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昆虫运动12

第 三 课 昆虫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昆虫的模型,让学生了解昆虫运动的特征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利用昆虫模型材料完成实验能力

3、思维目标

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改变昆虫模型足的位置,观察其运动方式。

2、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昆虫运动的足迹

三、 教学设计:

通过展示昆虫模型引出学生兴趣→观察昆虫及运动特征→分析昆虫身体结构→改变昆虫足的安装方式进行对比→通过制作昆虫运动的模型更深地了解昆虫的行走方式。

四、 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假设、验证式教学

五、 教学准备:

六、 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

2、上课流程:

课程兴趣点:

昆虫为什么成“Z”字形走路

引导质疑:

第一步:出示图片: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模型,你们都认识它吗?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昆虫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

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为什么走路成“Z”字形。

探究验证过程:

出示昆虫模型成品,观察其运动方式,然后改变昆虫足的安装方向,让每一侧的腿都沿同一方向再观察其运动方式。

总结回顾

昆虫行走时是呈三角形支架交替前行,胸部的前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组成三角形支架。一个支架的三条腿起步向前,在落地后另一个支架起步。六条腿相互轮换协调一致。因此昆虫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Z”字形。七星瓢虫行走必须保证其身体平衡。

拓展表达

拓展视野:

1、鸟类两只足作为两个支撑点,支撑着它的整个身体,在行走时两只足交替行走。

2、哺乳动物四只足作为一个平面也能稳定的支撑着整个身体。在行走时,四只足以对角线的形式交替行走。

表达知识:

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特别外边长,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3、板书设计

4、课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昆虫行走的方式,了解昆虫的其它体态特征。 5教师后记(教师总结)

第 三 课 昆虫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昆虫的模型,让学生了解昆虫运动的特征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利用昆虫模型材料完成实验能力

3、思维目标

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改变昆虫模型足的位置,观察其运动方式。

2、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昆虫运动的足迹

三、 教学设计:

通过展示昆虫模型引出学生兴趣→观察昆虫及运动特征→分析昆虫身体结构→改变昆虫足的安装方式进行对比→通过制作昆虫运动的模型更深地了解昆虫的行走方式。

四、 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假设、验证式教学

五、 教学准备:

六、 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

2、上课流程:

课程兴趣点:

昆虫为什么成“Z”字形走路

引导质疑:

第一步:出示图片: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模型,你们都认识它吗?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昆虫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

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为什么走路成“Z”字形。

探究验证过程:

出示昆虫模型成品,观察其运动方式,然后改变昆虫足的安装方向,让每一侧的腿都沿同一方向再观察其运动方式。

总结回顾

昆虫行走时是呈三角形支架交替前行,胸部的前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组成三角形支架。一个支架的三条腿起步向前,在落地后另一个支架起步。六条腿相互轮换协调一致。因此昆虫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Z”字形。七星瓢虫行走必须保证其身体平衡。

拓展表达

拓展视野:

1、鸟类两只足作为两个支撑点,支撑着它的整个身体,在行走时两只足交替行走。

2、哺乳动物四只足作为一个平面也能稳定的支撑着整个身体。在行走时,四只足以对角线的形式交替行走。

表达知识:

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特别外边长,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3、板书设计

4、课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昆虫行走的方式,了解昆虫的其它体态特征。 5教师后记(教师总结)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上生物
  • 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 ...

  • 动物学实验理论及操作试题题库
  • 动物学实验理论及操作试题题库 1. 观察草覆虫结构图. 2. 原生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3. 使用显微镜时如何调光线.调焦点? 4. 辨认10种鞘翅目昆虫. 5. 辨认10种膜目昆虫. 6. 辨认10种鳞翅目昆虫. 7. 辨认10种鱼类. 8. 辨认10种鸟类. 9. 辨 ...

  • 儿童谜语(附答案)
  • 儿童谜语(附答案) 1 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栽,切开红漆桶,清甜可口好小菜.(猜蔬菜) 2 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猜水果) 3 不长汁来不生杈,叶子顶上开白花,脑袋睡在地底下,胡子长了一大把.(猜蔬菜)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

  • 八年级上册生物判断题
  • 八年级上册生物判断题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完成下列判断题. 1.两栖动物就是在陆地上和在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 ) 2.鸟类排粪频繁的原因是食量大.( ) 3.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 4.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 ...

  • 初二全科复习资料大全
  •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 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 无脊椎动物 体形:梭形 体表:鳞片:分泌黏液 体色:腹白背暗(保护色) 身体分布:头.躯干.尾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臸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

  • 植物保护学
  • 名词解释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植物虫害基础 园艺昆虫鉴别 1.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专门阐明有关昆虫生命活动的各种规律,并研究加以利用和防治的科学. 2.植物病理学:以植物作为保护对象,以研究病源寄主环境相互关系为基础,以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为目的的应用基础 ...

  • 自编版六下科学知识点
  • 六 下 科 学 知 识 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 1.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2.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放大镜的镜片透明.中间厚.四周薄. 3. 放大镜的作 ...

  • 2014年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 2014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 ...

  • 高二生物必修三文科班期末试卷
  •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文科班生物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 ) A.手无意被针刺而缩手 B.植物向光生长 C.看见红灯时刹车 D.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