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1]

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的思想成为物流领域一个广泛谈论的话题。不过,普通的外包(outsourcing)物流职能的方法最早来自人们对产品的储运。在美国,和邮政、电报、电话一起出现的公共仓库、铁路和商用卡车运输,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差不多一样长。然而,当前的市场状况正增加人们对物流职能的高度重视,并再次引起对外包物流的兴趣,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

现在,因为制造商日益关注其基本业务,他们倾向于寻找那些合同制服务的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第三方提供的主要物流职能(运输、仓储、物料管理与辅助性管理)的趋势正在快速上升。这种外包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汽车运输业放松管制、大量的仓库/运输供应者业务的不断熟练,以及用户和提供者之间重要的物流与市场信息通讯体系的建立和个人计算机的增长与EDI的推广方便了外包协议的执行。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与提供者之间的战略联盟、物流伙伴关系均要求彼此有更多的信息公开,从而打破传统的业务关系束缚,从“基于交易上”的业务关系向更为一体的、长期的“伙伴关系”转变。这种业务关系带给双方的明显利益,是系统的可靠性提高、顾客服务的改善以及更有效率的物流成本业绩。

对用户或第三方供应者来说,要摆脱比较传统的“交易”关系的影响是不容易的。 在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的应用继续扩大,并在90年代不断地融入新的关系、新的手段,以改进分销渠道,满足顾客服务需求。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众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来自各行各业。一般情况下,从事此项经营的公司,其传统背景是公共仓储业、公共交通运输业、经纪业、货运代理业和银行业(由于对加快资金回笼的需要)等。目前,合同制物流服务最大的供应者来自仓储业,这些公司均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EDI信息处理等内容,以及其他许多增值服务。

目前随着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运输业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成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国际上一些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著名运输公司,在开发合同制关系和战略联盟上很积极,他们包括:Leaseway运输公司、Menlo物流公司、联邦快递公司、TNT合同制物流公司等等,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著名的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

此外,一些制造商为利用自身过剩物流服务的空间与能力也成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虽然总体上看它们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大,但是他们都在发展并针对有限的顾客提供服务。有些提供者在第三方物流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有些则如流星般消失。

在国际上,也有些企业受第三方物流快速兴起的影响,试图涉足第三方物流服务,但因为缺乏资金或足够的市场而夭折。大多情况下,许多试图进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业者低估了物流工作的复杂性,想当然地简单化,从而带来失败。毫无疑问,物流经营的日益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这种不断增加的复杂性,要求大型制造业应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而非继续开发公司内部物流能力,否则因达不到专业化而最终缺乏规模经济。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

第三方服务的最大用户群主要是一些大型工业制造企业。这些公司有一个重要趋向,就是把物流作为一个增值过程来管理,反映了为赢得并保持顾客满意而采取的有力行动,并在灵活性上做了额外的投入,特别是适应特殊的或非常规的需求。因此这些公司力图通过物流的力量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寻求为其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通过运作一个有效的物流体系来支持此目标。他们往往通过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结成战略联盟来改善他们的资产,努力与专业人员或第三方供应者一起,确保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根本能力。

许多公司在物流方面要么选择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要么是选择很有限的物流服务供应者,这样,可简化流程的管理,而且通过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某些业务,使规模经济得以实现。本质上说,物流联盟就是通过“双赢”(win-win,即合作双方均受益),力图使整体的系统产生更高的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特殊性,更多公司越来越使趋向于委托第三方。由于在物流服务方面,小公司自身没有技术或财力去满足需要,大公司既没时间也无专门技术去完成他们要做的每件事。那些想在竞争中占优的公司将不得不向外寻求第三方物流合作。此外,那些业务已经外包的公司也会继续扩大与提高生产能力,这将使他们需要更多的供应商,并为他们的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比较分析

从前面分析及字面上看,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物流服务提供企业,即第三方

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在有关专业著作中,将第三方物流供应者定义为“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形态可以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服务3种类型。无论哪种形态都必须高于过去的一般运输业者(common carrier)和合同运输业者(contract carrier)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是80年代中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目前,国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未确切定义这一术语,只是假设读者对这一论题有一定的理解,如“第三方物流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一个公司通过另一个公司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料管理或产品分销”、“外包所有或部分公司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契约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物流服务,以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

另一种看法是,对外委托形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即由货主企业以外的专业企业代替其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的物流形态。这种观念认为,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对外委托有着重要的不同之处。传统的对外委托形态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货物保管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以及一部分企业内物流活动仍然保留在本企业。同时,物流企业是站在自己物流业务经营的角度,接受货主企业的业务委托,以费用加利润的方式定价,收取服务费。那些能够提供系统服务的物流企业,也是以使用本企业的物流设施,推销本企业的经营业务为前提,而并非是以货主企业物流合理化为目的设计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则是站在货主的立场上,以货主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为设计系统和系统运营管理的目标。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保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具体的作业活动可以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库企业等去完成。而且,从美国的情况看,即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有物流设施,也将使用本企业物流设施的比例控制在二成左右,以保证向货主提供最适宜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是直接同货主企业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水平以及物流系统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上述种种观点的差异,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中和第三方物流形态多样性的一种反映。其实,即使在发达国家,货主企业物流对外委托的内容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物流作业活动上,物流系统设计可以委托物流业咨询公司来搞,系统的运营、管理仍然由货主企业自己承担。标榜自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也有各种各样的经营方式,能够站在货主角度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全面个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多。

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传到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研究起步比较晚,物流企业的服务体系也不很完善,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更少。90年代中后期,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们也开始了对第三方物流的探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至目前,也没有一个得到各方认可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如物流社会化、第三方后勤等。

分析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我们认为: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全面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首先,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需求,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的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依照国际惯例,服务提供者在合同期内按提供的物流成本加上需求方毛利额的20%收费。

第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个性化物流服务特征。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对象并不多,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时间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异于公共物流服务——“来往都是客”。如食品业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夏辉集团,其主要面向全球麦当劳食品连锁集团提供物流服务。这是因为各个行业与各个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一样,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即使服务于多家企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其服务的营业范围也是有限的,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是复杂的,任何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难以做到对各个行业的物流服务都能专业化和规模化。如机械制造业物流服务、电子产品物流服务、快速消费品品物流服务、化工产品物流服务、钢材产品物流服务、海鲜品物流服务等物流服务的专业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力求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提高专业化与规模化效益,而不是搞大而全、小而全。这也是即是一些国际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难以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的原因。

第三,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电脑软件的飞速发展,使混杂在其它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常用于支撑第

三方物流服务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软件技术与信息系统等。

第四,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之间充分共享信息,这就要求双方能相互信任,才能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从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收费原则来看,它们之间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再者,企业之间所发生的关联既非仅一两次的市场交易,又在交易维持了一定的时期之后,可以相互更换交易对象,在行为上,各自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结成优势相当、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因此,企业之间是物流联盟关系。

引言

物流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尚待挖掘的潜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一企业都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控制库存、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立化、专业化的特征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并为企业加强JIT管理、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物流模式在经济学上也有其重要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将有效的物流管理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战略手段。第三方物流具有问世时间短、独立性强、专业化突出等特点,在实践中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企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社会化的大物流与之相适应,同时为社会化的大物流创造条件。社会化的大物流已拓展到包装、配货、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增值服务,从而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应当承认,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到来,工业时代精细的分工相对于早期农业、手工业式的粗放经营,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各种经济理论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精细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所体现出的巨大优势。然而,现代生产企业却又在时效性受到制约的另一面反映这种精细分工所存在的问题。在这种分工体系下,每一组织或职能部门只是完整流程的一部分,各组织部门被限定在从事专门业务活动的特定单元之中,各单元间的联系与沟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结果是各组织部门“只顾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表面上看这种分工在各业务单元中是合理而高效的,但事实上一个原本应为完整的业务流程却被若干个职能部门分割得支离破碎,高额的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存在着巨大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人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总体框架下,重新考虑新的物流模式的建设问题。 第三方物流为工业企业挖掘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而且还能制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和更高服务水准的物流服务。对于一般生产企业而言,库存相关成本是企业全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订货处理成本与库存保持费用构成,而这两种成本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其矛盾难以调和:订货量越大,单位订货处理成本就越低,但库存保持费用越高;反之,每次订货批量越小,库存保持费用就越低,但单位订货处理成本越高。于是,企业需借助于数学方法求得经济订购量Q*。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效发挥作用时,通过信息系统的信息流快速传递与信息共享,通过物流作业现代化使物流配送实现JIT,从而使企业可以实现按订单组织生产,实现按大规模定制组织生产,从而使得企业仓库储存量大幅度降低,而即使仓库中拥有为满足生产连续性而保留的最小库存量,也是按企业订单而组织的原材料采购,从而使不按订单采购的库存量降到零,实现理论上的零库存,进而使库存处理费用与保持费用达到理论上的零。这将促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发生根本变革。

如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中将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并带来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变革,从而也将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物流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全球诸多企业的普遍关注。 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得十分迅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与技术已日臻完善,实现了物流系统设计合理化、仓储管理自动化、运输高效化、装卸分拣机械化、包装标准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将大幅降低社会物流运作成本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目前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5%,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上述调查资料由于样本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不便于简单比较,也存在较大的误差,仅作为参考比较分析)。而在我国企业的全部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又明显偏低。据中国仓储协会于2000年3~4月对全国范围内的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承担的比例仅为18%,而商业企业物流中第三方承担得更少,仅占总比例的5.9%。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说明许多工商企业仍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及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约束,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角度思考问题,宁愿自己设置仓储库房、运输车队、包装和加工车间从事物流活动,宁愿承担高额费用和各种风险,也不愿将业务转包给第三方;另一方面,说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还远不成熟,尚缺乏将物流管理单项功能进行集成化、专业化管理的经验,存在着信息不灵准、运输不快捷、仓储设备不完善、服务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还没有将制造商与购买方信息集合在一起并快速有效处理的能力。

此外,目前第三方物流无论依托的是下游的零售商业企业还是上游的生产企业,是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加工中心还是立足于生产企业的物流代理,都会面对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合作伙伴为保守经营秘密,不愿将其有关生产及销售的资料、经营中的困难、未来的发展计划、预计生产或销售量等关键信息提供给物流代理方,使物流代理方难以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两方面着手:首先,第三方物流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应拓宽业务范围,充分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建成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信息网、储运网,使商流、信息流、存货流、货币流的流向和流速符合国际标准,更符合客户的要求。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必须从合作伙伴生产经营中各环节的各种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以即时、准确、高效取信于协作对象,使之在物流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各种因素的对比中,得出有必要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结论。其次,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第三方物流存在的特殊意义。

“JIT”即“Just In Time”的缩写,即时(JIT)物流配送管理是当今世界物流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理念。生产企业JIT的核心内容就体现在JIT采购、JIT送料、JIT制造和JIT配送几个方面。JIT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运营资本。而第三方物流恰恰能为企业的JIT管理创造条件,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内了解各地市场趋势及销售状况,调整生产、经营计划,使自己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亲如同一企业,成为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利润均沾的双赢共同体

第三方物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增长点,又称经济增长极,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新的增长点,应该是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合理的产出机制,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通过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全局性影响。第三方物流产业无疑具有上述的特征,有望成为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 进入80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现代物流以其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功能,逐步从各经济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据专家统计,美国20年前物流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4%,2000年降为10.1%,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1万亿美元。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产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在荷兰,鹿特丹港的直接雇员有13万人,间接雇员达到60万人,该港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美国联邦快递全球网络雇员有14.5万人,与全球上百万顾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处理和配送货物能力达到330万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到2.89万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不但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而且通过充分实现商品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使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并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至于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处于成长与发展时期的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器”。

我国蕴藏着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巨大潜力。我国的物流产业属于起步阶段,物流作业成本高、周转慢、库存大、效率低。业内专家估计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在2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看约为40%;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1.62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次;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4万亿元,占当年GDP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 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我国物流需求量大,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也发展很快,按照2000年的统计,我国铁路营业里程5.87万公里,公路里程140.27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1.93万公里,民航里程150.29万公里,管道运输里程2.47万公里;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仅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和外贸等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就达400亿至500亿元。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整合集成,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方面,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据美智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联合调查,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以每年25%的速度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总统轮船、宅

急送等;第二部分是由国内运输、仓储、物资流通及货代等传统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储、中外运等;第三部分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等。

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全局带动作用明显。第三方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能力与带动效应。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将会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如上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而且正处于有利时机,只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障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制定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政策,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方物流创造利润的来源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有吸引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必须符合客户的期望,要使客户在物流方面得到利润,同时自己也要获得收益,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运作的专业化、物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

(1)作业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能为客户提供

(2)经济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经济或与财务相关的利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基础。一般低成本是由于低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的经济性而创造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要素成本。通过物流外协,可以将不变成本转变成可变成本,又可以避免盲目投资而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从而降低成本。

稳定和可见的成本也是影响物流外协的积极因素,稳定成本时的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一个环节的成本一般来讲难以清晰地与其他环节区分开来,但通过物流外协,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则供应商要申明成本和费用,成本的明晰性就增加了。

(3)管理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作业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还应该给客户带来与管理相关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述,物流外包可以使用企业不具备的管理专业技能,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用于别的更有利可图的用途中去,并与企业核心战略相一致。物流外包可以使公司的人力资源更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活动,而同时获得的是别的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

此外,如单一资源和减少供应商数目所带来的利益也是物流外包的潜在原因,单一资源减少了公关等费用,并减轻了公司在几个运输、搬运、仓储等服务商间协调的压力。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的管理利益还有很多,如:订单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作业中断、运作协调一致等

(4)战略利益:物流外包还能产生战略意义,及灵活性。包括地理范围块度的灵活性(设点或撤销)及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集中主业在管理层次与战略层次高度一样具有重要性。共担风险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来获得。

第三方物流运作价值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面临着的挑战是要能提供比客户自身物流运作更高的价值。他们不仅考虑同类服务的提供者的竞争,还要考略到潜在客户的内部运作。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需要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客户运作的整合、发展客户运作三方面创造运作价值。

(1)提高运作效率

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对每一个最终形成物流的单独活动进行开发(如:运输仓储等)。例如:仓储的运作效率取决于足够的设施与设备及熟练的运作技能。在作业效率范围内另一个更先进的作用是协调连续的物流活动。除了作业技能外,还需要协调和沟通技能。协调和沟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技术相关联,一位协调与沟通一般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实现的。如果存在着有利的成本因素,并且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物流方面,那么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非常有可能的。

(2)客户运作整合

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增值的另一个方法是引入多客户运作,或者是在客户中分享资源。例如,多客户整合的仓储和运输网络,可以利用相似的结合起来的资源,整合的运作规模效益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整合运作的复杂性很高,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与技能。这一整合增值方式对于单个客户进行内部运作的很不经济的运输与仓储网络也适用。因此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是递增的,如果运作得好,将导致竞争优势及更大的客户基础。当然,一些拥有大量货流的大客户也常常投资协调和沟通技能及其资产,自行整合公司的物流资源。

(3)横向或者纵向整合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客户的内部运作外包化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其实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角度,也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业务外包。对无资产主要是以管理外部资源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这类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技能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规划管理与实施等技能,它可以通过纵向整合,购买具有成本和服务优势的单项物流功能作业或资源,发展同单一物流功能提供商的关系,也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这样,物流供应商可以专注于自己和新的能力的服务。在横向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能够结合类似的但不是竞争的公司,可以联合为客户服务,扩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地域覆盖面。

(4)发展客户运作

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另一类方式是通过发展客户公司及组织运作来获取价值,这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基本上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所作的工作,所不同的是这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要由物流供应商自己来开发,完成运作。增值活动中的驱动力在于客户自身的业务过程,所增加的价值可以看作愿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

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往往是企业追求的首选目标。这也是物流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其成本价值被挖掘出来作为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运营物流的成本;还可以减少直接从事物流的人员,从而减削工资支出;提高单证处理效率,减少单证处理费用;由于库存管理控制的加强可降低存货水平,削减存货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广泛的结点网络实施共同配送,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等等。这些都是第三方物流能够产生的成本价值。对企业而言,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实施物流控制或采用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效益,促使企业物流活动日趋合理化。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

在社会化大生产更加扩大,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的今天,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以最小的总成本提供预期的顾客服务已为成企业努力的方向,帮助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正是第三方物流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服务水平的提高会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信誉,促进企业的销售,提高利润率,进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水平的顾客服务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优于其同行的一种竞争优势。物流能力是企业服务的一大内容之一,会制约企业的顾客服务水平。例如,在生产时由于物流问题使采购的材料不能如期到达,也许会迫使工厂停工,不能如期交纳顾客定货而承担巨额违约金,更重要的是会使企业自身信誉受损,销量减少,甚至失去良好合作的顾客。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企业如此重视服务,重视物流的原因之一。物流服务水平实际上已成为企业实力的一种体现。而第三方物流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自有其独到之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网络和结点网络,能够加快对顾客定货的反应能力,加快订单处理,缩短从定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行门对门运输,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保证定货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尽可能实现对顾客的承诺;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企业对物流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上就是成本与服务之间的一种均衡,而且在市场环境下,服务甚至比成本更重要。现代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顾客服务的重要性,在考虑是否采用第三方物流时,应处理好成本与服务的均衡问题,不应一味追求物流成本的削减,即使在企业自己从事物流时也应如此。因为低成本往往容易导致低服务,过分压价,会使第三方利益受损,无力通过自身积累来扩大规模,也就无力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反过来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应该说只要企业顾客服务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支出,那么这种决策就是可取的。只有当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既增加成本,服务水平又不见有提高甚至下降时,企业才应该重新决策。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散价值

企业如果自己运作物流,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投资的风险,二是存货的风险。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企业自营物流是要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投资的,如建立或租赁仓库、购买车辆等。这样的投资往往比较大,而如果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较低,不能将企业拥有的物流资源有效协调、整合起来,尽量发挥其功用,致使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设施闲置,那么企业在物流上的投资就是失败的,这部分在物流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配送能力、管理水平有限,为了及时对顾客定货作出反应,防止缺货和快速交货,往往需要采取高水平库存的策略,即在总部以及各分散的定货点处维持大量的存货。而且一般来说,企业防止缺货的期望越大,所需的安全储备越多,平均存货数量也越多。在市场需求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会占到企业平均库存的一半以上,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着很在原

资金风险。尽管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一种,但它不仅不是马上就能动用的资产,而且它还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存货越多,变现能力往往越弱,企业资金越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有贬值的风险。在库存没有销售出去变现之前,任何企业都要冒着巨大的资金风险。企业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化配送,由于配送能力的提高,存货流动速度的加快,企业可能减少内部的安全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或者把这种风险分散一部分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提升价值

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自身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销售产品。而且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企业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生产经营当中;另一方面,企业交往的对象更多了,所要处理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在处理各种关系和提高自身核心能力上,企业的资源分配便会出现矛盾。如果将企业与顾客间的物流活动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便可大大降低企业在关系处理上的复杂程度。企业通过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原来的直接面对多个顾客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在物流作业处理上避免了直接一众多顾客打交道而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关系网,便于将更多精力投入自身的生产经营中。

此外,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站在比单一企业更高的角度上来处理物流问题,通过其掌握的物流系统开发设计能、信息技术能力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相关企业的物流活动有机衔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形成一种更为强大的供应链竞争优势,这是个别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工作。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再有实力的企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做得很好。把自己较不擅长的部分,或者说不是自己核心能力的部分给第三方来承担,扬长避短,实际上就使得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各自的优势得到强化,既能促使企业专注于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带动物流行业整体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

以上所说的,实际上可归为第三方物流的经济价值,而除了其独特的经济效益外,第三方物流还具有另一为大多数人所忽视的价值,即其社会效益。首先,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仓库、车队、而且往往存在仓储设施老化、仓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企业各自进行分存储,导致物流设施使用低效,有的企业仓库不足,需扩建,而有的企业仓库则大量闲置、浪费,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自行组织运输则使运输效率低下,社会运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车辆空驶现象普遍,运输成本高。而且企业由于受到原有一套物流系统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更新改造,强化物流管理。而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其次,第三方物流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组织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城市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由于城市车辆运输效率的提高,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来之不易。大家知道,我国物流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那时起,无论是物流学术界还是物流实业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物流带来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各种各样的物流研讨会、各个地方大大小小配送试点,大家都奋力想创造物流业的辉煌。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但第三方物流没有出现,连配送试点也最后名存实亡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正当人们对物流业悲观失望之际,第三方物流却悄悄地从东南沿海城市诞生出来,而且逐渐发展壮大,蔓延到全国,直到形成现在的这股

背景之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就走上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道路,年均增长8%以上,而从全国看,发展最快的又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市,他们利用国家给经济特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率先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大幅度增长,其中出现了一批大型实力企业,像海尔、宝洁、IBM等。经济的大幅增长,必然导致巨大的物质产品的流动,也就必然导致物流量的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物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就是这样,他们那时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就是百分之七八左右,物资要运到日本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或者从各地把货物运进来,它们自然要从流通领域去挖掘利润源泉,于是走开发物流的路子。现在的中国也走到了这个阶段,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左右,物质产品数量巨大、市场范围宽广,使物流的需求量猛增,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希望。到了这个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成了生产发展的瓶颈,如果再不发展物流业,则必然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这时要继续发展生产,就必须要发展物流业。

反过来,如果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没有物流业发展, 也就不可能出现第三方物流。如90年代初我们在内地推行配试点时,就出现由于物流量小,一辆车子送一圈货,连汽油费都收不回来的情况,有的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谁还有能力去搞配送?因此,搞配送、搞第三

方物流,其前提条件,就是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的物流量,而要有规模物流量,就意味着企业要有一定的市场。市场覆盖面越大,规模物流量就越大,配送么三方物流等物流技术就越有用武之地,带来的效益也就越显著。而要做到市场覆盖面大,规模物流量大,就需要社会需求量大,只有这样,既有较大的供应,又有较大的需求,才有较大的市场,才可能发展送送和第三方物流,没有这些条件,即使勉强把配送、第三方物流搞起来,最后还是要垮的。

背景二: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可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跟改革开放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由一些国内的外资企业率先促成的,人们不难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过程看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们是从东南沿海一些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省市首先搞起来;第二,它首先是由像宝洁、IBM等这样一些国外的大公司促成我国的一些企业搞起来的;第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最先也主要是为国外这些大公司服务的物流业务。国外些大公司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在中国国内开办了一些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些实力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量也大,市场覆盖面广,而且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因此物流量很大,靠他们自身来开拓中国的物流市场,进行物流处理,难度较大,也不合算。所以比较聪明的办法就是委托中国的一些企业来为他们完成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他们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在他们看来已经很成熟了。他们很明白第三方物流所能够带来的效益,因此他们实际上是坚定不移地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模式灌输给了他们所委托的、当时还不太懂第三方物流的中国物流企业,使得中国早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不懂、不成熟,到慢慢地成熟起来,变成了中国最早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广东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所以

第三方物流首先从广东开始兴起。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方物流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由于改革开放而从国外输入的一种物流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是国外的一些实力企业在中国撒下了第三方物流的种子,又由自己在 国创造了一个第三物流运作的平台,给国内第三方物流的大规模发展树立了一个样板。

背景三:是我国物流学发展的结果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旦有了一个第三方物流的样板和模式,社会很快在各个地方推广开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特快,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且不说,武汉就一下子兴起了如中远、长江、中储、武储等好几家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物流学发展的结果,人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物流观念和物流学基础。

中国物流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规模发展是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国家物资部,在推进我国物流学发展和物流业的成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术方面,有早期的国家级的中国物流学会和现在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各个大区、各个省市都有物资经济学会;包括世界物流会议、亚太物流会议、各个大区、各个省市的物资经济讨论会在内、几乎每年都举行物流研讨的学术会议,在物流的基本理论、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在物流教育方面,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等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各地的物资学校也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在物流实业方面,在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试验和推行,取得了许多的成绩。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国家、各个省市政府,还是各个企业、学校以至于普通老百姓,物流的意识加强了,物流的素质提高了,对于物流新技术的敏感性加强了,平时它们都在为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益冥思苦想,一旦有了物流新技术的信息,马上就学习模仿。这次第三方物流一出现,就在全国广泛流传就是一个例子。

正是在这种思想氛围下,我国各级政府对物流非常重视。深圳市政府1999年率先提出把深圳建成物流中心城市,接着上海、武汉等城市都提出要把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我国这些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光表现为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定期表现为物流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多年来,国家特别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公路的优先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三横的全国骨干铁路网和四通八达的地方铁路网。还建成了连通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和各个乡村的地方公路网。铁路列车三次提速,大量列车实现夕发朝至,高速公路大大节约了长途运输的物流时间,使物流速度、物流量都大大提高,为我国物流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从而也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有专业化的物流水平。所谓专业化的物流水平,首先就要有好的物流基础,包括人员素质,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等,其次需要有较先进的物流技术水平等,因为第三方物流都涉及较大规模的物流量,所以必须有比较大的仓储运输能力,装卸搬运能力和信息与通信处理能力等。而这些,都需要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条件。传统的国有物资企业长期从事物资工作,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明比较多的投资和积累,在物流技术,物流市场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它们可以努力争取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背景四: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技术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设高效率高效率的信息技术网络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一方面提高了物流企业在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认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一体化,使大规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处理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方便快捷,并能有效跟踪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货物,精确计算物流活动的成本,这就使客户企业可以随时跟踪自己的货物,因而放心地把自己的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处理,这些环境条件都促使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

我们从宝供、海福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它们真正实现飞跃式发展是在有了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之后。宝供是1994年成立的,便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1998年将自己的信息系统发布以后,许多客户看到它们有很方便的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才比较放心地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它们处理,客户一下由十几家增加到60多家。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第三方物流出现的重要因素。

背景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烟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生产企业的核心是业务就是生产,物流业务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它们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不但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好生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则以物流为核心竞争力,他们依靠自己的物流实力,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参与市场竞争,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这样,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的合理分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使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效益都是显著提高,这公分显示了第三方物流的综合优越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第三方物流的成长和壮大可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问题

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更是落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般性服务,只有极少数企业可提供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服务。

时下,

物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工厂有自己的储运系统、批发企业有自己的储运系统、零售企业也有自己的储运系统。这种小而全的做法,效率不高。后来就出现了独立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物流企业。其功能就是为这些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这种物流就被称为

此外,发展的三方物流。显然要面临很多有关中国国情的问题。比如中国的物流环境与欧洲甚至香港特区都有很大不同,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人文环境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也与国外不同。所以说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肯定不行,但是只有把这种挑战真正迎接下来,然后做出自己相应的对策,才能够?quot;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发展机遇

中国的三方物流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如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厂良好的条件。买方市场的形成打破了以往缺短经济下的市场供求格局,服务和质量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基础。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流通成本以获?quot;第三利润源

另-方面,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quot;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

政府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当为发展第三方物流创造良好宏观环境。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布局,支持公平的竞争,在土地开发、贷款、税率等方面给予扶持:

1.提高对第三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认识,克服重生产轻流通和

首先,加大政府对第三方物流支持的力度。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把物流当成国民经济发展的

充分认识到社会化生产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企业越专业化效益越好、效率越高,这是经济发展必由之路。提高各级领导对第三方物流功能和效益的认识,规划第三方物流的合理布局。对全国性、区域性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要进行统筹安排。由政府牵头,学习日本政府组建物流基地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和每个省市区所在地的城市,利用各行各系统现有第三物流设施(储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按照21世纪发展需要,在全国和省会所在地的东、西、南、北、中组建物流基地,实现物流据点集中化,建立科研成果含量高,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大型化第三方物流配送基地。

原有的第三方物流设施(储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地理位置好,设施设备力量雄厚,有一套管理制度和专业人才,因此利用原有设备就能很快建立起物流基地,这样有利于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防止一方面设施在闲着,另一方面重新征地建设。但是联系各行各业各系统第三物流设施组建物流基地,必须政府出面协调才行。目前这些设施不少在闲着,同时以设施设资入股的形式组建不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只要领导出面组织很容易组成。

加强国际物流基地建设。国际海运货物集装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很快,空运货场也急剧增加,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必须使港口、机场以及相配套的物流基地进一步完善起来,以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国内各地区通往重要港口、机场道路的桥梁、涵洞以及高速公路等道路设施也要加以完善,以适应大型车辆的通行。

对第三方物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低,社会效益大。投资大。回收期长,形同铁路、港口、机场等投资性质。基于这一特点,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政府也应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如重点培育和扶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物流企业获取国际货代资格,并进入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企业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帮助其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或监管仓库、保税展馆等。在土地使用政策方面,重点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项目用地,优先审批。在市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内设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新增用地,按仓储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土地出让金按当地标准适当下浮,金额较大的,经国土部门批准,可采取延期或分期交纳方式。在用电政策方面,对重点物流企业的物流项目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对重点物流企业新上马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及物流装备的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在物流立法方面,应由政府牵头拟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物流市场有序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方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供需双方特别是用户的正当权宜。此外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有关物流政策和技术标准。使物流业有章可循,推动物流业发展;

做好物流业供需调节。当新的物流业加入第三方物流,或者原有第三方物流业扩大规模时,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以免供大于求造成价格过低,使经营者举步维艰。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交通部以及其他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备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应注重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应注重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特别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应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EDI的建设、条形码建设、自分化设施体系的建设,为形成开放、合作的物流体系打好基础。应促进物流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物流服务网络,这样有利於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有利於相互弥补物流运作与管理的不足,有利於吸引物流需求,有利於提高竞争实力。

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的思想成为物流领域一个广泛谈论的话题。不过,普通的外包(outsourcing)物流职能的方法最早来自人们对产品的储运。在美国,和邮政、电报、电话一起出现的公共仓库、铁路和商用卡车运输,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差不多一样长。然而,当前的市场状况正增加人们对物流职能的高度重视,并再次引起对外包物流的兴趣,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

现在,因为制造商日益关注其基本业务,他们倾向于寻找那些合同制服务的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第三方提供的主要物流职能(运输、仓储、物料管理与辅助性管理)的趋势正在快速上升。这种外包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汽车运输业放松管制、大量的仓库/运输供应者业务的不断熟练,以及用户和提供者之间重要的物流与市场信息通讯体系的建立和个人计算机的增长与EDI的推广方便了外包协议的执行。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与提供者之间的战略联盟、物流伙伴关系均要求彼此有更多的信息公开,从而打破传统的业务关系束缚,从“基于交易上”的业务关系向更为一体的、长期的“伙伴关系”转变。这种业务关系带给双方的明显利益,是系统的可靠性提高、顾客服务的改善以及更有效率的物流成本业绩。

对用户或第三方供应者来说,要摆脱比较传统的“交易”关系的影响是不容易的。 在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的应用继续扩大,并在90年代不断地融入新的关系、新的手段,以改进分销渠道,满足顾客服务需求。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众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来自各行各业。一般情况下,从事此项经营的公司,其传统背景是公共仓储业、公共交通运输业、经纪业、货运代理业和银行业(由于对加快资金回笼的需要)等。目前,合同制物流服务最大的供应者来自仓储业,这些公司均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EDI信息处理等内容,以及其他许多增值服务。

目前随着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运输业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成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国际上一些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著名运输公司,在开发合同制关系和战略联盟上很积极,他们包括:Leaseway运输公司、Menlo物流公司、联邦快递公司、TNT合同制物流公司等等,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著名的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

此外,一些制造商为利用自身过剩物流服务的空间与能力也成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虽然总体上看它们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大,但是他们都在发展并针对有限的顾客提供服务。有些提供者在第三方物流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有些则如流星般消失。

在国际上,也有些企业受第三方物流快速兴起的影响,试图涉足第三方物流服务,但因为缺乏资金或足够的市场而夭折。大多情况下,许多试图进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业者低估了物流工作的复杂性,想当然地简单化,从而带来失败。毫无疑问,物流经营的日益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这种不断增加的复杂性,要求大型制造业应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而非继续开发公司内部物流能力,否则因达不到专业化而最终缺乏规模经济。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

第三方服务的最大用户群主要是一些大型工业制造企业。这些公司有一个重要趋向,就是把物流作为一个增值过程来管理,反映了为赢得并保持顾客满意而采取的有力行动,并在灵活性上做了额外的投入,特别是适应特殊的或非常规的需求。因此这些公司力图通过物流的力量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寻求为其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通过运作一个有效的物流体系来支持此目标。他们往往通过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结成战略联盟来改善他们的资产,努力与专业人员或第三方供应者一起,确保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根本能力。

许多公司在物流方面要么选择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者,要么是选择很有限的物流服务供应者,这样,可简化流程的管理,而且通过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某些业务,使规模经济得以实现。本质上说,物流联盟就是通过“双赢”(win-win,即合作双方均受益),力图使整体的系统产生更高的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特殊性,更多公司越来越使趋向于委托第三方。由于在物流服务方面,小公司自身没有技术或财力去满足需要,大公司既没时间也无专门技术去完成他们要做的每件事。那些想在竞争中占优的公司将不得不向外寻求第三方物流合作。此外,那些业务已经外包的公司也会继续扩大与提高生产能力,这将使他们需要更多的供应商,并为他们的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比较分析

从前面分析及字面上看,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物流服务提供企业,即第三方

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在有关专业著作中,将第三方物流供应者定义为“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形态可以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服务3种类型。无论哪种形态都必须高于过去的一般运输业者(common carrier)和合同运输业者(contract carrier)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是80年代中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目前,国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未确切定义这一术语,只是假设读者对这一论题有一定的理解,如“第三方物流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一个公司通过另一个公司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料管理或产品分销”、“外包所有或部分公司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契约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物流服务,以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

另一种看法是,对外委托形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即由货主企业以外的专业企业代替其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的物流形态。这种观念认为,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对外委托有着重要的不同之处。传统的对外委托形态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货物保管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以及一部分企业内物流活动仍然保留在本企业。同时,物流企业是站在自己物流业务经营的角度,接受货主企业的业务委托,以费用加利润的方式定价,收取服务费。那些能够提供系统服务的物流企业,也是以使用本企业的物流设施,推销本企业的经营业务为前提,而并非是以货主企业物流合理化为目的设计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则是站在货主的立场上,以货主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为设计系统和系统运营管理的目标。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保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具体的作业活动可以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库企业等去完成。而且,从美国的情况看,即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有物流设施,也将使用本企业物流设施的比例控制在二成左右,以保证向货主提供最适宜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是直接同货主企业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水平以及物流系统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上述种种观点的差异,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中和第三方物流形态多样性的一种反映。其实,即使在发达国家,货主企业物流对外委托的内容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物流作业活动上,物流系统设计可以委托物流业咨询公司来搞,系统的运营、管理仍然由货主企业自己承担。标榜自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也有各种各样的经营方式,能够站在货主角度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全面个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多。

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传到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研究起步比较晚,物流企业的服务体系也不很完善,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更少。90年代中后期,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们也开始了对第三方物流的探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至目前,也没有一个得到各方认可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如物流社会化、第三方后勤等。

分析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我们认为: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全面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首先,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需求,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的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依照国际惯例,服务提供者在合同期内按提供的物流成本加上需求方毛利额的20%收费。

第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个性化物流服务特征。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对象并不多,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时间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异于公共物流服务——“来往都是客”。如食品业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夏辉集团,其主要面向全球麦当劳食品连锁集团提供物流服务。这是因为各个行业与各个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一样,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即使服务于多家企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其服务的营业范围也是有限的,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是复杂的,任何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难以做到对各个行业的物流服务都能专业化和规模化。如机械制造业物流服务、电子产品物流服务、快速消费品品物流服务、化工产品物流服务、钢材产品物流服务、海鲜品物流服务等物流服务的专业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力求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提高专业化与规模化效益,而不是搞大而全、小而全。这也是即是一些国际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难以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的原因。

第三,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电脑软件的飞速发展,使混杂在其它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常用于支撑第

三方物流服务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软件技术与信息系统等。

第四,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之间充分共享信息,这就要求双方能相互信任,才能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从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收费原则来看,它们之间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再者,企业之间所发生的关联既非仅一两次的市场交易,又在交易维持了一定的时期之后,可以相互更换交易对象,在行为上,各自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结成优势相当、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因此,企业之间是物流联盟关系。

引言

物流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尚待挖掘的潜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一企业都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控制库存、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立化、专业化的特征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并为企业加强JIT管理、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物流模式在经济学上也有其重要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将有效的物流管理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战略手段。第三方物流具有问世时间短、独立性强、专业化突出等特点,在实践中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企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社会化的大物流与之相适应,同时为社会化的大物流创造条件。社会化的大物流已拓展到包装、配货、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增值服务,从而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应当承认,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到来,工业时代精细的分工相对于早期农业、手工业式的粗放经营,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各种经济理论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精细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所体现出的巨大优势。然而,现代生产企业却又在时效性受到制约的另一面反映这种精细分工所存在的问题。在这种分工体系下,每一组织或职能部门只是完整流程的一部分,各组织部门被限定在从事专门业务活动的特定单元之中,各单元间的联系与沟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结果是各组织部门“只顾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表面上看这种分工在各业务单元中是合理而高效的,但事实上一个原本应为完整的业务流程却被若干个职能部门分割得支离破碎,高额的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存在着巨大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人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总体框架下,重新考虑新的物流模式的建设问题。 第三方物流为工业企业挖掘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而且还能制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和更高服务水准的物流服务。对于一般生产企业而言,库存相关成本是企业全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订货处理成本与库存保持费用构成,而这两种成本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其矛盾难以调和:订货量越大,单位订货处理成本就越低,但库存保持费用越高;反之,每次订货批量越小,库存保持费用就越低,但单位订货处理成本越高。于是,企业需借助于数学方法求得经济订购量Q*。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效发挥作用时,通过信息系统的信息流快速传递与信息共享,通过物流作业现代化使物流配送实现JIT,从而使企业可以实现按订单组织生产,实现按大规模定制组织生产,从而使得企业仓库储存量大幅度降低,而即使仓库中拥有为满足生产连续性而保留的最小库存量,也是按企业订单而组织的原材料采购,从而使不按订单采购的库存量降到零,实现理论上的零库存,进而使库存处理费用与保持费用达到理论上的零。这将促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发生根本变革。

如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中将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并带来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变革,从而也将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物流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全球诸多企业的普遍关注。 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得十分迅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与技术已日臻完善,实现了物流系统设计合理化、仓储管理自动化、运输高效化、装卸分拣机械化、包装标准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将大幅降低社会物流运作成本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目前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5%,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上述调查资料由于样本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不便于简单比较,也存在较大的误差,仅作为参考比较分析)。而在我国企业的全部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又明显偏低。据中国仓储协会于2000年3~4月对全国范围内的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承担的比例仅为18%,而商业企业物流中第三方承担得更少,仅占总比例的5.9%。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说明许多工商企业仍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及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约束,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角度思考问题,宁愿自己设置仓储库房、运输车队、包装和加工车间从事物流活动,宁愿承担高额费用和各种风险,也不愿将业务转包给第三方;另一方面,说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还远不成熟,尚缺乏将物流管理单项功能进行集成化、专业化管理的经验,存在着信息不灵准、运输不快捷、仓储设备不完善、服务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还没有将制造商与购买方信息集合在一起并快速有效处理的能力。

此外,目前第三方物流无论依托的是下游的零售商业企业还是上游的生产企业,是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加工中心还是立足于生产企业的物流代理,都会面对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合作伙伴为保守经营秘密,不愿将其有关生产及销售的资料、经营中的困难、未来的发展计划、预计生产或销售量等关键信息提供给物流代理方,使物流代理方难以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两方面着手:首先,第三方物流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应拓宽业务范围,充分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建成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信息网、储运网,使商流、信息流、存货流、货币流的流向和流速符合国际标准,更符合客户的要求。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必须从合作伙伴生产经营中各环节的各种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以即时、准确、高效取信于协作对象,使之在物流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各种因素的对比中,得出有必要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结论。其次,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第三方物流存在的特殊意义。

“JIT”即“Just In Time”的缩写,即时(JIT)物流配送管理是当今世界物流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理念。生产企业JIT的核心内容就体现在JIT采购、JIT送料、JIT制造和JIT配送几个方面。JIT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运营资本。而第三方物流恰恰能为企业的JIT管理创造条件,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内了解各地市场趋势及销售状况,调整生产、经营计划,使自己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亲如同一企业,成为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利润均沾的双赢共同体

第三方物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增长点,又称经济增长极,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新的增长点,应该是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合理的产出机制,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通过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全局性影响。第三方物流产业无疑具有上述的特征,有望成为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 进入80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现代物流以其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功能,逐步从各经济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据专家统计,美国20年前物流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4%,2000年降为10.1%,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1万亿美元。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产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在荷兰,鹿特丹港的直接雇员有13万人,间接雇员达到60万人,该港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美国联邦快递全球网络雇员有14.5万人,与全球上百万顾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处理和配送货物能力达到330万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到2.89万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不但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而且通过充分实现商品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使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并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至于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处于成长与发展时期的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器”。

我国蕴藏着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巨大潜力。我国的物流产业属于起步阶段,物流作业成本高、周转慢、库存大、效率低。业内专家估计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在2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看约为40%;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1.62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次;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4万亿元,占当年GDP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 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我国物流需求量大,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也发展很快,按照2000年的统计,我国铁路营业里程5.87万公里,公路里程140.27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1.93万公里,民航里程150.29万公里,管道运输里程2.47万公里;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仅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和外贸等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就达400亿至500亿元。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整合集成,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方面,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据美智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联合调查,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以每年25%的速度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总统轮船、宅

急送等;第二部分是由国内运输、仓储、物资流通及货代等传统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储、中外运等;第三部分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等。

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全局带动作用明显。第三方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能力与带动效应。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将会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如上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而且正处于有利时机,只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障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制定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政策,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方物流创造利润的来源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有吸引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必须符合客户的期望,要使客户在物流方面得到利润,同时自己也要获得收益,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运作的专业化、物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

(1)作业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能为客户提供

(2)经济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经济或与财务相关的利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基础。一般低成本是由于低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的经济性而创造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要素成本。通过物流外协,可以将不变成本转变成可变成本,又可以避免盲目投资而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从而降低成本。

稳定和可见的成本也是影响物流外协的积极因素,稳定成本时的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一个环节的成本一般来讲难以清晰地与其他环节区分开来,但通过物流外协,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则供应商要申明成本和费用,成本的明晰性就增加了。

(3)管理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作业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还应该给客户带来与管理相关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述,物流外包可以使用企业不具备的管理专业技能,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用于别的更有利可图的用途中去,并与企业核心战略相一致。物流外包可以使公司的人力资源更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活动,而同时获得的是别的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

此外,如单一资源和减少供应商数目所带来的利益也是物流外包的潜在原因,单一资源减少了公关等费用,并减轻了公司在几个运输、搬运、仓储等服务商间协调的压力。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的管理利益还有很多,如:订单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作业中断、运作协调一致等

(4)战略利益:物流外包还能产生战略意义,及灵活性。包括地理范围块度的灵活性(设点或撤销)及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集中主业在管理层次与战略层次高度一样具有重要性。共担风险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来获得。

第三方物流运作价值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面临着的挑战是要能提供比客户自身物流运作更高的价值。他们不仅考虑同类服务的提供者的竞争,还要考略到潜在客户的内部运作。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需要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客户运作的整合、发展客户运作三方面创造运作价值。

(1)提高运作效率

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对每一个最终形成物流的单独活动进行开发(如:运输仓储等)。例如:仓储的运作效率取决于足够的设施与设备及熟练的运作技能。在作业效率范围内另一个更先进的作用是协调连续的物流活动。除了作业技能外,还需要协调和沟通技能。协调和沟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技术相关联,一位协调与沟通一般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实现的。如果存在着有利的成本因素,并且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物流方面,那么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非常有可能的。

(2)客户运作整合

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增值的另一个方法是引入多客户运作,或者是在客户中分享资源。例如,多客户整合的仓储和运输网络,可以利用相似的结合起来的资源,整合的运作规模效益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整合运作的复杂性很高,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与技能。这一整合增值方式对于单个客户进行内部运作的很不经济的运输与仓储网络也适用。因此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是递增的,如果运作得好,将导致竞争优势及更大的客户基础。当然,一些拥有大量货流的大客户也常常投资协调和沟通技能及其资产,自行整合公司的物流资源。

(3)横向或者纵向整合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客户的内部运作外包化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其实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角度,也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业务外包。对无资产主要是以管理外部资源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这类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技能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规划管理与实施等技能,它可以通过纵向整合,购买具有成本和服务优势的单项物流功能作业或资源,发展同单一物流功能提供商的关系,也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这样,物流供应商可以专注于自己和新的能力的服务。在横向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能够结合类似的但不是竞争的公司,可以联合为客户服务,扩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地域覆盖面。

(4)发展客户运作

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另一类方式是通过发展客户公司及组织运作来获取价值,这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基本上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所作的工作,所不同的是这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要由物流供应商自己来开发,完成运作。增值活动中的驱动力在于客户自身的业务过程,所增加的价值可以看作愿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

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往往是企业追求的首选目标。这也是物流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其成本价值被挖掘出来作为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运营物流的成本;还可以减少直接从事物流的人员,从而减削工资支出;提高单证处理效率,减少单证处理费用;由于库存管理控制的加强可降低存货水平,削减存货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广泛的结点网络实施共同配送,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等等。这些都是第三方物流能够产生的成本价值。对企业而言,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实施物流控制或采用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效益,促使企业物流活动日趋合理化。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

在社会化大生产更加扩大,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的今天,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以最小的总成本提供预期的顾客服务已为成企业努力的方向,帮助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正是第三方物流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服务水平的提高会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信誉,促进企业的销售,提高利润率,进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水平的顾客服务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优于其同行的一种竞争优势。物流能力是企业服务的一大内容之一,会制约企业的顾客服务水平。例如,在生产时由于物流问题使采购的材料不能如期到达,也许会迫使工厂停工,不能如期交纳顾客定货而承担巨额违约金,更重要的是会使企业自身信誉受损,销量减少,甚至失去良好合作的顾客。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企业如此重视服务,重视物流的原因之一。物流服务水平实际上已成为企业实力的一种体现。而第三方物流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自有其独到之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网络和结点网络,能够加快对顾客定货的反应能力,加快订单处理,缩短从定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行门对门运输,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保证定货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尽可能实现对顾客的承诺;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企业对物流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上就是成本与服务之间的一种均衡,而且在市场环境下,服务甚至比成本更重要。现代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顾客服务的重要性,在考虑是否采用第三方物流时,应处理好成本与服务的均衡问题,不应一味追求物流成本的削减,即使在企业自己从事物流时也应如此。因为低成本往往容易导致低服务,过分压价,会使第三方利益受损,无力通过自身积累来扩大规模,也就无力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反过来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应该说只要企业顾客服务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支出,那么这种决策就是可取的。只有当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既增加成本,服务水平又不见有提高甚至下降时,企业才应该重新决策。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散价值

企业如果自己运作物流,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投资的风险,二是存货的风险。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企业自营物流是要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投资的,如建立或租赁仓库、购买车辆等。这样的投资往往比较大,而如果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较低,不能将企业拥有的物流资源有效协调、整合起来,尽量发挥其功用,致使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设施闲置,那么企业在物流上的投资就是失败的,这部分在物流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配送能力、管理水平有限,为了及时对顾客定货作出反应,防止缺货和快速交货,往往需要采取高水平库存的策略,即在总部以及各分散的定货点处维持大量的存货。而且一般来说,企业防止缺货的期望越大,所需的安全储备越多,平均存货数量也越多。在市场需求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会占到企业平均库存的一半以上,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着很在原

资金风险。尽管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一种,但它不仅不是马上就能动用的资产,而且它还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存货越多,变现能力往往越弱,企业资金越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有贬值的风险。在库存没有销售出去变现之前,任何企业都要冒着巨大的资金风险。企业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化配送,由于配送能力的提高,存货流动速度的加快,企业可能减少内部的安全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或者把这种风险分散一部分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提升价值

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自身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销售产品。而且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企业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生产经营当中;另一方面,企业交往的对象更多了,所要处理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在处理各种关系和提高自身核心能力上,企业的资源分配便会出现矛盾。如果将企业与顾客间的物流活动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便可大大降低企业在关系处理上的复杂程度。企业通过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原来的直接面对多个顾客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在物流作业处理上避免了直接一众多顾客打交道而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关系网,便于将更多精力投入自身的生产经营中。

此外,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站在比单一企业更高的角度上来处理物流问题,通过其掌握的物流系统开发设计能、信息技术能力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相关企业的物流活动有机衔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形成一种更为强大的供应链竞争优势,这是个别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工作。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再有实力的企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做得很好。把自己较不擅长的部分,或者说不是自己核心能力的部分给第三方来承担,扬长避短,实际上就使得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各自的优势得到强化,既能促使企业专注于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带动物流行业整体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

以上所说的,实际上可归为第三方物流的经济价值,而除了其独特的经济效益外,第三方物流还具有另一为大多数人所忽视的价值,即其社会效益。首先,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仓库、车队、而且往往存在仓储设施老化、仓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企业各自进行分存储,导致物流设施使用低效,有的企业仓库不足,需扩建,而有的企业仓库则大量闲置、浪费,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自行组织运输则使运输效率低下,社会运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车辆空驶现象普遍,运输成本高。而且企业由于受到原有一套物流系统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更新改造,强化物流管理。而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其次,第三方物流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组织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城市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由于城市车辆运输效率的提高,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来之不易。大家知道,我国物流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那时起,无论是物流学术界还是物流实业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物流带来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各种各样的物流研讨会、各个地方大大小小配送试点,大家都奋力想创造物流业的辉煌。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但第三方物流没有出现,连配送试点也最后名存实亡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正当人们对物流业悲观失望之际,第三方物流却悄悄地从东南沿海城市诞生出来,而且逐渐发展壮大,蔓延到全国,直到形成现在的这股

背景之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就走上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道路,年均增长8%以上,而从全国看,发展最快的又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市,他们利用国家给经济特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率先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大幅度增长,其中出现了一批大型实力企业,像海尔、宝洁、IBM等。经济的大幅增长,必然导致巨大的物质产品的流动,也就必然导致物流量的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物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就是这样,他们那时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就是百分之七八左右,物资要运到日本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或者从各地把货物运进来,它们自然要从流通领域去挖掘利润源泉,于是走开发物流的路子。现在的中国也走到了这个阶段,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左右,物质产品数量巨大、市场范围宽广,使物流的需求量猛增,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希望。到了这个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成了生产发展的瓶颈,如果再不发展物流业,则必然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这时要继续发展生产,就必须要发展物流业。

反过来,如果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没有物流业发展, 也就不可能出现第三方物流。如90年代初我们在内地推行配试点时,就出现由于物流量小,一辆车子送一圈货,连汽油费都收不回来的情况,有的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谁还有能力去搞配送?因此,搞配送、搞第三

方物流,其前提条件,就是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的物流量,而要有规模物流量,就意味着企业要有一定的市场。市场覆盖面越大,规模物流量就越大,配送么三方物流等物流技术就越有用武之地,带来的效益也就越显著。而要做到市场覆盖面大,规模物流量大,就需要社会需求量大,只有这样,既有较大的供应,又有较大的需求,才有较大的市场,才可能发展送送和第三方物流,没有这些条件,即使勉强把配送、第三方物流搞起来,最后还是要垮的。

背景二: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可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跟改革开放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由一些国内的外资企业率先促成的,人们不难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过程看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们是从东南沿海一些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省市首先搞起来;第二,它首先是由像宝洁、IBM等这样一些国外的大公司促成我国的一些企业搞起来的;第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最先也主要是为国外这些大公司服务的物流业务。国外些大公司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在中国国内开办了一些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些实力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量也大,市场覆盖面广,而且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因此物流量很大,靠他们自身来开拓中国的物流市场,进行物流处理,难度较大,也不合算。所以比较聪明的办法就是委托中国的一些企业来为他们完成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他们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在他们看来已经很成熟了。他们很明白第三方物流所能够带来的效益,因此他们实际上是坚定不移地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模式灌输给了他们所委托的、当时还不太懂第三方物流的中国物流企业,使得中国早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不懂、不成熟,到慢慢地成熟起来,变成了中国最早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广东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所以

第三方物流首先从广东开始兴起。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方物流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由于改革开放而从国外输入的一种物流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是国外的一些实力企业在中国撒下了第三方物流的种子,又由自己在 国创造了一个第三物流运作的平台,给国内第三方物流的大规模发展树立了一个样板。

背景三:是我国物流学发展的结果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旦有了一个第三方物流的样板和模式,社会很快在各个地方推广开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特快,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且不说,武汉就一下子兴起了如中远、长江、中储、武储等好几家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物流学发展的结果,人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物流观念和物流学基础。

中国物流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规模发展是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国家物资部,在推进我国物流学发展和物流业的成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术方面,有早期的国家级的中国物流学会和现在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各个大区、各个省市都有物资经济学会;包括世界物流会议、亚太物流会议、各个大区、各个省市的物资经济讨论会在内、几乎每年都举行物流研讨的学术会议,在物流的基本理论、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在物流教育方面,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等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各地的物资学校也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在物流实业方面,在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试验和推行,取得了许多的成绩。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国家、各个省市政府,还是各个企业、学校以至于普通老百姓,物流的意识加强了,物流的素质提高了,对于物流新技术的敏感性加强了,平时它们都在为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益冥思苦想,一旦有了物流新技术的信息,马上就学习模仿。这次第三方物流一出现,就在全国广泛流传就是一个例子。

正是在这种思想氛围下,我国各级政府对物流非常重视。深圳市政府1999年率先提出把深圳建成物流中心城市,接着上海、武汉等城市都提出要把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我国这些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光表现为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定期表现为物流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多年来,国家特别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公路的优先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三横的全国骨干铁路网和四通八达的地方铁路网。还建成了连通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和各个乡村的地方公路网。铁路列车三次提速,大量列车实现夕发朝至,高速公路大大节约了长途运输的物流时间,使物流速度、物流量都大大提高,为我国物流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从而也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有专业化的物流水平。所谓专业化的物流水平,首先就要有好的物流基础,包括人员素质,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等,其次需要有较先进的物流技术水平等,因为第三方物流都涉及较大规模的物流量,所以必须有比较大的仓储运输能力,装卸搬运能力和信息与通信处理能力等。而这些,都需要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条件。传统的国有物资企业长期从事物资工作,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明比较多的投资和积累,在物流技术,物流市场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它们可以努力争取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背景四: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技术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设高效率高效率的信息技术网络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一方面提高了物流企业在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认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一体化,使大规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处理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方便快捷,并能有效跟踪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货物,精确计算物流活动的成本,这就使客户企业可以随时跟踪自己的货物,因而放心地把自己的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处理,这些环境条件都促使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

我们从宝供、海福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它们真正实现飞跃式发展是在有了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之后。宝供是1994年成立的,便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1998年将自己的信息系统发布以后,许多客户看到它们有很方便的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才比较放心地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它们处理,客户一下由十几家增加到60多家。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第三方物流出现的重要因素。

背景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烟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生产企业的核心是业务就是生产,物流业务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它们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不但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好生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则以物流为核心竞争力,他们依靠自己的物流实力,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参与市场竞争,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这样,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的合理分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使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效益都是显著提高,这公分显示了第三方物流的综合优越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第三方物流的成长和壮大可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问题

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更是落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般性服务,只有极少数企业可提供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服务。

时下,

物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工厂有自己的储运系统、批发企业有自己的储运系统、零售企业也有自己的储运系统。这种小而全的做法,效率不高。后来就出现了独立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物流企业。其功能就是为这些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这种物流就被称为

此外,发展的三方物流。显然要面临很多有关中国国情的问题。比如中国的物流环境与欧洲甚至香港特区都有很大不同,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人文环境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也与国外不同。所以说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肯定不行,但是只有把这种挑战真正迎接下来,然后做出自己相应的对策,才能够?quot;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发展机遇

中国的三方物流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如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厂良好的条件。买方市场的形成打破了以往缺短经济下的市场供求格局,服务和质量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基础。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流通成本以获?quot;第三利润源

另-方面,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quot;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

政府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当为发展第三方物流创造良好宏观环境。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布局,支持公平的竞争,在土地开发、贷款、税率等方面给予扶持:

1.提高对第三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认识,克服重生产轻流通和

首先,加大政府对第三方物流支持的力度。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把物流当成国民经济发展的

充分认识到社会化生产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企业越专业化效益越好、效率越高,这是经济发展必由之路。提高各级领导对第三方物流功能和效益的认识,规划第三方物流的合理布局。对全国性、区域性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要进行统筹安排。由政府牵头,学习日本政府组建物流基地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和每个省市区所在地的城市,利用各行各系统现有第三物流设施(储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按照21世纪发展需要,在全国和省会所在地的东、西、南、北、中组建物流基地,实现物流据点集中化,建立科研成果含量高,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大型化第三方物流配送基地。

原有的第三方物流设施(储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地理位置好,设施设备力量雄厚,有一套管理制度和专业人才,因此利用原有设备就能很快建立起物流基地,这样有利于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防止一方面设施在闲着,另一方面重新征地建设。但是联系各行各业各系统第三物流设施组建物流基地,必须政府出面协调才行。目前这些设施不少在闲着,同时以设施设资入股的形式组建不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只要领导出面组织很容易组成。

加强国际物流基地建设。国际海运货物集装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很快,空运货场也急剧增加,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必须使港口、机场以及相配套的物流基地进一步完善起来,以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国内各地区通往重要港口、机场道路的桥梁、涵洞以及高速公路等道路设施也要加以完善,以适应大型车辆的通行。

对第三方物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低,社会效益大。投资大。回收期长,形同铁路、港口、机场等投资性质。基于这一特点,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政府也应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如重点培育和扶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物流企业获取国际货代资格,并进入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企业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帮助其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或监管仓库、保税展馆等。在土地使用政策方面,重点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项目用地,优先审批。在市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内设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新增用地,按仓储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土地出让金按当地标准适当下浮,金额较大的,经国土部门批准,可采取延期或分期交纳方式。在用电政策方面,对重点物流企业的物流项目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对重点物流企业新上马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及物流装备的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在物流立法方面,应由政府牵头拟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物流市场有序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方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供需双方特别是用户的正当权宜。此外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有关物流政策和技术标准。使物流业有章可循,推动物流业发展;

做好物流业供需调节。当新的物流业加入第三方物流,或者原有第三方物流业扩大规模时,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以免供大于求造成价格过低,使经营者举步维艰。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交通部以及其他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备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应注重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应注重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特别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应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EDI的建设、条形码建设、自分化设施体系的建设,为形成开放、合作的物流体系打好基础。应促进物流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物流服务网络,这样有利於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有利於相互弥补物流运作与管理的不足,有利於吸引物流需求,有利於提高竞争实力。


相关内容

  • 第三方物流基本概念及参考资料
  •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目录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基本特征 关系合同化 服务个性化 功能专业化 管理系 ...

  • 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 摘 要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以物流信息管理为 核心的现化物流管理平台,实现客户.供应商和物流公司信息充分共享.业务流程自动化.主要功能为:资源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指令管理.总部计划管理.分部计划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等.本文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现 ...

  •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协作关系研究
  • 2008年第1期 科技管理研究 2008No.1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1-0134-03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协作关系研究 吴 茜,刘建亭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由于 ...

  •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毕 业 论 文(设 计) 论文(设计)题目: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所属系别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2012 年 12 月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化,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而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 ...

  • 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策略2
  • 毕 业 论 文 题目: 专业: 考号: 姓名: 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策略 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 年 月 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条块分割的体制,传统经营的理念,物流人才的匮乏,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经营策略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 ...

  • [第三方物流]复习思考题答案
  • <第三方物流>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1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 1.解释广义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狭义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答: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 ...

  • 物流单证论文
  • 论文题目---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作者:刘利鸽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课程名称:物流单证与结算 班级:物流11303 学号:11057278 指导老师:魏煦璐 2013-----06-----15 绪论----------------------------------------------- ...

  • 物流管理的论文第三方物流企业论文: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
  • 物流管理的论文第三方物流企业论文: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 [摘 要]理论界认为:物流成本等于销售费用的50%.在美国产品的直接劳动成本巳不足全部成本的10%,全部主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问直接用于加工制造,95%的时问用于储存运输等物流过程.由此可见,发挥物流的作用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本文主要分 ...

  • 物流管理学论文
  • <物流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 目: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第三方物流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简称3PL ,也简称TPL ,虽然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