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上)

第三讲 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上)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道德,简单地说,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与法律等规范所不同的是,它主要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力量维持的,也就是说,靠人们的自律、自觉性。一个人没有自觉性,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道德在他身上就不起作用。

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般分三大领域,即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与此适应,道德一般也分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方面。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一种工作,这种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的来源。职业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的职业种类繁多,而且不断地变化着。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要和特定的人发生关系,处理特殊的关系,于是出现了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道德,比如医生有医德,强调救死扶伤;比如商业人员有商德,这就是公平买卖;比如政府工作人员,有政德,叫廉政勤政;等。这表明,职业道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行业性,反映着职业的内容、利益和要求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作和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态度。简称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崇高性

崇高性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具体体现在人身上,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或者道德境界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这种高要求,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为社会和未来输送人才的事业,它的质量水平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兴衰。教育的主要目的或者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说文》中讲:“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首先是先成人,后成才。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在道德上,没有比较高的境界是达不到目的的。

2.示范性

示范性主要是从它的作用上说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它的工作对象,甚至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好比是一面镜子。孔子说:“其身正,不而令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个特点,是师德的主要特点。给我们以启示。

当然,我们谈的是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也还包括教师的一般道德和人格。这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一般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发展。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二、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

表现在四个方面,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对自己。

(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体现了教师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古今中外,人们都选用最要好的语言来评价教师,尊称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赞誉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塑造着新一代人的灵魂,用自己的臂膀,推动新一代人去开拓进取。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还是领袖将军,企业家,思想家,当他迈出人生第一步时,或在成才立业之时,无不思念用心血培育他的老师,无不将自己的成长和教师的启迪教诲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地

公认,一切至高无上的荣誉,当首先归功于伟大的教师。人们从心底里是敬重教师的。

徐特立曾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写信向他祝寿。信的开头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高度赞扬徐老的革命坚定性和“工作第一,革命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称赞他“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是“一切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这充分说明徐老对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徐老提出做经师和人师。在师范时,查夜给一个脚冻坏的学生打热水烫脚。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较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哪一行的劳动者得到像人们对教师那样的敬重呢,如果我们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和教师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道德素养的影响密切联系。正像北京市景山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崔孟明所说的“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播种品行和信念。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人格高尚的教师永远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神圣的位置。

2.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一个孩子入学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的道德面貌就是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都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影响的范围,教师的精神风貌,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教育形象,代表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教师,只要不在自己的言行上败坏自己,一般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保留着一种美好的形象,甚至有的学生取得高于教师的成就时,仍像小学生一样,崇敬自己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始终如一地以较高的道德境界进行示范和引导,会有力地促进教师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使这种道德观念向道德行为转化。

正在成长着的儿童青年,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明儿童青少年的那种纯洁的精神世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可塑性。儿童对教师的模仿,就如同植物的“向阳性”。学生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品德,均都能从教师那里找到它的影响源。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

总之,在教师劳动中,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的力量。 案例:蔡建华是一所农村小学的教师,是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她参加工作不久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女生因腹泻,来不及上厕所,大便弄了一裤子。刚入学的孩子们惊呆了,有的孩子闻到这难闻的气味,几乎都跑到了教室外。当时,她二话没说,托起孩子直奔厕所,完全顾不得脏臭。只觉得她就是孩子的妈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她给孩子脱下所有的脏衣服,用温水擦净她的身子,然后又给她穿上她那肥大的外衣。此时,孩子的不安神情才稳定下来。事隔十几年了,一天,她意外收到一位

毕业生的来信,信中说:“老师,我可能不是您最好的学生,您却是我最好的老师。您为我们卷纸棒磨出的血泡,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想起那血泡,困倦的眼睛睁开了,疲倦的身体不累了,是您的敬业精神给了我永恒的力量。我小时候不爱到公厕,这个小秘密您可能始终不知道,妈妈说我是一个特别干净的小孩儿。可是,自从我亲眼见到您抱着身上沾满大便的同学去厕所并给她擦洗身子后,我忽然变了。您还记得吗?每次有同学呕吐,凡乎都是我首先抢到簸箕,清扫脏物。您多次表扬我乐于助人。其实,使我发生变化的是您。您不仅传播给我们知识,还用您的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例如,学生模仿老师说

(二)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在教师劳动过程中不但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

教师在劳动和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形式的矛盾关系。诸如教师与教师职业的关系,教师与同行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领导的关系等。调节好这些关系,学校主要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靠学校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建立在内心信念基础上的,在协调上述诸关系中,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发挥着一切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1.对自身工作与工作态度的调节

教师与自身职业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对国家教育事业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行为的功效。如果教师不安心,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或者只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就很难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案例:扎巴三年没请一天假

教师节前后,在来北京受表彰的66位全国模范教师和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中来自西藏米林县丹霞乡鲁霞教学点珞巴族小伙子扎巴,年仅26岁、只有3年教龄的教师就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创造了教龄最短、最年轻的全国模范教师的记录。扎巴所在的教学点地处雅鲁藏布江畔,条件十分艰苦,扎巴是这里惟一的教师,从1998年9月任教至今,他没有请过一天假。在他的努力下,如今鲁霞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已经增加到了46人。在这样偏僻、贫穷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这样生机盎然的学校,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辍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年4月他父亲不幸去世,他母亲特地叮嘱他:“不要担心家里,要好好干,不要给珞巴人丢脸。”珞巴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他崇高的道德的作用。

2.对师生关系的调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劳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如果学生从内心里反感教师,其教育效果是不堪设想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使教师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案例:一学生,平时学习极不上心,成绩很差。老师决心给他补课。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教师着急地问他:“像你这样,长大怎么工作呢?”学生振振有词地回答:“我长大后会让秘书替我干。”不同师德水平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

案例:一位小学四年级的教师在上课,有一个一向调皮捣蛋的男生不专心听课,左顾右盼,摇头晃脑,得意洋洋。原来,他给老师画了一幅人头乌龟身的“肖像”,并四

下传阅。

3.对教师与其它人际关系的调节

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调节劳动中的其他人际关系,如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这些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教育效果。教师的道德素养则能促使教师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自觉地协调好这些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 案例:自然课上,老师和学生兴趣盎然,竞然忘记了下课。语文老师焦急地站在教室门口,对这位老师拖堂顿生反感,突然,他还发现了黑板上有一个大大的错别字,于是„„。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职业是与社会有广泛联系和对社会有特殊影响的职业。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教师劳动的全面展开过程之中,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为世人所瞩目。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不可能是封闭的。教育本身的这种开放性,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广泛的社会接触中,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极为世人所瞩目。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必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教师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会愈来愈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就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发扬光大。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和设计者,青少年学生带着通过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良好的思想作风,精神风貌走向社会各行各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断增多,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就影响更多的人,由此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更加广泛和深远。

2.教师通过自身的道德素养,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我国教师队伍,是一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的整体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今天和未来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行为准则,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他们本来就是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与千家万户的学生家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是以自己的知识才能、敬业精神为最普遍的人民大众服务。因此,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教师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水平。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

(四)对自身人格的陶治作用

所谓自我调节作用,是指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不仅能够对劳动对象及其它诸种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反过来影响自身。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对诸多的困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中,能够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当前,我国仍处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之中。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更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冲击。教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常常会面临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顺与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面对这一切,有些教师就往往会产生心理错位,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平衡。比如,有些人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与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等同,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也推向了市场。这样,就使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目的等发生了偏差。甚至出现了个别教师对待本职工作不认真,对自己的学生不负责任,身在学校不爱岗,占着岗位不敬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有偿家教”上,这是社会反响很大的问题。

还有的个别教师,由于道德素养较差,不能够自觉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后进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训斥的态度,随意将学生赶出教室,甚至不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有的教师不能从心理上接纳后进生,这是当今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最为反感的问题,也直接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也使得一些道德素养低的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产生偏差。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法时有发生,导致师生之间的心理对立和冲突,这是当前影响师生关系很重要的问题。

在充满矛盾和困惑的现实生活中,良好的教师道德素养,能够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保证教师心理生活的健康运转,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其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优秀教师,他们面对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并不少,却始终能够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愉快平静的心境,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所以,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调节作用,并不是否定和抹煞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而只是要求教师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们。

案例:人们难忘一位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1982年的一天上午,陕西省一学校马均有老师正在给四年级学生上数学课,突然教室西侧的山崖崩塌滑坡了,教室剧烈晃动,一场灾难无情地向师生袭来。那时刻马老师距教室门口只有一米多远,只要向前跨出,就可脱离险境。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全班48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他以闪电般速度拉开被强大冲击波关闭的课室大门,大声命令学生:“快跑!”山崖继续崩塌,屋顶的圆梁折断,教室门板断裂,上千斤的水泥板掉落,眼看学生的出路就要被堵死,马老师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刻,挺直腰身,咬紧牙关,用左肩扛起断裂的门框,继续指挥学生向外跑。在课室全部塌垮前的刹那间,他还用力推出了两位学生,自己却被一根沉重的水泥梁砸在头部。当人们赶来刨出奄奄一息的马老师时,发现他的左肩依然支撑着门框,臂下还保护着一个死里逃生的学生。在这一高尚师德行为的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始终贯穿着自觉自愿的精神。当时没有任何来自校长、主任或学生家长的指示、要求或监督。

三、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自觉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一是学习有关道德规范的文件和理论,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是向那些在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教师学习,听报告,看介绍,不仅能够通过认识,也能够在情感上受到触动;

三是学习学校内部、自己身边的那些教师的好行为。

(二)身体力行,不断积累

古人云:积善成德。说的是优秀品德的形成要经历由微见著,积小善为大德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刻苦磨砺,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格长城”。

一是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按照规范要求去做;

二是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品格。

(三)慎独

慎独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道德修养方法,它显示的是一个人的真实灵魂和自我主宰精神。慎独指的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难以被人发现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既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师德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拥有独立自主地选择工作方式的权力。我们教师怎样对待每一天的教学劳动,怎样处理与每个学生的关系及与每位学生家长的关系,以怎样的态度备课,是否公正地给学生评分等等,这许多工作往往都是没有外界监督或难以监督的。因此可以说,教师能否做到“慎独”,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学生的进步。教师如何“慎其独”呢?

首先,在“隐”处着眼。这里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到自己的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蔽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和动机。一旦发现就赶紧把它清除,哪怕是同事和学生丝毫未觉察到的思想言行也毫不姑息。二是要求教师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坚持一种应有的表现,人前人后一个样。

其二,在“微”处着手。古语云,“积小善而成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不放过自己每一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时时提醒自己: 一句粗话、一点不好习惯,都并非“小节无伤大雅”,切忌“因恶小而为之”,否则大事临头时,也会缺乏坚定的自觉性,缺乏抵抗能力。有人说: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学生,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要我们在生活上稍不检点,就会失去教育人的权利。”这一告诫对现代教师来说是值得谨记的。 其三,在“恒”字上着力。慎独不是一夜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可能是10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修养结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珠海香港一小副校长林淑珍老师,在她34年的漫长执教路上,小到衣着、走路、交谈,大至课堂教学、处理事端,一直冷静地修炼自己。有人说,做到一天、一月、一年不迟到并不很难,而林老师在香洲一小的15个春秋里,每天像时钟一样准确迈进校园,这体现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自我要求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吴玉章老先生在81岁的耄耋之年仍注重慎独,严于律己,有口皆碑,可谓生命不息,修养不止。在当前,各种精神污染源纷纷涌来,我们的教师容易受影响而改变在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若无法坚持跋涉于修养之路上,则不仅难以到达光辉的顶点,而且还会使以前师德修养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更应注意着力于一个恒字,不轻易放弃修养的努力。

(四)内省

内省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源远流长。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则称:“吾日三省吾身。”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省察克治”的功夫。 每日三省的修养方法是很有意义的,内省的修养方法为我们今天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和自我思想斗争。比如,要求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自己是否杜绝了随手丢粉笔头,人去灯常明的行为?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希望学生集会时保持肃静,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话;我们自己可曾做到了大会下不开“小会”?每日三省,可以去弊存利,完善自我。为了自己专业上进步,也要每日三省。从学生一遍遍模仿自己并不优美的字体中,领悟到要使自己的字横平竖直;从别人处理学生问题时因粗暴引出的不良后果中,领悟到耐心细致地去做思想工作;从每一节课后的教学回顾中,领悟到让节节课都成功的方法。这些收获,无不归功于“三省”。

每日三省,有两种途径:

一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年轻时为自己订了十三条道德标准,他坚持每星期预备一个小本子,列出这十三条,划出七行空格,每天晚上自省一次,日间犯了什么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里记上一个黑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点富兰克是我们的榜样。使用这种方法须有自知之明,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二是对照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反省自我。人们说,“我们最熟悉的是自己,最不熟悉的也是自己。”不熟悉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一些坏毛病习以为常,觉察不到了。而对别人,我们一般是能够明辨他们的优点缺点的。对别人的优点,我们多能够去学习;而对别人的缺点却往往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处之。其实,这远远没有发挥出认识他人的“价值”。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应该对照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第三讲 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上)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道德,简单地说,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与法律等规范所不同的是,它主要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力量维持的,也就是说,靠人们的自律、自觉性。一个人没有自觉性,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道德在他身上就不起作用。

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般分三大领域,即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与此适应,道德一般也分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方面。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一种工作,这种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的来源。职业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的职业种类繁多,而且不断地变化着。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要和特定的人发生关系,处理特殊的关系,于是出现了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道德,比如医生有医德,强调救死扶伤;比如商业人员有商德,这就是公平买卖;比如政府工作人员,有政德,叫廉政勤政;等。这表明,职业道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行业性,反映着职业的内容、利益和要求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作和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态度。简称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崇高性

崇高性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具体体现在人身上,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或者道德境界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这种高要求,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为社会和未来输送人才的事业,它的质量水平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兴衰。教育的主要目的或者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说文》中讲:“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首先是先成人,后成才。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在道德上,没有比较高的境界是达不到目的的。

2.示范性

示范性主要是从它的作用上说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它的工作对象,甚至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好比是一面镜子。孔子说:“其身正,不而令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个特点,是师德的主要特点。给我们以启示。

当然,我们谈的是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也还包括教师的一般道德和人格。这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一般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发展。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二、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

表现在四个方面,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对自己。

(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体现了教师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古今中外,人们都选用最要好的语言来评价教师,尊称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赞誉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塑造着新一代人的灵魂,用自己的臂膀,推动新一代人去开拓进取。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还是领袖将军,企业家,思想家,当他迈出人生第一步时,或在成才立业之时,无不思念用心血培育他的老师,无不将自己的成长和教师的启迪教诲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地

公认,一切至高无上的荣誉,当首先归功于伟大的教师。人们从心底里是敬重教师的。

徐特立曾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写信向他祝寿。信的开头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高度赞扬徐老的革命坚定性和“工作第一,革命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称赞他“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是“一切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这充分说明徐老对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徐老提出做经师和人师。在师范时,查夜给一个脚冻坏的学生打热水烫脚。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较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哪一行的劳动者得到像人们对教师那样的敬重呢,如果我们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和教师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道德素养的影响密切联系。正像北京市景山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崔孟明所说的“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播种品行和信念。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人格高尚的教师永远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神圣的位置。

2.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一个孩子入学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的道德面貌就是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都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影响的范围,教师的精神风貌,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教育形象,代表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教师,只要不在自己的言行上败坏自己,一般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保留着一种美好的形象,甚至有的学生取得高于教师的成就时,仍像小学生一样,崇敬自己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始终如一地以较高的道德境界进行示范和引导,会有力地促进教师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使这种道德观念向道德行为转化。

正在成长着的儿童青年,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明儿童青少年的那种纯洁的精神世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可塑性。儿童对教师的模仿,就如同植物的“向阳性”。学生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品德,均都能从教师那里找到它的影响源。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

总之,在教师劳动中,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的力量。 案例:蔡建华是一所农村小学的教师,是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她参加工作不久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女生因腹泻,来不及上厕所,大便弄了一裤子。刚入学的孩子们惊呆了,有的孩子闻到这难闻的气味,几乎都跑到了教室外。当时,她二话没说,托起孩子直奔厕所,完全顾不得脏臭。只觉得她就是孩子的妈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她给孩子脱下所有的脏衣服,用温水擦净她的身子,然后又给她穿上她那肥大的外衣。此时,孩子的不安神情才稳定下来。事隔十几年了,一天,她意外收到一位

毕业生的来信,信中说:“老师,我可能不是您最好的学生,您却是我最好的老师。您为我们卷纸棒磨出的血泡,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想起那血泡,困倦的眼睛睁开了,疲倦的身体不累了,是您的敬业精神给了我永恒的力量。我小时候不爱到公厕,这个小秘密您可能始终不知道,妈妈说我是一个特别干净的小孩儿。可是,自从我亲眼见到您抱着身上沾满大便的同学去厕所并给她擦洗身子后,我忽然变了。您还记得吗?每次有同学呕吐,凡乎都是我首先抢到簸箕,清扫脏物。您多次表扬我乐于助人。其实,使我发生变化的是您。您不仅传播给我们知识,还用您的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例如,学生模仿老师说

(二)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在教师劳动过程中不但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

教师在劳动和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形式的矛盾关系。诸如教师与教师职业的关系,教师与同行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领导的关系等。调节好这些关系,学校主要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靠学校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建立在内心信念基础上的,在协调上述诸关系中,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发挥着一切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1.对自身工作与工作态度的调节

教师与自身职业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对国家教育事业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行为的功效。如果教师不安心,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或者只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就很难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案例:扎巴三年没请一天假

教师节前后,在来北京受表彰的66位全国模范教师和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中来自西藏米林县丹霞乡鲁霞教学点珞巴族小伙子扎巴,年仅26岁、只有3年教龄的教师就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创造了教龄最短、最年轻的全国模范教师的记录。扎巴所在的教学点地处雅鲁藏布江畔,条件十分艰苦,扎巴是这里惟一的教师,从1998年9月任教至今,他没有请过一天假。在他的努力下,如今鲁霞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已经增加到了46人。在这样偏僻、贫穷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这样生机盎然的学校,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辍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年4月他父亲不幸去世,他母亲特地叮嘱他:“不要担心家里,要好好干,不要给珞巴人丢脸。”珞巴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他崇高的道德的作用。

2.对师生关系的调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劳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如果学生从内心里反感教师,其教育效果是不堪设想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使教师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案例:一学生,平时学习极不上心,成绩很差。老师决心给他补课。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教师着急地问他:“像你这样,长大怎么工作呢?”学生振振有词地回答:“我长大后会让秘书替我干。”不同师德水平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

案例:一位小学四年级的教师在上课,有一个一向调皮捣蛋的男生不专心听课,左顾右盼,摇头晃脑,得意洋洋。原来,他给老师画了一幅人头乌龟身的“肖像”,并四

下传阅。

3.对教师与其它人际关系的调节

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调节劳动中的其他人际关系,如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这些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教育效果。教师的道德素养则能促使教师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自觉地协调好这些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 案例:自然课上,老师和学生兴趣盎然,竞然忘记了下课。语文老师焦急地站在教室门口,对这位老师拖堂顿生反感,突然,他还发现了黑板上有一个大大的错别字,于是„„。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职业是与社会有广泛联系和对社会有特殊影响的职业。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教师劳动的全面展开过程之中,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为世人所瞩目。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不可能是封闭的。教育本身的这种开放性,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广泛的社会接触中,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极为世人所瞩目。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必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教师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会愈来愈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就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发扬光大。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和设计者,青少年学生带着通过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良好的思想作风,精神风貌走向社会各行各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断增多,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就影响更多的人,由此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更加广泛和深远。

2.教师通过自身的道德素养,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我国教师队伍,是一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的整体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今天和未来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行为准则,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他们本来就是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与千家万户的学生家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是以自己的知识才能、敬业精神为最普遍的人民大众服务。因此,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教师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水平。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

(四)对自身人格的陶治作用

所谓自我调节作用,是指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不仅能够对劳动对象及其它诸种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反过来影响自身。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对诸多的困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中,能够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当前,我国仍处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之中。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更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冲击。教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常常会面临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顺与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面对这一切,有些教师就往往会产生心理错位,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平衡。比如,有些人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与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等同,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也推向了市场。这样,就使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目的等发生了偏差。甚至出现了个别教师对待本职工作不认真,对自己的学生不负责任,身在学校不爱岗,占着岗位不敬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有偿家教”上,这是社会反响很大的问题。

还有的个别教师,由于道德素养较差,不能够自觉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后进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训斥的态度,随意将学生赶出教室,甚至不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有的教师不能从心理上接纳后进生,这是当今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最为反感的问题,也直接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也使得一些道德素养低的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产生偏差。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法时有发生,导致师生之间的心理对立和冲突,这是当前影响师生关系很重要的问题。

在充满矛盾和困惑的现实生活中,良好的教师道德素养,能够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保证教师心理生活的健康运转,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其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优秀教师,他们面对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并不少,却始终能够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愉快平静的心境,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所以,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调节作用,并不是否定和抹煞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而只是要求教师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们。

案例:人们难忘一位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1982年的一天上午,陕西省一学校马均有老师正在给四年级学生上数学课,突然教室西侧的山崖崩塌滑坡了,教室剧烈晃动,一场灾难无情地向师生袭来。那时刻马老师距教室门口只有一米多远,只要向前跨出,就可脱离险境。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全班48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他以闪电般速度拉开被强大冲击波关闭的课室大门,大声命令学生:“快跑!”山崖继续崩塌,屋顶的圆梁折断,教室门板断裂,上千斤的水泥板掉落,眼看学生的出路就要被堵死,马老师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刻,挺直腰身,咬紧牙关,用左肩扛起断裂的门框,继续指挥学生向外跑。在课室全部塌垮前的刹那间,他还用力推出了两位学生,自己却被一根沉重的水泥梁砸在头部。当人们赶来刨出奄奄一息的马老师时,发现他的左肩依然支撑着门框,臂下还保护着一个死里逃生的学生。在这一高尚师德行为的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始终贯穿着自觉自愿的精神。当时没有任何来自校长、主任或学生家长的指示、要求或监督。

三、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自觉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一是学习有关道德规范的文件和理论,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是向那些在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教师学习,听报告,看介绍,不仅能够通过认识,也能够在情感上受到触动;

三是学习学校内部、自己身边的那些教师的好行为。

(二)身体力行,不断积累

古人云:积善成德。说的是优秀品德的形成要经历由微见著,积小善为大德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刻苦磨砺,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格长城”。

一是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按照规范要求去做;

二是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品格。

(三)慎独

慎独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道德修养方法,它显示的是一个人的真实灵魂和自我主宰精神。慎独指的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难以被人发现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既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师德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拥有独立自主地选择工作方式的权力。我们教师怎样对待每一天的教学劳动,怎样处理与每个学生的关系及与每位学生家长的关系,以怎样的态度备课,是否公正地给学生评分等等,这许多工作往往都是没有外界监督或难以监督的。因此可以说,教师能否做到“慎独”,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学生的进步。教师如何“慎其独”呢?

首先,在“隐”处着眼。这里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到自己的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蔽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和动机。一旦发现就赶紧把它清除,哪怕是同事和学生丝毫未觉察到的思想言行也毫不姑息。二是要求教师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坚持一种应有的表现,人前人后一个样。

其二,在“微”处着手。古语云,“积小善而成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不放过自己每一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时时提醒自己: 一句粗话、一点不好习惯,都并非“小节无伤大雅”,切忌“因恶小而为之”,否则大事临头时,也会缺乏坚定的自觉性,缺乏抵抗能力。有人说: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学生,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要我们在生活上稍不检点,就会失去教育人的权利。”这一告诫对现代教师来说是值得谨记的。 其三,在“恒”字上着力。慎独不是一夜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可能是10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修养结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珠海香港一小副校长林淑珍老师,在她34年的漫长执教路上,小到衣着、走路、交谈,大至课堂教学、处理事端,一直冷静地修炼自己。有人说,做到一天、一月、一年不迟到并不很难,而林老师在香洲一小的15个春秋里,每天像时钟一样准确迈进校园,这体现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自我要求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吴玉章老先生在81岁的耄耋之年仍注重慎独,严于律己,有口皆碑,可谓生命不息,修养不止。在当前,各种精神污染源纷纷涌来,我们的教师容易受影响而改变在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若无法坚持跋涉于修养之路上,则不仅难以到达光辉的顶点,而且还会使以前师德修养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更应注意着力于一个恒字,不轻易放弃修养的努力。

(四)内省

内省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源远流长。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则称:“吾日三省吾身。”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省察克治”的功夫。 每日三省的修养方法是很有意义的,内省的修养方法为我们今天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和自我思想斗争。比如,要求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自己是否杜绝了随手丢粉笔头,人去灯常明的行为?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希望学生集会时保持肃静,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话;我们自己可曾做到了大会下不开“小会”?每日三省,可以去弊存利,完善自我。为了自己专业上进步,也要每日三省。从学生一遍遍模仿自己并不优美的字体中,领悟到要使自己的字横平竖直;从别人处理学生问题时因粗暴引出的不良后果中,领悟到耐心细致地去做思想工作;从每一节课后的教学回顾中,领悟到让节节课都成功的方法。这些收获,无不归功于“三省”。

每日三省,有两种途径:

一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年轻时为自己订了十三条道德标准,他坚持每星期预备一个小本子,列出这十三条,划出七行空格,每天晚上自省一次,日间犯了什么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里记上一个黑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点富兰克是我们的榜样。使用这种方法须有自知之明,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二是对照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反省自我。人们说,“我们最熟悉的是自己,最不熟悉的也是自己。”不熟悉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一些坏毛病习以为常,觉察不到了。而对别人,我们一般是能够明辨他们的优点缺点的。对别人的优点,我们多能够去学习;而对别人的缺点却往往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处之。其实,这远远没有发挥出认识他人的“价值”。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应该对照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相关内容

  •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 摘要: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现阶段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理念与策略与教师教育信息化促进体育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体育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 ...

  • 教师礼仪知识竞赛题目
  • 教师礼仪知识竞赛题目(含答案) 一.必答题 1.什么是教师礼仪? 答: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2.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①摆正位置.(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摆正位置.) ②端正态度.(一 ...

  • 重庆市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大纲doc
  • 重庆市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 ...

  •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 第1章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素养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是教师个人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其基本内涵可以认为是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 ...

  • 关于未来教师发展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的研究
  • 关于未来教师发展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的研究 姓名:王群 学号:[1**********]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跃,社会的进步,一切都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从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社会乃至个人都十分重视教育,对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 ...

  •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 本课程是针对全院学生所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中的一门. •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学生对教育技术学总体概况有所认识和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介入教学过程所带来的整个教学过程.模式的改变,教学过程组织序列的改变,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思路的改变,提高 ...

  • 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论文
  • 浅析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普及,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立足当今社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担负着培养社会一代新人的信息技术教师,理所当然的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如果教师不懂多 ...

  •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二学位)论文 题目: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姓名 :李晓越 学号 :[1**********] 年级 :08级 专业 :地理科学 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金色 提交日期:2011年10月8日 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李晓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 ...

  • 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调查问卷
  • 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调查问卷 姓名:________ 学科: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现以问卷的形式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针对任何个人,只作为我校承担的<农村小学"新教师"专业培养策略研究&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