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摘要]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汇率是居于最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对于汇率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认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汇率决定理论的回顾分析,浅析对汇率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马克思汇率理论 汇率本质      汇率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试图通过对西方经济汇率理论和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回顾,来浅析对汇率本质的初步认识。      一、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西方经济学汇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这种汇率理论假定两国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或中性的,从而排除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量对汇率的影响,而仅考虑货币数量的变化或金融资产数量的变化引致的两国货币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借贷论,它是以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国际借贷和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购买力平价论,它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而物价水平又取决于两国的货币数量;汇率心理论,它认为汇率虽然决定于外汇的供求,但对外汇的需求产生于人们用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与劳务来满足某种欲望,由于人们对外汇主观效用评价不同,由此构成了外汇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论,它认为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差额所决定的,因此,均衡汇率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利率平价论,它认为两国货币的利差尤其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影响并决定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而两国货币的利差又取决于两国货币供求数量的变化;货币主义汇率论,它是在购买力平价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进一步用两国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致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资产组合平衡论,它认为汇率表面上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应该是由在两国资本相对流动过程中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各种汇率理论都是以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为理论基础的。   总之,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对于汇率的认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的固有缺陷,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无法科学地认识汇率的本质。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以马克思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两部宏伟著作为标志。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贵金属本位制,因而,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铸币平价构成了不同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在马克思看来,汇率就是两国货币问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它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马克思主义汇率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论述的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率水平基础上生产同一种商品所具有的统一价值。但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生产的同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量并不相同。因而,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也就不同。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汇率就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汇率就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内在价值量之间的交换比率。因此,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显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要求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一种同质的可以相互折算的价值量,而且,这种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汇率的基础则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差额、心理预期因素以及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三、汇率的本质      通过上面对马克思汇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假设前提以及基本观点等角度分析,我认为马克思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汇率的本质,即汇率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地要从最初的物物交换、易货贸易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而当货币最终固定在黄金上,各国货币在国际的使用时,必须脱去其民族的外衣,按照纯金的含量进行折算,于是出现了铸币平价,并产生了不同货币之间折算和兑换的标准比率,即汇率。因此,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认为,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但实质上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不仅体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而且它还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传导功能。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过汇率转换成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从而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国际具有可比性。在国际金融活动中,不同的货币单位通过汇率转换成外汇市场所需要的货币单位,使国际资金融通和资本流动成为可能。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汇率的变化在中长期只与通胀(通缩)相关,名义汇率并不能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常丽,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摘要]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汇率是居于最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对于汇率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认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汇率决定理论的回顾分析,浅析对汇率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马克思汇率理论 汇率本质      汇率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试图通过对西方经济汇率理论和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回顾,来浅析对汇率本质的初步认识。      一、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西方经济学汇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这种汇率理论假定两国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或中性的,从而排除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量对汇率的影响,而仅考虑货币数量的变化或金融资产数量的变化引致的两国货币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借贷论,它是以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国际借贷和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购买力平价论,它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而物价水平又取决于两国的货币数量;汇率心理论,它认为汇率虽然决定于外汇的供求,但对外汇的需求产生于人们用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与劳务来满足某种欲望,由于人们对外汇主观效用评价不同,由此构成了外汇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论,它认为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差额所决定的,因此,均衡汇率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利率平价论,它认为两国货币的利差尤其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影响并决定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而两国货币的利差又取决于两国货币供求数量的变化;货币主义汇率论,它是在购买力平价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进一步用两国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致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资产组合平衡论,它认为汇率表面上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应该是由在两国资本相对流动过程中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各种汇率理论都是以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为理论基础的。   总之,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对于汇率的认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的固有缺陷,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无法科学地认识汇率的本质。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以马克思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两部宏伟著作为标志。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贵金属本位制,因而,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铸币平价构成了不同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在马克思看来,汇率就是两国货币问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它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马克思主义汇率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论述的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率水平基础上生产同一种商品所具有的统一价值。但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生产的同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量并不相同。因而,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也就不同。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汇率就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汇率就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内在价值量之间的交换比率。因此,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显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要求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一种同质的可以相互折算的价值量,而且,这种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汇率的基础则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差额、心理预期因素以及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三、汇率的本质      通过上面对马克思汇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假设前提以及基本观点等角度分析,我认为马克思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汇率的本质,即汇率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地要从最初的物物交换、易货贸易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而当货币最终固定在黄金上,各国货币在国际的使用时,必须脱去其民族的外衣,按照纯金的含量进行折算,于是出现了铸币平价,并产生了不同货币之间折算和兑换的标准比率,即汇率。因此,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认为,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但实质上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不仅体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而且它还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传导功能。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过汇率转换成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从而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国际具有可比性。在国际金融活动中,不同的货币单位通过汇率转换成外汇市场所需要的货币单位,使国际资金融通和资本流动成为可能。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汇率的变化在中长期只与通胀(通缩)相关,名义汇率并不能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常丽,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关内容

  • 解读人民币风险逆转期权组合交易
  • http://www.cifd.com.cn 解读人民币风险逆转期权组合交易 外汇期货开发小组 (来源机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提交时间:2011-11-18) 关 键 词:人民币外汇 风险逆转期权组合 报告归类:外汇类 为了丰富市场主体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2011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 ...

  • 专家解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勾勒金融改革方向
  • CCTV.com  2012年01月09日 14:3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备受关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在京闭幕.在全球仍处于二次危机阴霾.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议传递出的金融改革信号格外引人瞩目. 要求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 对于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这次 ...

  • 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案例
  • 杨思群 沈梅华 案例编号: 2014-10-16 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8月26日上午,英国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Norman Lamont)出现在财政大 楼前的阶梯上,他身着深色西服面对电视摄像镜头,面带笑容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不会 使英镑贬值,不会离开欧洲货币体 ...

  • 中国梦解读
  • 解读中国梦 建新学校 王科研 梦想,让人类的向往与遐想插上奋飞的翅膀,抵达美好又神奇的境界与彼岸.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的梦想就开始放飞了.泱泱我中华,若无梦想,何以家为,何以族兴,何以国昌?中华民族由梦想而生,因梦想而一统,因梦想而繁盛,因梦想而新兴.正因梦想之炽热殷切,所以才有因梦想破碎而生的撕心 ...

  • 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及政策评价
  • 摘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开放经济体对外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调节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两种政策手段.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六个发展阶段,其中1978―1993年人民币汇率 ...

  • 20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
  •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 第八章 外币业务(6条)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为本准则的外币业务部分,从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八条,共六条.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外币业务的构成.定义.类型.确认计量和列报.5项 [准则原文]第七十三条 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由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构成. [解读]条文主旨:本 ...

  • 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
  • 黧溪黧麓震豢溪缫鬻鬻鬻缫鬻鬻鬻霪鬻缀黼鬻鬻鬻鬻鬻霾图蟹殂圜圈衄 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 葛家澍叶凡冯星高军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361005) [摘要]解读定义,可以深化认识一门科学或一项社会活动.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高度,联系市场与企业经济范畴,定义会计(主要是财务会计)并解读会计,认识财 ...

  • 2016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综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

  •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指总量,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总量.经济运行水平.增长速度等.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