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两种电荷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二.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1

用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在干燥、清洁的头发上摩擦后,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吸引轻小物体(可以让学生撕一些干燥的、较碎的纸屑)。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2

一人一块塑料薄膜,薄膜与干燥的手摩擦后,塑料薄膜被手“吸住”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电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信、聪明才智,把电学学得特别棒,因为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新授知识:

第四章 电路 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教师小结: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电荷是指带电的粒子)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为规定)(需做实验)

正电荷、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4.正电荷、负电荷:

学生做实验验证:可以将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呢?

5.验电器: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验电器(学生每人一个验电器,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学、讨论)。

让学生小结。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6]:课本第45页图4—3。

6.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的有趣实验,注意验电器金属箔片发生的变化)。

[演示实验7]:先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使玻璃棒带电后再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同学们仔细看验电器的箔片有什么现

象发生?能解释一下吗? 再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橡胶棒带电后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你能解释吗?

教师小结: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三)课堂小结:按知识点小结,并解释有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4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可以预先制成投影片或课件,利用电教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讨论(预先制成投影片或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理清洁、干燥的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该现象的条件是什么?你们有这种经历吗?请你大胆地说给同学们听听。

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会出现火花。你们有这种体验吗?大家能根据刚刚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3.学生做课堂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总结。

课堂完成的练习题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 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 。

3.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做 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原理

是 。

5.电荷的多少叫 ,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6.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 。

7.讨论:有一带电体,当它与另一轻小物体接触时,该物体立刻被吸引过来,此时我们能否判定轻小物体一定带电?请分析、解释。

8.讨论:用带木柄或塑料柄的小刀削铅笔时,木屑常会附在小刀上,请大家讨论,这是为什么?

9.有甲、乙、丙3个轻质塑料小球,分别悬在细丝线上,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被排斥开,但甲球吸引乙球,而乙球排斥丙球,那么甲、乙、丙球各带那种电荷?甲球与丙球是吸引还是排斥?请说明理由。

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反馈,注意各层次的学生,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五)布置作业(作业量要少,或者不布置作业):

将班级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按不同的学生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课后按不同层次进行辅导,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社会实践题:

1.当你或者别人在漆黑的晚上脱毛衣时,有电火花出现并伴有一定的声响(在什么情况下没有此种现象)。仔细观察,考虑其中的道理。这种电火花会给人类造成危害吗?请结合实际分析一下,写出观察分析报告材料,好吗?

2.当你用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摩擦时,两个物体一定带电吗?如果给你足够的实验器材,请选择器材,大胆设计,验证一下好吗?能写篇小论文更好。

两种电荷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二.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1

用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在干燥、清洁的头发上摩擦后,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吸引轻小物体(可以让学生撕一些干燥的、较碎的纸屑)。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2

一人一块塑料薄膜,薄膜与干燥的手摩擦后,塑料薄膜被手“吸住”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电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信、聪明才智,把电学学得特别棒,因为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新授知识:

第四章 电路 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教师小结: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电荷是指带电的粒子)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为规定)(需做实验)

正电荷、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4.正电荷、负电荷:

学生做实验验证:可以将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呢?

5.验电器: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验电器(学生每人一个验电器,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学、讨论)。

让学生小结。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6]:课本第45页图4—3。

6.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的有趣实验,注意验电器金属箔片发生的变化)。

[演示实验7]:先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使玻璃棒带电后再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同学们仔细看验电器的箔片有什么现

象发生?能解释一下吗? 再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橡胶棒带电后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你能解释吗?

教师小结: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三)课堂小结:按知识点小结,并解释有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4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可以预先制成投影片或课件,利用电教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讨论(预先制成投影片或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理清洁、干燥的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该现象的条件是什么?你们有这种经历吗?请你大胆地说给同学们听听。

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会出现火花。你们有这种体验吗?大家能根据刚刚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3.学生做课堂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总结。

课堂完成的练习题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 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 。

3.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做 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原理

是 。

5.电荷的多少叫 ,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6.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 。

7.讨论:有一带电体,当它与另一轻小物体接触时,该物体立刻被吸引过来,此时我们能否判定轻小物体一定带电?请分析、解释。

8.讨论:用带木柄或塑料柄的小刀削铅笔时,木屑常会附在小刀上,请大家讨论,这是为什么?

9.有甲、乙、丙3个轻质塑料小球,分别悬在细丝线上,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被排斥开,但甲球吸引乙球,而乙球排斥丙球,那么甲、乙、丙球各带那种电荷?甲球与丙球是吸引还是排斥?请说明理由。

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反馈,注意各层次的学生,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五)布置作业(作业量要少,或者不布置作业):

将班级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按不同的学生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课后按不同层次进行辅导,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社会实践题:

1.当你或者别人在漆黑的晚上脱毛衣时,有电火花出现并伴有一定的声响(在什么情况下没有此种现象)。仔细观察,考虑其中的道理。这种电火花会给人类造成危害吗?请结合实际分析一下,写出观察分析报告材料,好吗?

2.当你用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摩擦时,两个物体一定带电吗?如果给你足够的实验器材,请选择器材,大胆设计,验证一下好吗?能写篇小论文更好。


相关内容

  • 小学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 知道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 知道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 ...

  • 第1节两种电荷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 教学重点/难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 ...

  • 电荷库仑定律物理教案
  • 知识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知道电荷以及单位: 2.定性了解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知道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理解电荷的物理模型. 情 ...

  • 电荷守恒教案
  •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 ...

  • 2017四川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2017四川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 ...

  • 2951.人教版初中物理两种电荷学案教案
  • 15.1两种电荷 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 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 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 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课前预习学案 1. 自然 ...

  • 初三物理[热和能 内能的利用]教案
  • 初三物理<热和能 内能的利用>教案 ◆ 课前小测 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小芳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桨 B .龙舟 C .小丽或小芳 D .湖水 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

  • [库仑定律]教案
  • <库仑定律>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探索点及要求: (1) 定性了解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 (2)掌握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要求: 会观察思考,分析现象,能根据现象分析进行归纳综合,能带着问题有意识地阅读理解教材,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自 ...

  • 电流和电路教案
  • 中考总复习:电流和电路 知识网络 考点一.电荷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