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优秀作文

拒绝束缚纵自我

高三1班王一竹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年轻人当前的目标不是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这其中蕴含着大智慧,令我深思,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是否发现了自己是谁,而在这之前,我们应先拒绝那些已有身份、荣誉的束缚。

人们自降生便注定要和某些字眼相关联,如“穷”、“富”、“某名家的孩子”,这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即便一辈子不奋斗照样吃穿不愁,于是乎,他们不愿拼搏不愿苦,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毫无意义。有些人的先辈或许是遐迩闻名之人,他们从小倍受关注与期望,于是乎,无论再怎么奋斗也摆脱不掉祖先光环的他们终无大成就,更甭提超越。

如此说来,福柯的话真是大有深意,发现我们是谁之前,得先拒绝那些身份、荣誉的束缚,如此,才可发挥自己本身的价值。【此非福柯本意】

先拒绝已有的财富,而后才能创造新的财富。金钱并不是判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拒绝它们,不为其所累,方可绘制自己的人生。就像托尔斯泰,他从小的家境很好,但年纪轻轻的他体悟到了福柯所言的哲理,拒绝了已有家产,独自一人搬进庄园,自力更生。于是,在庄园静谧祥和的氛围里,托翁发现了他是谁,用笔创造了别样的财富——给予人们精神的慰藉。托翁正是拒绝了已有的财富,才能不为所累地做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他的坟墓朴素无华,没有奢华的修饰与身份荣誉的体现,可它的美却直直地撼动人们内心,被茨威格赞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先拒绝光环身份,而后方能展现自我价值。孟子曾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过是因为后辈们在称赞中长大,渐渐不可一世便丧失了良好的家风。魏征的为人与清廉的家风是人尽皆知的,然而魏征的玄孙一生清贫,连家里的祖宅都抵了出去,死时仅仅是棺材一口便葬之,他的五世孙魏谟“独正言无所避”即使最后被罢相,但他的人格是成功的。孔子的七十七世孙女孔明珠绝非徒有其名,她所撰的随笔文章常令专家们啧啧称赞,她也以一场名为“文心雕龙,厨心雕凤”的讲座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她的成就不依附于那世孙女的名字。

“富不过三代”是我们如今的社会现状,然而,现在学会拒绝我们是谁还为时未晚,将自我价值发挥至极致,如此,方才不枉我们这美好的一生。

一扇窗关,一扇门开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

然而在法国哲学家福柯与他的学生的对话中,福柯则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当前的目标,在于拒绝我们是谁。

这个观点确实令人难以臵信,因为这与我们学生所盼望的恰恰相反;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话时,便会发现福柯的话确实是金玉良言。

相对于目前而言,我们是学生,深究下去最多只存在着智力、家境和形貌的差异,可是当我们拒绝学生这个身份之时,我们的眼界才真正开拓了。原来,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社会的一员,未来的创造者!

因此,我们当前的目标便应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而并非仅限于我们是学生。

一句俗言:“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窗,却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样地,目前的我们拒绝了学生这样一个身份,会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展现在眼前,同时带来的将会是一个更为宽拓的

世界。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向来生活于酒桶之中,生活行为随意自得,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这位哲学家,并允以千金万物,只要他要,而第欧根尼却只是对于挡在面前的亚历山大大帝说了句:“请你让开,你挡住了我的阳光。”这貌似与我们所谈无关,细究便会发现第欧根尼不正是拒绝了他的众所周知的辨别身份,一位哲学家,在那种处境下,以一位普通人的身份,却是真正地与天地自然哲学同行,难怪连亚历山大大帝都不禁感叹一句:“若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想做第欧根尼。”

在目前的目标,若我们只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发现自己,那么我们的目标将仅限于学习。当我们拒绝这样一种身份之时,会发现我们当前的目标其实在于发展个性自我,为了世界的未来,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父母的期盼,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我读《庄子》,有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当我们拒绝人这样一个身份认知之时,以一种全新的鱼的身份去观察鱼时,是否就能够知道鱼之乐了呢?丢弃了学生身份的我们,相对而言地,便能够更加充分地完善自我,认识世界。

发现我们是谁并不重要,因为那只是一个有限的答案,当我们拒绝我们是谁时,在目前便会有更开拓的世界。

拒绝被定义

高三(5班)顾钦华

福柯曾与学生讨论年轻人的目标,学生认为我们年轻人应发现自己是谁,但福柯却认为我们该拒绝我们是谁。我十分赞同福柯的观点。

是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找到自己的人生观,确定自我的价值观固然是重要的,因为发现了自我后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然而,作为年轻的一代,长辈们与社会对我们下了太多的定义,比如“年轻人”,这就是一个定义,其中似乎有着入世太浅,没有经验,需要大量扶持的意思,或许从中还寄托着些希望。但是在如此多的定义下,我们反而会迷惑,不自在,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更别说找到自己了。也许我们找到的自己都是他人预设的。因此拒绝被定义,拒绝我们是谁才是首要的。

拒绝被定义,是不愿平庸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就得按照舆论的给予我们的定义生活而被困在一个框架之中。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上——一个被攻占的土地。当拿破仑自幼在军校读书,同学们都嘲笑他的身份,但他拒绝承认自己地位不及他人,甚至拒绝学习法语,不认定自己为亡国奴。拒绝被定义的他不接受平庸的事实,使得他日后将整个欧洲翻天覆地。这个年轻人是野心勃勃的,不可说是桀骜不驯,因为这正是我们本应有的共性。

拒绝被定义,能摆脱无形的枷锁,活出真正的自我。“年轻”这个词,自然很容易被人联想到“你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太容易冲动”……年轻人的行动总是会被之类的话语和观念所限制。但钱钟书曾说过:“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不能够尽情做自己而被限制,何来认识与经验,假使年轻人所走的路都是别人认为应走的、正确的、铺设好的路,这样的我们还将是我们吗?所以只有拒绝定义,拒绝自己不想走的路,不想成为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发现自己是谁。

如今,社会将我们90后年轻的一代定义为“垮掉的一代”。“脑残”、“非主流”之类的元素构成了我们90后这一集合。我们难道就应承认吗?答案很显然,当然是不,我们要拒绝被这样的定义。年轻的我们充满活力,年轻的我们充满希望,年轻的我们也必将在日后被社会所需要。只有拒绝成为别人口中这样或那样的我们,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才能使以后的社会多姿多彩。否则每一个年轻人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个社会是单调乏味的,而且这样的我们才是真正迷惘,想要发现自己是谁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拒绝被定义是一把钥匙,解开束缚的枷锁;拒绝被定义是一盏明灯,驱散惑人的黑暗;

拒绝被定义更是一把拉开的弓,久久地蓄力是为了刺破长空。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陈励心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学生曾认为年轻人重要的是发现我们到底是谁。而福柯却说,或许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发现我们是谁,而在于拒绝我们是谁。读着福柯的话,耳畔不禁回响起张国荣的《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在不同人眼中对我们的看法都不同,只有拒绝他人的定义和看法,才能坚定自我。莫言的小说《蛙》中,万心在强迫怀孕的女人们打胎时,人们认为她是杀手,是恶魔,然而,她明白,计划生育是必须实行的事,若因小的仁爱而使人口数量超过负荷,就会造成严重的灾害而失去“大仁”。可村里的人们又怎能理解,他们咒骂着,他们打万心,甚至在夜里偷袭她,可纵使如此,万心还是坚持着,执着着,自是无人明白,或许也不会被原谅,但她拒绝了人们对她的定义,拒绝了人们对她的看法,才有以她为代表的一群人一起完成着计划生育的重任。

在不同时代下,我们被扣以不同的评价,只有拒绝时代定义的“我们”,历史终将宣判他们无罪。鲁迅笔下的夏瑜在当时不被人们理解,还以他的血做了药引,可站在今日看来,读着《药》的读者又有哪一个不认为他是英雄呢?邓小平的人生三起三落,一会儿是被打倒的反革命,一会儿是国家重要的领导人,最终时光宣判了他的清白,他拒绝了莫名的罪名,才坚定着信念走向成功,夏瑜也拒绝了“反动者”的定义,才坚定地走在革命的一线。拒绝愚昧或疯狂的年代对我们的定义,拒绝时代定义的我们,历史会还原事情的真相。

所以,拒绝错误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并坚定自我。被称为魔教妖女的任盈盈其实是一个温柔贤淑的俏女子,若她不拒绝这错误的定位,说不定从此江湖上又会多一个梅超风,而她拒绝了别人的误解,最终才能与令狐冲笑傲江湖……

那么,拒绝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走狗的路,让猪说去吧。

那么,拒绝愚昧的时代对我们的定义,历史终会宣判我们无罪。

那么,拒绝他人口中的我们是谁,大胆地向前迈进莫回头。

那么,高唱一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脱其身,以求其心

高二(3)班 刘诗苑

茫茫人海中,所有人都会被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每一个标签都在试图向他人解释“我们是谁”。然而无论我们身上的标签是如何它们却永远反映不出我们的内心。

有勇气的人敢于去撕扯那些标签;真正伟大的人也永远不会被它们所束缚。事实上,“我是谁”这个问题根本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勇于拒绝你原来的标签,从而创造新的标签。

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留给了后世人一张踏实、质朴的标签,将其原来的“庄园主”身份掩去。托翁热爱劳动,他享受由自己身体力行来获得收获的过程,厌恶不劳而获的生活。他搬出了他的大宅子,与农民们生活在一起——他拒绝成为一个“主任”,而成为了一个劳动者。他拒绝的,是他的社会角色,是一个阶级的优越感,而他追求的,是一个平等、快乐的世界。

与托翁一样拒绝了自己的优渥生活条件的,还有“鉴湖女侠”秋瑾。作为一名女性,她的拒绝更加的不易——她拒绝大小姐的身份,投身于朝不保夕的革命事业。这是怎样的一份

觉悟与勇气!即便最后,她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后慷慨就义,但她那份敢于将自己身上“柔弱女性”的标签撕去、将己身献给国家的勇气,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拒绝“我是谁”并不仅仅是指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拒绝”是弯人陈村释然的自嘲,是史铁生不忘的合欢,是瞎子阿炳二胡的风韵,是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喟叹。他们拒绝的是自身的缺陷,是上帝对他们的不公,他们敢于拒绝,敢于用自己的精神与之抗击。

“拒绝”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拥而逝,是俄浦狄斯王对真相的苦苦追求。它们拒绝的是命运的捉弄,即便是最终“粉身碎骨”,也依旧“留以清白在人间”。

“我们是谁”,我们不必太过于拘泥。或者说,我们应该当将其变为“我想是谁”。那么多的人物,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标签,将原来的标签抹去,我们又何尝不可?拒绝成为既定的自己,我们可以顺应自己的内心,成为我们想要成为、希望成为的人。

走自己的路,别管谁在乱说话赵梓云

法国哲学家福柯与他的学生曾有如下一段对话:

学生:“我们以为,对于年轻人,重要的是发现我们到底是谁。”

福柯:“或许,当前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

两者的话看似是矛盾的对立,但是仔细思考,便不难发现,两者实为一个目标。学生的意思能轻松理解,便是要年轻人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而福柯的意思,其实是说拒绝随意给自己所扣上的“帽子”。

学生的观点固然不错,但福柯作为老师自有其高明之处。他明白认识自我确实是终极目标,但正如中国人常说的“盖棺定论”一样,在人的一生结束前,恐怕谁也难料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而,不轻易接受他人给我们所下的定语,能避免自身被错误引导,也是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的前提条件。

如此,那句异曲同工的名言,也说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让别人说去吧,便是拒绝受制于他人的看法。

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医生给某些绝症患者抑或是一些有先天性疾病的人下了晴天霹雳般,又不容臵疑的诊断时,总有一部分人执拗地坚持着与病魔的抗争。而他们中间,又常有战胜之人。这其中的缘由,或许便有极大一部分是因着他们的勇气、执着,更是因着他们对加在自己身上的判断的拒绝吧。

拒绝肉体的毁灭是理所当然的,那对创造力、理想、心智与灵魂的扼杀和毁灭,岂有接受之理?做了三把木椅的爱迪生拒绝承认自己不善于发明;发明了汽船的罗伯特〃富尔顿拒绝承认自己是个“空想的疯子”;智商不到常人水平的阿甘传奇式的一生,源于他母亲让他拒绝自己是无用之人的教诲;《肖生克的救赎》中,正是那不承认自己是注定囚徒的强者安迪,最终完成了自救。

没错,拒绝别人给自己扣上的“帽子”,不是心胸狭隘,而是给自己留下更广的提升空间。是不安于己命,是拒绝“投降”的拼搏精神。

然而,单单拒绝他人的定论,亦是不够。自己画的小圈,更难跳出。诸如《麦田里的守望着》所描绘的“垮掉的一代”,难道没有拒绝美国军事与资本一体化思想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吗?然而,若是不像贝利“下一球会更好的”的对自我已获成就的否定,他们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走,如金斯堡所说:“我看到我们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地摧毁。”

然而,摧毁他们的甚至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身。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找了有理由迷茫的借口,甘于沦落,自觉是“战后社会的不幸一代”。福柯说“拒绝我们是谁”,可并没说拒绝是谁下的定论。如此,自身的自我“定论”,更为可拍,也就更该拒绝,也就该是“走自己的路,别管谁在乱说话!”

何急认自我,不妨先排除

发现和认识自我,长久以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认识自己未免大而困难——正如福柯所言,与其竭力发现自我,不如先从拒绝成为怎样的人开始。

发现自我从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拒绝我们是谁,我们才得以认识真正我们的内心。

《与神对话》一书中,有一个我以为很恰当的事例。 书中说到,原本世界只有着太实,然而整个世界中都是太实,没有对照,因此太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因此它创造出了太虚,藉由那完全的虚无,它才认识到自我的实在。 对于我们亦是如此,执著于自我,发倒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拒绝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才得以塑造自身。

古时学者李贽用他的行为践行了福柯的这一句话。

是时,儒学盛行,他写道世人往往重儒理而贱老庄,我亦重儒理而贱老庄。 然而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只是将这些道理传给下一代,甚至自身都还未理解,却从没有人质疑这套学说的正确性。 于是李贽拒绝成为那样不会思考,只知将儒经认为公理的人。他站了出来,也许他不知道究竟应该学习什么,正如他厌恶一切佛学和道士一样。 但他知道,要拒绝成为不会怀疑之人。

李贽的结局算不上好,他七十多岁时因“异端邪说祸害百姓”被关入牢中并死在那里。但他拒绝不怀疑之志,岂不比同时代那些只知四书五经却全然不怀疑其正确性的寻常之徒,要高尚千倍有余?

是的,我们并不急于选择我们的道路,也很难确切地选出,甚至像李贽那般,不必要选出那条路。知道不选什么依然足够。

正如人类社会的走向,何去何从,最终会变为什么,东西方之间讫无定论。然而要拒绝成为什么,却是有公论的。“反乌托邦三大小说”即是因此。我未曾读过《裸猿》,然而我却知道《1984》中奥威尔所描述的极权社会的恐怖,也为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描述的“极乐世界”担忧。它们,便是警告牌。

世界最终如何有何妨呢?只要它不向这两个极端发展,一点一点摸索着,排除不该发展的走向,总会是一个美好社会的。

我们亦是如此。白居易史载曾问禅师以做人之道,禅师所言不过行善事,不行恶事,白居易以简其单为异,然而诚如禅师所言:“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拒绝我们是谁”兴许三岁小儿亦可道。行之则须我们个人的努力了。只要一点一点地拒绝不想成为的人,大成总是可以的。

圣如孔子,亦不过五十才知天命,我们又何急呢?从“拒绝我们是谁”开始吧。

拒绝我们是谁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尚还稚嫩的学生眼里,最为重要的事发现“我们”是谁。“发现”是不断为自己穿上新式靓丽彩衣的过程;而哲人福柯言,我们要拒绝我们是谁——这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让我们回归到简单的个性自我。

在成长的黄金时段里,年轻人总在消耗着他们无可存放的激情,挑战着他们未知的生命冒险。在这一个阶段,他们可能每时每刻都有所恍悟:竟然发现了生命中如此多面的自己,宛如一名奋斗的勇士为自己装配上层层的甲胄。然而愈益发现就愈为心灵承载上发现的硕果,反而被拖入到无法直视那个简单自我之境。

哲人之所言,是觉察到了年轻人若欲想真正变得心智成熟,这一过程并非是愈发宽容涵

盖、奔波于“发现”我们是谁之中;而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让我们自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然后,做一个简单的自己,做一个与独立于别人的“我”,让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态度不成为“我们”所有,而是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之物。

拒绝我们是谁,是要“不成为他人”。毛主席曾言:“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时代强音中仍能拒绝“我们”这一群体,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朱湘——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正是以其短暂一生的诗歌创作关注普遍人性,以其生命实践审美化的生命存在方式铸就他心灵的犀牛。 在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五四”的狂飙风潮、革命的呐喊风起云涌,可朱湘却是时代大合唱中的确一个清醒的休止符,一个独立清醒的局外人,他执着迷醉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建构与发展,为此他出了毕生的心力。他曾明言,“我作诗,不说现在,就是以前也不是想造一座象牙塔,”实乃是他对于社会、人生,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对于文学有着迥异于当时流行话语的见解。

当我们拒绝我们是谁时,我们才方见诸我们身上的坚韧和勇气,这正符合王国维先生所推崇的“真”。朱德庸有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了。正是由此,回望林语堂先生——游走于世界的中国文学大师,所具有的悲天悯人意识,才是让我们开始学会拒绝成为我们是谁的发端所在。

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里,有人称我们是处于“个性化茫然时期里年轻的一代”,然而此言差矣,个性化是活出内在的价值,活出自我而谈的,我们并非茫然,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一个先拒绝我们是谁的过程,然后我们才会在阳光下活出自己。

拒绝束缚纵自我

高三1班王一竹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年轻人当前的目标不是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这其中蕴含着大智慧,令我深思,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是否发现了自己是谁,而在这之前,我们应先拒绝那些已有身份、荣誉的束缚。

人们自降生便注定要和某些字眼相关联,如“穷”、“富”、“某名家的孩子”,这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即便一辈子不奋斗照样吃穿不愁,于是乎,他们不愿拼搏不愿苦,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毫无意义。有些人的先辈或许是遐迩闻名之人,他们从小倍受关注与期望,于是乎,无论再怎么奋斗也摆脱不掉祖先光环的他们终无大成就,更甭提超越。

如此说来,福柯的话真是大有深意,发现我们是谁之前,得先拒绝那些身份、荣誉的束缚,如此,才可发挥自己本身的价值。【此非福柯本意】

先拒绝已有的财富,而后才能创造新的财富。金钱并不是判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拒绝它们,不为其所累,方可绘制自己的人生。就像托尔斯泰,他从小的家境很好,但年纪轻轻的他体悟到了福柯所言的哲理,拒绝了已有家产,独自一人搬进庄园,自力更生。于是,在庄园静谧祥和的氛围里,托翁发现了他是谁,用笔创造了别样的财富——给予人们精神的慰藉。托翁正是拒绝了已有的财富,才能不为所累地做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他的坟墓朴素无华,没有奢华的修饰与身份荣誉的体现,可它的美却直直地撼动人们内心,被茨威格赞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先拒绝光环身份,而后方能展现自我价值。孟子曾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过是因为后辈们在称赞中长大,渐渐不可一世便丧失了良好的家风。魏征的为人与清廉的家风是人尽皆知的,然而魏征的玄孙一生清贫,连家里的祖宅都抵了出去,死时仅仅是棺材一口便葬之,他的五世孙魏谟“独正言无所避”即使最后被罢相,但他的人格是成功的。孔子的七十七世孙女孔明珠绝非徒有其名,她所撰的随笔文章常令专家们啧啧称赞,她也以一场名为“文心雕龙,厨心雕凤”的讲座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她的成就不依附于那世孙女的名字。

“富不过三代”是我们如今的社会现状,然而,现在学会拒绝我们是谁还为时未晚,将自我价值发挥至极致,如此,方才不枉我们这美好的一生。

一扇窗关,一扇门开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

然而在法国哲学家福柯与他的学生的对话中,福柯则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当前的目标,在于拒绝我们是谁。

这个观点确实令人难以臵信,因为这与我们学生所盼望的恰恰相反;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话时,便会发现福柯的话确实是金玉良言。

相对于目前而言,我们是学生,深究下去最多只存在着智力、家境和形貌的差异,可是当我们拒绝学生这个身份之时,我们的眼界才真正开拓了。原来,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社会的一员,未来的创造者!

因此,我们当前的目标便应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而并非仅限于我们是学生。

一句俗言:“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窗,却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样地,目前的我们拒绝了学生这样一个身份,会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展现在眼前,同时带来的将会是一个更为宽拓的

世界。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向来生活于酒桶之中,生活行为随意自得,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这位哲学家,并允以千金万物,只要他要,而第欧根尼却只是对于挡在面前的亚历山大大帝说了句:“请你让开,你挡住了我的阳光。”这貌似与我们所谈无关,细究便会发现第欧根尼不正是拒绝了他的众所周知的辨别身份,一位哲学家,在那种处境下,以一位普通人的身份,却是真正地与天地自然哲学同行,难怪连亚历山大大帝都不禁感叹一句:“若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想做第欧根尼。”

在目前的目标,若我们只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发现自己,那么我们的目标将仅限于学习。当我们拒绝这样一种身份之时,会发现我们当前的目标其实在于发展个性自我,为了世界的未来,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父母的期盼,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我读《庄子》,有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当我们拒绝人这样一个身份认知之时,以一种全新的鱼的身份去观察鱼时,是否就能够知道鱼之乐了呢?丢弃了学生身份的我们,相对而言地,便能够更加充分地完善自我,认识世界。

发现我们是谁并不重要,因为那只是一个有限的答案,当我们拒绝我们是谁时,在目前便会有更开拓的世界。

拒绝被定义

高三(5班)顾钦华

福柯曾与学生讨论年轻人的目标,学生认为我们年轻人应发现自己是谁,但福柯却认为我们该拒绝我们是谁。我十分赞同福柯的观点。

是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找到自己的人生观,确定自我的价值观固然是重要的,因为发现了自我后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然而,作为年轻的一代,长辈们与社会对我们下了太多的定义,比如“年轻人”,这就是一个定义,其中似乎有着入世太浅,没有经验,需要大量扶持的意思,或许从中还寄托着些希望。但是在如此多的定义下,我们反而会迷惑,不自在,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更别说找到自己了。也许我们找到的自己都是他人预设的。因此拒绝被定义,拒绝我们是谁才是首要的。

拒绝被定义,是不愿平庸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就得按照舆论的给予我们的定义生活而被困在一个框架之中。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上——一个被攻占的土地。当拿破仑自幼在军校读书,同学们都嘲笑他的身份,但他拒绝承认自己地位不及他人,甚至拒绝学习法语,不认定自己为亡国奴。拒绝被定义的他不接受平庸的事实,使得他日后将整个欧洲翻天覆地。这个年轻人是野心勃勃的,不可说是桀骜不驯,因为这正是我们本应有的共性。

拒绝被定义,能摆脱无形的枷锁,活出真正的自我。“年轻”这个词,自然很容易被人联想到“你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太容易冲动”……年轻人的行动总是会被之类的话语和观念所限制。但钱钟书曾说过:“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不能够尽情做自己而被限制,何来认识与经验,假使年轻人所走的路都是别人认为应走的、正确的、铺设好的路,这样的我们还将是我们吗?所以只有拒绝定义,拒绝自己不想走的路,不想成为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发现自己是谁。

如今,社会将我们90后年轻的一代定义为“垮掉的一代”。“脑残”、“非主流”之类的元素构成了我们90后这一集合。我们难道就应承认吗?答案很显然,当然是不,我们要拒绝被这样的定义。年轻的我们充满活力,年轻的我们充满希望,年轻的我们也必将在日后被社会所需要。只有拒绝成为别人口中这样或那样的我们,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才能使以后的社会多姿多彩。否则每一个年轻人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个社会是单调乏味的,而且这样的我们才是真正迷惘,想要发现自己是谁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拒绝被定义是一把钥匙,解开束缚的枷锁;拒绝被定义是一盏明灯,驱散惑人的黑暗;

拒绝被定义更是一把拉开的弓,久久地蓄力是为了刺破长空。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陈励心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学生曾认为年轻人重要的是发现我们到底是谁。而福柯却说,或许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发现我们是谁,而在于拒绝我们是谁。读着福柯的话,耳畔不禁回响起张国荣的《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在不同人眼中对我们的看法都不同,只有拒绝他人的定义和看法,才能坚定自我。莫言的小说《蛙》中,万心在强迫怀孕的女人们打胎时,人们认为她是杀手,是恶魔,然而,她明白,计划生育是必须实行的事,若因小的仁爱而使人口数量超过负荷,就会造成严重的灾害而失去“大仁”。可村里的人们又怎能理解,他们咒骂着,他们打万心,甚至在夜里偷袭她,可纵使如此,万心还是坚持着,执着着,自是无人明白,或许也不会被原谅,但她拒绝了人们对她的定义,拒绝了人们对她的看法,才有以她为代表的一群人一起完成着计划生育的重任。

在不同时代下,我们被扣以不同的评价,只有拒绝时代定义的“我们”,历史终将宣判他们无罪。鲁迅笔下的夏瑜在当时不被人们理解,还以他的血做了药引,可站在今日看来,读着《药》的读者又有哪一个不认为他是英雄呢?邓小平的人生三起三落,一会儿是被打倒的反革命,一会儿是国家重要的领导人,最终时光宣判了他的清白,他拒绝了莫名的罪名,才坚定着信念走向成功,夏瑜也拒绝了“反动者”的定义,才坚定地走在革命的一线。拒绝愚昧或疯狂的年代对我们的定义,拒绝时代定义的我们,历史会还原事情的真相。

所以,拒绝错误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并坚定自我。被称为魔教妖女的任盈盈其实是一个温柔贤淑的俏女子,若她不拒绝这错误的定位,说不定从此江湖上又会多一个梅超风,而她拒绝了别人的误解,最终才能与令狐冲笑傲江湖……

那么,拒绝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走狗的路,让猪说去吧。

那么,拒绝愚昧的时代对我们的定义,历史终会宣判我们无罪。

那么,拒绝他人口中的我们是谁,大胆地向前迈进莫回头。

那么,高唱一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脱其身,以求其心

高二(3)班 刘诗苑

茫茫人海中,所有人都会被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每一个标签都在试图向他人解释“我们是谁”。然而无论我们身上的标签是如何它们却永远反映不出我们的内心。

有勇气的人敢于去撕扯那些标签;真正伟大的人也永远不会被它们所束缚。事实上,“我是谁”这个问题根本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勇于拒绝你原来的标签,从而创造新的标签。

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留给了后世人一张踏实、质朴的标签,将其原来的“庄园主”身份掩去。托翁热爱劳动,他享受由自己身体力行来获得收获的过程,厌恶不劳而获的生活。他搬出了他的大宅子,与农民们生活在一起——他拒绝成为一个“主任”,而成为了一个劳动者。他拒绝的,是他的社会角色,是一个阶级的优越感,而他追求的,是一个平等、快乐的世界。

与托翁一样拒绝了自己的优渥生活条件的,还有“鉴湖女侠”秋瑾。作为一名女性,她的拒绝更加的不易——她拒绝大小姐的身份,投身于朝不保夕的革命事业。这是怎样的一份

觉悟与勇气!即便最后,她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后慷慨就义,但她那份敢于将自己身上“柔弱女性”的标签撕去、将己身献给国家的勇气,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拒绝“我是谁”并不仅仅是指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拒绝”是弯人陈村释然的自嘲,是史铁生不忘的合欢,是瞎子阿炳二胡的风韵,是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喟叹。他们拒绝的是自身的缺陷,是上帝对他们的不公,他们敢于拒绝,敢于用自己的精神与之抗击。

“拒绝”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拥而逝,是俄浦狄斯王对真相的苦苦追求。它们拒绝的是命运的捉弄,即便是最终“粉身碎骨”,也依旧“留以清白在人间”。

“我们是谁”,我们不必太过于拘泥。或者说,我们应该当将其变为“我想是谁”。那么多的人物,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标签,将原来的标签抹去,我们又何尝不可?拒绝成为既定的自己,我们可以顺应自己的内心,成为我们想要成为、希望成为的人。

走自己的路,别管谁在乱说话赵梓云

法国哲学家福柯与他的学生曾有如下一段对话:

学生:“我们以为,对于年轻人,重要的是发现我们到底是谁。”

福柯:“或许,当前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

两者的话看似是矛盾的对立,但是仔细思考,便不难发现,两者实为一个目标。学生的意思能轻松理解,便是要年轻人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而福柯的意思,其实是说拒绝随意给自己所扣上的“帽子”。

学生的观点固然不错,但福柯作为老师自有其高明之处。他明白认识自我确实是终极目标,但正如中国人常说的“盖棺定论”一样,在人的一生结束前,恐怕谁也难料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而,不轻易接受他人给我们所下的定语,能避免自身被错误引导,也是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的前提条件。

如此,那句异曲同工的名言,也说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让别人说去吧,便是拒绝受制于他人的看法。

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医生给某些绝症患者抑或是一些有先天性疾病的人下了晴天霹雳般,又不容臵疑的诊断时,总有一部分人执拗地坚持着与病魔的抗争。而他们中间,又常有战胜之人。这其中的缘由,或许便有极大一部分是因着他们的勇气、执着,更是因着他们对加在自己身上的判断的拒绝吧。

拒绝肉体的毁灭是理所当然的,那对创造力、理想、心智与灵魂的扼杀和毁灭,岂有接受之理?做了三把木椅的爱迪生拒绝承认自己不善于发明;发明了汽船的罗伯特〃富尔顿拒绝承认自己是个“空想的疯子”;智商不到常人水平的阿甘传奇式的一生,源于他母亲让他拒绝自己是无用之人的教诲;《肖生克的救赎》中,正是那不承认自己是注定囚徒的强者安迪,最终完成了自救。

没错,拒绝别人给自己扣上的“帽子”,不是心胸狭隘,而是给自己留下更广的提升空间。是不安于己命,是拒绝“投降”的拼搏精神。

然而,单单拒绝他人的定论,亦是不够。自己画的小圈,更难跳出。诸如《麦田里的守望着》所描绘的“垮掉的一代”,难道没有拒绝美国军事与资本一体化思想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吗?然而,若是不像贝利“下一球会更好的”的对自我已获成就的否定,他们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走,如金斯堡所说:“我看到我们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地摧毁。”

然而,摧毁他们的甚至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身。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找了有理由迷茫的借口,甘于沦落,自觉是“战后社会的不幸一代”。福柯说“拒绝我们是谁”,可并没说拒绝是谁下的定论。如此,自身的自我“定论”,更为可拍,也就更该拒绝,也就该是“走自己的路,别管谁在乱说话!”

何急认自我,不妨先排除

发现和认识自我,长久以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认识自己未免大而困难——正如福柯所言,与其竭力发现自我,不如先从拒绝成为怎样的人开始。

发现自我从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拒绝我们是谁,我们才得以认识真正我们的内心。

《与神对话》一书中,有一个我以为很恰当的事例。 书中说到,原本世界只有着太实,然而整个世界中都是太实,没有对照,因此太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因此它创造出了太虚,藉由那完全的虚无,它才认识到自我的实在。 对于我们亦是如此,执著于自我,发倒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拒绝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才得以塑造自身。

古时学者李贽用他的行为践行了福柯的这一句话。

是时,儒学盛行,他写道世人往往重儒理而贱老庄,我亦重儒理而贱老庄。 然而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只是将这些道理传给下一代,甚至自身都还未理解,却从没有人质疑这套学说的正确性。 于是李贽拒绝成为那样不会思考,只知将儒经认为公理的人。他站了出来,也许他不知道究竟应该学习什么,正如他厌恶一切佛学和道士一样。 但他知道,要拒绝成为不会怀疑之人。

李贽的结局算不上好,他七十多岁时因“异端邪说祸害百姓”被关入牢中并死在那里。但他拒绝不怀疑之志,岂不比同时代那些只知四书五经却全然不怀疑其正确性的寻常之徒,要高尚千倍有余?

是的,我们并不急于选择我们的道路,也很难确切地选出,甚至像李贽那般,不必要选出那条路。知道不选什么依然足够。

正如人类社会的走向,何去何从,最终会变为什么,东西方之间讫无定论。然而要拒绝成为什么,却是有公论的。“反乌托邦三大小说”即是因此。我未曾读过《裸猿》,然而我却知道《1984》中奥威尔所描述的极权社会的恐怖,也为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描述的“极乐世界”担忧。它们,便是警告牌。

世界最终如何有何妨呢?只要它不向这两个极端发展,一点一点摸索着,排除不该发展的走向,总会是一个美好社会的。

我们亦是如此。白居易史载曾问禅师以做人之道,禅师所言不过行善事,不行恶事,白居易以简其单为异,然而诚如禅师所言:“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拒绝我们是谁”兴许三岁小儿亦可道。行之则须我们个人的努力了。只要一点一点地拒绝不想成为的人,大成总是可以的。

圣如孔子,亦不过五十才知天命,我们又何急呢?从“拒绝我们是谁”开始吧。

拒绝我们是谁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尚还稚嫩的学生眼里,最为重要的事发现“我们”是谁。“发现”是不断为自己穿上新式靓丽彩衣的过程;而哲人福柯言,我们要拒绝我们是谁——这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让我们回归到简单的个性自我。

在成长的黄金时段里,年轻人总在消耗着他们无可存放的激情,挑战着他们未知的生命冒险。在这一个阶段,他们可能每时每刻都有所恍悟:竟然发现了生命中如此多面的自己,宛如一名奋斗的勇士为自己装配上层层的甲胄。然而愈益发现就愈为心灵承载上发现的硕果,反而被拖入到无法直视那个简单自我之境。

哲人之所言,是觉察到了年轻人若欲想真正变得心智成熟,这一过程并非是愈发宽容涵

盖、奔波于“发现”我们是谁之中;而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让我们自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然后,做一个简单的自己,做一个与独立于别人的“我”,让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态度不成为“我们”所有,而是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之物。

拒绝我们是谁,是要“不成为他人”。毛主席曾言:“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时代强音中仍能拒绝“我们”这一群体,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朱湘——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正是以其短暂一生的诗歌创作关注普遍人性,以其生命实践审美化的生命存在方式铸就他心灵的犀牛。 在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五四”的狂飙风潮、革命的呐喊风起云涌,可朱湘却是时代大合唱中的确一个清醒的休止符,一个独立清醒的局外人,他执着迷醉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建构与发展,为此他出了毕生的心力。他曾明言,“我作诗,不说现在,就是以前也不是想造一座象牙塔,”实乃是他对于社会、人生,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对于文学有着迥异于当时流行话语的见解。

当我们拒绝我们是谁时,我们才方见诸我们身上的坚韧和勇气,这正符合王国维先生所推崇的“真”。朱德庸有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了。正是由此,回望林语堂先生——游走于世界的中国文学大师,所具有的悲天悯人意识,才是让我们开始学会拒绝成为我们是谁的发端所在。

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里,有人称我们是处于“个性化茫然时期里年轻的一代”,然而此言差矣,个性化是活出内在的价值,活出自我而谈的,我们并非茫然,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一个先拒绝我们是谁的过程,然后我们才会在阳光下活出自己。


相关内容

  • [小学作文大全]之二年级(点击进入)
  • <小学作文大全>之二年级 二年级作文: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 二年级作文:卧龙洞探险 二年级作文:老虎的本事 二年级作文:精彩的海狮表演 二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植物 二年级作文:我的吉他老师 二年级作文:有多少奥秘等着发现 二年级作文:妈妈 二年级作文:春天的故事 二年级作文:参观生态农 ...

  • 节日作文大全
  • 节日作文大全 http://www.25622.com/ 春节作文 周围等同学是怎样支配压岁钱的   大年三十晚上   关于春节的英语作文5篇 春节新见闻   欢欢喜喜过大年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存压岁钱   过年作文100字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家庭春节联欢晚会   除夕之夜作文800字  ...

  • 我的妈妈作文,关于妈妈的作文,描写妈妈性格外貌的作文
  • 描写妈妈的作文400字-平凡而高尚的妈妈 坚强的妈妈作文500字 我的"晴雨表"妈作文300字 我的好妈妈作文35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150字 巧手妈妈 赖皮妈妈 描写妈妈的作文25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450字 我最熟悉的人-妈妈作文30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500字-" ...

  • 2015高考作文素材库
  • 备战2015,高考作文素材篇90篇(哲理篇) [作文素材]2015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篇:90%的玄机 [作文素材]2015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篇:"二五O"定律 [作文素材]2015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篇:犹太人的"宇宙法则" [作文素材]2015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篇:马 ...

  •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 满分作文:青山一道同风雨(精细点评) 满分作文:令人心碎的爱(精细点评) 高考满分作文: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高考满分作文:孝心无价 高考满分作文:空白中的独舞 高考满分作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高考满分作文:山的那边 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高考满分作文:美,距离的忧 ...

  • [微作文]感动开始投票啦!
  • 各位同学好,只要你觉得是优秀的作品就可以投一票,赞一下.作文网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支持和参与! 请尊重每篇投稿作品,认真阅读后再投票,因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投票时间:5月3日-5月9日晚12点截止,每篇作品每人只有一票.  以感动为主题的微作文参赛作品 ...

  • 人教版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 人教版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北京市 201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好奇 >>天津市 2013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捡拾幸福 >>江苏省 2013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懂得分享 201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书里有个我 2013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目:遥远的眼神 20 ...

  • 什么的启示作文大全
  • 下棋的启示作文400字 文竹的启示作文300字 一件小事的启示作文300字 一句格言的启示作文300字 游戏的启示作文500字 清蒸鳜鱼的启示作文400字 学自行车的启示作文500字 登山的启示作文400字 浪花的启示作文400字 故宫的启示作文600字 游泳留下的启示作文600字 蚂蚱的启示作文6 ...

  • 高一作文大全网,高一语文作文,高一优秀作文600字800字
  • 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单元英语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单元英语 体裁作文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抒情童话看图续写改写日记周记书信游记诗歌随笔散文读书笔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半命题读后感演讲稿 字数作文 100字作文200字作文300字作文400字作文500字作文60 ...

  • 作文题目的神秘特性
  • 作文题目的神秘特性 作文题目的神秘特性(讲座整理) 齐红雨 注:"千石"是我笔名.因思维跳跃很大,导致语句啰嗦,阐述的文字很多,请见谅. 一.探讨作文题目的现实背景 1.作文教学的尴尬:经常有教师.专家评价某省市高考题:题目简单,出彩很难.作文题目难,学生的作文肯定很难出彩: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