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大趋势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针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现状 对策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另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传统,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由于在初中设置的信息技术课时较少,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特点,学生只有进行反复的上机练习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的技能,然后学生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学习中,无法进行充分的上机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对策分析
2.1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其当作教学中的目标,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编排文稿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完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之后,学生还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很难完全的掌握[2]。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小作业,让学生动手去完成一篇稿子的编排,然后由教师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于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2.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不断的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教师布置操作的任务,然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然后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
2.3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更加的注重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上机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实践上机的机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内容,像,建立网站,数据表处理等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反复的进行练习,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这门技术[3]。另外,针对于学生上机实践机会不多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适当的增加课时,另外,一方面教师应该尽量的压缩理论性知识的课时,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上的进步。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另外,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做出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的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金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几所中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04).
[2]王成伟,李宗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 2011(02).
[3]刘丽丹,刘永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0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大趋势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针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现状 对策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另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传统,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由于在初中设置的信息技术课时较少,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特点,学生只有进行反复的上机练习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的技能,然后学生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学习中,无法进行充分的上机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对策分析
2.1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其当作教学中的目标,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编排文稿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完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之后,学生还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很难完全的掌握[2]。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小作业,让学生动手去完成一篇稿子的编排,然后由教师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于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2.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不断的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教师布置操作的任务,然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然后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
2.3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更加的注重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上机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实践上机的机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内容,像,建立网站,数据表处理等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反复的进行练习,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这门技术[3]。另外,针对于学生上机实践机会不多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适当的增加课时,另外,一方面教师应该尽量的压缩理论性知识的课时,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上的进步。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另外,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做出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的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金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几所中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04).
[2]王成伟,李宗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 2011(02).
[3]刘丽丹,刘永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