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第三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 30-32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凑成整十数计算简便的过程,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简便运算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激趣。 2、口算: 27+75= 324+76= 48+70= 123+177= 150+390= 201+399= 235+115= 820+180= 85+115= 10+999= 725+125= 280+170= 课件

3、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出示定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5、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 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1

第四天 城市 A→B 第五天 城市 B→C 第六天 城市 C→D 第七天 城市 D→E A→B 115 千米 C→D 118 千米 B→C 132 千米 D→E 85 千米

(1)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3)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指名学生板演。 (4)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明理由。 2、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1)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算法,在计算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365+85 =200+250 =450(千米) (3)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用上小括号使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这样计算简便?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利用加法定律,把能得到整百的数先结合起来再进行算计很简便。 (4)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说明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37+45=35+47 ( ( ) ) ) ) ) =450(米)

31+67+19=31+19+67( 56+72+27=56+(72+27)(

24+42+76+58=(24+76)+(42+58) ( 2、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348+217+152=( (25+68)+32= 56+47+44=( + +( + )+ + )+ )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

245+180+20+155

67+25+33+75

3、小明一直想要一个滑板、一双耐克牌运动鞋及一把玩具冲锋手枪。妈妈到商场里咨询了一下, 这三样东西的价钱如下:滑板 155 元、一双耐克牌运动鞋 365 元、一把玩具冲锋手枪 45 元。 你能帮小明妈妈算一算,要想买到小明的所爱,得要多少钱?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五、课外拓展作业: 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 1+2+3+……100 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把运算定律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就是为了在生活用数 学。2、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 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 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 让学生主动交流、质疑。老师也相应地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 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启发指导。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 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第三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 30-32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凑成整十数计算简便的过程,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简便运算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激趣。 2、口算: 27+75= 324+76= 48+70= 123+177= 150+390= 201+399= 235+115= 820+180= 85+115= 10+999= 725+125= 280+170= 课件

3、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出示定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5、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 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1

第四天 城市 A→B 第五天 城市 B→C 第六天 城市 C→D 第七天 城市 D→E A→B 115 千米 C→D 118 千米 B→C 132 千米 D→E 85 千米

(1)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3)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指名学生板演。 (4)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明理由。 2、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1)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算法,在计算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365+85 =200+250 =450(千米) (3)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用上小括号使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这样计算简便?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利用加法定律,把能得到整百的数先结合起来再进行算计很简便。 (4)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说明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37+45=35+47 ( ( ) ) ) ) ) =450(米)

31+67+19=31+19+67( 56+72+27=56+(72+27)(

24+42+76+58=(24+76)+(42+58) ( 2、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348+217+152=( (25+68)+32= 56+47+44=( + +( + )+ + )+ )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

245+180+20+155

67+25+33+75

3、小明一直想要一个滑板、一双耐克牌运动鞋及一把玩具冲锋手枪。妈妈到商场里咨询了一下, 这三样东西的价钱如下:滑板 155 元、一双耐克牌运动鞋 365 元、一把玩具冲锋手枪 45 元。 你能帮小明妈妈算一算,要想买到小明的所爱,得要多少钱?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五、课外拓展作业: 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 1+2+3+……100 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把运算定律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就是为了在生活用数 学。2、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 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 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 让学生主动交流、质疑。老师也相应地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 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启发指导。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 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


相关内容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案(1) 主备教师 刘 健 主讲教师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授课时间 2012年__月__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 ...

  • 3 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1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 ...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3)班和四(4)班。四(3)班现有43人,男女生比较平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比较好。有十几个学生上课非常积极,每一个都会抢着回答,有个别学生还能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思维能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也有几个比较调皮的,特别陈越同学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而且很会捣乱,时不时地会突然 ...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测试题.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测试题 一.判断题.(5分) 1.27+33+67=27+100 ( ) 2.125×16=125×8×2 ( ) 3.134-75+25=134-(75+25) ( )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 5.1250÷(25×5) ...

  •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 ...

  • 4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练习题
  • 四则运算(四数下册) 1.(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计算. 2.(两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脱式计算 (15+20)×3 240 145÷5 ...

  • 四年级下册[交换律]说课稿
  • 四年级下册<交换律>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交换律>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内容. 一.说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 经历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体会观察发现.猜测验证. ...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