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让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把你的孩子我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韩见波,是2012级10班的班主任,任教地理学科。由于学校撤并搬迁的原因,我也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工作。我觉得这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新的教学楼已经竣工,年后就可以搬进新的教室,真的很期待。同时这里有十分紧张,但还是很有秩序。我们是幸福的,幸福的相聚在这里,紧握彼此的生活,感受对方的呼吸。 而任教我们班的课任教师,都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请各位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的。
对于教育,没有那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重视的,我们的家长也越来越感受到教育带来的空前的压力和紧迫感,也越来越感受到更多的无奈和手无足措。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我们认为理想的人才,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也和您的心情一样,希望孩子在学校多学一些东西,懂得尊重、孝顺父母,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和配合下,让孩子能得到最大可能的进步和提高。
2012级10班,共有47名学生,男生22名,女生25名,大部分来自洪凝镇,极少部分来自外乡镇或外地。进入初中,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会很多,所学的课程增多了,面前的老师也都是新面孔,告别了小学保姆式的教育,因而,必须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初中生活。初中学段有其很特别之处,他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后三年,还属于义务教育,也就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同时,他又是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又要面临中考这样的选拔考试。可以说,初中学段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一座桥梁。因而我们家长和老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实现两个过度,一是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度,二是帮助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度。而初中三年,初一是一个基础点。在这一年里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勤奋、踏实学习的好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将会成为日后学习的坚实基础。毕竟孩子日后的学习我们不可能都去陪读。所以,我个人认为,身为家长有必要在初一这一年多抽出一些时间,监督孩子学习。如果孩子在您的监督和严格要求下,学习习惯养成了,以后再也不用操心,包括以后离开您上高中,上大学。即使您少挣了点钱,即使您少看了一会电视,哪怕您每晚少休息几分钟„„可这些跟您孩子一辈子的前途相比较,您不觉得这点付出很值得吗?(人生五大幸事:出生时遇到一对好父母;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结婚时遇到一位好伴侣;老年后遇到一位好子女。)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犯了错舍不得管教,我能理解。但古训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我们既然生养了孩子,就有义务抚养他,教育他,而不是任其发展。所以当孩子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前途时,我们作为父母、老师的,应该有这个权利和义务提醒、教育他们,免得他们长大后悔莫及!即使在你眼里他升学已经百分之九十九没有希望,可我们既然供他读书了,就仍要抓住这百分之一的希望!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希望,那孩子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自开学以来一些问题的强调与说明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孩子送到了学
校,成功还是失败,关键在于老师。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密不可分。因而家长就要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例如,给孩子准备一个闹钟,定到6点,告诉孩子闹铃一响,立刻起床,家长是不会来督促的,自己的事自己操心。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内容,每天学习完,要孩子自己整理书桌、书包以及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
2、帮助孩子科学合理的安排双休日和节假日。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步入初中不久的初中生,还保留着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主动去学习的不是太多。甚至欺骗家长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在此说明,不论哪个双休日还是节假日,老师都会留有一定数量的作业,不会存在不布置作业的现象。希望家长在安排好家庭活动之外多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保证孩子一定的学习时间。学生晚上在家,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好学习的空间,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或外出玩耍。而住校的学生,家长则要叮嘱其在校要照顾好自己,学会独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来。
3、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孩子的安全要天天讲,来回走的路上要多注意,学校要求走读生禁止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的要看明白是否有牌有证,安全行使,不行走的要结伴同行,不要独来独往。
4、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来作息,学校要求所有学生6:40到校并跑操,7:00开始早读,上午11:45放学,下午2:20到校,放学时间为6:05.因而家长要控制好孩子的到校时间。(十一之后改时间)
5、防患问题。早恋,打架斗殴,沉溺网吧等。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我所看到的相关材料,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在座的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一下: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家长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家长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工作认真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小学后,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的私心就会慢慢地少了。
我们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我们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算是最科学,只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才、成长----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出现极端事件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 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 创建学习型家庭" 。所谓" 学习型家庭" ,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
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 学习型家庭" ,必须确保" 三优先" :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创建" 学习型家庭" ,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首先,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一点的也可以是客厅或各自的卧室。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这是家长、孩子进行学习的工具。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 教育者" 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探求欲望,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爱孩子,就是要尊重信任孩子。
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支持孩子的决定;意味着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然而,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因为不了解孩子而产生的误会甚至事与愿违常常发生。
孩子拿回95分的卷子叫家长看,粗鲁的爸爸说:“才95分,没考100分还有脸叫我看?” 孩子主动帮助妈妈洗碗刷锅,妈妈毫无心意地说:“别给我帮倒忙啦!”
从诸如此类的言语和相类似的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孩子无法接纳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可爱?为什么我们的家庭带来的是失望和自我憎恶,而不是自尊和自信?
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尊。而孩子缺乏自信自尊的全部原因,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每个人的家庭,不是独立地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具社会性。家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举例)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在这一社会现象背景上,长辈间的教育冲突时有发生,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已成为一个家庭生活和谐幸福的关键问题。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的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考了多少分”。美国家长见到孩子第一面,常用语是“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的,也许只是学会了一种搭积木的方法,也许只是知道了一种昆虫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聪明的美国家长在倾听中塑造了孩子对于创造的快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家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而忽视优点) 从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无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每个孩子自称最喜欢的活动,并不仅仅指那些他们感兴趣或关心的静止的东西,而是指能够使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其中的活动。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情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欲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家长和孩子的催化剂,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天然璞玉,如何将这块玉雕刻成艺术品?关键在于艺术家,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拿起教育这把刀,慢慢雕刻,仔细打磨,将其雕刻成无与伦比的艺术品,这不光是我们的心愿,也是孩子本身的价值所在。
(结束语)各位家长,家长会到这儿已接近尾声,以往每次家长会结束,好多家长都会留下来问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走时差不多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请老师抓紧点,对孩子严格要求,在此,我向各位家长说在校可以说是抓得实实的,最大的空挡就是晚上和双休日,大多数同学不能好好的利用,以至于星期一上课的效果特别不好,出现了所谓的“5+2=0”现象。这就需要家长配合,严格管好学生的这段时间的学习。
总之,初一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成型期,希望家长们要足够的重视,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严格管理,共同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人才.
家长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12级10班
尊敬的家长:
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让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把你的孩子我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韩见波,是2012级10班的班主任,任教地理学科。由于学校撤并搬迁的原因,我也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工作。我觉得这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新的教学楼已经竣工,年后就可以搬进新的教室,真的很期待。同时这里有十分紧张,但还是很有秩序。我们是幸福的,幸福的相聚在这里,紧握彼此的生活,感受对方的呼吸。 而任教我们班的课任教师,都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请各位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的。
对于教育,没有那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重视的,我们的家长也越来越感受到教育带来的空前的压力和紧迫感,也越来越感受到更多的无奈和手无足措。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我们认为理想的人才,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也和您的心情一样,希望孩子在学校多学一些东西,懂得尊重、孝顺父母,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和配合下,让孩子能得到最大可能的进步和提高。
2012级10班,共有47名学生,男生22名,女生25名,大部分来自洪凝镇,极少部分来自外乡镇或外地。进入初中,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会很多,所学的课程增多了,面前的老师也都是新面孔,告别了小学保姆式的教育,因而,必须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初中生活。初中学段有其很特别之处,他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后三年,还属于义务教育,也就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同时,他又是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又要面临中考这样的选拔考试。可以说,初中学段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一座桥梁。因而我们家长和老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实现两个过度,一是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度,二是帮助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度。而初中三年,初一是一个基础点。在这一年里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勤奋、踏实学习的好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将会成为日后学习的坚实基础。毕竟孩子日后的学习我们不可能都去陪读。所以,我个人认为,身为家长有必要在初一这一年多抽出一些时间,监督孩子学习。如果孩子在您的监督和严格要求下,学习习惯养成了,以后再也不用操心,包括以后离开您上高中,上大学。即使您少挣了点钱,即使您少看了一会电视,哪怕您每晚少休息几分钟„„可这些跟您孩子一辈子的前途相比较,您不觉得这点付出很值得吗?(人生五大幸事:出生时遇到一对好父母;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结婚时遇到一位好伴侣;老年后遇到一位好子女。)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犯了错舍不得管教,我能理解。但古训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我们既然生养了孩子,就有义务抚养他,教育他,而不是任其发展。所以当孩子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前途时,我们作为父母、老师的,应该有这个权利和义务提醒、教育他们,免得他们长大后悔莫及!即使在你眼里他升学已经百分之九十九没有希望,可我们既然供他读书了,就仍要抓住这百分之一的希望!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希望,那孩子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自开学以来一些问题的强调与说明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孩子送到了学
校,成功还是失败,关键在于老师。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密不可分。因而家长就要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例如,给孩子准备一个闹钟,定到6点,告诉孩子闹铃一响,立刻起床,家长是不会来督促的,自己的事自己操心。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内容,每天学习完,要孩子自己整理书桌、书包以及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
2、帮助孩子科学合理的安排双休日和节假日。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步入初中不久的初中生,还保留着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主动去学习的不是太多。甚至欺骗家长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在此说明,不论哪个双休日还是节假日,老师都会留有一定数量的作业,不会存在不布置作业的现象。希望家长在安排好家庭活动之外多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保证孩子一定的学习时间。学生晚上在家,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好学习的空间,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或外出玩耍。而住校的学生,家长则要叮嘱其在校要照顾好自己,学会独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来。
3、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孩子的安全要天天讲,来回走的路上要多注意,学校要求走读生禁止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的要看明白是否有牌有证,安全行使,不行走的要结伴同行,不要独来独往。
4、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来作息,学校要求所有学生6:40到校并跑操,7:00开始早读,上午11:45放学,下午2:20到校,放学时间为6:05.因而家长要控制好孩子的到校时间。(十一之后改时间)
5、防患问题。早恋,打架斗殴,沉溺网吧等。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我所看到的相关材料,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在座的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一下: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家长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家长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工作认真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小学后,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的私心就会慢慢地少了。
我们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我们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算是最科学,只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才、成长----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出现极端事件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 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 创建学习型家庭" 。所谓" 学习型家庭" ,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
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 学习型家庭" ,必须确保" 三优先" :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创建" 学习型家庭" ,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首先,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一点的也可以是客厅或各自的卧室。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这是家长、孩子进行学习的工具。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 教育者" 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探求欲望,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爱孩子,就是要尊重信任孩子。
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支持孩子的决定;意味着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然而,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因为不了解孩子而产生的误会甚至事与愿违常常发生。
孩子拿回95分的卷子叫家长看,粗鲁的爸爸说:“才95分,没考100分还有脸叫我看?” 孩子主动帮助妈妈洗碗刷锅,妈妈毫无心意地说:“别给我帮倒忙啦!”
从诸如此类的言语和相类似的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孩子无法接纳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可爱?为什么我们的家庭带来的是失望和自我憎恶,而不是自尊和自信?
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尊。而孩子缺乏自信自尊的全部原因,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每个人的家庭,不是独立地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具社会性。家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举例)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在这一社会现象背景上,长辈间的教育冲突时有发生,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已成为一个家庭生活和谐幸福的关键问题。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的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考了多少分”。美国家长见到孩子第一面,常用语是“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的,也许只是学会了一种搭积木的方法,也许只是知道了一种昆虫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聪明的美国家长在倾听中塑造了孩子对于创造的快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家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而忽视优点) 从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无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每个孩子自称最喜欢的活动,并不仅仅指那些他们感兴趣或关心的静止的东西,而是指能够使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其中的活动。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情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欲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家长和孩子的催化剂,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天然璞玉,如何将这块玉雕刻成艺术品?关键在于艺术家,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拿起教育这把刀,慢慢雕刻,仔细打磨,将其雕刻成无与伦比的艺术品,这不光是我们的心愿,也是孩子本身的价值所在。
(结束语)各位家长,家长会到这儿已接近尾声,以往每次家长会结束,好多家长都会留下来问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走时差不多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请老师抓紧点,对孩子严格要求,在此,我向各位家长说在校可以说是抓得实实的,最大的空挡就是晚上和双休日,大多数同学不能好好的利用,以至于星期一上课的效果特别不好,出现了所谓的“5+2=0”现象。这就需要家长配合,严格管好学生的这段时间的学习。
总之,初一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成型期,希望家长们要足够的重视,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严格管理,共同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人才.
家长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12级1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