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名医朱丹溪选黄连.吴茱萸以 6:1组成左金丸,有何奥义?

神黄中医智库 2017-05-07 09:30

廖人燕 何跃 ,

左金丸原方出自《丹溪心法》 ,由黄连、吴茱萸二味药物以 6:1 的比例组成。用于肝经火旺,横逆犯胃之证。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致嘈杂吞酸,呕吐口苦。治法以清泻肝火为主,兼以开郁降逆。方中重用苦寒的黄连为君,一则清泻肝火,肝火得清,则不横逆犯胃;再者,黄连尚可清胃火,胃火降则其气自降,标本兼顾,一举两得。但纯用苦寒之黄连又恐肝气郁结不开,故又少佐大辛大热疏利之吴茱萸,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再取其性辛热,开郁力强,以疏肝气;能治黄连之苦寒,使肝火得泄而除凉遏之弊。本方特点在于用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之法,使肝火得清,胃火得降,则诸症自愈。

朱丹溪选此二药组方,用治肝火犯胃呕逆之证,甚为精当。由此方启示,若调换黄连与吴茱萸的配伍比例,可否用于寒滞肝脉、中焦虚寒、肝脾(胃)同寒见证?

寒滞肝脉证是由于寒邪侵袭,凝滞肝经,常以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得温则减,遇寒更甚或见巅顶冷痛,形寒肢冷,脉弦紧为主要症状,又称肝寒证;中焦多为脾胃所主,故中焦之寒可视为脾胃之寒,中焦之寒多由寒湿内困脾胃,中阳受阻所致,常以脘痞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腹痛便溏,脉弦紧沉细等为临床表现。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五行生克制化,达到协调统一。在病理方面,肝与中焦脾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肝属木,脾属土,寒邪入肝可导致肝寒犯胃致脾胃寒证,此肝木克伐脾土之属。同样,脾胃之寒可导致肝寒,此土不荣木之证;无论是肝寒还是中焦脾胃之寒,二者都可互为因果,且常相佞为病。正如《难经》所述: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临床上肝、脾胃寒证可同时并见,常表现为:胸胁胀痛,疝气腹痛,四肢逆冷,经脉挛急,以及胃脘冷痛,时而欲呕,纳呆便溏或泛酸吐清涎,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弦紧等。对于肝、脾胃寒证的治疗,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即有和胃温肝之法,并出吴茱萸汤一方,为历代医家习用之良方。因吴茱萸苦辛大热,既长于温肝行气,又是温胃散寒和降逆止呕的要药,可用于多种因寒引起的疼痛,以及肝寒犯胃引起的呕吐、胃脘冷痛等症。 《本草经疏》中记载: “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诸症悉除。 ” 《本草便读》曰: “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

以吴茱萸为君药组方可用于治疗肝与脾胃之寒证,可把左金丸的用药比例颠倒,治疗中焦脾胃寒证之脘腹冷痛,呕吐泛酸,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疗肝寒气滞诸痛,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有散肝经之寒邪,解肝气之郁滞之效。但本品辛热燥烈,故用性味苦寒之黄连与之配伍,以制其温燥之性,以防其伤阴耗气动火,又可起到反佐的作用;黄连善入中焦,尚有引经之功。左金丸的用药比例颠倒之后,即吴茱萸和黄连以 6:1 的比例配伍用于治疗肝、中焦脾胃之寒证,因证性属寒,法当温散,加之黄连为苦寒之品,必须去性取用,方可与病性相符。吴茱萸散肝胃之寒而制黄连之苦寒,身兼两职为君药,不重用则不能胜任,相反,黄连用量若重,即有以寒助寒之嫌,非轻不能为佐使;故二药一轻一重,可扬长避短,各尽其能,仿于左金丸原方比例,肝脾同治,在临床当可起到应有疗效。

另外, 《金匮翼》谓: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在治疗肝与中焦脾胃 寒证的时候,倒用左金丸(吴茱萸和黄连之比为 6:1) ,当适量加用温补之品,又《药性论》谓:“ (吴茱萸)味苦辛,大热有毒。 ”参照仲景之吴茱萸汤加减,可酌加生姜,一则可制吴茱萸之毒,二则可助全方散寒止呕之功,以起到药简效专力宏安全之理想效果。而方剂学习中师古不泥,知常达变当为本文之主倡。

神黄中医智库 2017-05-07 09:30

廖人燕 何跃 ,

左金丸原方出自《丹溪心法》 ,由黄连、吴茱萸二味药物以 6:1 的比例组成。用于肝经火旺,横逆犯胃之证。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致嘈杂吞酸,呕吐口苦。治法以清泻肝火为主,兼以开郁降逆。方中重用苦寒的黄连为君,一则清泻肝火,肝火得清,则不横逆犯胃;再者,黄连尚可清胃火,胃火降则其气自降,标本兼顾,一举两得。但纯用苦寒之黄连又恐肝气郁结不开,故又少佐大辛大热疏利之吴茱萸,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再取其性辛热,开郁力强,以疏肝气;能治黄连之苦寒,使肝火得泄而除凉遏之弊。本方特点在于用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之法,使肝火得清,胃火得降,则诸症自愈。

朱丹溪选此二药组方,用治肝火犯胃呕逆之证,甚为精当。由此方启示,若调换黄连与吴茱萸的配伍比例,可否用于寒滞肝脉、中焦虚寒、肝脾(胃)同寒见证?

寒滞肝脉证是由于寒邪侵袭,凝滞肝经,常以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得温则减,遇寒更甚或见巅顶冷痛,形寒肢冷,脉弦紧为主要症状,又称肝寒证;中焦多为脾胃所主,故中焦之寒可视为脾胃之寒,中焦之寒多由寒湿内困脾胃,中阳受阻所致,常以脘痞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腹痛便溏,脉弦紧沉细等为临床表现。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五行生克制化,达到协调统一。在病理方面,肝与中焦脾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肝属木,脾属土,寒邪入肝可导致肝寒犯胃致脾胃寒证,此肝木克伐脾土之属。同样,脾胃之寒可导致肝寒,此土不荣木之证;无论是肝寒还是中焦脾胃之寒,二者都可互为因果,且常相佞为病。正如《难经》所述: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临床上肝、脾胃寒证可同时并见,常表现为:胸胁胀痛,疝气腹痛,四肢逆冷,经脉挛急,以及胃脘冷痛,时而欲呕,纳呆便溏或泛酸吐清涎,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弦紧等。对于肝、脾胃寒证的治疗,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即有和胃温肝之法,并出吴茱萸汤一方,为历代医家习用之良方。因吴茱萸苦辛大热,既长于温肝行气,又是温胃散寒和降逆止呕的要药,可用于多种因寒引起的疼痛,以及肝寒犯胃引起的呕吐、胃脘冷痛等症。 《本草经疏》中记载: “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诸症悉除。 ” 《本草便读》曰: “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

以吴茱萸为君药组方可用于治疗肝与脾胃之寒证,可把左金丸的用药比例颠倒,治疗中焦脾胃寒证之脘腹冷痛,呕吐泛酸,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疗肝寒气滞诸痛,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有散肝经之寒邪,解肝气之郁滞之效。但本品辛热燥烈,故用性味苦寒之黄连与之配伍,以制其温燥之性,以防其伤阴耗气动火,又可起到反佐的作用;黄连善入中焦,尚有引经之功。左金丸的用药比例颠倒之后,即吴茱萸和黄连以 6:1 的比例配伍用于治疗肝、中焦脾胃之寒证,因证性属寒,法当温散,加之黄连为苦寒之品,必须去性取用,方可与病性相符。吴茱萸散肝胃之寒而制黄连之苦寒,身兼两职为君药,不重用则不能胜任,相反,黄连用量若重,即有以寒助寒之嫌,非轻不能为佐使;故二药一轻一重,可扬长避短,各尽其能,仿于左金丸原方比例,肝脾同治,在临床当可起到应有疗效。

另外, 《金匮翼》谓: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在治疗肝与中焦脾胃 寒证的时候,倒用左金丸(吴茱萸和黄连之比为 6:1) ,当适量加用温补之品,又《药性论》谓:“ (吴茱萸)味苦辛,大热有毒。 ”参照仲景之吴茱萸汤加减,可酌加生姜,一则可制吴茱萸之毒,二则可助全方散寒止呕之功,以起到药简效专力宏安全之理想效果。而方剂学习中师古不泥,知常达变当为本文之主倡。


相关内容

  • 历代名医效方大全
  • 508首 2015年初夏 1,麻杏石甘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麻辛附汤 桂枝去芍加麻辛附汤 麻桂各半汤 麻 2,大青龙汤 越婢汤加半夏 还魂 续命 甘草麻黄汤 黄 3,小青龙汤加石膏 苓甘五味姜辛汤 4,麻黄加术汤 麻杏薏甘汤 麻黄连翘赤豆汤 1,桂枝加芍大黄?知母?术附苓?芍姜人参?厚杏?芪 ...

  • 最新 中医内科学总结
  • 中医内科学总结(完整版) 肺系病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

  •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年版)
  •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感染性疾 ...

  • 舜天铁人系列11.中医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

  • 急诊科设置
  •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发表者:李臣文(访问人次:1079)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 ...

  • 中医中级职称考试试题总结
  • 中医中级职称考试试题总结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A.表寒证 B.表热证 C.里寒证 D.里热证 E.半表半里证 清骨散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银柴胡.胡黄连 B.秦艽 C.鳖甲.地骨皮 D.白芍 E.青蒿.知母 泻下剂的作用不包括 A.通便 B.泻热 C.攻积 D.逐水 E.发汗 八珍汤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

  •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

  • [转帖]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心得
  • 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心得 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心得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治蛔厥.久利.笔者根据乌梅丸药物组成,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病机分析 消化系统疾患发病多由烦恼嗔怒.抑郁瞀闷. ...

  • 17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