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供港蔬菜"畅销内地凸显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近年来屡屡出现内地居民以种种名义和方式跑到港澳采购日用品,除了价格上相比大陆有一定的优势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家那里的食品或其它日用商品质量有保障,尤其是奶粉等食品类,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其它那些同样是内地生产但长期专供港澳的食品类,所谓“供港蔬菜”,似乎也同亲受到内地居民青睐,成为畅销货。

据人民日报10月30日报道,在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情况下,目前在珠三角地区部分超市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蔬菜专区——“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10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中华广场taste超市,布置得很有田园气息的“供港蔬菜区”整齐地摆放着约80个品种的蔬菜:一斤生菜4.98元,一个西兰花3.5元……包装袋上标明了蔬菜检测时间、种植基地土壤和水的SGS检测报告号码,这些检测报告均可在网上查到。销售人员介绍说,“供港蔬菜”在这里很受欢迎,价格处在普通蔬菜和有机蔬菜之间,非常适合中高收入市民选择。

同样是内地生产的蔬菜,而一但被打上了“供港蔬菜”的标签,即使内销,也立马就成了市民眼中的畅销商品,哪怕价格相比其它市场贵一些,也会有大批市民趋之若鹜,人民日报的报导是做一个原因探究,其实这还用得着“原因探究”吗?明摆着就是一种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也就是说一般的市民已经对国内市场的蔬菜鱼龙混杂之难以辨别真假搞得人心惶惶,莫筹一是;毕竟大家已经见识了太多弄虚作假或故意坑蒙拐骗的事实,即使是全球最知名的跨国连锁超市沃尔码,一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竟然也会入乡随俗,将普通猪肉标注成“绿色猪肉”公然挂牌销售,难道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超级商场会真的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显然不是,基于商人言利的动机出发,既然内地市场的政府监管形同虚设或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既然其它国内的市场大家都利欲熏心唯利是图,那谁还会跟钱过不去呢?本来应该是市场上需要什么、畅销什么,商家就想方设法的供应什么的,但由于监管乏力,却在内地演绎成了市场需要什么、畅销什么,商家就想方设法的造什么假货来欺诈消费者;从已经曝光或揭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看,食品安全已经令人心惊肉跳、草木皆兵,市场上的食品安全之信任感早已经荡然无存了,何来让群众吃得更放心呢?

而所谓的“供港蔬菜”就完全不同了,就象新闻报导的,因为其不同于大陆的更严格的商品检测监控,也由于包括港澳在内境外的检测和监控以及法律法规、加之惩罚措施相当的严厉,基本上没有人敢打歪主意的,那对于商家而言,且不说“供港蔬菜”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至少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弄虚作假这无异于自杀行为。就象报导调查所看到的,转内销的“供港蔬菜”,在包装袋上标明了蔬菜检测时间、种植基地土壤和水的SGS检测报告号码,这些检测报告均可在网上查到。而据工商和农业部门公布的抽检结果,广州超市“供港蔬菜”农药残留量合格,生产加工企业的备案基地证明、营业执照、食品安全许可证等证件齐全。据广东省检验检疫部门介绍,目前所有供港蔬菜生产必须基地化,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基地的土壤、水、空气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给予备案号,才能生产“供港蔬菜”。种植“供港蔬菜”甚至还要建立档案,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和收获量;产品销售及流向。生产记录要保存2年。而生产加工企业在其供港蔬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上注明: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备案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批次号等。这一整套体系可以追溯每批蔬菜的每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准确无误地追究责任人。

难怪内地市民都趋之若鹜的购买所谓的“供港蔬菜”了,我就奇怪为什么内地自己的市场就不能实施与“供港蔬菜”同等的监管和控制,难道真的内地居民在享受食品安全上就低人一等吗?或者说难道职能部门在生产和提供蔬菜上就真的不能一视同仁,让内地居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吗?“供港蔬菜”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提供香港同胞的农产品,愿意是为了表达大陆政府对港澳同胞的关怀,是基于同胞情、同胞爱的行为。但相比于今天国内市场农产品所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那就是并非政府监管做不到,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同样作为国民的平等待遇。

因此当人们意识到凡是输出到境外的商品包括食品、农产品等都是经过政府严格监管和缜密检测的结果时,面对内地市场动辄农药超标、动辄激素瘦肉精、苏丹红、增白剂、防腐剂等等,一但出现的“供港蔬菜”转内销,哪怕只是打上这个牌子,想不畅销都难了。而“供港蔬菜”在内地畅销,本身就是居民对食品安全缺乏基本信任感的彰显,出现这种结局谁该汗颜、谁该反思也就一目了然。

近年来屡屡出现内地居民以种种名义和方式跑到港澳采购日用品,除了价格上相比大陆有一定的优势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家那里的食品或其它日用商品质量有保障,尤其是奶粉等食品类,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其它那些同样是内地生产但长期专供港澳的食品类,所谓“供港蔬菜”,似乎也同亲受到内地居民青睐,成为畅销货。

据人民日报10月30日报道,在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情况下,目前在珠三角地区部分超市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蔬菜专区——“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10月25日,记者来到广州中华广场taste超市,布置得很有田园气息的“供港蔬菜区”整齐地摆放着约80个品种的蔬菜:一斤生菜4.98元,一个西兰花3.5元……包装袋上标明了蔬菜检测时间、种植基地土壤和水的SGS检测报告号码,这些检测报告均可在网上查到。销售人员介绍说,“供港蔬菜”在这里很受欢迎,价格处在普通蔬菜和有机蔬菜之间,非常适合中高收入市民选择。

同样是内地生产的蔬菜,而一但被打上了“供港蔬菜”的标签,即使内销,也立马就成了市民眼中的畅销商品,哪怕价格相比其它市场贵一些,也会有大批市民趋之若鹜,人民日报的报导是做一个原因探究,其实这还用得着“原因探究”吗?明摆着就是一种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也就是说一般的市民已经对国内市场的蔬菜鱼龙混杂之难以辨别真假搞得人心惶惶,莫筹一是;毕竟大家已经见识了太多弄虚作假或故意坑蒙拐骗的事实,即使是全球最知名的跨国连锁超市沃尔码,一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竟然也会入乡随俗,将普通猪肉标注成“绿色猪肉”公然挂牌销售,难道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超级商场会真的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显然不是,基于商人言利的动机出发,既然内地市场的政府监管形同虚设或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既然其它国内的市场大家都利欲熏心唯利是图,那谁还会跟钱过不去呢?本来应该是市场上需要什么、畅销什么,商家就想方设法的供应什么的,但由于监管乏力,却在内地演绎成了市场需要什么、畅销什么,商家就想方设法的造什么假货来欺诈消费者;从已经曝光或揭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看,食品安全已经令人心惊肉跳、草木皆兵,市场上的食品安全之信任感早已经荡然无存了,何来让群众吃得更放心呢?

而所谓的“供港蔬菜”就完全不同了,就象新闻报导的,因为其不同于大陆的更严格的商品检测监控,也由于包括港澳在内境外的检测和监控以及法律法规、加之惩罚措施相当的严厉,基本上没有人敢打歪主意的,那对于商家而言,且不说“供港蔬菜”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至少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弄虚作假这无异于自杀行为。就象报导调查所看到的,转内销的“供港蔬菜”,在包装袋上标明了蔬菜检测时间、种植基地土壤和水的SGS检测报告号码,这些检测报告均可在网上查到。而据工商和农业部门公布的抽检结果,广州超市“供港蔬菜”农药残留量合格,生产加工企业的备案基地证明、营业执照、食品安全许可证等证件齐全。据广东省检验检疫部门介绍,目前所有供港蔬菜生产必须基地化,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基地的土壤、水、空气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给予备案号,才能生产“供港蔬菜”。种植“供港蔬菜”甚至还要建立档案,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和收获量;产品销售及流向。生产记录要保存2年。而生产加工企业在其供港蔬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上注明: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备案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批次号等。这一整套体系可以追溯每批蔬菜的每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准确无误地追究责任人。

难怪内地市民都趋之若鹜的购买所谓的“供港蔬菜”了,我就奇怪为什么内地自己的市场就不能实施与“供港蔬菜”同等的监管和控制,难道真的内地居民在享受食品安全上就低人一等吗?或者说难道职能部门在生产和提供蔬菜上就真的不能一视同仁,让内地居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吗?“供港蔬菜”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提供香港同胞的农产品,愿意是为了表达大陆政府对港澳同胞的关怀,是基于同胞情、同胞爱的行为。但相比于今天国内市场农产品所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那就是并非政府监管做不到,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同样作为国民的平等待遇。

因此当人们意识到凡是输出到境外的商品包括食品、农产品等都是经过政府严格监管和缜密检测的结果时,面对内地市场动辄农药超标、动辄激素瘦肉精、苏丹红、增白剂、防腐剂等等,一但出现的“供港蔬菜”转内销,哪怕只是打上这个牌子,想不畅销都难了。而“供港蔬菜”在内地畅销,本身就是居民对食品安全缺乏基本信任感的彰显,出现这种结局谁该汗颜、谁该反思也就一目了然。


相关内容

  • 从源头到餐桌
  • 2010年,国家对供港.澳的蔬菜加强了从源头到餐桌的监管.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中国港澳地区消费者对供港澳蔬菜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供港澳蔬菜"高质.足量.安全.顺畅"供应,国家质检总局新修订了<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 ...

  • 香港卫生局局长:供给香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
  •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2-06-24 08:17 我来说说(0) 复制链接 关键词:香港卫生局局长 食品安全率99.999% [提要]周一岳是香港特区政府高官中的"两朝元老",2004年,他受董建华之邀出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2007年,他又连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在与香 ...

  •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防蹈国际贸易旧辙
  • [摘要]从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制造"以其质优价廉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深入世界千家万户.我国的出口提高了发达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这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诱惑使世界各国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与此同时,广东居民却乘天时地利开始热衷去香港打酱油,内地 ...

  • 华润企业文化
  • 华润的历史与文化-1-提倡的管理理念 一.华润提倡的管理理念 1. 讲发展.讲规则.讲精神 2. 追求持续发展.追求业绩第一.追求以人为本 3. 培养人的观念:给机会.高标准.常提醒.事不过三 4. 与人为善,讲在当面 5. 善待股东:不能违背股东的意愿:经理人要自律,CEO 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 ...

  • 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
  • 根据市委的部署,我们安排农口各部门分析了上半年的情况,研究了下半年的工作,并下去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形势分析 上半年农村经济的 基本估价 : 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启动,结构调整更趋理性,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6 月份,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 33.04 亿 ...

  • 萧亚轩经纪人,萧亚轩经纪公司
  • 萧亚轩经纪人 萧亚轩个人档案 姓名:萧亚轩 英文名:Elva Hsiao 歌艺:最动人的中低音,细腻.醇厚,富有穿透力. 舞技:HIP-POP路线,青春逼人.爵士风味,热力十足. 外型:时尚前卫.清新靓丽 成熟性感.娇媚动人 个性:开朗.自主.执着.唯美.自信.独立.感性.温柔 身高:162cm 体 ...

  • [夏洛特烦恼]中讽刺与批判的现实美学
  • [摘要]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2012年推出的话剧,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电影.男主人公夏洛醉酒大闹学生时期暗恋对象的婚礼,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高中时代并实现了少年时代的全部梦想,最终夏洛认清现实,体悟到关于人生和爱情的真谛.电影<夏洛特烦恼>不仅以批判的视角呈 ...

  •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4年6月 目录 前言 一.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历程 二.特别行政区制度在香港的确立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四.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繁荣发展 五.全面准确理解和 ...

  • 步履蹒跚的本土动漫
  • 外国动漫作品捷足先登,挤占中国原创作品市场份额:缺乏消费人群培养和市场化经营,漫画杂志发展艰难:国外暴力色情凶杀漫画误导,国内动漫文化遭遇偏见--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的原创动漫开始春江回暖,但在如此重压下,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原创动漫产业能否摆脱生存危机? "中国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