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⒈认识7个生字。读准“吐蕃、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豌豆、耕种、绢花、沼泽地、松赞干布、吉祥如意 ”这些词语。

⒉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⒊体会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具有神化色彩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⒋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⒈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⒉体会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⒈出示文成公主的图像,知道她是谁吗?板书:文成公主

⒉前置性作业中要求查阅文臣公主的资料,谁能用一二句话简要地介绍一下文成公主。

⒊简介文成公主。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⒉.知道什么叫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又叫民间传说,语言浅显、通俗,是老百姓口头传下来的故事。)

二、检查前置,了解内容

首先来检查一下前置作业

⒈预设一、词语积累

吐蕃 拉萨 路纳 乃巴山 达尤龙真

豌豆 绢花 耕种 沼泽地

松赞干布 吉祥如意

重点:第一行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⒉预设二:梳理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⑴打开课文到144页,快速默读全文,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进藏途中,文成公主来到了哪些地方又遇到了哪些事?

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 ,终于 。 据学生回答板书:

路纳 搭桥过河 撒羊毛过沼泽

进藏 达尤龙真 乌鸦使坏 神鸟报喜

乃巴山 背山开路

⑵那么课文1-4自然段由写了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又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去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出两个难题考验使臣的智慧,都没难住使臣。唐朝皇帝高兴地答应了求婚。) 板书:求婚 考验 答应

⑶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文成公主为西藏和内地的关系及西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板书:贡献 友好 发展

⑷谁能完整地把“求婚”、“进藏”、“贡献”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几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叫段意串联法

板书:段意串联

⑸刚才我们一起努力梳理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内容

三、感受形象,体会语言

⒈小组合作学习

①划:默读课文5-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句子;想想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②说:在小组中交流,要求人人发言,注意认真倾听、大胆表达。

③读: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读一读这些句子。

⒉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⒊全班交流:

⑴探究语言特色

① 体会带有神化色彩的语言特色

这些语言有什么特点?板书:神化色彩

出示: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

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

②了解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

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师小结: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了神化色彩,这就是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

③朗读指导,读出神奇的力量。重点指导第四句朗读。

⑵体会神化语言的表达作用

①生动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

藏族人民赋予文成公主神奇的力量,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吗?

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在文成公主和亲后200多年间,藏汉两族人民没有发生战争,为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成公主在雪域高原传播汉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学会了医药、历法、种植、纺织等技术,文成公主为藏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神圣的观音菩萨,被称为“绿度母”。

小结: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不仅能让故事更加生动,还能使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四、结合板书,复述故事

⒉出示讲述要求:

⑴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成员接龙的方式讲述故事,小组长快速分配好每个组员讲述任务。

⑵讲述要抓住要点有详有略,“进藏”详细复述,“求婚”和“贡献”简略复述。

⑶做到内容清楚,表达通顺,过渡自然、声音响亮。

⒊小组复述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⒋小组讲故事,互相评价。

五、阅读拓展,提高升华

⒈根据“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复述故事”的方法阅读民间故事《一幅壮锦》。 ⒉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

内容 方法

求婚(1-4) 了解内容:段意串联

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5-13) 体会语言:神话色彩

贡献(14) 讲述故事:抓住要点

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⒈认识7个生字。读准“吐蕃、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豌豆、耕种、绢花、沼泽地、松赞干布、吉祥如意 ”这些词语。

⒉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⒊体会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具有神化色彩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⒋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⒈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⒉体会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⒈出示文成公主的图像,知道她是谁吗?板书:文成公主

⒉前置性作业中要求查阅文臣公主的资料,谁能用一二句话简要地介绍一下文成公主。

⒊简介文成公主。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⒉.知道什么叫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又叫民间传说,语言浅显、通俗,是老百姓口头传下来的故事。)

二、检查前置,了解内容

首先来检查一下前置作业

⒈预设一、词语积累

吐蕃 拉萨 路纳 乃巴山 达尤龙真

豌豆 绢花 耕种 沼泽地

松赞干布 吉祥如意

重点:第一行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⒉预设二:梳理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⑴打开课文到144页,快速默读全文,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进藏途中,文成公主来到了哪些地方又遇到了哪些事?

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 ,终于 。 据学生回答板书:

路纳 搭桥过河 撒羊毛过沼泽

进藏 达尤龙真 乌鸦使坏 神鸟报喜

乃巴山 背山开路

⑵那么课文1-4自然段由写了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又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去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出两个难题考验使臣的智慧,都没难住使臣。唐朝皇帝高兴地答应了求婚。) 板书:求婚 考验 答应

⑶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文成公主为西藏和内地的关系及西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板书:贡献 友好 发展

⑷谁能完整地把“求婚”、“进藏”、“贡献”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几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叫段意串联法

板书:段意串联

⑸刚才我们一起努力梳理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内容

三、感受形象,体会语言

⒈小组合作学习

①划:默读课文5-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句子;想想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②说:在小组中交流,要求人人发言,注意认真倾听、大胆表达。

③读: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读一读这些句子。

⒉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⒊全班交流:

⑴探究语言特色

① 体会带有神化色彩的语言特色

这些语言有什么特点?板书:神化色彩

出示: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

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

②了解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

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师小结: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了神化色彩,这就是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

③朗读指导,读出神奇的力量。重点指导第四句朗读。

⑵体会神化语言的表达作用

①生动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

藏族人民赋予文成公主神奇的力量,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吗?

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在文成公主和亲后200多年间,藏汉两族人民没有发生战争,为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成公主在雪域高原传播汉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学会了医药、历法、种植、纺织等技术,文成公主为藏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神圣的观音菩萨,被称为“绿度母”。

小结:民间故事神化的语言不仅能让故事更加生动,还能使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四、结合板书,复述故事

⒉出示讲述要求:

⑴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成员接龙的方式讲述故事,小组长快速分配好每个组员讲述任务。

⑵讲述要抓住要点有详有略,“进藏”详细复述,“求婚”和“贡献”简略复述。

⑶做到内容清楚,表达通顺,过渡自然、声音响亮。

⒊小组复述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⒋小组讲故事,互相评价。

五、阅读拓展,提高升华

⒈根据“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复述故事”的方法阅读民间故事《一幅壮锦》。 ⒉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

内容 方法

求婚(1-4) 了解内容:段意串联

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5-13) 体会语言:神话色彩

贡献(14) 讲述故事:抓住要点


相关内容

  • [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
  • 盘龙二小语文导学案 年级: 年级:四年级 课 题 课型: 课型:新授 课时数: 课时数:1 课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执教: 执教: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学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 技艺.沼泽地&qu ...

  • [文成公主进藏]反思
  • 个性化解读"文成公主" ---执教<文成公主进藏>有感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的解读.在<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学生的智慧不容小觑,学生的解读要充分尊重. ...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 ...

  • 30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 语文电子备课表 教学内容 (课题) 30 文成公主进藏 主 讲 老 师 整 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7 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 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 ...

  • 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
  • • 引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个民间故事,故事 中的主角就是文成公主.对于文成公主你们知道多少?点ppt,找同学来读一下)下面我们来看下文成公主的一写塑像.点ppt • 故事到底讲了文成公主什么事呢?我们先来看课文题目,板书文成公主 进藏,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知道什么?(讲公主进藏 ...

  •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 抓住文 ...

  • 文成公主进藏反思
  • <文成公主进藏>反思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倾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胜利;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 ...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杂谈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杂谈 [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小学 熊 瑛] [新课程,新理念,育新人──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在社会 ...

  • 30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
  • 30*.文成公主进藏 1 2 品读课文,探究"动人" 师:好,让我们再次读课文,用""画出你认为最动人的地方,并用序号标出,并想一想动人在哪?生按要求自由再读课文,找出句子,并体会.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找到几处说几处.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地方.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