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专题一二)

高一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史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从此出现了中国的原始农业。这个人是( )

A、 黄帝 B、大禹 C、周公 D、神农氏

3.春秋战国时,我国农用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牛耕的出现 B、铁器的使用 C、铁犁的使用 D、大型灌溉工业的出现 4.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唐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A B C D 5.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产部门是(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出的历史相关信息是()。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朝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7.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司母戊鼎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8.中国获得“丝国”的美称,始于( )

A.商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市”指的是 A.物流通畅的草市 B.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C.通宵达旦的夜市 D.繁华的工商业市镇 10.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11.《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1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 B.小农经济进步 C.商品经济发展 D.文化艺术辉煌 13.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 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1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5.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较早瓦解的地区是( )。

A.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 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黄河沿岸地区 D.内陆地区

1

1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采用机器大生产 D.由私人投资兴建

17.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劳动力市场 ②商品市场 ③资本原始积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

A.金融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9.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20.观察右图,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A.轻工业停滞不前 B.重工业有所发展

C.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D.纺织业发展迅速 21.“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22.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民国初期 D、抗日战争结束后 2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4.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A .陈启源 B.方举赞 C.张謇 D.周学熙

25.从商品需求看,英国选定福建的厦门和福州作为首先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目的是获取畅销世界的( )。 A、丝绸 B、茶叶 C、瓷器 D、木材 26.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中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7.让我们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以下人物活动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可归于同类型的是( )。

A、李鸿章 B、陈独秀 C、陈启源 D、梁启超

28.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 )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29.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此“渠”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大运河

2

30.以下均为唐代晚期的瓷器,上面有彩绘和诗词,应出土于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窑 D、长沙铜官窑 31.棉布成为百姓主要布料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遏制资本主义萌芽 D、片板不得下海 33.明清时期,苏州纺织业形成“机户”出资经营,“机工”计工受值的生产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

A、占有关系 B、租佃关系 C、雇佣关系 D、买卖关系 34.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布洋棉价廉物美 B、政府不让民产之土布土棉出口 C、手工制造的土布、土棉产量太低 D、民众缺乏爱国心,追求洋布洋棉 35.我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办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6.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37.唐代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 )

A.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地主残酷剥削农民 D.赋税征收巧立名目 38.右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我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 蚕 ④丝织品已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0.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该“商人”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

A.在当地会馆居住B.到“草市”收购瓷器 C.与徽商进行交易 D.用交子购买货物 41.《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李王”是指

3

D.①③

39.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

A.李冰 B.李斯 C.李世民 D.李白

42.自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这种政策的表现有()。 A.宣扬“农为天下本无” 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着重发展对贸易 D.减轻商业税收 43.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是( )。

A. 畜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商业 44.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

A.唐朝政府鄙视商业

B.政府要严格限制商业发展,不允许商人抬高地位 C.唐朝商业不发达,不需要太多邸店

D.唐朝陆路商运发达,邸店生意十分兴隆,许多官吏参与争利 45.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所反映的经济形态是()。

陕西安塞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46、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了丝织品、唐三彩、景德镇白瓷、粉彩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汉代 B.唐代 C.明朝 D.清朝

47、明清时期与徽商齐名的北方著名商帮是( )。 A.浙商 B.闽商 C.粤商 D.晋商

48、晚清状元张謇辞官从商,在家乡南通投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该企业属于( )。

A. 外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国营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49、《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有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因素之一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50、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广告:“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有蔡廷锴将军题词;“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心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军援助最力„„”于是“永安堂”产品热销。这则广告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近代外资企业 B.近代洋务企业 C.近代大众传媒发展 D.近代实业救国思想

4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考试试卷

(专题一、二)

考号:

5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图一),指出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及其主要经营方式。(4

分) ..........

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2+2分)

(2)中国古代王朝为了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什么经济政策?(2分) 重农抑商政策(2分)

(3)材料二 观察图二所示图片,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商业发展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图二

A、打破时间、空间限制;(4分) 原因: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分);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5

(4)、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4分)

江南地区(2分)出现一批商业功能(2分)为主的市镇

材料四1872~1894年、l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表

(5)、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6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民族资本主义(2分)经济兴起、发展;外国企业(2分)在华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52.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

6

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不同(1分):机房是手工生产,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分)

⑵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和民国时期出现的两个高潮的时间(4分)

诞生于19世纪6、70年代(2分);一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前期(2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0分)

A、内因4+外因1(8分)

B、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侵略(2分)

(4)根据材料四图示,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有何特点?(4分)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B、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 C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D、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3、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享誉世界,商业繁荣,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6分):

(1) 填出下列表格中的六处空缺内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3. 工艺先进,技术不断进步,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4. 明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7

高一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史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从此出现了中国的原始农业。这个人是( )

A、 黄帝 B、大禹 C、周公 D、神农氏

3.春秋战国时,我国农用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牛耕的出现 B、铁器的使用 C、铁犁的使用 D、大型灌溉工业的出现 4.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唐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A B C D 5.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产部门是(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出的历史相关信息是()。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朝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7.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司母戊鼎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8.中国获得“丝国”的美称,始于( )

A.商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市”指的是 A.物流通畅的草市 B.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C.通宵达旦的夜市 D.繁华的工商业市镇 10.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11.《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1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 B.小农经济进步 C.商品经济发展 D.文化艺术辉煌 13.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 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1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5.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较早瓦解的地区是( )。

A.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 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黄河沿岸地区 D.内陆地区

1

1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采用机器大生产 D.由私人投资兴建

17.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劳动力市场 ②商品市场 ③资本原始积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

A.金融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9.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20.观察右图,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A.轻工业停滞不前 B.重工业有所发展

C.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D.纺织业发展迅速 21.“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22.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民国初期 D、抗日战争结束后 2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4.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A .陈启源 B.方举赞 C.张謇 D.周学熙

25.从商品需求看,英国选定福建的厦门和福州作为首先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目的是获取畅销世界的( )。 A、丝绸 B、茶叶 C、瓷器 D、木材 26.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中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7.让我们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以下人物活动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可归于同类型的是( )。

A、李鸿章 B、陈独秀 C、陈启源 D、梁启超

28.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 )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29.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此“渠”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大运河

2

30.以下均为唐代晚期的瓷器,上面有彩绘和诗词,应出土于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窑 D、长沙铜官窑 31.棉布成为百姓主要布料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遏制资本主义萌芽 D、片板不得下海 33.明清时期,苏州纺织业形成“机户”出资经营,“机工”计工受值的生产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

A、占有关系 B、租佃关系 C、雇佣关系 D、买卖关系 34.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布洋棉价廉物美 B、政府不让民产之土布土棉出口 C、手工制造的土布、土棉产量太低 D、民众缺乏爱国心,追求洋布洋棉 35.我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办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6.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37.唐代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 )

A.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地主残酷剥削农民 D.赋税征收巧立名目 38.右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我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 蚕 ④丝织品已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0.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该“商人”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

A.在当地会馆居住B.到“草市”收购瓷器 C.与徽商进行交易 D.用交子购买货物 41.《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李王”是指

3

D.①③

39.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

A.李冰 B.李斯 C.李世民 D.李白

42.自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这种政策的表现有()。 A.宣扬“农为天下本无” 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着重发展对贸易 D.减轻商业税收 43.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是( )。

A. 畜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商业 44.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

A.唐朝政府鄙视商业

B.政府要严格限制商业发展,不允许商人抬高地位 C.唐朝商业不发达,不需要太多邸店

D.唐朝陆路商运发达,邸店生意十分兴隆,许多官吏参与争利 45.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所反映的经济形态是()。

陕西安塞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46、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了丝织品、唐三彩、景德镇白瓷、粉彩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汉代 B.唐代 C.明朝 D.清朝

47、明清时期与徽商齐名的北方著名商帮是( )。 A.浙商 B.闽商 C.粤商 D.晋商

48、晚清状元张謇辞官从商,在家乡南通投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该企业属于( )。

A. 外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国营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49、《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有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因素之一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50、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广告:“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有蔡廷锴将军题词;“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心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军援助最力„„”于是“永安堂”产品热销。这则广告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近代外资企业 B.近代洋务企业 C.近代大众传媒发展 D.近代实业救国思想

4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考试试卷

(专题一、二)

考号:

5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图一),指出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及其主要经营方式。(4

分) ..........

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2+2分)

(2)中国古代王朝为了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什么经济政策?(2分) 重农抑商政策(2分)

(3)材料二 观察图二所示图片,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商业发展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图二

A、打破时间、空间限制;(4分) 原因: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分);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5

(4)、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4分)

江南地区(2分)出现一批商业功能(2分)为主的市镇

材料四1872~1894年、l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表

(5)、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6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民族资本主义(2分)经济兴起、发展;外国企业(2分)在华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52.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

6

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不同(1分):机房是手工生产,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分)

⑵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和民国时期出现的两个高潮的时间(4分)

诞生于19世纪6、70年代(2分);一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前期(2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0分)

A、内因4+外因1(8分)

B、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侵略(2分)

(4)根据材料四图示,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有何特点?(4分)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B、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 C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D、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3、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享誉世界,商业繁荣,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6分):

(1) 填出下列表格中的六处空缺内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3. 工艺先进,技术不断进步,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4. 明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7


相关内容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我区高三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意见. 一.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随新课 ...

  • 20综合10年高考高三历史百日冲刺计划
  • 1 1 2010年高考高三历史百日冲刺计划 高三历史备课组 高考百日之际,历史复习安排两轮:高三二轮复习从2010年3月开始,至5月初结束:第三轮从五月初到六月初.本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一.基本任务 1.进一步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达到熟 ...

  • 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
  • 今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实现自行命题.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变化在于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选考题.昨天,备受全省考生和家长关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出台,对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的亮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度比例作了详细 ...

  • 高考备考第二次研讨会发言稿
  • 防城港市2012年高考备考第二次研讨会发言稿 防城中学历史备考组 一.学情分析 目前,我校文科报考人数240人.高一入学时,本届学生490多人,有一半多的学生为择校生,高二文理分科时,这一半多的择校生当中,有多半又报读文科,造成240名的文科考生中,就有近140名学生是择校生.择校生都是些基础差,考 ...

  • 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目前,我们历史科复习到必修三第五专题,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复习完三本必修教材.高三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三年学习内容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精讲精练,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现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主要工作: 1.认真研究考纲.课标及近几年高考试 ...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2010年是广东进入新课程的第六年,新课程高考已经考过了三届,全国步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个.广东新课程高考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 ...

  •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2012年9月)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III部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 本学期坚持贯彻赵校长提出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创建四星级学校的目标,围绕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聚焦有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本备课组立足于努力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