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使蒙城的中小企业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并逐渐形成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低估的中坚力量,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加速转型,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常常因资金不足、税负过重、缺乏创新等问题而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大家庭中的中坚力量,无疑对壮大县域经济、引领我县现代化发展步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书写蒙城加速崛起的新篇章。
强抓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抓大扶小,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规则;要转变职能,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积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等。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近年来,我县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蒙城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中小企助保金贷款管理办法》、《小微企业扶持办法》等,而事实却是中小企业的困境
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好政策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因此,有关部门应认识到“政策重在落实” 的硬道理,宣传普及好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化制度硬约束,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瓶颈。融资难是当今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帮助中小企业拓宽借贷渠道,才能使中小企业发展一路畅通无阻。在贷款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查相当严格,致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匮乏,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快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应及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切实加强融资服务。还可以支持银企对接,让银行信贷为中小企业开绿灯。我县一直致力于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每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的银企洽谈会,为企业与银行的交流与合作构筑良好平台。另一方面,要抓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中小企业发展中来。还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企业创名牌、纳税大户的奖励和鼓励企业的技改投入。
做好治乱减负,助力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负担较重的现状,我县应成立治乱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和优化发展环境管理办公室,对各种”吃、拿、卡、要”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取消中小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有效防止对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执法行为,应成立中小企业
集中收费中心和集中执法中心,对县级各单位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召开听证会,做到不合理的收费坚决禁止,合理的收费也要视情况按标准执行。另一方面,坚决执行国家颁布的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税赋负担。而且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原料购买等税款难以抵扣。因此要在遵循统一税制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杜绝乱收费、乱摊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要多加关注、保护,尽可能给予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帮助它们进行产业升级,同时简化税款预缴申报程序,营造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发挥相关机构作用,打造发展服务平台。我县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于2009年5月8日经蒙城县民政局批准成立,应充分发挥这一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及时发布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动态,把各种政策、市场、供求、企业项目、人才、会计、统计、管理等信息发布到企业,使企业的法人掌握国家政策,避免投资风险。尽力为中小企业做点实事,打造出真正适合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另外,要建立中小企业经济维权投诉中心,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挖掘发展潜力,促进结构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应将重心放在“调结构”上来,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小企业之路越走越宽阔。而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除了贷
款和民间筹资外,财政投入是关键。县财政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推动中小企改造和重组,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更新改造和产品更新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深度剖析企业的资金、人才、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有价值有潜力的产品或服务,创建有个性的自主品牌,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创建”转型。加强中小企业领导团体建设,政府牵头,通过联合学界专家、行业专家的力量,组建本企业的“品牌智囊团”,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生产,通过品牌扩张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积极组织对外推介。政府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和带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一起走出去进行对外推介和宣传,借以提升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中小企业园,打造中小企业的集聚区,形成集群式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的优劣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措并举,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生存环境,使中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胡曼曼 乐土镇大学生村官
联系电话:[1**********]
个人简介:女,汉族,1900年8月出生,家住乐土镇胡庙村。2013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多措并举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使蒙城的中小企业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并逐渐形成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低估的中坚力量,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加速转型,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常常因资金不足、税负过重、缺乏创新等问题而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大家庭中的中坚力量,无疑对壮大县域经济、引领我县现代化发展步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书写蒙城加速崛起的新篇章。
强抓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抓大扶小,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规则;要转变职能,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积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等。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近年来,我县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蒙城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中小企助保金贷款管理办法》、《小微企业扶持办法》等,而事实却是中小企业的困境
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好政策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因此,有关部门应认识到“政策重在落实” 的硬道理,宣传普及好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化制度硬约束,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瓶颈。融资难是当今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帮助中小企业拓宽借贷渠道,才能使中小企业发展一路畅通无阻。在贷款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查相当严格,致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匮乏,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快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应及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切实加强融资服务。还可以支持银企对接,让银行信贷为中小企业开绿灯。我县一直致力于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每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的银企洽谈会,为企业与银行的交流与合作构筑良好平台。另一方面,要抓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中小企业发展中来。还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企业创名牌、纳税大户的奖励和鼓励企业的技改投入。
做好治乱减负,助力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负担较重的现状,我县应成立治乱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和优化发展环境管理办公室,对各种”吃、拿、卡、要”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取消中小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有效防止对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执法行为,应成立中小企业
集中收费中心和集中执法中心,对县级各单位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召开听证会,做到不合理的收费坚决禁止,合理的收费也要视情况按标准执行。另一方面,坚决执行国家颁布的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税赋负担。而且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原料购买等税款难以抵扣。因此要在遵循统一税制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杜绝乱收费、乱摊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要多加关注、保护,尽可能给予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帮助它们进行产业升级,同时简化税款预缴申报程序,营造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发挥相关机构作用,打造发展服务平台。我县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于2009年5月8日经蒙城县民政局批准成立,应充分发挥这一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及时发布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动态,把各种政策、市场、供求、企业项目、人才、会计、统计、管理等信息发布到企业,使企业的法人掌握国家政策,避免投资风险。尽力为中小企业做点实事,打造出真正适合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另外,要建立中小企业经济维权投诉中心,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挖掘发展潜力,促进结构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应将重心放在“调结构”上来,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小企业之路越走越宽阔。而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除了贷
款和民间筹资外,财政投入是关键。县财政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推动中小企改造和重组,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更新改造和产品更新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深度剖析企业的资金、人才、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有价值有潜力的产品或服务,创建有个性的自主品牌,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创建”转型。加强中小企业领导团体建设,政府牵头,通过联合学界专家、行业专家的力量,组建本企业的“品牌智囊团”,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生产,通过品牌扩张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积极组织对外推介。政府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和带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一起走出去进行对外推介和宣传,借以提升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中小企业园,打造中小企业的集聚区,形成集群式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的优劣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措并举,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生存环境,使中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胡曼曼 乐土镇大学生村官
联系电话:[1**********]
个人简介:女,汉族,1900年8月出生,家住乐土镇胡庙村。2013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