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其"的用法归纳

《兰亭集序》中“之”的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通过(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尤其是文中的“之”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该文共出现二十个“之”字,几乎把文言文中的常用用法都用上了。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

①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用作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向之所欣。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①仰观宇宙之大。②俯察品类之盛。补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后之视今, ④亦犹今之视昔。 ⑤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①暮春之初。 ②晤言一室之内。 ③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三、用作动词,可根据具体语境翻译。

①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B

①⑥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动词,“到”的意思。③代词,代曾妻。④代词,代彘。⑤代词,代曾子。⑦代词,代曾子的儿。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中的“其”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竟然出现了二十次。归纳整理这些“其”的用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全面掌握“其”的用法,很有帮助。为了讨论归纳方便,现将课文中带“其”字的句子摘录如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名后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以上二十个“其”字,有三大类用法。 一、代词

1、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8句、12句)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4句、6句、7句、13句、18句、20句) 3、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17句)

4、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1句、2句、3句、5句、9句、14句、16句、10句、11句、)

补充: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5、其:其中的,指示代词

二、副词

1、表反诘,译为“难道”。(19句) 补充:

2、表希望,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强调,译为“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表推测,译为“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三、助词,虚指,无义。(15句) 补充:夸夸其谈

经过以上归纳、总结、补充,学生不但掌握了“其”在《游褒禅山记》中的用法,而且基本上掌握了“其”在高中文言文中的用法。 【巩固练习】

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人言,蔺相如徒以其①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②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③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④与之.”焉敢如此? A.代词,可译为他

B.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C.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D.副词,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一定 答案:

D项:表示商酌语气,可译为还是

《兰亭集序》中“之”的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通过(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尤其是文中的“之”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该文共出现二十个“之”字,几乎把文言文中的常用用法都用上了。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

①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用作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向之所欣。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①仰观宇宙之大。②俯察品类之盛。补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后之视今, ④亦犹今之视昔。 ⑤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①暮春之初。 ②晤言一室之内。 ③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三、用作动词,可根据具体语境翻译。

①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B

①⑥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动词,“到”的意思。③代词,代曾妻。④代词,代彘。⑤代词,代曾子。⑦代词,代曾子的儿。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中的“其”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竟然出现了二十次。归纳整理这些“其”的用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全面掌握“其”的用法,很有帮助。为了讨论归纳方便,现将课文中带“其”字的句子摘录如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名后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以上二十个“其”字,有三大类用法。 一、代词

1、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8句、12句)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4句、6句、7句、13句、18句、20句) 3、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17句)

4、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1句、2句、3句、5句、9句、14句、16句、10句、11句、)

补充: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5、其:其中的,指示代词

二、副词

1、表反诘,译为“难道”。(19句) 补充:

2、表希望,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强调,译为“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表推测,译为“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三、助词,虚指,无义。(15句) 补充:夸夸其谈

经过以上归纳、总结、补充,学生不但掌握了“其”在《游褒禅山记》中的用法,而且基本上掌握了“其”在高中文言文中的用法。 【巩固练习】

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人言,蔺相如徒以其①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②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③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④与之.”焉敢如此? A.代词,可译为他

B.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C.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D.副词,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一定 答案:

D项:表示商酌语气,可译为还是


相关内容

  • 比较级结构的用法归纳
  • 比较级结构的用法归纳 1. as-as的用法特点 其间只能接形容词与副词的原级,不能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有时该结构可受 (not) nearly, almost, just, nothing like, exactly, not quite, half, one-ten, twice, three t ...

  •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登录注册留言交流网文摘手手机客户端帮助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收藏人:liubaol ...

  • 鲁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 七年级下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短语归纳 1.认为 2.从...获得;向...学习 3.查明;弄清 4.谈话节目 5.游戏节目 6.肥皂剧 7.go on 8.watch a movie 9.one of... 10.一双;一对 11.尽某人最大努力try/do one's best 12 .lo ...

  •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
  • www.huatu.com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 [导读]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国考中在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中都有归纳能力的考察,穆勒五法的理解和运用无疑将会大大提高考生的归纳能力.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 ...

  • "特殊疑问词+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归纳
  • "特殊疑问词+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归纳 由两部分构成:疑问词和动词不定式(wh-+to do).疑问词部分包括疑问代词who, whom, what, which和whose以及疑问副词when, where和how. 它 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 作主语 Where tome ...

  • 上海牛津英语最新版八下unit1教案
  • Unit1 period 1 教学内容:Vocabulary 语言知识目标:学会以下词汇: raise permission disabled teenager offer suffer illness organize express pain lonely friendship difficul ...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珊瑚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 ...

  • 介词for用法归纳
  • 介词for 用法归纳 用法1:(表目的) 为了.如: They went out for a walk. 他们出去散步了. What did you do that for? 你干吗这样做? That's what we're here for. 这正是我们来的目的. What's she gone ...

  • 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归纳
  • 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归纳 一. "比较级"的常用句型 1. 句型"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than引导的从句(从句中常省去和主句相同的部分)" 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或低于另一方.例: You look much younger than I do. 你看上去比我年轻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