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 寓"情"于"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用资源 寓“情”于“理”

作者:陈素珠

来源:《中国教师》2014年第24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突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建构。也就是说,品德课堂中的地理必须是人文的地理、生活的地理,且具有浓浓的品德味。

一、理清课程标准脉络,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我们的家在哪里”是一篇典型的地理题材课文。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本单元分别通过“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以中国这个“大家庭”为中心,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上拓宽视野,在初步了解中国人文、自然、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同时,发展国际意识。要使这些地理教学内容成为助力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任课教师须转化观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地理学家。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家”——厦门,步步深入,在不断扩大视野的地图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更大意义上的“家”——中国。通过在地图上的一步步搜寻,学生不仅形象感知了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还在师生的和谐沟通中,对中国地形图展开大胆想象,尽情表达对“家”的热爱之情。

二、巧用多方课程资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1.融入地方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将部分地理题材的内容吸纳其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作独立学科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怎样使地图更简单”这一活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为避免把地理教学变成“空对空”,教师应认真挖掘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经验,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前的小调查,笔者了解到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最感兴趣的是南湖公园,便将其作为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为南湖公园绘制布局图,把教学内容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用资源 寓“情”于“理”

作者:陈素珠

来源:《中国教师》2014年第24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突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建构。也就是说,品德课堂中的地理必须是人文的地理、生活的地理,且具有浓浓的品德味。

一、理清课程标准脉络,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我们的家在哪里”是一篇典型的地理题材课文。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本单元分别通过“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以中国这个“大家庭”为中心,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上拓宽视野,在初步了解中国人文、自然、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同时,发展国际意识。要使这些地理教学内容成为助力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任课教师须转化观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地理学家。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家”——厦门,步步深入,在不断扩大视野的地图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更大意义上的“家”——中国。通过在地图上的一步步搜寻,学生不仅形象感知了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还在师生的和谐沟通中,对中国地形图展开大胆想象,尽情表达对“家”的热爱之情。

二、巧用多方课程资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1.融入地方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将部分地理题材的内容吸纳其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作独立学科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怎样使地图更简单”这一活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为避免把地理教学变成“空对空”,教师应认真挖掘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经验,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前的小调查,笔者了解到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最感兴趣的是南湖公园,便将其作为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为南湖公园绘制布局图,把教学内容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相关内容

  • 论我国自然资源法的几个问题
  • 作者:姜建初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年06期 在世界上,自然资源法以单行法规形式出现以来,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20世纪中叶,资源危机.环境问题所唤起的资源合理利用主义和资源保护主义,推动自然资源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自然资源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但从发展来看,当前仍然处 ...

  • 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考试大纲
  • 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本大纲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师岗位标准>相关内容编制. 二.本大纲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考试依据. 三.本大纲知识点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师岗位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素质描述方 案>的体例编排. 四.本大纲"了 ...

  • 信息资源整合平台_爬虫
  • 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二期开发应用解决方案 V3.0 拟 制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修改记录 1 概述 为了解决一期资源信息整合平台爬虫爬取资源准确,对在线视频资源爬取及对资源信息搜索引擎整改等问题,提出二次开发需求, ...

  • 关于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思考
  • 人力资源 曹小妹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 要]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 ...

  •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
  •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行列中来.通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认为体育课程资源应该从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方面去划分,更能全面认识体育课程资源,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 ...

  • 资源税改革
  • 引 言 资源税以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目的是保障资源有偿使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我国征收资源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级差收入.筹集财政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以及有效利用.我国现行资源税是在1994年税改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最初开征资源税原因是为了体现原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 ...

  •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意义.问题与方向
  • [摘 要]偏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未能有效引导开采企业节约利用资源,是造成我国资源开采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2010年6月1日,资源税改革在新疆地区进行试点,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文章首先从提高资源税税负与增加资源地区财政收入两方面阐述资源税改革的意义,对资源税改革的深 ...

  • 教育生态资源配置
  •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分析 赵书山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劣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客体和配置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学 ...

  •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摘 要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本文则以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成立的基础.计量内容.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如何推进 ...

  • 我国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现状分析
  • 第26卷第3期水 利 经 济 2008年5月我国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现状分析 曹永潇1,2,方国华1,2,毛春梅3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3.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