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体会
安庆市怀宁县三桥中心学校 何承洲
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家庭教育成功之道”帮助家长扫除家庭教育的盲区,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上学到许多方法,认识到家长的许多做法是不正确的,家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我现在从四个方面谈家教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体会。
一、关爱“留守儿童少年”,促进社会和谐
单亲、留守、困难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全镇小学较为普遍。据统计,2005年在中心学校的2459名小学生中,有“留守儿童少年”921名,其中男生538人,女生383人,“留守儿童少年”占小学生总数的41.7%。这些孩子是教育的难点,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学教研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和优秀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关爱每个“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共同研讨,力求教育切入到学生心灵,把自卑转为自信。
说起教育孩子,许多家长说:和别的家长交流心得时也能滔滔不绝,可是一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束手无策了。还说:对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思,打也打了,哄也哄了,可是孩子软
硬不吃。怎样才能教育出让家长自豪、老师赞赏、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材呢?开办“家长学校”,让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教育。
二、做好家教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按科学方法严格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因素是相对可控的。一个学生家长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孩子遇上一个有眼光、有学识、心理健康、责任心强的好老师,因为老师可以给孩子以未来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立业安身的基石,也是奔向人生前程的明灯。而家庭教育可控因素在家长,现在,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淡薄了家庭教育的意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成长历程的档案,以便回顾自己成长的道路;其次,要有年度家庭活动计划,帮助孩子建立一日生活常规等。
我校推行“感恩教育”、“阳光教育”,为教育带来普天阳光使素质教育具体化。“感恩教育”就是针对一些独生子女自私冷漠、缺乏爱心的表现,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感谢父母,每天为父母做一项家务;感谢老师,每周为班级或学校做一件好事;感谢社会,向老弱幼小伸出一双援助之手„„“阳光教育”:对特殊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呵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成长。“阳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始终是爱他们的,始终是关心他们的,他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或家长,爱学生要爱他的全部,也包括他的缺点,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
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
我们摒弃了“以会代校”的做法:重视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我们通过互动了解到家长对我校教育工作的心声。如:建议老师家访、老师帮扶留守儿童少年、老师研讨课堂教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老师路队护送学生,学校要加强护送教师的责任等等。我们汇总了家长们的好心好意。近两年,学校每学期要求教师普访班级学生一次,并做好记载;老师帮扶留守儿童少年,让被帮扶的留守儿童少年说心里话,并有书写记载;每学期组织人员对全镇各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视导一次,并及时召集教师参加评课座谈会,畅所欲言,既真诚地讲出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又善意地指出不足,以利改进、提高;学校与路队护送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我们坚持“电话家教”,将留守儿童的爱好和在校表现及时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开通“亲情电话”,不定期地让留守儿童少年向父母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接受父母的教育,及时让亲情教育产生内在动力,使留守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三、多渠道“助学济困”,促进社会和谐
1、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学生”学好文化。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结对帮助“留守学生”,可以让同一村民组的同学结对一起上学,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回家,一起完成课外作业。这样,就能够达到一帮一、一对红。
2、救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少先大队倡议全校少
先队员参加“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可以向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也可以从零花钱中捐赠一点人民币。
3、注重情感,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实践告诉我:“学困生”是相对的,只要教师用情感的泉水去擦亮孩子们心灵的窗户,无论怎样的“学困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接受教育。一九九八年,我接受了一个人人都不愿管的乱班,班上有个“调皮大王”一虎,经常惹事生非,动嘴骂人,动手打人,作业不做,各门功课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找该生谈心,他却一言不发,星期天我去家访,进屋一观察,地上乱七八糟,父母不在家,还是找到邻居家才了解到这位学生的处境。一年前,这孩子的母亲病故,看病和安葬费三、四千元全是贷款,他父亲无奈,只好撇下他和他的妹妹,出门打工挣钱还债。我听了邻居的叙说后,不禁流下了眼泪。我想,禾苗需要雨露,急风暴雨会把他打蔫;幼芽需要阳光,一阵曝晒,有可能使他枯干。只有融融春日,和风细雨,才能使幼苗长成栋梁。该生多么需要老师的关心!从那以后,我尽力为这个学生解决困难,给他理发,买学习用品,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有时他病了就带到医院打针、吃药;下雨天,我就叫他到我家里吃饭等等。他感到从自己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的温暖与体贴,在老师这里得到了。因此,他对我特别亲近,后来这个学生的思想、学习都进步了。
4、奉献爱心,让贫困学生就学。我镇南方小学一年级学生何婷婷,年轻的父亲于二OO二年突然病故,随后母
亲也远走高飞,只得靠年近六十的爹爹、奶奶抚养。今年9月份,该生已是适龄生,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没有入学打算,校长、主任知情后,上门动员该生入学,报请中心校全免了该生的学杂费,学校号召老师、学生献爱心,捐款、捐学习用品,使该生顺利进入一年级就读。
四、实施“和谐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关系学”是所有应用学科的交集,好的关系胜过一切管理,好的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生活中,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表扬会让孩子心花怒放,批评会使孩子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科目的老师,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热情;在家里,孩子与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
从家庭教育角度看,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就容易成功。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能胜过许多教育。
家长的带头作用、样板作用。作为家长,为人父母,言传身教,上行下效,既是家庭教育的需要,也是父母亲和力的表现,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父母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加强自己的修养,给子女做出样子。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缺点,都可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待,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标志之一。孩
子在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就能培养自尊和独立人格,充满爱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多年来,我们:一是平等相处。无论是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是现在孩子已长大,我们都始终把他当成大人看待,使他感到他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二是坦诚交流。父母是孩子长辈,也是孩子的朋友。是朋友就可以交心,就可以谈吐真诚。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和谐的润滑剂。三是亲切指教。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肯定他取得的成绩,但不能产生自满自足思想;当孩子出现失败时,我们认真分析其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果,一次失败,一次教育,孩子能够吸收一次教训,得到一次收获。当孩子处在转折时,尽力为孩子创造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条件,孩子也深深感知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心关怀。“和谐教育”是子女教育的一剂良方,是家庭和睦的推进器,愿天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妨一试。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许许多多的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努力做好家教工作,将会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
家教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体会
安庆市怀宁县三桥中心学校 何承洲
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家庭教育成功之道”帮助家长扫除家庭教育的盲区,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上学到许多方法,认识到家长的许多做法是不正确的,家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我现在从四个方面谈家教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体会。
一、关爱“留守儿童少年”,促进社会和谐
单亲、留守、困难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全镇小学较为普遍。据统计,2005年在中心学校的2459名小学生中,有“留守儿童少年”921名,其中男生538人,女生383人,“留守儿童少年”占小学生总数的41.7%。这些孩子是教育的难点,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学教研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和优秀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关爱每个“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共同研讨,力求教育切入到学生心灵,把自卑转为自信。
说起教育孩子,许多家长说:和别的家长交流心得时也能滔滔不绝,可是一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束手无策了。还说:对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思,打也打了,哄也哄了,可是孩子软
硬不吃。怎样才能教育出让家长自豪、老师赞赏、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材呢?开办“家长学校”,让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教育。
二、做好家教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按科学方法严格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因素是相对可控的。一个学生家长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孩子遇上一个有眼光、有学识、心理健康、责任心强的好老师,因为老师可以给孩子以未来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立业安身的基石,也是奔向人生前程的明灯。而家庭教育可控因素在家长,现在,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淡薄了家庭教育的意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成长历程的档案,以便回顾自己成长的道路;其次,要有年度家庭活动计划,帮助孩子建立一日生活常规等。
我校推行“感恩教育”、“阳光教育”,为教育带来普天阳光使素质教育具体化。“感恩教育”就是针对一些独生子女自私冷漠、缺乏爱心的表现,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感谢父母,每天为父母做一项家务;感谢老师,每周为班级或学校做一件好事;感谢社会,向老弱幼小伸出一双援助之手„„“阳光教育”:对特殊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呵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成长。“阳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始终是爱他们的,始终是关心他们的,他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或家长,爱学生要爱他的全部,也包括他的缺点,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
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
我们摒弃了“以会代校”的做法:重视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我们通过互动了解到家长对我校教育工作的心声。如:建议老师家访、老师帮扶留守儿童少年、老师研讨课堂教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老师路队护送学生,学校要加强护送教师的责任等等。我们汇总了家长们的好心好意。近两年,学校每学期要求教师普访班级学生一次,并做好记载;老师帮扶留守儿童少年,让被帮扶的留守儿童少年说心里话,并有书写记载;每学期组织人员对全镇各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视导一次,并及时召集教师参加评课座谈会,畅所欲言,既真诚地讲出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又善意地指出不足,以利改进、提高;学校与路队护送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我们坚持“电话家教”,将留守儿童的爱好和在校表现及时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开通“亲情电话”,不定期地让留守儿童少年向父母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接受父母的教育,及时让亲情教育产生内在动力,使留守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三、多渠道“助学济困”,促进社会和谐
1、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学生”学好文化。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结对帮助“留守学生”,可以让同一村民组的同学结对一起上学,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回家,一起完成课外作业。这样,就能够达到一帮一、一对红。
2、救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少先大队倡议全校少
先队员参加“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可以向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也可以从零花钱中捐赠一点人民币。
3、注重情感,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实践告诉我:“学困生”是相对的,只要教师用情感的泉水去擦亮孩子们心灵的窗户,无论怎样的“学困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接受教育。一九九八年,我接受了一个人人都不愿管的乱班,班上有个“调皮大王”一虎,经常惹事生非,动嘴骂人,动手打人,作业不做,各门功课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找该生谈心,他却一言不发,星期天我去家访,进屋一观察,地上乱七八糟,父母不在家,还是找到邻居家才了解到这位学生的处境。一年前,这孩子的母亲病故,看病和安葬费三、四千元全是贷款,他父亲无奈,只好撇下他和他的妹妹,出门打工挣钱还债。我听了邻居的叙说后,不禁流下了眼泪。我想,禾苗需要雨露,急风暴雨会把他打蔫;幼芽需要阳光,一阵曝晒,有可能使他枯干。只有融融春日,和风细雨,才能使幼苗长成栋梁。该生多么需要老师的关心!从那以后,我尽力为这个学生解决困难,给他理发,买学习用品,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有时他病了就带到医院打针、吃药;下雨天,我就叫他到我家里吃饭等等。他感到从自己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的温暖与体贴,在老师这里得到了。因此,他对我特别亲近,后来这个学生的思想、学习都进步了。
4、奉献爱心,让贫困学生就学。我镇南方小学一年级学生何婷婷,年轻的父亲于二OO二年突然病故,随后母
亲也远走高飞,只得靠年近六十的爹爹、奶奶抚养。今年9月份,该生已是适龄生,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没有入学打算,校长、主任知情后,上门动员该生入学,报请中心校全免了该生的学杂费,学校号召老师、学生献爱心,捐款、捐学习用品,使该生顺利进入一年级就读。
四、实施“和谐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关系学”是所有应用学科的交集,好的关系胜过一切管理,好的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生活中,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表扬会让孩子心花怒放,批评会使孩子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科目的老师,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热情;在家里,孩子与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
从家庭教育角度看,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就容易成功。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能胜过许多教育。
家长的带头作用、样板作用。作为家长,为人父母,言传身教,上行下效,既是家庭教育的需要,也是父母亲和力的表现,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父母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加强自己的修养,给子女做出样子。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缺点,都可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待,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标志之一。孩
子在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就能培养自尊和独立人格,充满爱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多年来,我们:一是平等相处。无论是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是现在孩子已长大,我们都始终把他当成大人看待,使他感到他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二是坦诚交流。父母是孩子长辈,也是孩子的朋友。是朋友就可以交心,就可以谈吐真诚。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和谐的润滑剂。三是亲切指教。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肯定他取得的成绩,但不能产生自满自足思想;当孩子出现失败时,我们认真分析其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果,一次失败,一次教育,孩子能够吸收一次教训,得到一次收获。当孩子处在转折时,尽力为孩子创造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条件,孩子也深深感知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心关怀。“和谐教育”是子女教育的一剂良方,是家庭和睦的推进器,愿天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妨一试。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许许多多的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努力做好家教工作,将会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