辑:小西


相关内容

  •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研究
  • [摘要]文章从国内外高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高职教学理论的发展动因,指出我国高职教学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介绍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理念 搞好教学工作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要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关键:而转变陈旧的 ...

  • 中小学教育管理简答
  • 二.简答. 1.教育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答:1.要认真读一点书2.要认真研究问题3.要认真总结教育管理实践的经验. 2.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答:1.管理的特点是安排2.管理的特点是处理关系3.管理的特点是确立目标4.管理是一种系统工程. 3.教育管理作为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含义是什么?答:1.管理要 ...

  • 课程与教学论的复习重点
  • 课程与教学论的复习重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薛国军 1. 教学过程设计 2.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泰勒模式 3. 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4. 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 5.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6. 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7. 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 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 篇一: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工作,促进骨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骨干教 ...

  • 大学生地理科学专业规划设计书
  • 地 理 科 学 专 业 设 计 规 划 参赛情况 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 19 所在学校及学院:XX 班级及专业:XX 系地理科学0902班 学号:XXXXXXX 联系电话: XXXXXX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目录 第一章:专业了解 第二章:学习目的 第三章:专 ...

  •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80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Ddfmqk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
  •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前沿发展动态.通过研究生自学.教师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使研究生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吸收和借鉴其反映社会 ...

  • Ahdybam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
  •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 ...

  • 浅析我国遥感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 技术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浅析我国遥感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文/刘晓宇 [摘要] 本文就遥感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遥感应用中存在的几点 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遥感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应用范围 问题 引言1956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遥感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