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

小石潭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

2、古今异义

(1)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2)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3、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 ( )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1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

以其境过清 ( )

(2 香远益清(《爱莲说》) ( )

水尤清冽 ( )

4、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

(2)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 蛇:名词作状语,

(3)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

(4)心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似与游者相乐. 乐:形容词作动词5、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綴,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真题·感悟中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伐.竹取道 (

3、佁然..不动 ( ) 4、水尤.清冽( )

5、其岸势犬牙差互.. ( )

二、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

C、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

三、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 ..

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 ..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四、翻译句子

1、水尤清冽。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五、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六、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七、佳句欣赏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你的赏析:

岳阳楼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 (朝代)文学家、政治家。

2、通假字

(1)百废俱兴 通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 古义: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气象 ..

(2)增其旧制 古义:今义:制度 .

(3)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今义:景致;风景 .

4、一词多义

连月不开 ( )

旁开小窗(《核舟记》) ( )

我东阁门(《木兰诗》)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 )

一 长烟一空( )

一时齐发(《口技》( )

政通人和 ( )

和至若春和景明( )

必能使行阵和睦( )

5、词类活用

(1)然则北通巫峡,南及潇湘。 北、南:名词作状语,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

(3)百废具兴 废:动词用作名词, .

6、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题·感悟中考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春和景明 ( ) 薄暮冥冥( ) ..

多会于此 ( ) 不以物喜 ( )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人人之心 尝与人佣耕 ..

B、或异二者之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

C、不以物喜 何以战 ..

D、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暝 ..

3、翻译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4)是进亦忧,退亦忧。

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5、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6、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登楼者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其喜洋洋”源自:

7、“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那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

8、“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9、“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10、请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你的启示。

11、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是怎么看的?

醉翁亭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醉翁亭记》选自,作者是号醉翁,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代表作品有《伶官传序》《秋声赋》等。

2、一词多义

(1)乎: 颓然乎其间者 ( )

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 )

(2)发: 野芳发而幽香 ( )

一时齐发(《口技》) ( )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发闾左 戍渔阳(《陈涉世家》) ( )

3、 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

(2)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

(3)杂然而前陈者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

(4)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名词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临溪而渔 渔:名词作动词,

4、翻译句子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真题·感悟中考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 ) .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

(3)行者休于树 ( ) .

(4)临溪而渔 ( ) .

(5)云归而岩穴暝 ( ) .

(6)佳木秀而繁阴 ( ) .

2、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5、“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醉翁亭记

6、《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诗五首

一、直接默写

1、问君何能尔?。

2、, 悠然见南山。

3、此中有真意,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闲来垂钓碧溪上,。

6、忽如一夜春风来,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山回路转不见君,

9、,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茅飞渡江洒江郊,。

二、理解默写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3、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的势头。(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话形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送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5、当你看到许多灾区同胞还住在临时板房时肯定会想到“心系天下”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 , ”的理想。

6、《饮酒(其五)》一诗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 。

7、《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

真题·感悟中考

一、默写

1采菊东篱下,。

2飞鸟相与还。

3、忽如一夜春风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

6、安得广厦千万间,

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 ?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9、坐在考场上,你是否充满自信?此时此刻你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来鼓励自己。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同时,表露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1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 。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其中“,”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成为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二、对《己亥杂诗》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乐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

小石潭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

2、古今异义

(1)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2)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3、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 ( )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1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

以其境过清 ( )

(2 香远益清(《爱莲说》) ( )

水尤清冽 ( )

4、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

(2)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 蛇:名词作状语,

(3)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

(4)心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似与游者相乐. 乐:形容词作动词5、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綴,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真题·感悟中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伐.竹取道 (

3、佁然..不动 ( ) 4、水尤.清冽( )

5、其岸势犬牙差互.. ( )

二、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

C、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

三、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 ..

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 ..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四、翻译句子

1、水尤清冽。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五、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六、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七、佳句欣赏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你的赏析:

岳阳楼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 (朝代)文学家、政治家。

2、通假字

(1)百废俱兴 通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 古义: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气象 ..

(2)增其旧制 古义:今义:制度 .

(3)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今义:景致;风景 .

4、一词多义

连月不开 ( )

旁开小窗(《核舟记》) ( )

我东阁门(《木兰诗》)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 )

一 长烟一空( )

一时齐发(《口技》( )

政通人和 ( )

和至若春和景明( )

必能使行阵和睦( )

5、词类活用

(1)然则北通巫峡,南及潇湘。 北、南:名词作状语,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

(3)百废具兴 废:动词用作名词, .

6、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题·感悟中考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春和景明 ( ) 薄暮冥冥( ) ..

多会于此 ( ) 不以物喜 ( )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人人之心 尝与人佣耕 ..

B、或异二者之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

C、不以物喜 何以战 ..

D、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暝 ..

3、翻译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4)是进亦忧,退亦忧。

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5、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6、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登楼者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其喜洋洋”源自:

7、“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那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

8、“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9、“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10、请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你的启示。

11、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是怎么看的?

醉翁亭记

考点·知识清单

1、作家作品 《醉翁亭记》选自,作者是号醉翁,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代表作品有《伶官传序》《秋声赋》等。

2、一词多义

(1)乎: 颓然乎其间者 ( )

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 )

(2)发: 野芳发而幽香 ( )

一时齐发(《口技》) ( )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发闾左 戍渔阳(《陈涉世家》) ( )

3、 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

(2)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

(3)杂然而前陈者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

(4)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名词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临溪而渔 渔:名词作动词,

4、翻译句子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真题·感悟中考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 ) .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

(3)行者休于树 ( ) .

(4)临溪而渔 ( ) .

(5)云归而岩穴暝 ( ) .

(6)佳木秀而繁阴 ( ) .

2、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5、“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醉翁亭记

6、《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诗五首

一、直接默写

1、问君何能尔?。

2、, 悠然见南山。

3、此中有真意,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闲来垂钓碧溪上,。

6、忽如一夜春风来,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山回路转不见君,

9、,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茅飞渡江洒江郊,。

二、理解默写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3、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的势头。(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话形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送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5、当你看到许多灾区同胞还住在临时板房时肯定会想到“心系天下”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 , ”的理想。

6、《饮酒(其五)》一诗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 。

7、《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

真题·感悟中考

一、默写

1采菊东篱下,。

2飞鸟相与还。

3、忽如一夜春风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

6、安得广厦千万间,

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 ?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9、坐在考场上,你是否充满自信?此时此刻你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来鼓励自己。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同时,表露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1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 。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其中“,”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成为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二、对《己亥杂诗》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乐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FLASH动画课件[全册]
  • 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找春天Flash课件动画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Flash课件动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笋芽儿Flash课件动画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Flash课件动画下载 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

  • 3-3快乐的六一
  • 人教科标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3-3快乐的六一 杨福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导入 教学资料 学习目标 文本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返回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1.看录像,了解六一活动盛况,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2 ...

  • 人教版初中单元同步作文
  •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2011-07-06)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所了 ...

  • 七年级暑假作业布置
  • 七年级暑假作业布置 语文 7.25--7.31: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单元字词.<快乐暑假>1--10页.七篇小练笔. 8.1--8.8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3--4单元字词.<快乐暑假>10--20页,七篇小练笔. 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8.9--8.15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1)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8单元整理复习(1) 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姓名------------ 徒( ) 陡( ) 概( ) 溉( 熄( )媳( ) 盆( 旱( ) 早( 输( ) 稚( 偷( ) 唯( 竭( ) 炸( 喝( ) 昨( 底( ) 幕( 抵( ) 慕( 恋( ) 缓( 峦( ) 暖( ...

  •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备课
  •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备课 主备人:沂南一小 李守忠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 ...

  •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 年级下 册第一单元<1. 互相帮助>教学设计(图文结构式备课) 执教 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简单浅显的,道理学生也易懂.因此多搜集有关事例.图片.故事用这些数据.直观材料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大家庭,要互相关心,团结友 ...