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文 修 改
一、作文修改的意义
1. 在修改中,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方法。
2. 通过修改,学生有自己的精品文,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作文修改的步骤
1.标准明确 2.范文引路 3. 要求具体
4. 教师指导 5. 学生多改
三、 作文修改的方法
(一)内容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主旨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
我在妈妈的照顾下,生活得很幸福。每天早晨,妈妈都叫我起床,早晨我太困了,就总 是赖床,不理会她,她就会用好吃的“引诱”我,直到我起床为止。
问题:
概括叙述,没有情境,缺少描写,内容空泛。
(修改稿1)
早晨,我被一阵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吵醒,不用猜,一定是妈妈在厨房做早饭。“快 起床!”从厨房传来妈妈的叫声,我想睁开眼,但眼皮好象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妈妈一听没有动静,便走到我床边,轻轻地叫到:“快起床,妈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煎鸡蛋。”同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使劲挑起眼皮,看见妈妈穿着围裙,手中端着煎鸡蛋,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呢,她慢慢地把盘子向我身边挪,又一下子拿开。唉!不知怎的,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了起来。
(修改稿2)
清晨,窗外鸟鸣声声,除此以外,一切都静静的,静静的┅┅“起床了!起床了!”妈 妈轻轻地拍着叫我,我翻了个身,故意不理睬她,她又轻轻地摇着我的肩:“快起吧,天都 亮了。”“哎呀,再睡会儿吗!”我含糊地嘟哝着。正当我又蒙蒙胧胧的时候,一股麦香加果 酱的香味钻入我的鼻孔——啊!妈妈又在“引诱”我了,不时还用面包片碰碰我的嘴,我受 不住了,极不情愿地坐起来,看见妈妈微笑地站在床边,在清晨的微光中,她的面庞是那样 的慈祥┅┅
【例2】
(原稿)
(全文主旨是: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今天放学咱们留下来讲几道题吧?”我对好朋友说。“行,咱们六点再走!”朋友回答道。等同学都走了以后,我们便开始讲题,一道又一道,整个楼道都很安静。六点到了,我们还差三道题,我想:讲完再走吧!我对他说:“讲完这三道题我们再走?”“好吧!”他回答道。又做完一道题,我们正在研究第二道题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冲”进了教室,她气喘吁吁的,像是刚跑完一千米似的。我们定睛一看,“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问道。老师喘了几口气说:“我刚从学校对面跑上楼来。”我们更加不明白了,“怎么会刚跑过来?”“我出了校门,过马路后,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此时,我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惭愧和感激。
问题:
有情境,有描写,但详略不当,人物性格不鲜明。
(修改稿1)
“xx,你不着急回家吧?帮我讲几道题。”“好啊!”
一道……又一道……突然,安静的楼道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急促而略带凌乱,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一个身影便冲进了教室,我们定睛一看,是班主任老师,她气喘吁吁,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胸脯一上一下地起伏着,“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问道,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刚才出了校门……过了马路,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老师……我们在讲题……”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没事就好,讲完了吗?咱们一起走吧!”
(修改稿2)
放学后,我和好朋友决定留下来讲题。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窗外,住宅楼早已灯火通明,街上的路灯眨着眼睛,我们还在讲着,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空旷的楼道传来,接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冲了进来,她脸色泛红,气喘吁吁,好像刚跑完一千米似的,我们定睛一看,“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问道。老师喘了几口气说:“我出了校门,过马路后,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我们赶忙跟老师解释:“我们在讲题。”“讲完了吗?”“还差一道。”“拿过来,我看看。”窗外,住宅楼的灯火依然通明,街上的路灯依然在眨着眼睛。
【例3】
(原稿)
(全文主旨是:我眼中的风景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天,我们正在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心想:“这回一定要湿着回家了。”没想到,放学后,我刚出校门,就看见爸爸正在等着我呢,我说:“爸爸,您怎
么来了?”爸爸说:“我刚下班,看见下大雨了,就顺路来接你了。”然后,爸爸把他的雨伞给了我,我说“您用吧!”爸爸说:“我没事,你打上吧!”我们一起回家了。
问题:
有情境,有描写,注意了详略,但描写方法单一,不生动形象。
(修改稿1)
在阴暗的天色中,下课铃声响了,窗外传来哗哗的雨声,我知道,我今天得“湿着”回家了。我背着书包,站在教学楼的屋檐下,看着离我几步远的在地面上跳跃的雨水,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校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他神情略显焦急,正在朝蜂拥而出的学生队伍里张望,我飞快地跑过去,钻进了他的伞下,欢喜地问:“爸爸,你怎么来了?”他笑着说:“我刚下班,看见下雨,就来接你了。”雨水落在伞上,哗哗作响,爸爸把伞往我这边斜了斜,用他的大手搂着我的肩,我们父子相偎着,向家里走去。雨落在地上,欢快地跳着。
(修改稿2)
上最后一节课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唉,要“湿着”回家了。
放学后,我走到教学楼门口,正寻思着怎么回家,突然发现校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爸爸!他这时正好看见了我,忙招呼我过去,
“快点!快点!到这儿来,别淋着了。”我刚一跑近,爸爸就着急地说。
我跑过去钻进伞下,爸爸便将整个伞往我这边移来,他的身子却有一半露在外边。 “老爸,你怎么来了?”我高兴地问道。
“我刚下班,看见下大雨了,就顺路来接你了。”爸爸轻描淡写地说。
顺路?老爸的单位不是在┅┅哦,原来如此。
那天的雨成了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雨中的身影成了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对我的关爱,更成了我眼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修改指导】
“情境”就是一定时间、地点、情况下,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现象、状况)。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定情况下的镜头画面,这幅画面可以是一个场景的再现。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对现象进行描述,可以组织人物的对话,可以设置人物的心理活动┅┅总之,是让人物在场景中淋漓尽致地展示表现。
由此可见,情境与描写是分不开的,要使作文的内容具体,生动起来,就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各种描写手段,有详有略地描写,达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学生在情境描写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情境,喜欢概括叙述,有了情境,又不注意详略,情境中不会运用描写方法,运用了描写方法又不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因此,指导学生在进行情境的修改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1.全文中要有2—3个情境描写。
2.在进行情境描写时,要注意详略,特别要有表现中心的细描。
3.在进行情境描写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做到生动形象。
(二)开头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内容是:助人为乐的同学帮助叔叔拣拾洒落的蔬菜;对工作负责的王大爷找回少给的报纸。)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 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干,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一道风景。 问题:
照抄提示,不知所云,没有起到开头的作用。
(修改稿1)
生活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助人为乐的他,认真负责的他┅┅构成了我眼中最和谐美丽的一道风景。
(修改稿2)
一名学生正专心地拣拾着地上的蔬菜,一位老人抱着一摞报纸开心地笑了。这是我眼中两幅最美的风景,它们是用助人为乐和负责的精神这两种最美的颜料描绘而成。
【例2】
(原稿)
(全文内容是:我在游乐园快乐地游玩,母亲不顾严寒陪伴我;回来后,母亲生病了,我细心地照顾母亲。)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着和煦的春风是一道风景,感受着烈日下的树阴是一道风景,感受着丰收的喜悦是一道风景,然而在众多的风景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幅“母慈子孝”的风景图。
问题:
语言不简洁,排比句内容重复,前后语句不连贯。
(修改稿1)
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就是母亲对孩子默默无私的爱,就是孩子对母爱
的真挚回报。
(修改稿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当我吟诵起这首诗,眼前就出现了一道“母慈子孝”的和谐美丽的风景,不禁想起了┅┅
【例3】
(原稿)
(全文内容是:上中学后,因为不适应生病了,母亲关切地询问;带我上医院看病的情境。) 人是生活在风景中的,只要你细细地观察,认真地体会,就能发现身边的风景。 问题:
语言简练,但没有做到开篇点题。
(修改稿1)
如新绿吐芽,如梅花盛开,如清泉潺潺,如波涛滚滚,母亲的爱是我眼中永恒的风景,给予我生命的活力,坚忍的毅力,长久呈现在我的眼前。
(修改稿2)
席慕蓉有一句话:“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豆荚里的豆子。”如此平凡的一句话,道出了母爱的伟大,这让我想起了我眼中那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修改指导】
人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好开头对作文来说是很重要的。文章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开门见山,总起全文,即开头就直入正题,不绕弯子,不“捉迷藏”,就像古人所说的“凤头”——小巧而亮丽,并为下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开门见山,总起下文,写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直接点题、巧用修辞、恰当引用。
学生开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篇不能直接入题,表达不简洁,罗罗嗦嗦,甚至开篇不点题。所以,在指导学生修改开头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1. 入题要快,简洁明了。
2. 开篇一定要点题,既点题目,又点主题。
3. 开篇要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4. 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开头的方法。
(三)结尾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内容是:小学时爸爸每天送我上学,中午时不怕路远给我送饭;我学骑车时,爸爸妈妈保护我。)
在任何人的眼里都会有一道风景,只要你去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美丽的,这美丽的风景会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生活变得更加绚烂。
问题:
抒情议论没有缘事而发,游离于记事内容之外,给人大话空话之感。没有扣题。 (修改稿1)
爸爸不畏风雪严寒送我上学,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不顾辛苦劳累给我送饭,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父母精心呵护学车的我,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更是我眼中一道永远靓丽的风景。
(修改稿2)
我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前行,路上,有爸爸无怨无悔地陪我前行,有父母小心翼翼地为我护航,他们成为了我人生之路上最靓丽的风景,永远伴我成长,伴我前行。
【例2】
(原稿)
(全文内容是:妈妈每天早晨在厨房给我做早餐;爸爸提前把车热好送我上学。) 我爱这两道风景,更爱我的父母,我会听话,努力学习来报答我的父母。爸爸妈妈您知不知道,我每天都欣赏这些风景呢?——这些我眼中的风景。
问题:
抒情议论的角度不对,全文中心不明确。
(修改稿1)
母亲忙碌着做饭的身影,父亲焦急地下楼热车的身影,都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每天,我都生活在这由爱构成的风景之中,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爱的风景。
(修改稿2)
每天早晨,我可以欣赏到妈妈爸爸为我忙碌的那两道风景,这让我感到是如此地幸福。父母是爱我的,于是我可以在早晨享受丰盛的早餐;父母是爱我的,于是我可以在寒冬中感受春天般的温暖;父母是爱我的,于是爱在我心中永存,成为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例3】
(原稿)
(全文内容是:爷爷每天给我准备好早餐,我发脾气,他也不介意;爷爷照着书,给我钩了一顶帽子。)
在别人眼中,爷爷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对我来说,在生活的一些小事上,爷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为我做早餐,年纪一大把了,却为我钩帽子。爷爷虽然不是我的老师,但他时时刻刻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做我的好榜样,爷爷,虽然您已经过世了,但您对我的细心照料却永驻我心,成为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
中心不明确,深化主题不够。
(修改稿1)
在那早餐的热气中,在爷爷亲手钩的帽子带来的温暖中,我都感受到了那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爷爷已经去逝了,但这一切在我心中成为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修改稿2)
我欣赏爷爷为我准备早饭时忙碌的身影,欣赏爷爷面对我发脾气时的宽容,欣赏爷爷为我钩帽子时有点笨拙而无比仔细的动作,这都成为我眼中的风景。爷爷已经去世了,但他给了我爱,给了我一颗关爱他人、永远跳动的心。
【修改指导】
写好作文的结尾尤为重要,因为作文结尾不仅要扣题,还要通过抒情议论揭示文章的中心,并使全文的立意加以升华,这就要求结尾简洁有力,却耐人寻味,但又决不能画蛇添足,拖沓累赘。古人说的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就是结实、有力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一个好的结尾,甚至会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结尾的写法和开头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也和开头基本一样:结尾扣题、巧用修辞、恰当引用。结尾又有和开头不一样之处,要想使立意升华,可以采取由果及因、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方法。
学生在结尾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结尾不能扣题;抒情议论不能缘事而发,常常游离于记事内容之外,说一些大话空话;不能明确地点明文章的中心;也做不到画龙点睛式的升华。为此,要加大结尾修改训练的力度,在指导学生修改结尾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1. 结尾必须要有点题的语句。
2. 抒情议论要依据上文内容缘事而发,不说大话空话。
3. 要有点明中心的明确语句。
4. 用画龙点睛的语句升华中心。
5. 要灵活巧妙地运用结尾的方法。
(四)过渡的修改
1. 词语过渡 2.句子过渡 3.段落过渡
(五)语言的修改
1.语言连贯通顺 2.语言生动形象。
(六)结构的修改
1.合理地分段 2.新颖的形式
“文无定法”,材料只是针对应试,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分析,另外各个学校学情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材料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作 文 修 改
一、作文修改的意义
1. 在修改中,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方法。
2. 通过修改,学生有自己的精品文,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作文修改的步骤
1.标准明确 2.范文引路 3. 要求具体
4. 教师指导 5. 学生多改
三、 作文修改的方法
(一)内容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主旨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
我在妈妈的照顾下,生活得很幸福。每天早晨,妈妈都叫我起床,早晨我太困了,就总 是赖床,不理会她,她就会用好吃的“引诱”我,直到我起床为止。
问题:
概括叙述,没有情境,缺少描写,内容空泛。
(修改稿1)
早晨,我被一阵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吵醒,不用猜,一定是妈妈在厨房做早饭。“快 起床!”从厨房传来妈妈的叫声,我想睁开眼,但眼皮好象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妈妈一听没有动静,便走到我床边,轻轻地叫到:“快起床,妈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煎鸡蛋。”同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使劲挑起眼皮,看见妈妈穿着围裙,手中端着煎鸡蛋,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呢,她慢慢地把盘子向我身边挪,又一下子拿开。唉!不知怎的,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了起来。
(修改稿2)
清晨,窗外鸟鸣声声,除此以外,一切都静静的,静静的┅┅“起床了!起床了!”妈 妈轻轻地拍着叫我,我翻了个身,故意不理睬她,她又轻轻地摇着我的肩:“快起吧,天都 亮了。”“哎呀,再睡会儿吗!”我含糊地嘟哝着。正当我又蒙蒙胧胧的时候,一股麦香加果 酱的香味钻入我的鼻孔——啊!妈妈又在“引诱”我了,不时还用面包片碰碰我的嘴,我受 不住了,极不情愿地坐起来,看见妈妈微笑地站在床边,在清晨的微光中,她的面庞是那样 的慈祥┅┅
【例2】
(原稿)
(全文主旨是: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今天放学咱们留下来讲几道题吧?”我对好朋友说。“行,咱们六点再走!”朋友回答道。等同学都走了以后,我们便开始讲题,一道又一道,整个楼道都很安静。六点到了,我们还差三道题,我想:讲完再走吧!我对他说:“讲完这三道题我们再走?”“好吧!”他回答道。又做完一道题,我们正在研究第二道题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冲”进了教室,她气喘吁吁的,像是刚跑完一千米似的。我们定睛一看,“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问道。老师喘了几口气说:“我刚从学校对面跑上楼来。”我们更加不明白了,“怎么会刚跑过来?”“我出了校门,过马路后,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此时,我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惭愧和感激。
问题:
有情境,有描写,但详略不当,人物性格不鲜明。
(修改稿1)
“xx,你不着急回家吧?帮我讲几道题。”“好啊!”
一道……又一道……突然,安静的楼道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急促而略带凌乱,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一个身影便冲进了教室,我们定睛一看,是班主任老师,她气喘吁吁,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胸脯一上一下地起伏着,“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问道,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刚才出了校门……过了马路,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老师……我们在讲题……”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没事就好,讲完了吗?咱们一起走吧!”
(修改稿2)
放学后,我和好朋友决定留下来讲题。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窗外,住宅楼早已灯火通明,街上的路灯眨着眼睛,我们还在讲着,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空旷的楼道传来,接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冲了进来,她脸色泛红,气喘吁吁,好像刚跑完一千米似的,我们定睛一看,“啊?老师,您怎么来了?”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问道。老师喘了几口气说:“我出了校门,过马路后,刚要回家,可看见班里还亮着灯,不知道这么晚了,班里有什么事?……”我们赶忙跟老师解释:“我们在讲题。”“讲完了吗?”“还差一道。”“拿过来,我看看。”窗外,住宅楼的灯火依然通明,街上的路灯依然在眨着眼睛。
【例3】
(原稿)
(全文主旨是:我眼中的风景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天,我们正在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心想:“这回一定要湿着回家了。”没想到,放学后,我刚出校门,就看见爸爸正在等着我呢,我说:“爸爸,您怎
么来了?”爸爸说:“我刚下班,看见下大雨了,就顺路来接你了。”然后,爸爸把他的雨伞给了我,我说“您用吧!”爸爸说:“我没事,你打上吧!”我们一起回家了。
问题:
有情境,有描写,注意了详略,但描写方法单一,不生动形象。
(修改稿1)
在阴暗的天色中,下课铃声响了,窗外传来哗哗的雨声,我知道,我今天得“湿着”回家了。我背着书包,站在教学楼的屋檐下,看着离我几步远的在地面上跳跃的雨水,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校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他神情略显焦急,正在朝蜂拥而出的学生队伍里张望,我飞快地跑过去,钻进了他的伞下,欢喜地问:“爸爸,你怎么来了?”他笑着说:“我刚下班,看见下雨,就来接你了。”雨水落在伞上,哗哗作响,爸爸把伞往我这边斜了斜,用他的大手搂着我的肩,我们父子相偎着,向家里走去。雨落在地上,欢快地跳着。
(修改稿2)
上最后一节课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唉,要“湿着”回家了。
放学后,我走到教学楼门口,正寻思着怎么回家,突然发现校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爸爸!他这时正好看见了我,忙招呼我过去,
“快点!快点!到这儿来,别淋着了。”我刚一跑近,爸爸就着急地说。
我跑过去钻进伞下,爸爸便将整个伞往我这边移来,他的身子却有一半露在外边。 “老爸,你怎么来了?”我高兴地问道。
“我刚下班,看见下大雨了,就顺路来接你了。”爸爸轻描淡写地说。
顺路?老爸的单位不是在┅┅哦,原来如此。
那天的雨成了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雨中的身影成了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对我的关爱,更成了我眼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修改指导】
“情境”就是一定时间、地点、情况下,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现象、状况)。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定情况下的镜头画面,这幅画面可以是一个场景的再现。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对现象进行描述,可以组织人物的对话,可以设置人物的心理活动┅┅总之,是让人物在场景中淋漓尽致地展示表现。
由此可见,情境与描写是分不开的,要使作文的内容具体,生动起来,就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各种描写手段,有详有略地描写,达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学生在情境描写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情境,喜欢概括叙述,有了情境,又不注意详略,情境中不会运用描写方法,运用了描写方法又不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因此,指导学生在进行情境的修改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1.全文中要有2—3个情境描写。
2.在进行情境描写时,要注意详略,特别要有表现中心的细描。
3.在进行情境描写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做到生动形象。
(二)开头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内容是:助人为乐的同学帮助叔叔拣拾洒落的蔬菜;对工作负责的王大爷找回少给的报纸。)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 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干,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一道风景。 问题:
照抄提示,不知所云,没有起到开头的作用。
(修改稿1)
生活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助人为乐的他,认真负责的他┅┅构成了我眼中最和谐美丽的一道风景。
(修改稿2)
一名学生正专心地拣拾着地上的蔬菜,一位老人抱着一摞报纸开心地笑了。这是我眼中两幅最美的风景,它们是用助人为乐和负责的精神这两种最美的颜料描绘而成。
【例2】
(原稿)
(全文内容是:我在游乐园快乐地游玩,母亲不顾严寒陪伴我;回来后,母亲生病了,我细心地照顾母亲。)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着和煦的春风是一道风景,感受着烈日下的树阴是一道风景,感受着丰收的喜悦是一道风景,然而在众多的风景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幅“母慈子孝”的风景图。
问题:
语言不简洁,排比句内容重复,前后语句不连贯。
(修改稿1)
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就是母亲对孩子默默无私的爱,就是孩子对母爱
的真挚回报。
(修改稿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当我吟诵起这首诗,眼前就出现了一道“母慈子孝”的和谐美丽的风景,不禁想起了┅┅
【例3】
(原稿)
(全文内容是:上中学后,因为不适应生病了,母亲关切地询问;带我上医院看病的情境。) 人是生活在风景中的,只要你细细地观察,认真地体会,就能发现身边的风景。 问题:
语言简练,但没有做到开篇点题。
(修改稿1)
如新绿吐芽,如梅花盛开,如清泉潺潺,如波涛滚滚,母亲的爱是我眼中永恒的风景,给予我生命的活力,坚忍的毅力,长久呈现在我的眼前。
(修改稿2)
席慕蓉有一句话:“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豆荚里的豆子。”如此平凡的一句话,道出了母爱的伟大,这让我想起了我眼中那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修改指导】
人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好开头对作文来说是很重要的。文章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开门见山,总起全文,即开头就直入正题,不绕弯子,不“捉迷藏”,就像古人所说的“凤头”——小巧而亮丽,并为下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开门见山,总起下文,写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直接点题、巧用修辞、恰当引用。
学生开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篇不能直接入题,表达不简洁,罗罗嗦嗦,甚至开篇不点题。所以,在指导学生修改开头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1. 入题要快,简洁明了。
2. 开篇一定要点题,既点题目,又点主题。
3. 开篇要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4. 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开头的方法。
(三)结尾的修改
【例1】
(原稿)
(全文内容是:小学时爸爸每天送我上学,中午时不怕路远给我送饭;我学骑车时,爸爸妈妈保护我。)
在任何人的眼里都会有一道风景,只要你去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美丽的,这美丽的风景会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生活变得更加绚烂。
问题:
抒情议论没有缘事而发,游离于记事内容之外,给人大话空话之感。没有扣题。 (修改稿1)
爸爸不畏风雪严寒送我上学,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爸爸不顾辛苦劳累给我送饭,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父母精心呵护学车的我,是我眼中的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更是我眼中一道永远靓丽的风景。
(修改稿2)
我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前行,路上,有爸爸无怨无悔地陪我前行,有父母小心翼翼地为我护航,他们成为了我人生之路上最靓丽的风景,永远伴我成长,伴我前行。
【例2】
(原稿)
(全文内容是:妈妈每天早晨在厨房给我做早餐;爸爸提前把车热好送我上学。) 我爱这两道风景,更爱我的父母,我会听话,努力学习来报答我的父母。爸爸妈妈您知不知道,我每天都欣赏这些风景呢?——这些我眼中的风景。
问题:
抒情议论的角度不对,全文中心不明确。
(修改稿1)
母亲忙碌着做饭的身影,父亲焦急地下楼热车的身影,都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每天,我都生活在这由爱构成的风景之中,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爱的风景。
(修改稿2)
每天早晨,我可以欣赏到妈妈爸爸为我忙碌的那两道风景,这让我感到是如此地幸福。父母是爱我的,于是我可以在早晨享受丰盛的早餐;父母是爱我的,于是我可以在寒冬中感受春天般的温暖;父母是爱我的,于是爱在我心中永存,成为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例3】
(原稿)
(全文内容是:爷爷每天给我准备好早餐,我发脾气,他也不介意;爷爷照着书,给我钩了一顶帽子。)
在别人眼中,爷爷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对我来说,在生活的一些小事上,爷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为我做早餐,年纪一大把了,却为我钩帽子。爷爷虽然不是我的老师,但他时时刻刻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做我的好榜样,爷爷,虽然您已经过世了,但您对我的细心照料却永驻我心,成为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
中心不明确,深化主题不够。
(修改稿1)
在那早餐的热气中,在爷爷亲手钩的帽子带来的温暖中,我都感受到了那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爷爷已经去逝了,但这一切在我心中成为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修改稿2)
我欣赏爷爷为我准备早饭时忙碌的身影,欣赏爷爷面对我发脾气时的宽容,欣赏爷爷为我钩帽子时有点笨拙而无比仔细的动作,这都成为我眼中的风景。爷爷已经去世了,但他给了我爱,给了我一颗关爱他人、永远跳动的心。
【修改指导】
写好作文的结尾尤为重要,因为作文结尾不仅要扣题,还要通过抒情议论揭示文章的中心,并使全文的立意加以升华,这就要求结尾简洁有力,却耐人寻味,但又决不能画蛇添足,拖沓累赘。古人说的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就是结实、有力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一个好的结尾,甚至会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结尾的写法和开头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也和开头基本一样:结尾扣题、巧用修辞、恰当引用。结尾又有和开头不一样之处,要想使立意升华,可以采取由果及因、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方法。
学生在结尾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结尾不能扣题;抒情议论不能缘事而发,常常游离于记事内容之外,说一些大话空话;不能明确地点明文章的中心;也做不到画龙点睛式的升华。为此,要加大结尾修改训练的力度,在指导学生修改结尾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
1. 结尾必须要有点题的语句。
2. 抒情议论要依据上文内容缘事而发,不说大话空话。
3. 要有点明中心的明确语句。
4. 用画龙点睛的语句升华中心。
5. 要灵活巧妙地运用结尾的方法。
(四)过渡的修改
1. 词语过渡 2.句子过渡 3.段落过渡
(五)语言的修改
1.语言连贯通顺 2.语言生动形象。
(六)结构的修改
1.合理地分段 2.新颖的形式
“文无定法”,材料只是针对应试,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分析,另外各个学校学情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材料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