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订单执行跟踪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销售合同、销售订单执行计划的制定及监控流程,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以及执行过程的可控。
2. 范围
自主产品、代理产品的销售合同(包括正本合同暂未签订的确认需求)、销售订单的计划制定及监控。
3. 定义
销售合同:买卖双方之间就交货时间、定价方法和产品特征等达成的协议。
销售订单:结合客户需求以及内部供应能力,将销售合同分解为较小的执行批次,以便内部供应环节操作,这样的独立的执行批次即为销售订单。
销售合同下单:市场中心将客户需求以《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和《产品配置清单》的形式下达给执行环节,以便合同执行操作。
执行计划:根据《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要求到货时间分解为内部各执行环节对应的时间节点,具体包括工勘时间、入库时间、发货时间、到货时间、安装时间、验收时间。 执行环节:本文档中所指执行环节一般包括物供部、生产中心、储运科、工程中心等。
4. 职责
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负责销售合同下单操作及市场中心内部的协调工作。 运营管理部统筹专责:负责合同执行计划的分解、监控及执行中的异常协调;
5. 作业程序
5.1. 合同下单
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根据销售工程师的下单通知制作《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连同《产品配置清单》经市场中心分管副总、财务分管副总签字之后,即可向执行环节下单。 具体的下单流程见《销售合同下单作业指导书》。
5.2. 分解执行计划
运营管理部收到《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当天即依据《标准执行周期》分解订单执行计划(包括工勘计划、入库计划、发货计划、到货计划、安装计划、验收计划等),并通过邮件转发相关环节负责人,具体包括“终端产品中心规划部经理、系统产品中心规划部经理、中试中心主任、系统集成中心主任、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物供部经理、储运科科长、
财务部经理、运营管理部经理”等。
要求工勘时间:订单下单时间+7;
要求入库时间:要求到货时间-标准运输周期,要求到货时间始终以市场要求为准; 要求到货时间:初始计划以《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为准,执行过程中允许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要求安装时间:要求到货时间+标准工程安装周期,要求到货时间始终以市场要求为准,在到货之后按照实际到货时间调整计划时间;
要求验收时间:合同最晚的要求安装时间+标准验收周期。
注:目前因为运输方式简单,所以暂不设置发货计划,仅关注“入库计划、到货计划”即可。
5.3. 订单执行
相关执行环节根据合同需求信息以及“订单执行计划”执行销售订单,及时对执行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异常向运营管理部反馈。
物供部、生产中心在直采设备入库、自产产品入库的时候,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储运科在产品出库、到货之后,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工程中心在工勘、安装、验收完成之后,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在获得如上信息之后,需通过K3、相关纸件单据进行核实。
5.4. 订单执行监控
运营管理部主要负责“已下单的销售订单的入库、发货、到货情况”的监控,同时负责工勘、安装、验收等计划节点的监控,以及执行过程中异常的协调,保证订单按计划执行。
运营管理部每月25号之前对计划下月发货的销售订单进行整理,通过邮件转发市场综合管理部,对“是否仍需按计划发货”进行确认。此时,销售工程师只需反馈客户是否对计划有调整,无需额外与客户进行时间确认。
运营管理部每周五对计划下周发货的销售订单进行通报,同时与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物供部确认货物是否可及时入库。如不能及时入库,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物供部需要承诺推迟入库的时间,销售工程师需与客户沟通确认新的到货时间;如可以按时入库,工程人员需要及时通知客户发货信息。
5.5. 执行计划调整
因客户原因造成的推迟发货,必须将原定到货时间向后调整;因内部原因不能及时发货的订单,需及时知会市场综合管理部,市场综合管理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调整到货时间(此牵扯供应环节的考核点)。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某合同或订单需要分批发货,必须对原合同、订单进行批次拆分(即形成新的订单)。
任何订单“要求到货时间”的制定和调整均以市场综合管理部的要求为准,且该时间调整之后将同时将对应的其他计划时间点调整,操作方法同5.2。
注:到货时间的调整通过邮件传递即可,无需调整《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
5.6. 例外处理
合同下单之后,如果产品配置发生变化,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必须重新协调下单或者补充下单;如果合同取消、暂停备货/发货,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亦需及时知会运营管理部。
销售订单执行跟踪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销售合同、销售订单执行计划的制定及监控流程,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以及执行过程的可控。
2. 范围
自主产品、代理产品的销售合同(包括正本合同暂未签订的确认需求)、销售订单的计划制定及监控。
3. 定义
销售合同:买卖双方之间就交货时间、定价方法和产品特征等达成的协议。
销售订单:结合客户需求以及内部供应能力,将销售合同分解为较小的执行批次,以便内部供应环节操作,这样的独立的执行批次即为销售订单。
销售合同下单:市场中心将客户需求以《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和《产品配置清单》的形式下达给执行环节,以便合同执行操作。
执行计划:根据《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要求到货时间分解为内部各执行环节对应的时间节点,具体包括工勘时间、入库时间、发货时间、到货时间、安装时间、验收时间。 执行环节:本文档中所指执行环节一般包括物供部、生产中心、储运科、工程中心等。
4. 职责
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负责销售合同下单操作及市场中心内部的协调工作。 运营管理部统筹专责:负责合同执行计划的分解、监控及执行中的异常协调;
5. 作业程序
5.1. 合同下单
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根据销售工程师的下单通知制作《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连同《产品配置清单》经市场中心分管副总、财务分管副总签字之后,即可向执行环节下单。 具体的下单流程见《销售合同下单作业指导书》。
5.2. 分解执行计划
运营管理部收到《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当天即依据《标准执行周期》分解订单执行计划(包括工勘计划、入库计划、发货计划、到货计划、安装计划、验收计划等),并通过邮件转发相关环节负责人,具体包括“终端产品中心规划部经理、系统产品中心规划部经理、中试中心主任、系统集成中心主任、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物供部经理、储运科科长、
财务部经理、运营管理部经理”等。
要求工勘时间:订单下单时间+7;
要求入库时间:要求到货时间-标准运输周期,要求到货时间始终以市场要求为准; 要求到货时间:初始计划以《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为准,执行过程中允许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要求安装时间:要求到货时间+标准工程安装周期,要求到货时间始终以市场要求为准,在到货之后按照实际到货时间调整计划时间;
要求验收时间:合同最晚的要求安装时间+标准验收周期。
注:目前因为运输方式简单,所以暂不设置发货计划,仅关注“入库计划、到货计划”即可。
5.3. 订单执行
相关执行环节根据合同需求信息以及“订单执行计划”执行销售订单,及时对执行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异常向运营管理部反馈。
物供部、生产中心在直采设备入库、自产产品入库的时候,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储运科在产品出库、到货之后,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工程中心在工勘、安装、验收完成之后,通过邮件知会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在获得如上信息之后,需通过K3、相关纸件单据进行核实。
5.4. 订单执行监控
运营管理部主要负责“已下单的销售订单的入库、发货、到货情况”的监控,同时负责工勘、安装、验收等计划节点的监控,以及执行过程中异常的协调,保证订单按计划执行。
运营管理部每月25号之前对计划下月发货的销售订单进行整理,通过邮件转发市场综合管理部,对“是否仍需按计划发货”进行确认。此时,销售工程师只需反馈客户是否对计划有调整,无需额外与客户进行时间确认。
运营管理部每周五对计划下周发货的销售订单进行通报,同时与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物供部确认货物是否可及时入库。如不能及时入库,生产中心综合管理部、物供部需要承诺推迟入库的时间,销售工程师需与客户沟通确认新的到货时间;如可以按时入库,工程人员需要及时通知客户发货信息。
5.5. 执行计划调整
因客户原因造成的推迟发货,必须将原定到货时间向后调整;因内部原因不能及时发货的订单,需及时知会市场综合管理部,市场综合管理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调整到货时间(此牵扯供应环节的考核点)。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某合同或订单需要分批发货,必须对原合同、订单进行批次拆分(即形成新的订单)。
任何订单“要求到货时间”的制定和调整均以市场综合管理部的要求为准,且该时间调整之后将同时将对应的其他计划时间点调整,操作方法同5.2。
注:到货时间的调整通过邮件传递即可,无需调整《销售合同执行计划表》。
5.6. 例外处理
合同下单之后,如果产品配置发生变化,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必须重新协调下单或者补充下单;如果合同取消、暂停备货/发货,市场中心综合管理部亦需及时知会运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