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美和欢乐美

崇高美和欢乐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

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

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

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

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二,教学内容;

崇高美:《祖国颂》,《英雄赞歌》 《龙华祭》,

欢乐美:《祝酒歌》,《举杯吧朋友》《赛龙夺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

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这几句诗给你是怎样的感受 它通常是象征什么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祖国颂》)

(二)新课讲授:

1.欣赏歌曲《祖国颂》

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

思考:

(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加上音乐后非常壮观,气势磅礴等)

(2)它在声乐作品中属于那种演唱形式

(领唱,合唱)

(3)歌曲中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

(男高音演唱部分,女高音演唱部分)

(4)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

(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

(5)你能听辨出歌曲中的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吗

(4/4,2/4,12/8,6/8),(强,弱),(快,慢)

(大家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这些都是音乐美学中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欣赏的《祖国颂》就是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

2.音乐知识:

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

3.内容介绍

《祖国颂》是词曲作者于1957年冬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

插曲之一.影片于1958年元旦放映后,此曲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祖国颂》是一部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4.分段欣赏:

A. 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男高音和女高音分别用纯净明亮的音色,徐缓而舒展地唱出"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的歌词,合唱队则用相同的,紧凑的节奏加以呼应和衬托,生动地描绘出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图景.

B.中段采用复调的混声四部合唱为诗朗诵配乐,具有秦腔特色的旋律更加深了宏伟感人的气氛.

最后,用朗诵词配上2/4拍子的曲调,唱出"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动人诗句,音调欢快活跃,富于勃勃生机.

C.间奏之后,歌曲进入第二部分.是一个单乐段的分节歌,它采用领唱加合唱的演唱形式,旋律优美,深情:

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的一派丰收景象.

D.第三部分是略去朗诵段的第—部分的再现.前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使旋律更加宽广,豪放,后半部分则更为庄严,洋溢着自豪感,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过渡语:音乐的崇高美不仅可以用来表现辉煌宏伟的磅礴气势旋律,同时也能表现人们对歌颂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195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着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们,为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和祖国的安全,他们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王成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人民永远记住他.)

5. 请欣赏电影《英雄儿女》中插曲《英雄赞歌》

思考:歌曲怎样表现对英雄的赞美之情的

(通过旋律宽广的音域,中等的速度,明亮的大调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过渡语:刚刚我们欣赏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音乐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虔诚,真挚的赞美与由衷的倾诉.)

6.《圣母颂》,1825年舒伯特采用英国历史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所作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是舒伯特的代表作.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首小曲里,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

(过渡语: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颂》和《英雄赞歌》的气势,体会了《圣母颂》由衷的倾诉,对"音乐崇高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音乐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旋律欢乐流畅,活泼跌宕,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

7.欣赏歌曲:《祝酒歌》

(1)内容介绍:

《祝酒歌》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喜悦心情.

这首歌采用bB大调,2/4拍子,为复二部曲式结构.

(2)分段介绍:

歌曲前面有八小节的引子.它吸取了我国北方民间吹打乐中常用的喜庆锣鼓点的节奏型,欢快,跳跃,概括了全曲的基本情绪:

第一乐段是以后半拍起唱,在中低音区进行,以优美,舒畅的旋律开始的,具有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

接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它有机地揉进了江南民歌的曲调,使情绪逐渐昂扬,兴奋起来:

第三乐句则通过节奏的紧缩,增加了动力,使第四乐句在情绪上显得格外舒展,深沉:

第二乐段出现了对比性的衬腔,节奏从前面的引子中脱胎而来.它欢快,跳跃,活跃了歌曲的情绪:

这一欢快的舞曲性旋律,把情绪推到第一个高潮.随后,又出现具有西藏民歌风格的爽朗豪放的旋律:

显然,这一曲调是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衍变而来.

以上风格各异的旋律,经作者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各族人民喜庆胜利的欢乐情绪.

最后,歌曲提高八度再现了衬腔的旋律,接着又用扩展的手法将节奏拉宽,以级进上行的旋律,推出全曲的高潮,歌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3)完整地欣赏李光曦演唱的歌曲,体会歌曲的风格.

(过渡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人们为祖国的腾飞而感到自豪,朋友举杯相邀,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共祝朋友天长地久.)

8.欣赏歌曲《举杯吧朋友》

由教师演唱《举杯吧朋友》.让同学感受音乐的风格,以及旋律和节奏的特点.(教师自己演唱,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易于接受)

9. 音乐知识:

音乐欢乐美: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

(通过以上两首歌曲的欣赏,同学们已对"欢乐美"有所了解,这时总结欢乐美的概念比较合适)

(三)讨论分析:

1.播放两组图片

请同学讨论,根据这样的素材,如果你是作曲家,你将选择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优美,壮美,以及本节课所了解的崇高美,欢乐美中的哪一种美,来创作这部作品

2.欣赏作曲家创作的弦乐合奏曲《龙华祭》和乐曲《赛龙夺锦》体会作品的风格. 思考题:

(1)作曲家为何用崇高美来谱写《龙华祭》

(旋律深沉凝重,仿佛人们在追思英烈们崇高的精神品格)

(2)《龙华祭》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 (低音提琴,大提琴)

(3)《赛龙夺锦》为何采用明快,热烈的旋律 描写了怎样场面

(民间欢度端午节时龙舟竞渡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4)《赛龙夺锦》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 (唢呐)

(5)唢呐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乐器 (民族乐器)

(刚才你作为作曲家时,并没有考虑到用民族乐器吧!作为一个作曲家,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因此,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听音乐,这样才能分析音乐,理解音乐,去创作音乐.)

(四)对比概括

复习巩固对崇高美,欢乐美以及优美,壮美的了解概括

曲 名

美的范畴

形态,特点

意 境

《祖国颂》

崇高美

旋律形态:气势磅礴,宽广宏伟

速度:中速,稍慢

讴歌祖国山河的壮丽,

展现伟大祖国前进的步

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祝酒歌》

欢乐美

旋律形态:欢快流畅的旋律,

活泼跌宕的节奏

速度:较快

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

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

的欢乐心情.

《牧 歌》

优 美

旋律形态:优美,柔和,平稳

速度:缓慢

表现草原人民幸福,安

宁的生活.

《国际歌》

壮 美

旋律形态:庄严凝重,刚劲果敢

速度:进行速度

召唤千百万觉醒的奴隶

奔赴战场,为共产主义

事业英勇斗争.

(五)补充教材:

1,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又名"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歌词来自于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欢乐颂》.晚年的贝多芬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文化最激烈的震荡和失聪的痛苦,在这部作品中给世人留下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的歌颂. 2,《哈利路亚》合唱

哈利路亚歌词:"哈利路亚,我主我神全知全能大权.世上万国万邦必成为我主基督之国,他掌大权从永远到永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哈利路亚!"这首著名的大合唱是第二部分的终曲,也是全剧的高潮.该曲以主调和声为主,中间穿插一些复调段落.

《哈利路亚》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合唱曲.海顿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时,禁不住含泪高呼:"亨德尔是我们大家的大师!"我们从这波澜壮阔的合唱中听到宏伟的群众的声音.它象潮水一样涌来,势不可挡.这种人民群众的潮流,正是潜伏在《弥赛亚》中真正伟大的力量.

《弥赛亚》清唱曲.亨德尔作.1742年初演于柏林.希伯来语"弥赛亚"原以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在受封为王者额上涂敷膏油),指上帝所派遣者.后被基督教用为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剧词根

据《圣经》写成.为最受后世欢迎的清唱剧之一.共分三部分,分别叙述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其中第一部分《田园交响曲》与咏叹调《他必象牧人喂养其羊群》,第二部分的《哈利路亚合唱》,第三部分的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和《阿门颂》尤为著名. 3,《红旗颂》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4,《饮酒歌》

《饮酒歌》出现在第一幕,女主人公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席间,阿尔弗莱德应大家的要求,唱了这所《饮酒歌》,他为青春,为美好爱情干杯,在歌声中,向薇奥列塔表示了爱慕之心,薇奥列塔也在祝酒中作了巧妙的回答,客人们伴唱,增添了歌曲的热烈气氛.歌曲是由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轻快而活跃,贯穿于全曲的大六度跳进,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充满着活力的情绪,这些,都表达了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 5,《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郑路,马洪业曲.乐曲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热烈庆祝的情景.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之音;先为开放奏法,尔后奏阴塞音,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震荡,回响的辽阔气势.突然,乐队欢腾起来,随着欢快的旋律,强烈的节奏,人们纵情地跳起舞来.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所构成:

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气势浩大的群舞,粗犷奔放的小伙子及轻快优美的姑娘们的舞蹈.为了强调喜悦的气氛持久不散,音乐的各主题间不断地作强烈的对比,整个乐曲由明快生动的节奏贯穿始终,具有浓烈的狂欢色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主题外,其它几个主题的主旋律基本上都建立在大调主三和弦的分解音型之上,使这些主题具有某种质朴明快的特点,亦保持了乐曲的内在统一.

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用音色的变化表现时而全体欢歌,时而独舞或对舞,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通常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欢乐美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拥抱美吧!

崇高美和欢乐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

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

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

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

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二,教学内容;

崇高美:《祖国颂》,《英雄赞歌》 《龙华祭》,

欢乐美:《祝酒歌》,《举杯吧朋友》《赛龙夺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

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这几句诗给你是怎样的感受 它通常是象征什么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祖国颂》)

(二)新课讲授:

1.欣赏歌曲《祖国颂》

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

思考:

(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加上音乐后非常壮观,气势磅礴等)

(2)它在声乐作品中属于那种演唱形式

(领唱,合唱)

(3)歌曲中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

(男高音演唱部分,女高音演唱部分)

(4)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

(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

(5)你能听辨出歌曲中的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吗

(4/4,2/4,12/8,6/8),(强,弱),(快,慢)

(大家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这些都是音乐美学中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欣赏的《祖国颂》就是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

2.音乐知识:

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

3.内容介绍

《祖国颂》是词曲作者于1957年冬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

插曲之一.影片于1958年元旦放映后,此曲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祖国颂》是一部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4.分段欣赏:

A. 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男高音和女高音分别用纯净明亮的音色,徐缓而舒展地唱出"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的歌词,合唱队则用相同的,紧凑的节奏加以呼应和衬托,生动地描绘出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图景.

B.中段采用复调的混声四部合唱为诗朗诵配乐,具有秦腔特色的旋律更加深了宏伟感人的气氛.

最后,用朗诵词配上2/4拍子的曲调,唱出"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动人诗句,音调欢快活跃,富于勃勃生机.

C.间奏之后,歌曲进入第二部分.是一个单乐段的分节歌,它采用领唱加合唱的演唱形式,旋律优美,深情:

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的一派丰收景象.

D.第三部分是略去朗诵段的第—部分的再现.前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使旋律更加宽广,豪放,后半部分则更为庄严,洋溢着自豪感,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过渡语:音乐的崇高美不仅可以用来表现辉煌宏伟的磅礴气势旋律,同时也能表现人们对歌颂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195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着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们,为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和祖国的安全,他们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王成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人民永远记住他.)

5. 请欣赏电影《英雄儿女》中插曲《英雄赞歌》

思考:歌曲怎样表现对英雄的赞美之情的

(通过旋律宽广的音域,中等的速度,明亮的大调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过渡语:刚刚我们欣赏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音乐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虔诚,真挚的赞美与由衷的倾诉.)

6.《圣母颂》,1825年舒伯特采用英国历史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所作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是舒伯特的代表作.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首小曲里,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

(过渡语: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颂》和《英雄赞歌》的气势,体会了《圣母颂》由衷的倾诉,对"音乐崇高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音乐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旋律欢乐流畅,活泼跌宕,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

7.欣赏歌曲:《祝酒歌》

(1)内容介绍:

《祝酒歌》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喜悦心情.

这首歌采用bB大调,2/4拍子,为复二部曲式结构.

(2)分段介绍:

歌曲前面有八小节的引子.它吸取了我国北方民间吹打乐中常用的喜庆锣鼓点的节奏型,欢快,跳跃,概括了全曲的基本情绪:

第一乐段是以后半拍起唱,在中低音区进行,以优美,舒畅的旋律开始的,具有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

接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它有机地揉进了江南民歌的曲调,使情绪逐渐昂扬,兴奋起来:

第三乐句则通过节奏的紧缩,增加了动力,使第四乐句在情绪上显得格外舒展,深沉:

第二乐段出现了对比性的衬腔,节奏从前面的引子中脱胎而来.它欢快,跳跃,活跃了歌曲的情绪:

这一欢快的舞曲性旋律,把情绪推到第一个高潮.随后,又出现具有西藏民歌风格的爽朗豪放的旋律:

显然,这一曲调是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衍变而来.

以上风格各异的旋律,经作者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各族人民喜庆胜利的欢乐情绪.

最后,歌曲提高八度再现了衬腔的旋律,接着又用扩展的手法将节奏拉宽,以级进上行的旋律,推出全曲的高潮,歌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3)完整地欣赏李光曦演唱的歌曲,体会歌曲的风格.

(过渡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人们为祖国的腾飞而感到自豪,朋友举杯相邀,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共祝朋友天长地久.)

8.欣赏歌曲《举杯吧朋友》

由教师演唱《举杯吧朋友》.让同学感受音乐的风格,以及旋律和节奏的特点.(教师自己演唱,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易于接受)

9. 音乐知识:

音乐欢乐美: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

(通过以上两首歌曲的欣赏,同学们已对"欢乐美"有所了解,这时总结欢乐美的概念比较合适)

(三)讨论分析:

1.播放两组图片

请同学讨论,根据这样的素材,如果你是作曲家,你将选择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优美,壮美,以及本节课所了解的崇高美,欢乐美中的哪一种美,来创作这部作品

2.欣赏作曲家创作的弦乐合奏曲《龙华祭》和乐曲《赛龙夺锦》体会作品的风格. 思考题:

(1)作曲家为何用崇高美来谱写《龙华祭》

(旋律深沉凝重,仿佛人们在追思英烈们崇高的精神品格)

(2)《龙华祭》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 (低音提琴,大提琴)

(3)《赛龙夺锦》为何采用明快,热烈的旋律 描写了怎样场面

(民间欢度端午节时龙舟竞渡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4)《赛龙夺锦》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 (唢呐)

(5)唢呐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乐器 (民族乐器)

(刚才你作为作曲家时,并没有考虑到用民族乐器吧!作为一个作曲家,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因此,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听音乐,这样才能分析音乐,理解音乐,去创作音乐.)

(四)对比概括

复习巩固对崇高美,欢乐美以及优美,壮美的了解概括

曲 名

美的范畴

形态,特点

意 境

《祖国颂》

崇高美

旋律形态:气势磅礴,宽广宏伟

速度:中速,稍慢

讴歌祖国山河的壮丽,

展现伟大祖国前进的步

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祝酒歌》

欢乐美

旋律形态:欢快流畅的旋律,

活泼跌宕的节奏

速度:较快

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

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

的欢乐心情.

《牧 歌》

优 美

旋律形态:优美,柔和,平稳

速度:缓慢

表现草原人民幸福,安

宁的生活.

《国际歌》

壮 美

旋律形态:庄严凝重,刚劲果敢

速度:进行速度

召唤千百万觉醒的奴隶

奔赴战场,为共产主义

事业英勇斗争.

(五)补充教材:

1,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又名"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歌词来自于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欢乐颂》.晚年的贝多芬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文化最激烈的震荡和失聪的痛苦,在这部作品中给世人留下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的歌颂. 2,《哈利路亚》合唱

哈利路亚歌词:"哈利路亚,我主我神全知全能大权.世上万国万邦必成为我主基督之国,他掌大权从永远到永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哈利路亚!"这首著名的大合唱是第二部分的终曲,也是全剧的高潮.该曲以主调和声为主,中间穿插一些复调段落.

《哈利路亚》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合唱曲.海顿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时,禁不住含泪高呼:"亨德尔是我们大家的大师!"我们从这波澜壮阔的合唱中听到宏伟的群众的声音.它象潮水一样涌来,势不可挡.这种人民群众的潮流,正是潜伏在《弥赛亚》中真正伟大的力量.

《弥赛亚》清唱曲.亨德尔作.1742年初演于柏林.希伯来语"弥赛亚"原以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在受封为王者额上涂敷膏油),指上帝所派遣者.后被基督教用为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剧词根

据《圣经》写成.为最受后世欢迎的清唱剧之一.共分三部分,分别叙述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其中第一部分《田园交响曲》与咏叹调《他必象牧人喂养其羊群》,第二部分的《哈利路亚合唱》,第三部分的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和《阿门颂》尤为著名. 3,《红旗颂》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4,《饮酒歌》

《饮酒歌》出现在第一幕,女主人公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席间,阿尔弗莱德应大家的要求,唱了这所《饮酒歌》,他为青春,为美好爱情干杯,在歌声中,向薇奥列塔表示了爱慕之心,薇奥列塔也在祝酒中作了巧妙的回答,客人们伴唱,增添了歌曲的热烈气氛.歌曲是由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轻快而活跃,贯穿于全曲的大六度跳进,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充满着活力的情绪,这些,都表达了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 5,《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郑路,马洪业曲.乐曲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热烈庆祝的情景.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之音;先为开放奏法,尔后奏阴塞音,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震荡,回响的辽阔气势.突然,乐队欢腾起来,随着欢快的旋律,强烈的节奏,人们纵情地跳起舞来.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所构成:

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气势浩大的群舞,粗犷奔放的小伙子及轻快优美的姑娘们的舞蹈.为了强调喜悦的气氛持久不散,音乐的各主题间不断地作强烈的对比,整个乐曲由明快生动的节奏贯穿始终,具有浓烈的狂欢色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主题外,其它几个主题的主旋律基本上都建立在大调主三和弦的分解音型之上,使这些主题具有某种质朴明快的特点,亦保持了乐曲的内在统一.

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用音色的变化表现时而全体欢歌,时而独舞或对舞,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通常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欢乐美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拥抱美吧!


相关内容

  •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导学案
  •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年级:高一年级 学校: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教师:王雪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小组间的交流探讨式学习. 学习目标: ● 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及视频等资料,能够充分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与真谛,培养欣赏音乐的兴趣. ● 培养探索.观察.分析音乐作品特点的能力. ● 学唱歌 ...

  • 2015湖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欣赏课[欢乐颂]教案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湖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欣赏课<欢乐颂>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共同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欢乐的生活热情. 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和学唱乐曲的过程中,了解 ...

  • 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读后感
  • 简爱读后感 曾经有一份挚爱,漂洋过海来到我面前,那便是<简爱>.它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她所象征的女性理想和追求已超越了时空,成了人们心中的永恒. < ...

  •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 高中音乐教案--音乐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1.通过对乐曲<二泉映月>.<松花江上>的听赏与体验,领略音乐悲剧美的内在情感,把握悲剧美的审美特征. 2.通过对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的听赏与体验,领略音乐喜剧美的内在情感,把握喜剧美的审美特征. ...

  • 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演变历程
  • 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演变历程 目录 概述 ................................................................................................................................. ...

  • 庆祝教师节祝福语
  • 庆祝第28个教师节宣传标语 1.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弘扬重教兴学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 6.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7.弘扬良好的 ...

  •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 贝 多 芬 教学目标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 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2. 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和<热情>,感受.体 ...

  • 丁登寺译文
  • 丁登寺 威廉·华兹华斯 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还有 五个漫长的冬天!并且我重又听见 这些水声,从山泉中滚流出来, 在内陆的溪流中柔声低语.--我又一次 看到这些峻峭巍峨的山崖, 这一幕荒野的风景深深地留给 思想一个幽僻的印象:山水呀, 联结着天空的那一片宁静. 这一天到来,我重又在此休憩 在无花果树 ...

  •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罗响,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音乐,我试讲的课题是<贝多芬>,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教学目标: 1.知识--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片段,感受.体 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