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意义学习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中心落脚点。作文教学应倡导有意义学习,力戒机械学习。让学生从有意义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快乐,乐于写作,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是所有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 有意义学习 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应当倡导有意义学习,力戒机械学习。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作文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旦作文指导缺乏有意义性,势必会使学生被动应付,产生厌烦情绪。下面,我就有意义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开展,谈谈几点初浅的意见。
一、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作文创新,加强求异、发散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有意义写作的兴趣
在平常布置作文话题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注意思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看到玫瑰,有人欣赏它的美丽,有人责怪它的多刺,但有人却由此悟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重性,因而也必须辨证地看待”的哲理。基于此,每一次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点醒学生这一认识,以促使其不断发展与成熟。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巴金的《日》与《月》中,就把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飞蛾扑火”本意是自取灭亡,但在《日》中,作者却逆向思维,将其美化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的化身。于是,我借此引导学生对“竹”与“梅”的求异、发散思维的探讨。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虚心、有气节、顽强与美好的象征。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自然联想到了竹虽然有气节,但是腹中空空如也,所以是假气节,而且虚心竹无低头叶,可以看出竹其实也很骄傲;梅是不屈不挠坚强的化身,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就发问了:梅花开在百花凋零之时是否又有点哗众取宠、孤芳自赏的意味了呢?在这节课上,我感觉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考虑问题也周到、全面了。
二、写作时要勤提醒学生书写工整,端正态度,强化有意义写作
“悦目才能赏心”。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强调学生练字,并且告诉他们“字如其人”、“心正则字正”。在具体做法上,我强调学生不写连笔字,因为初中生处于练字基础阶段,必须先要扎实写好楷体字。建议学生书写尽量使用黑色或纯蓝色钢笔、水笔。这样可以稍微遮丑,看着相对整洁些。在平常作文训练中,我总是要求学生把作文书写在单独的方格作文纸上,然后交上批改,修改好后,让那些写的好同学再工整地誊抄一遍,张贴在教室的《奇文共欣赏》的专栏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工整的作文书面,欣赏着美妙的文章,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三、提倡学生作文要有充实的内容、真实的感情,体会有意义写作的美妙
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充实的内容、真实的感情,不做无病呻吟之作,少写风花雪月之事,这样的写作才能称得上有意义写作。
那么,充实的内容从何而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呢?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积累意识。语文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巴金曾说过“现在有200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的具体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是积累的很好体现,所以阅读始终是写作的基础,积累是作文提高的根本。
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教材是经典,教法是读。如我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让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背下了最后几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在后面的仿写“我的母亲”作文时,很多同学很自然地将这种好的句式运用到了写作之中。二是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语文读物。如《意林》、《读者》、《感动中学生的100篇美文》、《小小说》等等。并定期举行读书活动,利用摘抄本互相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指导学生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面自然就广了,素材积累自然也多了,学生也乐于接受读书这一积累形式。
好的文章还应具备真情实感。作文的本质是生命的倾诉与表达。不少学生作文讲究铺陈排比,语言华丽,而少了真情实感的流露。缺乏生活、时代气息,流于形式,作文其实就是让学生真实地做人、真是地思想。以“我手写我心”,培养一种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有意义的创作。因此,平常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勇于动笔,乐于表达。
总之,有意义学习是融会学、乐学为一体,它是一种真正发展人的学习。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
[3]《教育研究》,2003年2月
[4]《中国教育学刊》第2期1999年4月
[5]《中国语文》1991年3月
[6]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摘要】有意义学习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中心落脚点。作文教学应倡导有意义学习,力戒机械学习。让学生从有意义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快乐,乐于写作,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是所有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 有意义学习 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应当倡导有意义学习,力戒机械学习。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作文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旦作文指导缺乏有意义性,势必会使学生被动应付,产生厌烦情绪。下面,我就有意义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开展,谈谈几点初浅的意见。
一、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作文创新,加强求异、发散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有意义写作的兴趣
在平常布置作文话题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注意思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看到玫瑰,有人欣赏它的美丽,有人责怪它的多刺,但有人却由此悟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重性,因而也必须辨证地看待”的哲理。基于此,每一次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点醒学生这一认识,以促使其不断发展与成熟。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巴金的《日》与《月》中,就把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飞蛾扑火”本意是自取灭亡,但在《日》中,作者却逆向思维,将其美化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的化身。于是,我借此引导学生对“竹”与“梅”的求异、发散思维的探讨。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虚心、有气节、顽强与美好的象征。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自然联想到了竹虽然有气节,但是腹中空空如也,所以是假气节,而且虚心竹无低头叶,可以看出竹其实也很骄傲;梅是不屈不挠坚强的化身,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就发问了:梅花开在百花凋零之时是否又有点哗众取宠、孤芳自赏的意味了呢?在这节课上,我感觉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考虑问题也周到、全面了。
二、写作时要勤提醒学生书写工整,端正态度,强化有意义写作
“悦目才能赏心”。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强调学生练字,并且告诉他们“字如其人”、“心正则字正”。在具体做法上,我强调学生不写连笔字,因为初中生处于练字基础阶段,必须先要扎实写好楷体字。建议学生书写尽量使用黑色或纯蓝色钢笔、水笔。这样可以稍微遮丑,看着相对整洁些。在平常作文训练中,我总是要求学生把作文书写在单独的方格作文纸上,然后交上批改,修改好后,让那些写的好同学再工整地誊抄一遍,张贴在教室的《奇文共欣赏》的专栏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工整的作文书面,欣赏着美妙的文章,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三、提倡学生作文要有充实的内容、真实的感情,体会有意义写作的美妙
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充实的内容、真实的感情,不做无病呻吟之作,少写风花雪月之事,这样的写作才能称得上有意义写作。
那么,充实的内容从何而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呢?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积累意识。语文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巴金曾说过“现在有200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的具体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是积累的很好体现,所以阅读始终是写作的基础,积累是作文提高的根本。
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教材是经典,教法是读。如我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让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背下了最后几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在后面的仿写“我的母亲”作文时,很多同学很自然地将这种好的句式运用到了写作之中。二是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语文读物。如《意林》、《读者》、《感动中学生的100篇美文》、《小小说》等等。并定期举行读书活动,利用摘抄本互相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指导学生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面自然就广了,素材积累自然也多了,学生也乐于接受读书这一积累形式。
好的文章还应具备真情实感。作文的本质是生命的倾诉与表达。不少学生作文讲究铺陈排比,语言华丽,而少了真情实感的流露。缺乏生活、时代气息,流于形式,作文其实就是让学生真实地做人、真是地思想。以“我手写我心”,培养一种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有意义的创作。因此,平常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勇于动笔,乐于表达。
总之,有意义学习是融会学、乐学为一体,它是一种真正发展人的学习。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
[3]《教育研究》,2003年2月
[4]《中国教育学刊》第2期1999年4月
[5]《中国语文》1991年3月
[6]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