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人

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被粉碎。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此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项工作有了转机。

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遭迫害的文人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老舍先生为何要自尽呢?关于这一问题多少年来莫衷一是。而今,当初的众说纷纭大体归结为三种说法:抗争说、绝望说、无法承受说。

持抗争说观点的人认为老舍性情刚烈,正直品行使他对林彪、康生毁灭文化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最终以死表明自己。

持绝望说的人认为当时老舍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一是因为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再有就是因为当时我党对老舍这样知名的无党派人士采取两种策略,给官和安排,没有实际权力,但又在场面上忙得没有自己业余时间的名誉性职位。到1966年“红色八月”,红卫兵冲进北京文联对他进行当众侮辱和毒打,在孔庙进行“焚书坑儒”,老舍的绝望才达到顶点。

认为老舍是因为太脆弱,承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的人都是被历次政治运动折腾苦了的人。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有让人无法承受得起的问题和事情。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只是老舍先生自尽的原因依旧没有准确的说法。舒乙在《爸爸的最后两天》中对老舍先生的自尽原因也有交待。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傅光明在其文章《老舍之死和舒乙的人生选择》(原载《纵横》1988年第1期)

中支持了舒乙的看法:第一,老舍作品中好人自杀的多,而方式多是投水。第二,1941年日本人围逼重庆时,老舍就意欲投嘉陵江,有他写给王冶秋的信为证。第三,老舍在写于1943年的散文《诗人》里,透露出自己的生死观。老舍形容诗人平常狂放不羁,不修边幅,嘻嘻哈哈,但一遇到大悲痛、大祸患时,他会“投水、殉难、身谏”这无疑是给老舍之死的最好注解。舒乙由此推论,那是父亲在为自己寻找自杀之所了。第五,8月23日前几日,父亲对舒乙说,欧洲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和文物的大破坏。他预感到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并提到两位在前几次运动中不堪侮辱一头扎进什刹海的人的例子。

傅雷与妻子的死

傅雷(1908-1966),别名怒庵,上海人,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 傅雷先生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喜欢文学的人也许因为一部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从而认识了他的译者傅雷,喜欢音乐的人也许从一张张动人心弦的钢琴曲唱片中认识了钢琴家傅聪,然而,如果没有读过《傅雷家书》,很少有人会知道朱梅馥,这位温柔贤惠漂亮能干的妻子,这位慈爱豁达顾全大局的母亲。

她是一位端庄秀丽性情随和的新时代女性,仔细看她的每一张照片,无论是二十几岁时的青春美丽,怀抱孩子时的沉静慈爱,还是知天命时的爽朗一笑,她的眼睛里从不带一丝生硬的成分,总是那般柔情似水。傅雷性格率真,愤世嫉俗,年轻时脾气异常暴躁,不仅两个孩子幼年时深受其害,作为妻子的她更是常常遭其折磨,那如疾风骤雨般不时袭来的责骂经常回荡在这个小家庭里,每次她都默默地承受着,为了傅雷的翻译事业,为了整个家庭,她的隐忍一次次浇灭了丈夫心头燃起的怒火。她是家里的调解员,气氛紧张时的中和剂,每当傅雷生气要朝孩子发火时,她总是抢在丈夫之前抢先去责骂儿子,以缓冲丈夫的盛怒;在儿

子跟前,她又温言劝诫,以减轻孩子对父亲的惧怕。

十四岁时她就与大她五岁的傅雷订亲,之后傅雷赴法国留学。在浪漫之都巴黎,远离家乡享受自由气息的傅雷和一位名叫玛德琳的女子“谈起了恋爱”,然而,他空有满腔热情,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应,这对自尊心很强的傅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段时间,他陷入了极度失望的崩溃状态。走出这段感情的阴霾后,他痛定思痛,更觉未婚妻的可爱,于是回国后不久两人就结为秦晋之好。结婚后两人刚柔相济,傅雷依然经常无名的暴怒,梅馥则以她的至柔包容着丈夫的至刚,两人也算琴瑟和谐。然而,后来一位女子的出现却暂时打破了这种安定平衡的局面。这名女子是傅雷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女朋友,二人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有一段时间,只要她不在身边,傅雷就像发了疯一样,几乎没法工作。妻子梅馥看见傅雷痛苦的样子,内心备受煎熬,他从没有埋怨过丈夫也从没抱怨过这位女子,她只是抱怨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安定丈夫。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她认为只有把这名女子请到家里来傅雷才能安心工作,于是她主动打电话给这名女子,傅雷的精神果然安定下来了。以后每到这个时候,她就会给这位女子打电话说:“老傅不行了,没有你他没法工作。”等这位女子来了以后,她就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并适时地出来给两人端茶送水。时间一长,梅馥的善良伟大和宽宏大量感动了那位女士,后来她主动离开傅雷,去了香港。

叶永烈在《傅雷一家》这本书中曾如此评价这位伟大的女性:“如果说傅雷是铁锤,朱梅馥则是棉花胎,敲上去不会发出火花。她从不发脾气。”她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她那与世无争、温和善良的脾性一如她的名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面对傅雷的执拗和愤怒,她用悠悠的暗香来化解,然而,她的这种隐忍并不是摄于丈夫的威严,亦不是无原则地委曲顺从,她是为了顾全大局从而舍弃了“自己”这个小我,她的胸襟如大海一般宽广!1961年10月她在给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上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你祖母和你爸爸)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杨朔(1913~1968),男,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9年参加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后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战地记者,1949年后随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入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常设书记处书记,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解放后曾

去世,终年58岁。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人

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被粉碎。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此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项工作有了转机。

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遭迫害的文人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老舍先生为何要自尽呢?关于这一问题多少年来莫衷一是。而今,当初的众说纷纭大体归结为三种说法:抗争说、绝望说、无法承受说。

持抗争说观点的人认为老舍性情刚烈,正直品行使他对林彪、康生毁灭文化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最终以死表明自己。

持绝望说的人认为当时老舍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一是因为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再有就是因为当时我党对老舍这样知名的无党派人士采取两种策略,给官和安排,没有实际权力,但又在场面上忙得没有自己业余时间的名誉性职位。到1966年“红色八月”,红卫兵冲进北京文联对他进行当众侮辱和毒打,在孔庙进行“焚书坑儒”,老舍的绝望才达到顶点。

认为老舍是因为太脆弱,承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的人都是被历次政治运动折腾苦了的人。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有让人无法承受得起的问题和事情。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只是老舍先生自尽的原因依旧没有准确的说法。舒乙在《爸爸的最后两天》中对老舍先生的自尽原因也有交待。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傅光明在其文章《老舍之死和舒乙的人生选择》(原载《纵横》1988年第1期)

中支持了舒乙的看法:第一,老舍作品中好人自杀的多,而方式多是投水。第二,1941年日本人围逼重庆时,老舍就意欲投嘉陵江,有他写给王冶秋的信为证。第三,老舍在写于1943年的散文《诗人》里,透露出自己的生死观。老舍形容诗人平常狂放不羁,不修边幅,嘻嘻哈哈,但一遇到大悲痛、大祸患时,他会“投水、殉难、身谏”这无疑是给老舍之死的最好注解。舒乙由此推论,那是父亲在为自己寻找自杀之所了。第五,8月23日前几日,父亲对舒乙说,欧洲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和文物的大破坏。他预感到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并提到两位在前几次运动中不堪侮辱一头扎进什刹海的人的例子。

傅雷与妻子的死

傅雷(1908-1966),别名怒庵,上海人,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 傅雷先生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喜欢文学的人也许因为一部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从而认识了他的译者傅雷,喜欢音乐的人也许从一张张动人心弦的钢琴曲唱片中认识了钢琴家傅聪,然而,如果没有读过《傅雷家书》,很少有人会知道朱梅馥,这位温柔贤惠漂亮能干的妻子,这位慈爱豁达顾全大局的母亲。

她是一位端庄秀丽性情随和的新时代女性,仔细看她的每一张照片,无论是二十几岁时的青春美丽,怀抱孩子时的沉静慈爱,还是知天命时的爽朗一笑,她的眼睛里从不带一丝生硬的成分,总是那般柔情似水。傅雷性格率真,愤世嫉俗,年轻时脾气异常暴躁,不仅两个孩子幼年时深受其害,作为妻子的她更是常常遭其折磨,那如疾风骤雨般不时袭来的责骂经常回荡在这个小家庭里,每次她都默默地承受着,为了傅雷的翻译事业,为了整个家庭,她的隐忍一次次浇灭了丈夫心头燃起的怒火。她是家里的调解员,气氛紧张时的中和剂,每当傅雷生气要朝孩子发火时,她总是抢在丈夫之前抢先去责骂儿子,以缓冲丈夫的盛怒;在儿

子跟前,她又温言劝诫,以减轻孩子对父亲的惧怕。

十四岁时她就与大她五岁的傅雷订亲,之后傅雷赴法国留学。在浪漫之都巴黎,远离家乡享受自由气息的傅雷和一位名叫玛德琳的女子“谈起了恋爱”,然而,他空有满腔热情,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应,这对自尊心很强的傅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段时间,他陷入了极度失望的崩溃状态。走出这段感情的阴霾后,他痛定思痛,更觉未婚妻的可爱,于是回国后不久两人就结为秦晋之好。结婚后两人刚柔相济,傅雷依然经常无名的暴怒,梅馥则以她的至柔包容着丈夫的至刚,两人也算琴瑟和谐。然而,后来一位女子的出现却暂时打破了这种安定平衡的局面。这名女子是傅雷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女朋友,二人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有一段时间,只要她不在身边,傅雷就像发了疯一样,几乎没法工作。妻子梅馥看见傅雷痛苦的样子,内心备受煎熬,他从没有埋怨过丈夫也从没抱怨过这位女子,她只是抱怨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安定丈夫。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她认为只有把这名女子请到家里来傅雷才能安心工作,于是她主动打电话给这名女子,傅雷的精神果然安定下来了。以后每到这个时候,她就会给这位女子打电话说:“老傅不行了,没有你他没法工作。”等这位女子来了以后,她就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并适时地出来给两人端茶送水。时间一长,梅馥的善良伟大和宽宏大量感动了那位女士,后来她主动离开傅雷,去了香港。

叶永烈在《傅雷一家》这本书中曾如此评价这位伟大的女性:“如果说傅雷是铁锤,朱梅馥则是棉花胎,敲上去不会发出火花。她从不发脾气。”她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她那与世无争、温和善良的脾性一如她的名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面对傅雷的执拗和愤怒,她用悠悠的暗香来化解,然而,她的这种隐忍并不是摄于丈夫的威严,亦不是无原则地委曲顺从,她是为了顾全大局从而舍弃了“自己”这个小我,她的胸襟如大海一般宽广!1961年10月她在给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上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你祖母和你爸爸)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杨朔(1913~1968),男,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9年参加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后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战地记者,1949年后随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入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常设书记处书记,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解放后曾

去世,终年58岁。


相关内容

  •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沿革
  • 摘 要:我国古代茶文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时而兴盛时而纤弱,时而高雅时而世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幻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之路虽曲折坎坷,但茶文化仍在各朝代的更替过程中不断地被传承,并嬗变着新的形式. 关键词:茶 茶文化 发展态势 在我国,茶的应用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唐代陆羽的&l ...

  • 中国文人园林的发展_农林学论文
  • 摘要: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 ...

  •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
  •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 书名:<中国古典园林史> 作者: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从商.周.秦.汉的生成期,到宋.元.明.清的成熟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的面貌,演化出了多种形式,也从最初的生活需求逐渐演变为审美需 ...

  • 刍议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及影响
  • 2009年第5期 纺织科技进展・87・ 刍议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及影响 王 彬,冯泽民 (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服饰文化,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民族完整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特征和 ...

  • 古代文人与茶文化考究
  • 贵州茶叶 2010,38(2) :54-55 Guiz hou Tea 古代文人与茶文化考究 吕 春 (杭州市东新路310004) 在久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的古 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这种植物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特性, 人们在经历了茶的药用.生煮羹饮.粗放煮饮.细煎慢品的饮茶等不同的历 ...

  • 醉里挑灯看砚
  • 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曾憧憬了一个这样的生活场景:"有游士借居万柳堂,夏日湘帘榧几,列古砚七八,古器铜器磁器十许,古书册画卷又十许,笔床水注,洒盏茶瓯,纸扇棕拂之类,皆极精致.壁上所粘,亦皆名士笔迹,焚香宴坐,琴声铿然,人望之若神仙,非高轩驷马不能登其堂也.&quo ...

  • 竹与竹文化
  • 竹与竹文化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起敏 北京园林局专家 张济和 一.竹子的美 (一)竹文化源远流长 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和竹子分不开的.中国的古书都是写在竹片上的,叫做竹简.先秦就开始有竹简了,从先秦以后魏晋南北朝都有大量竹简出土. 张:那么我们国家先民对竹的开发利用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据 ...

  • 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时代文人的"文化乡愁"(图)
  • [日期:2010年05月12日 09:02] 来源:  作者:   字体:[ 繁體 大 中 小] . 这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文人群体的故事.1949年前后,一批已经成名的文人选择了远离故土奔赴台湾.这些赴台文人如何安身立命?到台湾后又有怎样曲折的命运?多年以来,国内知识界对于民国时期的文人往事多有研究 ...

  • 明清江南运河城市坊刊通俗小说的特点_谢君
  • 2013年7月第29卷第4期唐都学刊TangduJournal Jul.2013Vol.29No.4 [文学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运河城市坊刊通俗小说的特点 谢 摘 君 (中华女子学院对外汉语系,北京朝阳100101) 要:明万历后,江南运河城市取代福建建阳成为全国的坊刻中心与通俗小说刊刻中心,所刻通 ...

  • 明清俗曲的兴起和发展
  • 摘 要:明清俗曲是我国明清时期广泛传唱于民间的时调小曲的总称,它产生于元,兴起于明,发展于清.明清时期俗曲的兴起和发展打开了中国传统音乐史中一扇新的大门,使我国传统音乐进入了以俗曲为主流音乐形态的时代,对我国传统音乐格局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以明清俗曲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出发点,阐述其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