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百强名校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原卷版)

2015年4月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2卷】历史试题

24.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关于材料作者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评价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科举制度导致贵族阶层统治中国 B.科举制度深受欧洲人的欢迎

C. 孤立情况下科举制度的弊端可以被克服 D.科举制度必然导致中国的衰落

25.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材料内容表明早期的殖民扩张( )

A. 具有野蛮的掠夺性 B.目的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思想文化

C. 扩张主要是为侵略东方的古国 D.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全球通史》“富有启迪意义的是,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在西方,资产阶级由于所处的社会的多样性,从一开始就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材料表明( )

A. 明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B.中西方对商6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C. 西方国家地方有独立的实权 D.中国的行政制度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26. 朱子生于大统绝学之后,揭鼓扬旗而发明之。多言义,而寡言仁;知省身救过,而少救民患;蔽于据乱之说,而不知太平大同之义。材料内容认为朱熹( )A. 完全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典内容 B.只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关心民间疾苦C. 只限于空谈,而不注重实际 D.创立理学并使其成为正统学说

27. 从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 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28. 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 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官员的各种行为都皇帝所掌控

29.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号召“....... 共产党员及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 在星期六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材料内容出现的背景是( )

A .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外形势十分恶劣,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保卫革命成果

B .新经济政策结束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 .二战期间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全力支持卫国战争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

30. 中国正在创造全新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在通向现代化和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它的" 企业文化" 不仅服务于企业本身的需求,同时也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中国改革之父邓小平一开始就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来扭转中国的局面,在国内外引起了人们对他政治倾向的争议。材料内容中“中国特色的方式”最本质上是指( )

A. 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

B.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C.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1.1974年. 巴金在《孔老二罪恶的一生》说“孔老二留下的,除了历史变天帐《春秋》外,还有门徒编篡的孔丘反动言论集《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从来是站在反孔斗争的前列,是批孔的主力军。历史上历次农民革命斗争,从陈胜、吴广一直到太平天国,都猛烈冲击了这个被反动统治阶级尊为“圣人”的孔老二,以及他的反动思想体系。他们对孔老二的批判,一次比一次更勇敢、更深刻。”材料内容对孔子的批判( )

A. 表明了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B.表明了作者辩证的唯物立场

C. 是阶级斗争过激的表现 D.孔子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护符

32.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 。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 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 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3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材料内容表明( )

A. 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经不再以意识形态作为标准 B.苏联的解体使得美国要建立它的单极世界

C. 美国援助复兴西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 D.二战后美国企图建立它的世界霸权

34. 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谁执政时期( )

A. 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5.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材料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美国确立了以自身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 美国科技领先,文化繁荣 D.美国在全球推行它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

二、非选择题

40.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完美吗? 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彻底改变了世界。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根据亚当? 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材料二 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 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

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材料三 什么是完美社会治理模式? 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既能确保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的平等,在效率与平等之间形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但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具有效率优势,但缺憾是不平等,而社会主义能够确保平等,但无效率。效率还是平等?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效率,就要牺牲平等,要平等,就要牺牲效率,不可以两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毛病,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是不平等地分享上帝的恩施,社会主义的固有美德是共享苦难。所以理想社会模式只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而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也不存在纯粹的社会主义,只有两者的混合。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的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与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2分)

(2)材料三作者构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完美社会治理模式,(3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模式。(1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要求: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精练,论述清晰。

三、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8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处的方框涂黑。

45. (15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训政伊始,蒋介石面临的财政局势异常严峻,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混乱至 极,用“百孔千疮”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为了眼前维系住一个政权的需要,南京政府对上海工商界的粗暴搜刮(14个月筹款一亿),激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但如果 不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南京政权眼下就维持不住。对此,蒋介石别无选择。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平心而论,南京政府的财政措施是极为成功的。这几项举措主要是:关税自主,裁撤厘金, 发行公债,改组银行,币制改革。

材料二 关税自主有着财政和外交两方面的意义。国民政府实现关税自主的动力,主要出自 财政考虑。在南京政府的统治年代里,关税收入要占全部税收的半数以上,因此,征得关税自主权,不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面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政府生死存亡的实质 问题。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国民政府最成功的措施。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市面流行的货币主 要是银元,而且种类繁多,还有各发币银行形形色色的纸币。但在商业往来和国际结算 中,使用的单位仍然是银两。1933年6月,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试行“废两改元”,4月 起在全国推行,统一了货币,实行银本位制。币制改革使南京政府的腰干硬了以来。于是,原来发行的本来就还不起公债,开始被政府以强硬手段赖帐。1936年,南京政府发行了14.6亿元的“统一公债”,把原来的 各种旧公债统统换成新公债,使旧债彻底了结。

材料三 币制改革后,物价上扬,货币供应增加,民众购买力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 ,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措施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它在财政改革、特别是在发行公债中获得的利益,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 运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 没有解决农村问题,在严格意义上讲,国民政府的财政是一种中央财政、城市财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三大税,在 1936年,三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64.6%。这三大税都是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而农业方面的土地税,则在1928年正式划归给各省管理。“然而它意味着,为了换取各省软弱无力的政治支持,中央政府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这样,也就放弃了对不公平的土地税制进行彻底改革的任何努力。”(《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 部第117页) 这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它失去了农业性积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它无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在国民政府的这一遗产上面,任何一个接替者,都会 面临着一个失去了农业现代化有效契机、又极难“补课”的困境。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财政改革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9分)

46.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回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材料二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事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材料三 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1)依据村料一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人要求分享选举权的合理性及这次运动的历史影响。

47.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 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自主决策,而是受到列强的影响。中华民国时任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扶持亲日派和亲美派,北洋政府内部在参战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后来随着美日达成妥协,最终中国在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但是并没有派出军队到欧洲,只是向协约国提供了十几万劳工作为后勤支援,所以说中国军队当时并没有与德军交战过。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消息传来,中国文化名宿蔡元培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蔡先生发出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中国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的一员,终于也成了战胜国之一。而在这之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次的对外战争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这个胜利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但它毕竟给这个东方古国增加了自信,“五四运动”就是在作为战胜国依然无法收回自己的青岛领土这一背景下爆发的。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作为中国的代表参与战争的,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其中有数千华工最终埋骨异域。

材料三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兼有,正面的是唤醒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负面的是过分唤醒了民族主义,使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路至此发生极大分歧,中国不再埋头学习西方(欧美)和东方(日本),而是加入了一个北方(苏联)的因素——列宁和苏联。中国的历史从此走向另外一条路,这条路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可能还有待于观察,毕竟今天的中国依然在这条路上走,尽管又有许多修正。历史研究说到底就是“盲人摸象”,一战距今不过百年,许多面相我们还不可能认识清楚。历史常说常新,相信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人们对一战的解释会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重构一个完整的大象,而不是每人只看到了大象的一只腿或那只突出的大鼻子。

(1)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及影响(6分)

(2)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却没有以战胜的姿态出现,请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其中原因及影响?(9分)

4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进行这种为探求真知而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必然是自由的。但是千万不要将亚里士多德所说

的“将一个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活着的人称为自由人”这句话,仅仅理解为“只顾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的自私的人。古代希腊是奴隶社会,在那里,凡是奴隶都是不能为自己、只能为主人活着的人;因此他们认为只有能为自己活着的人才能被称为“自由民”。这种自由,首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和爱好,选择研究什么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做学术研究应该不受外力干扰,研究者能够独立思考,以自己的头脑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做学问就不会太功利。

——做学问不能太功利2015年04月15日 21:1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汪子嵩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应该具有普遍约束性,法律应当被普遍地服从,法律是一个社会的最高权威,法律是普遍具有理性的人们共同同意的,以理性对感性欲望、要求和冲动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基于对法律的这种认识而形成的法治观念,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对人性的如下判断:每一个个体人性都带有恶的一面,都有可能作恶,因此,要将所有人都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防止人的恶性外露于行。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里都非常之大,但以在逻辑学方面为最大。在古代末期当柏拉图在形而上学方面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亚里士多德已经在逻辑方面是公认的权威了,并且在整个中世纪他都始终保持着这种地位。到了十三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又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也把他奉为是至高无上的。文艺复兴以后,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部分是丧失了,但在逻辑学上他仍然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于直到今天,所有的天主教哲学教师以及其他许多的人仍然在顽固地反对近代逻辑的种种新发现,并且以一种奇怪的坚韧性在坚持着已经是确凿无疑地象托勒密的天文学那样过了时的一种体系。这就使我们很难对亚里士多德做到历史的公平了。他今天的影响是如此之与明晰

的思维背道而驰,以致我们很难想到他对所有他的前人(包括柏拉图在内)做出了多大的进步,或者说,如果他的逻辑著作曾经是继续进展着,而不是(象事实上那样)已经到了一个僵死的结局并且继之以两千多年的停滞不前的话,它仍然会显得多么地值得赞叹。在谈到亚里士多德的前人的时候,当然并没有必要提醒读者说,他们并非逐字逐句都是充满灵感的;所以我们尽可以赞美他们的才能,而不必被人认为就是赞成他们的全部学说。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尤其是在逻辑学方面,则直到今天仍然是个战场,所以就不能以一种纯粹的历史精神来加以处理了。........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并分析他这种思想产生的历史影响。(9分)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内容?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6分)

2015年4月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2卷】历史试题

24.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关于材料作者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评价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科举制度导致贵族阶层统治中国 B.科举制度深受欧洲人的欢迎

C. 孤立情况下科举制度的弊端可以被克服 D.科举制度必然导致中国的衰落

25.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材料内容表明早期的殖民扩张( )

A. 具有野蛮的掠夺性 B.目的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思想文化

C. 扩张主要是为侵略东方的古国 D.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全球通史》“富有启迪意义的是,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在西方,资产阶级由于所处的社会的多样性,从一开始就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材料表明( )

A. 明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B.中西方对商6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C. 西方国家地方有独立的实权 D.中国的行政制度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26. 朱子生于大统绝学之后,揭鼓扬旗而发明之。多言义,而寡言仁;知省身救过,而少救民患;蔽于据乱之说,而不知太平大同之义。材料内容认为朱熹( )A. 完全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典内容 B.只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关心民间疾苦C. 只限于空谈,而不注重实际 D.创立理学并使其成为正统学说

27. 从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 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28. 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 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官员的各种行为都皇帝所掌控

29.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号召“....... 共产党员及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 在星期六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材料内容出现的背景是( )

A .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外形势十分恶劣,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保卫革命成果

B .新经济政策结束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 .二战期间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全力支持卫国战争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

30. 中国正在创造全新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在通向现代化和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它的" 企业文化" 不仅服务于企业本身的需求,同时也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中国改革之父邓小平一开始就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来扭转中国的局面,在国内外引起了人们对他政治倾向的争议。材料内容中“中国特色的方式”最本质上是指( )

A. 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

B.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C.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1.1974年. 巴金在《孔老二罪恶的一生》说“孔老二留下的,除了历史变天帐《春秋》外,还有门徒编篡的孔丘反动言论集《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从来是站在反孔斗争的前列,是批孔的主力军。历史上历次农民革命斗争,从陈胜、吴广一直到太平天国,都猛烈冲击了这个被反动统治阶级尊为“圣人”的孔老二,以及他的反动思想体系。他们对孔老二的批判,一次比一次更勇敢、更深刻。”材料内容对孔子的批判( )

A. 表明了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B.表明了作者辩证的唯物立场

C. 是阶级斗争过激的表现 D.孔子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护符

32.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 。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 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 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3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材料内容表明( )

A. 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经不再以意识形态作为标准 B.苏联的解体使得美国要建立它的单极世界

C. 美国援助复兴西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 D.二战后美国企图建立它的世界霸权

34. 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谁执政时期( )

A. 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5.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材料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美国确立了以自身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 美国科技领先,文化繁荣 D.美国在全球推行它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

二、非选择题

40.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完美吗? 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彻底改变了世界。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根据亚当? 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材料二 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 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

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材料三 什么是完美社会治理模式? 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既能确保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的平等,在效率与平等之间形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但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具有效率优势,但缺憾是不平等,而社会主义能够确保平等,但无效率。效率还是平等?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效率,就要牺牲平等,要平等,就要牺牲效率,不可以两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毛病,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是不平等地分享上帝的恩施,社会主义的固有美德是共享苦难。所以理想社会模式只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而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也不存在纯粹的社会主义,只有两者的混合。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的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与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2分)

(2)材料三作者构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完美社会治理模式,(3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模式。(1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要求: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精练,论述清晰。

三、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8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处的方框涂黑。

45. (15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训政伊始,蒋介石面临的财政局势异常严峻,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混乱至 极,用“百孔千疮”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为了眼前维系住一个政权的需要,南京政府对上海工商界的粗暴搜刮(14个月筹款一亿),激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但如果 不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南京政权眼下就维持不住。对此,蒋介石别无选择。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平心而论,南京政府的财政措施是极为成功的。这几项举措主要是:关税自主,裁撤厘金, 发行公债,改组银行,币制改革。

材料二 关税自主有着财政和外交两方面的意义。国民政府实现关税自主的动力,主要出自 财政考虑。在南京政府的统治年代里,关税收入要占全部税收的半数以上,因此,征得关税自主权,不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面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政府生死存亡的实质 问题。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国民政府最成功的措施。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市面流行的货币主 要是银元,而且种类繁多,还有各发币银行形形色色的纸币。但在商业往来和国际结算 中,使用的单位仍然是银两。1933年6月,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试行“废两改元”,4月 起在全国推行,统一了货币,实行银本位制。币制改革使南京政府的腰干硬了以来。于是,原来发行的本来就还不起公债,开始被政府以强硬手段赖帐。1936年,南京政府发行了14.6亿元的“统一公债”,把原来的 各种旧公债统统换成新公债,使旧债彻底了结。

材料三 币制改革后,物价上扬,货币供应增加,民众购买力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 ,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措施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它在财政改革、特别是在发行公债中获得的利益,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 运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 没有解决农村问题,在严格意义上讲,国民政府的财政是一种中央财政、城市财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三大税,在 1936年,三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64.6%。这三大税都是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而农业方面的土地税,则在1928年正式划归给各省管理。“然而它意味着,为了换取各省软弱无力的政治支持,中央政府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这样,也就放弃了对不公平的土地税制进行彻底改革的任何努力。”(《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 部第117页) 这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它失去了农业性积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它无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在国民政府的这一遗产上面,任何一个接替者,都会 面临着一个失去了农业现代化有效契机、又极难“补课”的困境。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财政改革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9分)

46.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回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材料二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事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材料三 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1)依据村料一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人要求分享选举权的合理性及这次运动的历史影响。

47.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 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自主决策,而是受到列强的影响。中华民国时任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扶持亲日派和亲美派,北洋政府内部在参战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后来随着美日达成妥协,最终中国在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但是并没有派出军队到欧洲,只是向协约国提供了十几万劳工作为后勤支援,所以说中国军队当时并没有与德军交战过。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消息传来,中国文化名宿蔡元培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蔡先生发出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中国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的一员,终于也成了战胜国之一。而在这之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次的对外战争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这个胜利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但它毕竟给这个东方古国增加了自信,“五四运动”就是在作为战胜国依然无法收回自己的青岛领土这一背景下爆发的。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作为中国的代表参与战争的,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其中有数千华工最终埋骨异域。

材料三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兼有,正面的是唤醒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负面的是过分唤醒了民族主义,使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路至此发生极大分歧,中国不再埋头学习西方(欧美)和东方(日本),而是加入了一个北方(苏联)的因素——列宁和苏联。中国的历史从此走向另外一条路,这条路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可能还有待于观察,毕竟今天的中国依然在这条路上走,尽管又有许多修正。历史研究说到底就是“盲人摸象”,一战距今不过百年,许多面相我们还不可能认识清楚。历史常说常新,相信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人们对一战的解释会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重构一个完整的大象,而不是每人只看到了大象的一只腿或那只突出的大鼻子。

(1)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及影响(6分)

(2)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却没有以战胜的姿态出现,请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其中原因及影响?(9分)

4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进行这种为探求真知而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必然是自由的。但是千万不要将亚里士多德所说

的“将一个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活着的人称为自由人”这句话,仅仅理解为“只顾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的自私的人。古代希腊是奴隶社会,在那里,凡是奴隶都是不能为自己、只能为主人活着的人;因此他们认为只有能为自己活着的人才能被称为“自由民”。这种自由,首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和爱好,选择研究什么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做学术研究应该不受外力干扰,研究者能够独立思考,以自己的头脑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做学问就不会太功利。

——做学问不能太功利2015年04月15日 21:1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汪子嵩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应该具有普遍约束性,法律应当被普遍地服从,法律是一个社会的最高权威,法律是普遍具有理性的人们共同同意的,以理性对感性欲望、要求和冲动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基于对法律的这种认识而形成的法治观念,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对人性的如下判断:每一个个体人性都带有恶的一面,都有可能作恶,因此,要将所有人都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防止人的恶性外露于行。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里都非常之大,但以在逻辑学方面为最大。在古代末期当柏拉图在形而上学方面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亚里士多德已经在逻辑方面是公认的权威了,并且在整个中世纪他都始终保持着这种地位。到了十三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又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也把他奉为是至高无上的。文艺复兴以后,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部分是丧失了,但在逻辑学上他仍然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于直到今天,所有的天主教哲学教师以及其他许多的人仍然在顽固地反对近代逻辑的种种新发现,并且以一种奇怪的坚韧性在坚持着已经是确凿无疑地象托勒密的天文学那样过了时的一种体系。这就使我们很难对亚里士多德做到历史的公平了。他今天的影响是如此之与明晰

的思维背道而驰,以致我们很难想到他对所有他的前人(包括柏拉图在内)做出了多大的进步,或者说,如果他的逻辑著作曾经是继续进展着,而不是(象事实上那样)已经到了一个僵死的结局并且继之以两千多年的停滞不前的话,它仍然会显得多么地值得赞叹。在谈到亚里士多德的前人的时候,当然并没有必要提醒读者说,他们并非逐字逐句都是充满灵感的;所以我们尽可以赞美他们的才能,而不必被人认为就是赞成他们的全部学说。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尤其是在逻辑学方面,则直到今天仍然是个战场,所以就不能以一种纯粹的历史精神来加以处理了。........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并分析他这种思想产生的历史影响。(9分)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内容?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6分)


相关内容

  • 成绩与展望
  • 分析成绩,正视不足,开拓前进 --永丰中学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规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很高兴在这里参加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备考工作座谈会.回顾过去一年的高考备考工作,感触良多,下面主要就几点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如下汇报. 一.2015年 ...

  •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考试化学答案
  • 化学试题答案 1.[答案]A [考点]化学识记知识的应用 [解析]A .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故错误.B .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而不是胶体,故正确.C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正确.D .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纯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 ...

  • 2015届安徽各地语文模拟考作文题目(1)
  • 2015届安徽各地语文模拟考 作文题目 (一) 2015届"江淮十校"八月联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当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义时,正是它的简单令我震惊. --加缪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跟踪训练1.doc
  • 专题跟踪训练(一) 一.选择题 1.(2015·西安地区八校高三联考)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秦.汉,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qu ...

  • 2018届高三豫西名校联考历史模拟试题
  • 2018届上学期豫西名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 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 ...

  • 湖南省重点名校2018届高三大联考(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6-26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 ...

  •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试卷(二)生物试题(WORD)
  • 百校大联考 全国名校联盟201 6届高三联考试卷(二) 生 物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B'糖类和脂质都是细胞膜 ...

  • 中学高中教务处工作计划
  • 中学高中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规范"为准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和谐课堂.加强教学教研,深入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模式,打造科学有 ...

  • 文化常识题汇编1
  • 文化常识题汇编 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